垟青社区经县政府批准,于2002年6月28日成立,社区服务区域涵盖原垟青居、垟岙居、垟青村地域范围。全社区分26个居民小组,共2032户、5614人,外来人员近2870余人,有广播电视大学玉环学院、县教师进修学校2所,幼儿园3所,医疗机构2所,县人大等共建单位25家,党员120人,在社区内落户企业有5家,个体加工户有7家,个体工商户623家。在社区建设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以进一步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和健全社区建设工作运行机制为重点,围绕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社区文明程度为工作目标。大力营造秩序优良,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管理优先的新型社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021001 | 318000 | -- | 查看 垟青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南门社区 |
南门社区成立于二○○二年六月二十六日,社区界域经过两次调整后,界域:东自榴岛大道公园边别墅至华龙公寓,南自三合潭花园小区至李家小区,西自广陵路县计生指导站至交巡警大队,北自玉兴东路县农业银行至青少年宫。下辖10个居民住宅小区,4484户,人口12996人,暂住人口3003人。区域内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27个,是社区的共建单位。 社区组织网络健全,建有党支部,有党员47人,单位在职党员532人;居委会、议事协商委员会、工会、共青团、妇代会、关老协、民兵、共建领导小组等组织。 南门社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商业繁荣,高楼大厦林立。有我县唯一的步行街,玉环公园、县中心幼儿园、县青少年宫、玉环大酒店、金色阳光大酒店、金色阳光假日酒店、金港大酒店、科技中心都位于南门社区。第三产业发达,共有1180服务业,当中有金融保险业8家、房地产公司4家、餐饮56家、旅馆业13家,货物托运8家,家政服务11家,还有各类商场、超市,有一个装饰市场、三家电器专卖商场和一个中心菜市场等。社区文体活动场所和文体人才资源非常丰富。 按照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努力把社区建设成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文化活动活跃的新型和谐社区。 我们将以热情、周到的服务,热忱帮助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困难,竭诚为广大居民排忧解难。 |
垟青社区 |
垟青社区经县政府批准,于2002年6月28日成立,社区服务区域涵盖原垟青居、垟岙居、垟青村地域范围。全社区分26个居民小组,共2032户、5614人,外来人员近2870余人,有广播电视大学玉环学院、县教师进修学校2所,幼儿园3所,医疗机构2所,县人大等共建单位25家,党员120人,在社区内落户企业有5家,个体加工户有7家,个体工商户623家。在社区建设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以进一步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和健全社区建设工作运行机制为重点,围绕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社区文明程度为工作目标。大力营造秩序优良,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管理优先的新型社区。 |
县东社区 |
县东社区建于2002年6月,是由前山经济合作社和县东经济合作社合并而成。位处县城东部,东至前山西麓,南至桃花岭良种场,西至玉环公园及开天河,北至黄泥坎隧道南端口。社区总面积0.77平方公里。区域特点是位处我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商贸繁荣、教育、科技、人文资源丰富。社区居民2070户,人口7200人,其中暂住人口2325人,社区正式党员67人,预备党员8人,共青团员32人。社区已形成“四位一体”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即社区党总支、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还有社区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综治工作站、老年协会等群团正在健全并发挥新的作用。 |
西溪社区 |
西溪社区位于玉环县社区建设规划的西区,于2002年6月28经玉环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社区由原西溪村和西溪居委组合,总面积0.32平方公里现有户数998户,常住人口2892人,外来人口1830人。是一个人口较为密集的老城区。 |
东门社区 |
玉环县珠港镇东门社区成立于2002年6月,社区位处玉环城关建城区东北部,仅靠县人民政府驻地的东边,是原县城的经济文化中心,自然条件优越。东至东城路东门桥头为界,南至环山小学前面的天开河为界,西至县政府边的玉环宾馆为界,北至北门山麓环绕至县实验中学为界,面积约1.3平方公里。管辖原东门居、东门经济合作社、瑶岙经济合作社。下设三个党支部,在编党员102人。现有居民住户3150户,总人口8250人,其中流动人口2100余人。驻社区企事业单位15家,中小学各一所,幼儿园2个,各类商服网点132家,医疗服务网点3个。 社区成立以来,先后投资了100多万元,新建了面积680平方米的集办公、学习、健身、娱乐、医疗为一体的综合0社区。社区内设便民服务室、健身康复室、医疗保健室等。室外设休闲娱乐广场、宣传栏等。社区还组建了秧歌队、舞龙队等群众性文化团队。社区自2002年来,先后被省县评为县文明社区、县先进社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台州市残疾人示范社区、县计生先进社区、县老龄先进社区、卫生先进社区、综治工作先进社区。 东门社区以创建发展型、服务型、自治型、学习型、数字型社区和开展居住安心、就业称心、服务顺心、文娱开心为工作目标,以全心全意为居民群众服务为宗旨,积极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活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开展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计划生育、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救济、等各项工作,使居民群众切实得到了“身有所乐、体有所健、难有所帮、贫有所济”的良好服务。使之社区成为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文化活动活跃的新型社区。 |
西门社区 |
