黄岩区屿头乡联益村位于黄岩区西部,屿头乡南面,前临风景秀丽的长潭水库,东邻前礁村,南与宁溪后蒋岙村相连,西与引坑相接,北靠屿头村,距离黄岩城区35公里,距乡政府1公里。辖区由上山片、乌门片和南山片组成,村民户数264户,总人口845人;全村共有党员26名;耕地面积424亩,山林面积2195亩;2012年联一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为11516元,是区级文明村和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
我村始终把营造创业氛围,扶持引导全民创业作为产业兴村的重点。目前全村民营经济蓬勃发挥发展,从事塑料制品加工制造的企业有20多家,企业遍布山东、北京、沈阳等省市。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名优特产品,并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近几年来,我村在各级领导的鼓励支持下,农村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多项工作获得上级表彰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风尚和治安状况良好,村领导班子廉洁自律、团结奋进,有较高的威望和战斗力,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水电、道路、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村口公园和农民健身广场等设施为村民的休闲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今后,我们将紧抓建设重点村的机遇,已“强基础、兴产业、美环境、展新貌”为抓手,按照“新村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没、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管理民主和谐美”的要求,计划用3到5年时间,将联一村建成美丽、富裕、文明的“幸福家园”。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003200 | 318000 | -- | 查看 联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引坑村 |
引坑村位于屿头乡西南部,距离屿头乡政府6公里,全村中有149户人家,共442人。村民代表21人,党员10人。村内资源状况:山林1591亩,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宜人。四面环山,空气清醒是天然氧吧。针对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特点,以发展瓜果蔬菜为核心,建基地、扩规模、打品牌、促销售。主要有杨梅,枇杷等水果。水果蔬菜的种植不但满足全村人民的生活需求,更带来了经济效益。是不少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在乡镇府,村两委的带领下,得到进一步发展。 |
大木坑村 |
屿头乡里大木坑村位于黄岩区的偏远山区。目前从乡到村都是水泥路。里岙村海拔较高,道路基本为盘山公路,房子基本为木式结构。大木坑村四周环山,有大量的竹子围绕着村子。全村共180户,587口人,党员15人,村两委干部7人,村民代表26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个休养生息的好去处。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完美结合,依山傍水,溪面宽阔,远可眺望连绵青山,近可观赏清澈溪流,那种自然风光,那种湖光山色,竟是如此的赏心悦目。近年来发展其特色产业杨梅,推动了大木坑村的经济发展。 |
新村村 |
新村村位于屿头乡西面,,新村有112户人家,共345人。村民代表18人,党员12人。新村村内资源状况:耕地90.7亩,山林9922亩,竹林351亩。自然条件优越,针对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今年更是积极配合行政村调整工作的开展,与大湾村合并为新湾村。希望合并后的新湾村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
田料村 |
田料村位于屿头乡西面,田料村有1203户人家,共638人。村民代表42人,党员18人。田料村内资源状况:耕地9256.3亩(水田63.8,旱地192.5亩),山林7123亩,自然条件优越,针对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田料村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
里岙村 |
里岙村位于黄岩区屿头乡,与临海,仙居交界(均有山路可到达)目前从乡到村都是水泥路。里岙村全村共146户,430口人,党员13人,村两委干部7人,村民代表37人。里岙是山水诗的摇篮,旅游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完美结合,依山傍水,溪面宽阔,远可眺望连绵青山,近可观赏清澈溪流,那种自然风光,那种湖光山色,竟是如此的赏心悦目。 |
布袋村 |
布袋村地处黄岩西部山区屿头乡,距城区40公里,全村共有150户,465人,全村有土地面积244.6亩,林地面积13229亩,村民主要从事水果蔬菜种植为主,201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128元。布袋坑村先后被评为“省级特色旅游村”、“市级农家乐特色村”、“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村庄整治合格村”、“村级党建示范村”、“基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推荐标准打分为90分(未评为省级以上生态村、省级以上文明村)。 近年来,布袋坑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相关部门指导,村级组织牵头、村民广泛参与下,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布袋坑村按照特色古村落与生态旅游服务为特色的建设目标,委托浙江农林大学进行了规划的编制,并依据规划分段实施推动。目前,全村累计投入资金520多万元,用于村庄各种基础实施建设:完成整村的立面改造,建成公厕6座,村内道路硬化约1400米;投资200万元,对全村的老旧危房进行全面修复改造;完成村庄污水处理,建好污水处理池,做好污水管网铺设;投资60万元用于村庄绿化亮化工程,村庄内各项实施构造更加完善,古村落面貌有了显著提升。 布袋坑村积极发展旅游业和餐饮业,挖掘古村落的文化资源,精心包装、推介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线路,同时充分利用好布袋坑村大面积山林和山塘水库的优势资源,农家乐等服务产业不断壮大。全村已开设农家乐餐饮店8家,休闲型农家乐1家,特色经营户2家。休闲游、民俗游、山水游等“农家乐”观光休闲项目也得到充分发展。2011年至今,全村共计接待游客4万人次,营业收入达200余万元。 |
沙滩村 |
