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份村座落于峰江街道北部,东临南官河,南接山后许居,西临亭屿村,北接路南街道杨戴村,104国道穿境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辖区内常住户213户,人口797人,分七个组,设有一个党支部,一个村委会,党员人数27人,预备党员1人。建有台州市路桥矽钢片市场一个,占地约40亩。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5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11550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004006 | 318000 | -- | 查看 十份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黄施洋村 |
黄施洋村位于峰江街道南面,紧靠104国道东侧,全村常住人口1520入,2009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77亿元,集体经济总收入86.5万元,人均纯收入10450元.全村公路四通八达全部实现硬化.绿化.亮化.曾先后荣获“省级标准小康村” “省级新农村” “市区级文化村”“示范性文化俱乐部” “综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安溶村 |
安溶村位于峰江街道中西部,北靠莲花山,南对苍西村,东接下泾头村,西与谷岙村相邻,距路桥城区约8公里,离街道驻地约4公里,全村下辖16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片,共654户2527人,党员79人,村民代表55人,耕地1496亩,山(林)地1183亩,农民人均年收入1.85万元。有着20多年种植葡萄的历史,葡萄园及生产的葡萄曾先后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浙江省绿色农产品”认证,还荣获了“省农业博览会优质奖”等称号。 |
上蔡村 |
上蔡村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外来务工人员集聚的村居,地处路桥区南大南,东与104国道穿境而过,南与温岭市工贸重镇泽国相领,总面积约0.7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580亩,总户数330户,人口1270人。上蔡村目前以种植业为主,种植葡萄400亩,2012年兴建了一个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村民休闲公园,配置各类体育健身器材,丰富村民业余休闲生活。 |
车家村 |
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车家村位于台州市南部的温黄平原上,距城区3公里,机场路和104复线贯穿南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全村有农户175户,总人口623人。 |
八份村 |
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八份村位于台州市南部的温黄平原上,距城区3公里,104国道和104复线贯穿南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全村有农户150户,总人口536人。 |
浮排社区 |
浮排居位于峰江街道中心区域,办事处所在地,是峰江街道的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104国道和白金线穿境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有耕地822亩。现有常住人口2095人,劳动力1265人,外来人口2500多人。村民主要以从事金属拆解、箱包生产为主,村内建有大型超市1个,将于2009年8月正式开业。2008年,全村实现总产值3312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8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9022元。村集体先后荣获 “省级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区村庄整治合格村”、“绿化示范村”、“综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成为峰江街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排头兵。 |
十份村 |
十份村座落于峰江街道北部,东临南官河,南接山后许居,西临亭屿村,北接路南街道杨戴村,104国道穿境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辖区内常住户213户,人口797人,分七个组,设有一个党支部,一个村委会,党员人数27人,预备党员1人。建有台州市路桥矽钢片市场一个,占地约40亩。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5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11550元。 |
李蓍埭村 |
李蓍埭村位于路桥城区南大门,南于温岭市泽国镇相邻,紧邻104国道和104复线,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面积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3户,1403人,2012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8.75万元,人均纯收入12590元。 |
苍西村 |
苍西村地处峰江街道西南角,东接苍东村,北连谷岙村,西、南面直接与温岭市泽国镇接壤,山坑泾河道穿村而过,104国道及104国道复线分别从村南及村西方向绕村而过,是路桥最西南的一个村。下辖1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95户1096人,外来人口约100多户近300人。耕地514亩,人均0.47亩,山地181亩,人均0.165亩。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1万元。 |