西门社区地处城关的中心地段,人口流动量大,驻社区的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等上500家,是一个经济商贸繁荣、文化教育发达、人口集中的城中社区,面积达22万平方米。 社区区域分有7个片13个组,总户数2443户,人口6961人,其中常住人口5340人,外来人口1621人。 基层组织健全:社区设立党总支(下设党支部2个、党员41人)团委、关老协、妇联、计划生育协会以及治保调解小组、基干民兵连、应急分队等组织,由于组织落实、制度健全、上下协调,因此社区各项工作比较有序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社区自成立以来,经过大家的努力拼搏,社区先后被省县评为省示范社区居委会和县文明社区。自从县委、县府落实了全县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后,社区能抢抓机遇,合理有效的整合各种资源,并以优化社区服务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重点,完善组织、健全网络、优化服务、强化功能。使之未来的社区成为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文体活动活跃的新型现代社区。 |
县前社区 |
县前社区地处玉环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区总户数2398户,其中常住人口6730人,外来人口1561人。社区在编党员45人,社区共建单位15家,个体工商户近1300户,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县前社区以创“洁美社区”、“平安社区”为主题,以“抓特色、出精品、创一流”为工作方针,在社区教育、服务、文化、卫生、治安方面进行了创新,亮出了七个精品特色。先后被评为县、市文明社区和省示范社区。 一是社区环境清洁、优美,卫生管理有序,形成了天蓝、地绿、水清、人和,到处生机勃勃的景象。根据社区要求,县城管把城区二级环卫管理权下放到社区暨开展创“洁美”社区试点活动,出现了二大精品特色:配备了社区市容环卫管理员、专职清运废弃物及建筑垃圾人员,社区环境卫生实行16小时保洁制,对各小区合理配置垃圾桶,并对各店铺分发小垃圾桶;同时还对重点饮食店、娱乐场所采取上门定时收集垃圾,在流动量较大地段增加清扫人员,做到全天候保洁,这是一大精品;另一个是以“居民公约”的方式来维护社区的环境卫生,对违反公约有关卫生条例者均需支付违约金予以处罚,从而提高环卫意识。 二是社区文化设施高档,文化活动繁荣,出现了一大精品特色。为使社区居民有个休闲的去处,2004年社区积极着手文化俱乐部的创建,经上级有关部门考核验收,被评为市级一类文化俱乐部,通过俱乐部的载体作用,开展了喜迎-文艺演出、举办陈朝阳黄茂平先进市级报告会、万人清脏大行动宣传教育活动。 |
小普竹村 |
城关小普竹村位于城关城北片,三面环山,面向乐清湾,山清水秀,环岛西路穿村而过。本村共有665户,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52人,党员42个,外来人口500多人。2006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0845万元,人均收入822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46万元。几年来,小普竹村以创建市级文明示范村为抓手,咬定目标不松懈,因地制宜重实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在协调中纵深推进,,取得了可喜成效。自2002年以来,先后被评为玉环县文明村、整治先进村、综治二级工作站、先进党支部、一类文化村等,荣获各种奖匾26只,其中2006年度被省文化厅授予文化示范村光荣称号。 |
下陡门村 |
下陡门村座落在玉坎线北侧,交通便利,是未来港口城市的中心区。现有人口429人,共146户,党员21名,区域面积0.35平方公里,土地450亩,包括层基、水田、承包田、杂基荒地等,是个人少地少的行政村。 原来该村经济十分落后,集体经济一片空白,村民以种养植业为主。近几年来,该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大胆创新,勇于进取,积极引进私营企业来村办厂,现有大小企业100多家,个体加工户300多户,99年投资300万元成立了下陡门村实业有限公司,进行厂房、店面出租,2003年投资近800万元建成下陡门村五洲新民小区,不仅为外来民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且使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2004年,该村工农业总产值3亿元,固定资产80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3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 该村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党组织,玉环县村民自治示范村,玉环县“-”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单位,玉环县农村综合实力二十强村等荣誉称号,2003年开展先锋工程创建活动,2004年开展整治村创建活动,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
玉峰村 |
玉峰村原处珠港镇西南高山上(原名:三合潭背),全村147户517口人,耕地面积190亩,山林面积988亩。1999年,根据县政府[1999]186号文件精神,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村部分村民迁居到城关西山村,占地26.72亩。全村部分村民在老村种植农作物外,大多数都从事阀门加工、汽摩配加工等行业。由于老村是库区上游、农保地,新村又缺少工业用地,全村有四分之三的个体户外租在全县各地。 近年来,玉峰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强势推进以“村美、民富、班子强”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经过几任班子的共同努力,我村的道路硬化、卫生、绿化、治安等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整治,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庄建设达到了城镇水平,文化、教育、卫生及各项福利事业日趋完善。全村村民享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电话、有线电视、宽带、轿车进村入户。村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率先跨入小康村行列。先后被评为台州市生态村、台州市巾帼绿色示范点、村庄整治先进村、先进村党组织等等。 为了贯彻新精神、理清新思路、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村两套班子深入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己定出今年我村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当前主要是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市级示范村的创建工作: 2、工业区的审批工作: 3、村庄扩大的重新规划: |
南大岙村 |
