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台州 >> 三门县 >> 亭旁镇 >> 楼下郑村

楼下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楼下郑村谷歌卫星地图)


楼下郑村简介

  楼下郑村海拔高度约500米,属于亭旁镇的一个自然村。一条5米宽的公路横穿而过,连接亭旁镇区和临海。全村7个村民小组,共100户,100人,其中党员22名。全村有农田178亩,旱地229亩,山场150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022103 318000 -- 查看 楼下郑村谷歌卫星地图

楼下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楼下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下叶村

  一、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下叶村是个有着11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三门县亭旁镇东北部湫水山脚,距县城10公里,东枕巍巍湫水山,西靠三门火车站,湫水溪绕村而过,狮头山为天然屏障。地垫平坦,青山绿水,环境宜人;交通便捷,出入顺畅;村容整洁,规划有序,是三门县城的前庭2004年被评为县级示范村;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二、人居环境   全村现有369户,总人口1232人,其中有党员39人,村民代表37人。山林3920亩,耕地535亩,海塘250亩。下叶村从2004年底开始推行新农村建设,绿化面积10多亩,道路硬化2800多米,先后进行溪流改造,平整道路,改造全村排水系统。全村大力村民安居乐业,人均年收入逾8000元。作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下叶村正朝着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步前进,展示了一幅生机盎然、前程似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画卷。   三、我们的文化礼堂   下叶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精神文化建设,倡导文明新生活。2006年,被评为市级“基层文化示范俱乐部”。村里各类文化设施一一俱全,室内建有演出大舞台、农家书屋、影视播放室、文艺书画室、台球室、乒乓球室、多功能远教室、文化讲堂、道德讲堂、春泥活动室等文化阵地;室外中心花坛处建有标准灯光篮球场、健身广场、文化广场和文化宣传长廊。在抓文化硬件设施的同时,着重抓好文化队伍建设,配备专职文化管理员,组建广场文艺、腰鼓、排舞、越剧、篮球、老人太极拳、乒乓球等文艺团队。组织开展了乡村大擂台、重阳敬老礼、文化走亲、文艺下乡、越剧演出、广场排舞、村际篮球赛、周末广场文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真正达到了以优秀文化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传播文明、促进和谐、共建家园的效果。   四、我们村的特色产业   为带动全村集体经济发展,村两委积极发动致富能人回乡创业,成立了“湫水果木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村民发展茶叶、苗木和水果等无公害产业,鼓励社员参股入社,每年合作社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可增3000多元。目前还有茶叶合作社、花木基地、杨梅合作社、工艺美术来料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织布厂等多家企业,并与海塘养殖、劳务输出等齐头并进,多路进财,全村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邵上村

  邵上村位于亭旁镇东部,距三门县城10公里,离三门火车站500多米,镇政府驻地3公里,下中线穿村而过,毗邻百亩头、邵下村,全村由邵上、江垚、岩头三个自然村组成,共10个村民小组532户,人口1565人,现有党员34人,耕地面积560多亩,山林4000多亩,园地200多亩,村内设幼儿园、辅导小学、社区卫生院、农信银行代办点、移动公司经营部农村淘宝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   近几届邵上村村两委,认真贯彻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村的总要求,在县镇两级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投入大量资金,完成村庄整治工程,湫水溪邵上村段河道整治工程,邵上村标准农田工程,环村道路实行水泥硬化,穿村道路路灯亮化,投资415万的村生活污水工程正在施工阶段,饮用水工程正在设计阶段,打算明年进入招投标,邵上村喝水难的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邵上村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捷、人杰地灵,我们相信邵上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包家村

  建设中的甬台温铁路三门站就位于亭旁镇附近,包家村环境优美,前临河滩,背衬青山,显得清秀幽静,是亭旁镇农业的大村,也是三门县乃至省城的蔬菜供应基地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镇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包家村的面貌也同时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村落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美,农特产业调整力度大,新老村落总体规划已酝酿完毕,招商引资机制逐步完善,目前正处于实施阶段,一个集农、工、贸为一体的新型农村已具雏形。   亭旁革命老区是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包家村更是人杰地灵,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在地理位置上得天独厚的优势。镇北的千亩工业区,是理想的兴业投资场所,备受社会的青睐.昔日的革命老区,今朝已成为一方投资热土,而包家村则是这方热土中的瑰宝。   