左川胡村 |
左川胡村位于峰江街道东面,东接孙家村,西接玉露洋村,南接后黄村,北邻白金公路与蒋僧桥村连接。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共有村民1485人,404户,外来人口400余人,2007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5770万元。村集体收入34.28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9250元,先后被省政府授予“省级小康村”称号。 |
钟家村 |
钟家村位于路桥城区东南部,东临新桥,南接泽国,104复线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面积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3户916人。2002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人均纯收入5850元。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村两委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全村已形成了以水道阀门为龙头的工业体系,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全区一流的别墅式新居——家亿雅苑正自豪地述说着这里农民幸福的小康生活。近年来,村集体先后荣获“省级新农村建设一级村”、“省级标准小康村”、“省级标准新农村”、“省级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区经济明星村”、“区计划生育工作红旗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提前实现现代化目标奋力迈进的排头兵。 |
下洪洋村 |
下洪洋村位于路桥区峰江街道东南部、东邻新桥镇、南邻温领泽国镇,104复线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村面积715亩,常住人口357户,常住人口1282人,2007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20480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8.23万,农民人均纯收入9049元。改革开放以来,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下洪洋村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其中经济发展方式以工业为主,水道阀门、纺织、机械配件及金属拆解回收生产规模逐步壮大,近年来,村两委重点抓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水、电、路的敷设工程,村庄逐步呈现布局合理、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朝着城市化、现代化道路稳步推进。 |
桥洋村 |
桥洋村位于路桥区的南大门,与温岭市泽国镇接壤。104国道穿村而过,南官河自南向北横贯全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离路桥机场4公里,与台州市铁路客货运站相距5——6公里。域内有工业企业30多家,5家营销各类汽车的公司,1家综合性医院——台州理森医院。我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262户,现有常住人口946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08万元,08年农民人均收入10678元,先后获得小康村、新农村建设、经济明星村、文化村、村庄整治合格村等荣誉称号,2009年3月村党支部被评为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村两委审时度势,团结拼搏,相继规划完成“桥洋小区"建设和村新办公大楼落成,努力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硬化、绿化、亮化程度,改善了村容村貌,美化了家园,有力推动了三个文明的建设。 |
下泾头村 |
我村位于峰江街道南部,104国道穿村而过,南官河横贯全境,交通十分便利,距黄岩机场4公里,行政区域面积676亩,耕地面积356亩,30名党员(其中2名预备党员),下辖7个村民小组,35位村民代表,全村总户数276户,现有常住人口1083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90多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573元,先后获得省级小康村、省级新农村、区级授予经济明星村、市区一级文化村、村庄整治合格村等荣誉称号。 为保持生态建设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推进村庄整治和生态建设,村两委审时度势、团结拼搏、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近年来投入巨资建设桥梁、硬化道路、新建办公楼和集健康、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村级公园——怡乐园,达到和谐与统一相得益彰,成为峰江村级的一颗璀璨明星。 |
山后许社区 |
山后许居位于路桥南官河西侧,104国道纵贯南北,白金公路的起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四通八达。行政辖区面积0.57平方公里,辖8个居民小组,399户居民,人口1382人。 改革开放以来,山后许居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创办了台州市路桥有色金属市场(矽钢片市场),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在历届两委的带领下,投入巨资新建山后桥,硬化全居道路,整治绿化村庄环境,2011年居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2860元。曾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级小康村、新农村,路桥区集体经济富裕村等荣誉称号。 |
