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叶村新建于2003年底,全村占地面积800亩,建筑面积15.27万平方米,小区套房470间,临路产地房168间。地处路北东部,南有南官大道,东有工业区,北有腾达路,商海街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四周有电子数码城、装饰城等市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村辖11个小组,总人口1385人,402户。截止2014年底村集体总资产5300万元,年经济收入16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可达8000元以上,小区内环境优美,村民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是理想的生活和居住场所。村两委在坚持三产走在前列的基础上,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生态文建设同步推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经常组织活动慰问困难群众、党员、特殊家庭等。村组织有村级健身队,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等,并且每二年组织老人赴外旅游考察,尊老爱幼蔚然成风,其中开展和规范星级文明道德家庭的评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亮点。出台了《村民自治章程》、《村民政治制度汇编》,在制度上规范了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为建设民主法制的社会主义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洋叶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小康村”、“省级新农村”、“区级集体经济富裕村”、“区一级文化村”、“经济明星村”等光荣称号。2005年更被授予“全面建设示范村”、台州市“全面建设示范村”。洋叶村便民服务中心:机构名称:洋叶村警务室咨询电话:82906110监督电话:82428499邮政编码:318055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004003 | 318000 | -- | 查看 洋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管淋村 |
管淋村地处路桥主城区、区行政大楼所在地,南靠路桥新安西街,北依路桥母亲河—南官河,近靠台州市客流量最大的客运南站,交通十分方便,村辖地内有路北中心小学、路桥区残联、路桥银安小区、银山小区等等。村现有面积0.3平方公里,全村村民共209户,人口670人,截止2007年集体资产8826万元,年总收入45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0118元。目前,全村以二、三产业为主。 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路桥建区以来,我村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提前实现小康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6年村里被评为省级标准“新农村”、“集体经济百万村”、2004年评为区“文明村”、2007年被评为市级“绿化示范村”、2007年度多城同创工作“先进单位”等等,特别是“多城同创”开展以来,省、市、区领导多次来村视察、指导工作,给予一致的好评。 改革开放以前,我村以农业为主的农业村,生活水平低。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我村,大多数村民做起生意,办起家庭作坊,村领导紧紧把握历史契机,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组建化工设备市场、银山菜市场等,使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我村从1995年至2002年全村所有老宅基地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安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理念,2007年9月开始“多城同创”工作,投入资金450多万元,主街道及小区居民的水槽、晾衣架及亮化、绿化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摆放达到整齐、美观。同年,村老人活动中心落成,充分体现改革开放的成果,老有所乐、全民健身新风气,显示现代新农村的形象。 村里已为全村村民上了医疗保险,使单次住院费用超过400元的患者得到保险公司的部分赔付。对于考上重点高等院校的优秀学生,给予5000元奖学金。对于年满60周岁的老年,每季发给600元的“养老金”。在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时,坚持量力而行,保而不包,倡导自立创新,勤劳致富。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下宅於村 |
下宅於村位于路桥区城区北门,北与椒江区上洋桥村接壤,交通便捷,85省道贯穿全境,路椒路、大环线傍村而过,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全村区域面积0.27平方千米,共有3个村民小组,85户323人,党员22名,村民代表26名,辖区内共有各类企业50余家。村集体经济收入5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5.2万元。早在1998年,下宅於村就已成为“电话村”,2002年,村里的电话和宽带入户率均达100%。2009年3月份,下宅於村和中国电信台州路桥分局签下首批70部天翼手机订单,成为首例我省全村启动“3G”数字通信的村。下宅於村办公用电脑、买卖靠网络、治安有“全球眼”……信息化应用已经深入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中。村里民风淳朴,无封建迷信活动,多年无刑事-事件,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近年来,下宅於村在村班子的带领下,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全体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先后被评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入选“浙江强村”名村录,还先后荣获“省级标准文明村”、“省级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经济明星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
洋洪村 |