屿头乡沙滩村坐落在屿头乡最繁华的地段,交通便利,距市区35公里,82省道延伸线(长决线)穿村而过,该村也是屿头乡政府所在地。村旁是一条潺潺的溪水,名为“柔极溪”,它是两岸村民生活、灌溉的最主要的水源。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307户,共1103人口数。村两班子成员8个,党员25个。全村耕地面积400多亩,林业用地1924亩,竹林33亩。 这里有满目苍翠的林海竹海,连绵起伏的群山,奔流不息的溪流;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这里物种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水质好,大气环境优良;这里农产品种类繁多,四季豆、茄子、枇杷、桃子、柿子等都有种植,其中枇杷种植面积相对较高;这里具有厚实凝重的历史文化,境内有南宋古刹太尉殿,经省市区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为道教圣地;这里也有较出名的点心——屿头馒头,是村里农家小作坊生产,口感极佳,每天供不应求。 近阶段我村以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为重点工作目标,按照“完善设施、美化环境、提升品位、和谐发展”的思路,加快我村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村庄的舒适度、美誉度、文明度。 依山傍水,绿意盎然,沙滩村绝对是人们理想的居住地方。 |
联益村 |
黄岩区屿头乡联益村位于黄岩区西部,屿头乡南面,前临风景秀丽的长潭水库,东邻前礁村,南与宁溪后蒋岙村相连,西与引坑相接,北靠屿头村,距离黄岩城区35公里,距乡政府1公里。辖区由上山片、乌门片和南山片组成,村民户数264户,总人口845人;全村共有党员26名;耕地面积424亩,山林面积2195亩;2012年联一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为11516元,是区级文明村和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 我村始终把营造创业氛围,扶持引导全民创业作为产业兴村的重点。目前全村民营经济蓬勃发挥发展,从事塑料制品加工制造的企业有20多家,企业遍布山东、北京、沈阳等省市。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名优特产品,并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近几年来,我村在各级领导的鼓励支持下,农村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多项工作获得上级表彰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风尚和治安状况良好,村领导班子廉洁自律、团结奋进,有较高的威望和战斗力,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水电、道路、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村口公园和农民健身广场等设施为村民的休闲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今后,我们将紧抓建设重点村的机遇,已“强基础、兴产业、美环境、展新貌”为抓手,按照“新村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没、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管理民主和谐美”的要求,计划用3到5年时间,将联一村建成美丽、富裕、文明的“幸福家园”。 |
屿头村 |
屿头村位于黄岩西部,与屿头乡同名,拥有百年古街,每逢每月的2、5、8是这个平静小山村的集市日。十里八乡的人会过来赶集,是一个月中最热闹的几天。全村共有人口1162人,351户,32个村民代表小组,有一个党支部,现有党员29位,预备党员1名。全村耕地646.1亩,其中水田447.5亩,旱地191.6亩,林地1630亩,其中枇杷占314亩,杨梅占100亩。本村的人均收入已达到6917元。近年来,村两班子正努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积极的推进村内的旧城改造工作。旧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成为屿头村的主要工作。 在党中央对三农工作重视的总方针指引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经过屿头党支部、村委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对村容村貌进行了改造,今日的屿头从一个原来“破旧老屋多、臭水烂塘多、露天粪坑多、溪中垃圾多”的落后状况中彻底解脱,变成了一个“村庄美化、河道净化、路灯亮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的文明村。新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和休闲健身公园,改造了200平方米的公路绿化带,在四周种上了花卉苗木,并且组建了村篮球队,他们时常活跃在灯光篮球场上。又将村中的1200平方米村道全部拓宽硬化,从原来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如今的“一双鞋走全村”,并聘请2位保洁员每天负责清扫村内路面和垃圾清运工作,保持村道的整洁畅通。 屿头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暖湿润,夏热冬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几乎每年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台风的影响,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展。土壤以红壤为主,经济作物以枇杷为主,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 交通十分便捷,长决线穿村而过。在村内道路基础设施也非常完善,全村修建了2000多米的水泥路,使全村的道路四通八达,方便了村民的活动 |
石狮坦村 |
石狮坦村地处黄岩西部山区屿头乡,距城区35公里,全村共有96户,357人,共有党员16人,全村有土地面积430亩,林地面积1770亩,村民主要从事水果蔬菜种植为主,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石狮坦村先后被评为“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村庄整治合格村”、“村级党建示范村”、“基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1992年1月23日经台州地区民政局(1992)3号文件批准划定该村为抗日战争时期革0据地村。 2012年以来,石狮坦村以“美丽乡村、和谐台州”为主题,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以村庄规划和旧房改造,道路建设与庭院绿化,污水改造和垃圾处理,产业发展与提高村民生活品质作为工作重点,着力将石狮坦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治、产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农民生活幸福的“美丽乡村”精品村。 在美化家园、完善生活环境的同时,通过土地综合使用更加有效的拓展了发展空间,大大提高了产业集聚水平,为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通过以溪流对岸著名景点两岸3°营地为依托,充分利用石狮坦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文化资源丰富、村庄环境优美的特点,大力发展休闲游、山水游等“农家乐”项目,使观光休闲农业项目成为石狮坦村村民致富的新增长点。 |
前礁村 |
前礁村 前礁村是屿头乡的东边,长潭水库的西岸,是长决线通过本村的主干道,交通便利,本村有 10个村民小组、119户338人;现有耕地231.8亩,林地5546亩,枇杷66亩、杨梅565亩;2007年人均年纯收入3640元。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业是本村经济得主要支柱。 前礁村与引坑村、大木坑村、新村村、田料村、里岙村、布袋村、沙滩村、联益村、屿头村、石狮坦村相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