后黄村 |
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后黄村,位于台州市南部的温黄平原上,距城区4公里,白金公路和路泽太一级公路贯穿东西和南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全村下设10个村民小组。 |
蒋僧桥村 |
蒋僧桥村位处峰江街道东端、靠近新桥镇,紧邻路泽太一级公路,省道白剑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现有15个村民小组,本地户籍350户、1339人,党员48人,村民代表51人。主要行业有钢管生产和箱包加工。蒋僧桥村具有两大特有资源:一是红色资源,即中共黄岩首届县委旧址(戴大夫故居),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区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2010年)、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二是自然资源,即龙潭里泾生态湿地,形似飞龙得名,典故世代相传,面积大概3百余亩,具有良好的原生态自然景观。 |
白枫桥社区 |
白枫桥居位于峰江街道中部,104国道、白金线的穿境而过,主要分布在104国道两侧,总人口1023人。白枫桥菜市场作为街道居民“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极大的方便了周边群众的日常生活,曾获得省人力与资源厅授予的“充分就业村”以及“台州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
玉露洋村 |
玉露洋村位于峰江街道中心城区,东与施家村、左川胡村接壤,南与黄施洋村、后黄村接壤,西北与浮排居接壤,总面积1.1平方公里。全村1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75户,人口2365人。近年来,村两委积极配合街道及区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土地流转,鼓励群众产业转型,2011年引进苗木企业2家,完成苗木种植430亩,同年村内从事退金、退银、露天焚烧等污染环境的行为全部整改完成,全村的环境面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
下陶村 |
下陶村位于峰江街道东北侧,辖区面积1046亩,路泽太一级公路穿境而过,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水域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有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57人,常住人口1403人,总户数401户。农用地总面积924亩,耕地面积695亩。下陶村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以“翡翠嵌碧水、现代田园诗”为总体形象定位,村里精心打造文化广场、中心公园、荷花塘、湿地栈道、陶宗仪故居纪念馆等景点,结合石凳、廊亭上的陶宗仪的名言名句等沿线文化小品,建设集生态旅游、苗木生产、民俗展示、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湿地休闲公园,打造路桥的后花园。 |
西山村 |
西山村位于峰江街道西部,南临安溶村,北临下泾头村,总耕地130亩。现有户籍人口503人、133户,共4个生产小队,26名党员,两委班子思想开明、团结合作,村民风淳朴,民主意识较强,政治意识较浓。80%村民靠经商生活,20%村民靠务农生活。建有西山岩场,通过岩场开发、土地指标置换等方式,建成村民安置小区。 西山村与黄施洋村、安溶村、上蔡村、车家村、八份村、浮排社区、十份村、李蓍埭村、苍西村、左川胡村、钟家村、下洪洋村、桥洋村、下泾头村、山后许社区、后黄村、蒋僧桥村、白枫桥社区、玉露洋村、下陶村、孙家村、施家村、白枫岙村、路西村、苍东村、谷岙村、葛家村、筻李王村、打网桥村、沧前村、兴峰社区、上陶村相邻。 |
孙家村 |
孙家村地处峰江街道的东南面,东与新桥镇的金大田村隔河相望,南与打网桥村隔水相依,西与左川胡村接壤,北与蒋僧桥村毗邻相连。全村以河以路划分为四个自然区域:村内以河为界,河的南面为前岸(一区);河的北面为后岸(二区、三区、四区),以村主干道为分隔线,东面为二区,西面为三区;村北面的新建规划小区为四区。全村分7个队组,总户数为216户,常住人口有810人,外来人口有200多人。孙家村个体企业兴旺发达,近年来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箱包产业,2013年建起了占地7亩、投资超百万,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公园。 |
施家村 |
施家村共有村民小组11个,村级户籍人口347户,举家外出15户,外来人口20户,常住人口1378人,党员39人。箱包制造是施家村的主要产业,全村有大大小小60余家箱包加工厂,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 近年来,着力推进乡村水环境整治,自筹资金整治长池头湖,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村两委紧紧抓住路桥新一轮招商引资的契机,积极引进昆明路桥商会苗圃企业投资项目在落户,建设占地四十余亩的中国路桥花木城。 |
白枫岙村 |
白枫岙村位于峰江街道西面,三面环山,东临山后许村,西邻螺洋,北邻路南,白金线(白枫岙至金清)始于。村域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农田千余亩,林地面积2000多亩,坡地2500亩左右。山地盛产杨梅、枇杷和柿子,尤其是柿子远近闻名。全村户籍总人口3006人818户,共分22个小队。村内人文和自然景观丰富,是南山观光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区水源和空气涵养地。千年古寺—香严寺座落于西北角,相传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时曾在该寺落脚挂单,现该寺香火兴旺;全区唯一的悟空亭水库位于村落北边,与石浜山大人尖的人峰塔遥相呼应,水库周围环境清幽宜人、风景秀丽,空气新鲜,环库有健步道,上山有石阶直上库区,是假日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组织老协会员对已失传50余年的本地文化遗产――“洒尺”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成功整理并进一步创新了以莲花落、道情为基调的“洒尺”曲艺,并在区传统文化汇演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