路北街道洋洪村位于路桥区北侧,腾达路与珠光路交叉贯穿全村,交通十分便捷,系工业文化中心。该村总面积0.49平方公里,387户,1278人,9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34名.其中女党员7名,支部委员3名,村委委员4名,青年、妇女、治保等配套组织健全。该村以二、三产业为主,去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8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9442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22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洋洪人抢抓机遇,深化改革,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基层组织建设、计划生育工作、文化事业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区、街道先进单位,特别是近年投资了十多万元对办公大楼进行装修,添置了文体设施以及办公用品,使办公大楼成为集办公、学习、健身及党员电教、老年活动的场所并获得二级文化村的殊荣,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文时建设同步提高。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洋洪村两委和洋洪村民正朝着建设美好家园,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目标胜利迈进。 |
洋官村 |
路北街道洋官村地处远东商贸中心中部。东邻洋洪村,南接洋叶村,西连前蔡村,北与后蔡村接襄;四面临路,北有双水路,南临腾达路,东西分别是会展西路和商海北路,交通十分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全村总人口582人(包括农迁农88人),总户数282户(包括农迁农44户),小区面积60亩。是会展中心、世纪广场、文体中心和台州市电子数码城的所在地。 村里先后建起了村民学习中心、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和村民文化俱乐部。同时,还建起了文化科普宣传长廊,由专人负责,编辑更新科学知识、医学保健、新市民行为礼仪、环境保护、优生优育、家庭美德、消防安全等知识。村里还经常举办文艺演出,村民们自娱自乐,构建了和谐的人文居住环境。 |
徐翁村 |
徐翁村位于路北街道办事处西侧,南邻路桥大道、西与管前村、北与土岙村接壤,西延的腾达路贯穿其中,路桥客运西站位于该村东南角。该村目前常住人口10队253户823人,劳动力460人,暂住人口1000余人,村集体土地870亩。 改革开放以来,徐翁村在历届领导的带领下,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该村在产业发展战略上采取一产为依托,巩固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经过发展,二轮土地已承包到户,并形成了制造塑料制品为龙头,以客动西站为中心的二、三产业态势。2003年该村二产产值达到3600万,三产产值2000万,村级集体收入100余万,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多元。在较强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保障下,村内2支部干道已全部实现路面硬化,水、电、路灯等基础设施中,但还尚有8户群众生活比较贫困。 在主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徐翁村党支部村委会没有放松精神文明建设。村两委班子组织健全,31名党员精神面貌良好,“先锋工程”法动成效明显。村两委在民主集中制方面,能做到认真贯彻落实,对于关系到村集体和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能够从大局出发,坦诚相对,不搞一言堂。党支部对村内事务能较好发挥指导作用,两委配合比较默契、村级政务财务都按要求公开,村级财务已委托街道会计代理中心代理,执行状况良好。农村信贷信用良好。村民基本医疗保险由村村级财务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也得到保障。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落实,近几年无计划外生育情况发生,老年活动室等村民娱乐场所健全,社会治安秩序稳定,村风村貌良好。 |
士岙村 |
士岙村地处路北街道的西北部,北倚士岙山,东、南、西分别与升谷寺、徐翁、管前及桐屿街道的三头解接壤,徐山径穿村而过,全村共有村民280户,总人口1081人,共有14个生产队,有党员41人,土地800余亩。 近年来,士岙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躬身实践“-”重要思想,积极响应上级政府的号召,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自加工作压力,实创自逼机制,,以服务城市化为依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造环境,使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抓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教、卫生保健、计生均达标。目前该村的内部条件已成熟,外部条件正在形成,这为该村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开发,在不久的几年时间里,中国民营经济论坛等一些重点项目将在士岙村拔地而起,士岙村将抓住机遇,创造最佳的发展条件,实现振兴地方经济,共创美好明天。 |
升谷寺村 |
升谷寺行政村——升谷村,位于路北街道北面1公里处,因北宋古刹“升谷寺”坐落其中而得名。升谷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总面积950亩,共有11个村民小组,352户,总人口1143人,其中党员34名。村民以从事农业、商业和手工业为主。村集体经济200多万。该村多次被评为先进村党支部、先进村委会,还多次在街道组织的各类竞赛中获奖。 |
松塘村 |
松塘村是路北街道东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非常便利,泰隆街、路桥大道、腾达路纵横贯穿,商业气氛浓郁。全村现有常住人口1579人,475户,外来务工人员1720余人。近几年来,全村坚持发展主题,村容村貌、村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2万元,人均纯收入9310元。先后获得“路桥区先进党支部”、“路桥区-学教先进单位”、“先进村委会”、“集体经济百万村”等多项荣誉。今年以来,村两套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党员干部和全村村民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为建设一个“天蓝、水碧、村美、人和”的新松塘而不断奋进。 |
前蔡村 |
前蔡村南靠腾达路,北接双水路,东以商海街为界,西与水天一色接壤。总人口612人,188户。总面积506亩。目前可供耕地20多亩。全村固定资产3千余万元,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00多万元。由于紧邻装饰城、数码城,地理位置优越 ,主要产业为仓储业,带动了相关搬运业的发展。农民人均收入9000元。全村共有党员26人,并且党员素质较高,能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无论是党员会、班子会,参会者均能对村里的大小事务提供宝贵意见。 前蔡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子,日子蒸蒸日上,前蔡村正一步步从经济大村走向综合强村。 |
峰西社区 |
路桥区路北街道峰西社区于2003年12月经上级批准而成立,同时于2004年1月份组建社区党总支和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是路桥区第一个完成体质改革的社区。峰西社区占地1.5平方公里,位于区政府办公楼以北,路北街道办事处办公楼东南方向,即东起商海街,西止灵山街,南靠南官河,北临腾达路,中间路桥大道、马铺路东西横穿,银安街南北贯通。 |