板沸村

  三门县亭旁镇板沸村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山村,全村共421户,总人口1253人,林业用地1517亩,旱地56亩,水田517亩。经济林包括茶叶122亩、梨树17亩、柑橘88亩、杨梅5亩、其他46亩,合计共278亩。   板沸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几乎空白。常年积贫以致基本都靠上头讨点钱来维持村里开展工作。   2004年以前的板沸村,脏乱差情况很是明显,村庄布局也毫无章法。   该村于2004年正式实施村庄整治,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就将原来一个“脏、乱、差”的落后村变成了一个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先进村。   板沸村于2004年开始村庄整治工作。当初在做村庄规划时,考虑到集体经济情况和村民的意愿等问题,该村保留了一个区块的老房子,让那些没有能力建新房的村民继续在此居住。   自从板沸村被列入整治村后,村干部群众兴致高、信心足、干劲猛,在完善村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多方筹资,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农村各项设施建设。先后投资80多万元,拆迁老房120间,建成水泥路2公里,安装路灯8盏,整治河道850米,拆除露天粪坑110只,建造公共厕所1只,建成一个占地1500平方米的中心公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并在村里安放8只垃圾桶,专门配备1名保洁员,制订村规民约,建立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增强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变了陈规陋习,呈现出了人改造环境、环境改造人的良性循环。   如今,新区新房子造起来了,道路变宽了,绿化也配上去了,新村的面貌逐步显现,但保留区块的环境整治问题变得日益迫切。该区块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建有猪圈、露天粪坑,严重影响了村民的身体健康,也不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经过深思熟虑,该村作出了由村里出钱集中建造猪舍,免费给养猪户使用的决定。此决定立刻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响应。   而后,在村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板沸村又先后被评选为市级示范村,省级示范村。   

山上杨村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目前村内已引进企业15家,年产值8万。村民有60%以上已劳力务工为主,20%的劳动力从事交通、运输、建筑业。2007年全村工农业产值达到9余万,其中工业收入达到8万,人均收入9620元近年来,      村里连年投入巨资兴办公益事业。村内道路已基本硬化,部分池塘已砌石护岸,村内绿化面积不断上升。2005年,投入62万村里道路,大大方便了梅家坑自然村村民的进出。2007年,紧抓创建区级整治村的契机,陆续投资新建了老年活动室2个,健身广场2个,篮球场2个。拓宽道路1000余米,新增绿化面积2000余平方米。路灯100余盏。流动垃圾箱80余个。拓宽重建山上杨村一座。修建了生态污水处理池2座,对部分村民的生活污水进行了统一收集处理。山上杨村基本已达到了一个现代化新农村的标准。    山上杨村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村里马灯历史悠久,05年参加了西博会、省农博会,06年还参加了休博会的演出。并分别又成立了龙舟会、俱乐部等群众性组织。在临浦镇属文化生活最活跃的村之一。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山上杨村取得了生态村、文明村、卫生村、整治村等各种光荣称号,先后获得了镇级计生先进集体、人武民兵先进集体、文化广播先进集体、民政先进集体等各项年度先进称号。   发展中的山上杨村,欢迎广大客商前来投资。   

楼下郑村

  楼下郑村海拔高度约500米,属于亭旁镇的一个自然村。一条5米宽的公路横穿而过,连接亭旁镇区和临海。全村7个村民小组,共100户,100人,其中党员22名。全村有农田178亩,旱地229亩,山场150亩。  

坝头村

  坝头,旧称霸头。后因村头建有溪坝,改称“坝头”,并沿用为村名,明末,王姓始祖德勤公从宁海东门王定居于此,娶妻包氏,耕读传家,子孙繁衍,迄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坝头,清代属宁海县南田乡杨家庄。民国初属宁海县宁和乡,后属杨家乡。解放后为三门县亭旁区坝头乡政府驻地。2001年11月因坝头乡撤并而属亭旁镇。坝头位于亭旁镇西部,距三门县城20公里,镇政府驻地约5公里,石岭公路穿村而过,梅坑溪、芹溪在此交汇,毗邻佃石水库,与上任郑、梅坑胡、金干等村接壤。全村由坝头、湖头园两个自然村组成,共5个村民小组,181户,555人,现有党员25人。耕地131亩,山林501亩,园地217亩。村内有辅导小学、社区卫生服务站、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村内主导产业为手工业制作,2010年度村民人均纯收入为4895元。近年来,村两委认真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解放思想、创业创新,领导和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初步完成了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的“六化”要求,并建成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1年11月被评为台州市生态村。历年来先后获得各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人民调解先进集体”、“治安综合整治先进单位集体”等荣誉称号。  


楼下郑村特产大全




楼下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