路西村 |
路西村地处峰江街道西南面。距街道所在地约2公里,东边与桥洋村相邻,进出市、区、街道通常经过桥洋村,然后入104国道线。西边、北边与安溶村接界、村北的安溶泾将路西与安溶隔开。村的南面是上蔡村。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居民居住相对集中,主要姓氏有张姓、丁姓、黄姓、周姓等,全村户籍人口共242户,910人;外来人口106户,308人,全村共有耕地305亩。 |
苍东村 |
苍东村地处峰江东南部山区,与泽国山下陈村相邻,距区政府20公里。全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耕地470亩、共234户,853人(其中外来人口340户,515人),农民人均收入12500元。2011年启动生态农村建设,苍东村全村土地流转405亩,引进了苗木公司3家,苗木品种繁多,有罗汉松、盆景、铁皮石斛、五针松等,使在村容环境上有了很大改善,近年来先后荣获了“市级生态村”、“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
谷岙村 |
谷岙村位于峰江街道西南面,东与安溶村交界,南与苍东、苍西村交界,西与螺洋街道下寺前村交界,北于白枫岙村交界,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全村有295户,常住人员1582人,户籍人数1082人,其中男537人,女545人。全村劳动人员595人,男410,女185人。全村耕地总面积为483亩,人均约0.446亩,山林面积1020亩,人均约0.942亩。 |
葛家村 |
葛家村地处峰江街道的北面,路泽太一级公路西侧。全村分14个队组,村民代表48人,区域面积0.7平方公里。总户数为279户,常住人口有1124人,外来人口有200多人,在册党员30名。村主要行业有托运站、箱包加工等。前几年完成了220变电所的征地和建设工程,完成了葛家村安置区的一期建设工程,建成了全新的村部办公大楼,规划中的型材园区建设即将启动。 |
筻李王村 |
筻李王村地处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南大门,南与温岭泽国镇接壤,东临李四代村,北接黄施洋村,西与上蔡村相隔着104国道。村辖面积1060亩,耕地面积438亩,常住人口272户,举家外出户45户,外来人口42户,常住人口975人。有五个自然村:麻车头、围里汀、筻李王、上泾头、坝头,分11个村民小组。两班子成员7人,党员43人,村民代表43人。曾先后获得省级小康村,省级新农村,市一级文化村,区级文明村,全面建设小康村,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
打网桥村 |
打网桥村地处峰江街道东南部,全村道路基本完成硬化,交通较为便利,是外来人员集聚村。共有村民小组9队,户籍人口255户,外来家庭120户,常住人口993人,其中村民代表和党员合计57人。村里长期在外经商的有近50户,主要分布在南京、上海、苏州、昆明等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6.19万元,支出61.35万元,全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 |
沧前村 |
沧前村北接路南,路泽太一级公路穿村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捷。台州市自动化设备市场、钢材市场、红丰学校等落户,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城郊村。全村521户、2006人,19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9人,村两班子7人,中共党员48人,村集体经济收入350万元。近年来,以“多城同创”工作为契机,通过抓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四化”工程,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积极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将文化礼堂和文化公园打造成为的文化中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情操,积极提升村民的整体素质,以文化发展促进村居的整体繁荣。 |
兴峰社区 |
兴峰社区位于峰江街道中心地段,北至浮排居,南至白枫桥居,西至104线,东至玉浮路。社区共有764户1167人,社区工作人员6人,党员28人。兴峰社区通过下派社区党支部书记,创新管理机制,将社区按户划分网格,实行工作人员专人管理,严格落实平安巡查,强化平安宣传教育,带领广大党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做到有力度、有成效,打造“党建+平安建设”党建名片。 兴峰社区为,与黄施洋村、安溶村、上蔡村、车家村、八份村、浮排社区、十份村、李蓍埭村、苍西村、左川胡村、钟家村、下洪洋村、桥洋村、下泾头村、山后许社区、后黄村、蒋僧桥村、白枫桥社区、玉露洋村、下陶村、西山村、孙家村、施家村、白枫岙村、路西村、苍东村、谷岙村、葛家村、筻李王村、打网桥村、沧前村、上陶村相邻。 |
上陶村 |
上陶村位于峰江街道东部,东界路泽太一级公路,南接八份村,西邻葛家村,北连施家村,村区域面积1.7平方公里,本地总户数为430户,常住人口2083人,外来人口1600多人。全村共有党员45名,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约100万元,人均年收入约12300多元。村建有生态文化公园共4个,文化长廊、南村书院、乡村大舞台、河岸景观带各1个,栽植各类花卉苗木40000多株,引进古风园艺花卉公司等4家,建成花、苗木产业、现代农业观光园区,累计绿化面积600多亩,同时拥有巨龙电机、沪特电机、瑞达机械厂、巨峰电缆等规模上企业,是峰江街道的先进示范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