墙里贺村 |
墙里贺村地处路桥城区西南,东邻丁岙,西靠三山,南邻南山,北接管淋,新安西街、银安街穿村而过,本村占地面积1275亩,总人口1416人,共有17组。村内有43名党员、3名预备党员和34名村民代表,是路北街道的第二大村。 墙里贺村家庭手工副业比较多,其中以生产农用水带及带坯为主打行业。最近几年,我村络续引进公益事业单位路桥中学、小世界幼儿园、博爱医院、自来水厂等,使我村三分之一的村民安置在小区中,同时促进我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我村地理位置优越,随着拍卖地块的启动,随着樱花路、新安西街等城建项目的开发,我村的拆迁安置工作将全面铺开,经济将渐渐地走向发展。 |
山马村 |
山马村位于路桥区西侧,城西工业区所在地,南山路与104国道交叉贯穿全村,交通十分便捷。该村共设8个村民小组,348户,常住人口1156人,流动人口2051人,村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32名,支部委员3名,村委委员5名。村集体经济收入约115万元,以二、三产业为主,全村人均收入9760元。 |
三山村 |
随着路桥区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村现成为路桥第二居民区的入口,我村现有776人,243户,外来人口211人,党员23人,200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20万元,人均纯收入7754元。2000年以来,为了响应路桥“立改套”政策,三山村成为路桥区几个典型的“立改套”村。政府对我村套房建设住宅投入1000多万元,绿化、硬化投入300多万元。今年以来,我村大力开展村庄绿化工作,我村的目标向着:强村、富民,带领全村人民奔小康的精神。 |
五洋社区 |
五洋社区于2015年9月成立,2015年4月正式投入办公,区域范围:银安街以东、路桥大道以北、永宁河以西、北环线以南属于商品开发的小区。下辖小区有:刚泰艺鼎、玉宏半岛花园、玉宏世纪大厦、金宸花园、珠光商务楼、明日花园等11个小区。目前一共200户、410人左右。五洋社区始终坚持立足社情实际,强化社区管理,切实做好社区服务和创新管理工作。在区政府和街道的领导下,社区将继续把创建和谐社区和社区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推进居民自治,拓展服务事项,开展问题活动,形成“创和谐建社区”的浓厚氛围,让社区居民亲身感受到老有所依,小有锁托的亲情氛围,使居民安全感、舒适感、归属感持续增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3、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信息机构名称:五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咨询电话:80251725单位地址:路桥区路北街道前蔡人家腾达路1077弄11-13号邮政编码:318050 |
洋叶村 |
洋叶村新建于2003年底,全村占地面积800亩,建筑面积15.27万平方米,小区套房470间,临路产地房168间。地处路北东部,南有南官大道,东有工业区,北有腾达路,商海街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四周有电子数码城、装饰城等市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村辖11个小组,总人口1385人,402户。截止2014年底村集体总资产5300万元,年经济收入16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可达8000元以上,小区内环境优美,村民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是理想的生活和居住场所。村两委在坚持三产走在前列的基础上,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生态文建设同步推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经常组织活动慰问困难群众、党员、特殊家庭等。村组织有村级健身队,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等,并且每二年组织老人赴外旅游考察,尊老爱幼蔚然成风,其中开展和规范星级文明道德家庭的评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亮点。出台了《村民自治章程》、《村民政治制度汇编》,在制度上规范了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为建设民主法制的社会主义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洋叶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小康村”、“省级新农村”、“区级集体经济富裕村”、“区一级文化村”、“经济明星村”等光荣称号。2005年更被授予“全面建设示范村”、台州市“全面建设示范村”。洋叶村便民服务中心:机构名称:洋叶村警务室咨询电话:82906110监督电话:82428499邮政编码:318055 |
洋张村 |
洋张村位于月河北街以西,珠光街以东,南靠路桥街道良一村,北临椒江上洋桥村,西与洋洪村为邻,东为下宅於村、松塘村,腾达路贯穿东西。全村占地约650亩,其中耕地面积136亩,户籍人口287户1007人。洋张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现有正式党员43名,村民代表49名,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32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1.4万元。2010年,洋张村正式启动整村改造工作,目前,安置小区区块已完成腾地及电力设施搬迁,等待挂牌出让。洋张村重点工程有路北二小建设、曙光医院二期两个项目,待安置小区启动再持续跟进。尽管整村改造重担压身,但洋张村班子在“多城同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上,丝毫不懈怠,2012年12月,街道连同国土、公安、消防等各部门对洋张村安置区块内遗留的2000平方米违章建筑进行拆除;2013年3月至10月,洋张村完成水里区块花坛改建、道路绿化等村庄整治工作;2013年9月,“多城同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全面启动;2014年“五水共治”全面启动,洋张泾被列为重点整治对象,洋张村借“三改一拆”、“村庄整治”、“多城同创”、“五水共治”之机,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为村民谋福利。路北街道洋张村便民服务中心咨询电话:82963007监督电话:单位地址:路桥区腾达路99号和平国际饭店十楼邮政编码:318050 |
后蔡村 |
后蔡村地处路北办事处中部,北环线穿村而过,与中心大道、双水路相邻,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后蔡村总面积650亩,通过近几年的设施建设,共征用土地346亩,剩余耕地167亩。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226户,745人。共有党员24人,其中女性为3人。 2003年根据路桥城市化推进计划,落实了该村的安置小区,并开始建设中心大道和双水路,引进的装饰城二期工程也动工兴建。村容村貌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后蔡工作走上正轨,后蔡村的精神文明和特质文明都有了明显的上升。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