南大岙村位于城关西北面,村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本村共有家庭356户,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70。村工业企业约70多家,工业产值达2亿元;村民大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外出经商办企业。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村依托工业产业优势、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扎实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2007年被评为村(社区)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2007、2008连续两年被评为十佳示范综治工作站,2008年度被评为综治先进集体,2008年被评为工作先进村(社区)二等奖。村党支部、村委会将市领导党员干部和全村村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府,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团结协作,大胆创新,为实现文明、繁荣、富强的小康村而努力。 |
章家村 |
章家村位于城关东南面,全村总户数243户,分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共2000余人(其中常住人口731人,外来人口1300余人)。改革开放以来,村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到目前为止 已拥有年产值上亿企业1家,千万企业3家,规模企业10家,各类工商个体户33家。多年来,村两委在上一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立足做强做大本村的主导产业,积极开拓新兴行业,努力加快体制创新,逐步推进技术革新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龙头,不断向高起点、多元化、外向型拓展。现全村经济总量为4.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61亿元,占全村经济总量的88.05%,固定资产9500万元,年集体经济收入4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000多元。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步伐。经过几任班子的共同努力,我村卫生、绿化、治安等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整治,村庄建设达到了城市水平,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及各项福利事业日趋完善,全村村民享有新型医疗保险制度,老年入享有养老金,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轿车进村入户。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率先跨入小康村行列。目前全村已形成了以汽配、农机、热锻、冷锻等机械行业为主导的产业链。 |
鳝塘村 |
鳝塘村共有196户,592人,自从换届设立新班子以来,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企业产值达到13096万元,个体工商户16户,村集体资产40万,人均收入8530元,我们村被评为先进党组织,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村被评为先进党组织,文化先进、关老协先进、治安,计生工作成效也十分显著,卫生、环境整治通过验收,得到上级一致好评。为新农村建设打下牢固基础。 |
乌岩村 |
乌岩村座落在风景秀美的玉环岛境内面临乐清湾,是一个气候宜人,环境舒适的沿海小村。村中有农户210户,人口795人。改革开放以来,村两委在上一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团结一致、务实创新,先后使村里的卫生、绿化、治安等村容村貌得到了有效整治,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及各项福利事业日趋完善,全村村民享有新型医疗保险制度,电话、有线电视、电脑宽带、轿车进村入户,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暑提高。先后被评为县先进集体、先进党组织,计生工作先进集体…… |
西山村 |
西山村位于玉环县城关西南端、三面环山,紧靠城关中心,和陈线公路的交通要道。全村总面积3355亩,其中园地面积70亩,村地面积1039,居住及待建用地面积1616亩,总人口1750人,其中常住人口1100人,暂住人口650人,0员29名,企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80家,2005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8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8145元,被评为玉环县“村庄整治合格村”台州市“绿化示范村”。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教育发达居住环境优雅,人口集中的城关中心村。全村干部群众一条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新农村建设。 |
小水埠村 |
珠港镇小水埠村位于城关东南部,南与坎门办事处接壤,泽坎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片,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58人,320户,其中党员37人。 改革开放以来,小水埠村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带领群众奔小康、建设繁荣新农村为目标,坚持以发展强村,靠建设美村,建法治安村,强班子带村讲,文明兴村,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村实现社会生产总值35541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9408元。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工业产值达34027万元,规模企业55家,实现上500万元产值企业25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工商个体户达100多家。村镇建设整治大步快上,人居环境日益优化;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全村村民均享有新型医疗保险制度和家庭财产保险制度。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均衡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雄关漫道真如铁,尔今迈步从头越。小水埠村两委带领全村人民正以更加激昂的斗志,全力发扬“自强不息,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玉环精神,不遗余力谋发展,只争朝夕抓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向着更高的层次奋进。. |
环礁村 |
环礁村位于珠港镇东南部,地处沿海,半渔半农,区域面积0.84平方公里,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农户235户,常住人口773人。外来流动人员3500多人,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共有村民代表20名,党员21人。近几年被台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市级生态村。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村(社区)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支部、十佳综治示范工作站、文明村和信访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环礁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村基层党支部的领导。在上级党委部门的指导和党支部的领导下,通过“六建设一创新”的模式,划分党员岗位责任,落实分片责任区制度。实行党员党性亮化分析制度,在村支部设立党员形象牌,在每位党员家庭门口标明“党员之家”的标识。组织党员进行自评,互评,确定年度评议的结果,以此为依据进行亮化管理,明确党员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定期组织党员进行民主生活制度、党务村务及时向党员通报,交流工作方法,征求党员的意见实施于实际的工作中。成立了外来流动党员临时支部,对外来流动党员进行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利用远程教育站点资源,定期播放时代先锋、榴岛先锋等节目,让党员进行学习和交流。通过各项制度建设,有效的巩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发挥了外来流动党员的稳定团结的作用,为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在改革开放以来,村工业经济和农渔经济持续发展,村两委班子立足本村实际情况,做好失土农户和失渔渔民的转产转业工作,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积极做好转户渔民、失土农户工作,大力拓展第三产业,截止2007年底,村民人均收入达8382元,经济发展加快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步伐, 经过历任班子的共同努力,环礁村在2005年度投入巨资改水、改厕,生活污水二次处理。2007年为彻底抑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村两委投入专项资金20多万。在辖区的主要交通要道等重点区域、重要部位安装12个电子视频探头,建立视频监控室,对各片治安情况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严密防范全村的进出路口情况,编制一张电子防控网。创新两个ABC管理模式,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员的管理,促进环礁和谐家园建设。2008年以“十百工程”为契机,共投入100多万元建设资金,使村主次道路硬化率达100%。村庄道路两侧全部实行绿化设施处理。使村庄环境卫生、社会治安、亮化绿化等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整治。文化、教育、卫生及医疗等各项福利事业日趋完善,村民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改善不断提高,率先进入小康村行列。 展望未来环礁村,依托玉城中学迁建、漩门三期工程和绕城公路为契机,积极做好山地开发这篇文章,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为本村谋求更好更远的发展蓝图。 |
小岙村 |
玉城街道小岙村,位于城关镇环岛西路北侧,全村共有117户,总人口51人,其中外来暂住人口160人。村班子由6人组成,党支部成员3人,村委会成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16人,村民代表20人。在政府和村班子的带领下,全村上下齐心合力,始终坚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先后被评为“市级卫生村”、 “玉环县精神文明单位”、“村级财务管理先进集体”、“玉环县村庄整治洁美村”等称号。 |
北山村 |
北山村地处城关三合潭,距玉环新客运中心二公里左右,交通便捷。全村现有村民435户总人口1350人。外来人口1100多人,新的村庄规划占地面积21.86公顷。2005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2625元。整个村庄座北朝南,三面环山,后面地形随山势渐次升高。村前有潺潺溪流环绕,村后有郁郁葱葱的青山,自然环境十分优越,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村围绕建设小康示范村和新农村社区这一总体目标在村班子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以农村建造为着力点,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努力力争把北山村建成一个集山水为一体的花园式村庄。北山村热诚欢迎各界朋友光临参观指导! |
龟山村 |
龟山村位于县城北工业区,九山片,泽坎路东侧。依山傍水,四面群山叠翠,村前绿水环抱,人杰地灵,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衬托出一派江南水乡本色。 本村居有100多户村民,共有800余人口。自改革开放以来,岁着工农业生产值新的发展壮大,经济上腾飞,与时同时加快了本村各项事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经过多年几任两套班子的共同努力,在文教、卫生、绿化,村庄建设各方面得到有效的整治。到目前为止本村领导班子加强力度,拆除上年村民乱搭建违建房舍41间。新建了四个公共厕所,并对全村大小溪流通道进行全面整治。兴建了四间村部办公楼,设立社会综合治安窗亭。实行了24小时轮流值班上岗巡逻制度。并对贯穿全村的龟山大道两旁进行了花园式的绿化实施工程。让整个村的面貌换然一新。拉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 目前全村村民享有农村新型医疗保险,村内还设立了医疗保险卫生室、老年康乐园。老、中、青结合的健身舞蹈队,村民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活跃的场合,让生活更充实。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