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情概况
峋岩村又名“徇岩”,位于健跳镇西部,因村庄绕一巨崖、逐水而建而得名,与蛇蟠岛、花鼓岛隔海相望;辖六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410户,户籍人口1480人;农田857.6亩,坝内养殖塘380亩,外海养殖塘217亩,山林264亩。全村以种、养殖业为主,赶小海是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村集体固定资产600万元,集体经济主要来源养殖塘承包。。
村党组织分类定级:一般;整改提高目标:较好;星级:二星。
二、村级组织概况
村党组织成员4人;村民委员会成员4人,其中女性1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村经济合作社2人。村民代表52人。村级后备干部4人,其中女性1人。
村党组织成员平均年龄55岁。书记叶方朝,初中学历,2008年7月入党,1950年8月出生,县人大代表,从事货物运输业。
村民委员会成员平均年龄39岁。主任倪中岳,初中学历,1983年10月出生,镇人大代表,从事海水捕捞业。
党员36名,其中预备党员4名,女性3人,平均年龄46岁,60岁以上6人,35岁以下9人。任村委会成员4人,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1人,任村经济合作社成员1人,任村民代表16人。种养殖大户、经商办企业6人。生活困难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
三、2007年以来获得主要荣誉:
2009年、2011年被评为六敖镇先进集体。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022105 | 318000 | -- | 查看 峋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峋岩村 |
一、村情概况 峋岩村又名“徇岩”,位于健跳镇西部,因村庄绕一巨崖、逐水而建而得名,与蛇蟠岛、花鼓岛隔海相望;辖六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410户,户籍人口1480人;农田857.6亩,坝内养殖塘380亩,外海养殖塘217亩,山林264亩。全村以种、养殖业为主,赶小海是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村集体固定资产600万元,集体经济主要来源养殖塘承包。。 村党组织分类定级:一般;整改提高目标:较好;星级:二星。 二、村级组织概况 村党组织成员4人;村民委员会成员4人,其中女性1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村经济合作社2人。村民代表52人。村级后备干部4人,其中女性1人。 村党组织成员平均年龄55岁。书记叶方朝,初中学历,2008年7月入党,1950年8月出生,县人大代表,从事货物运输业。 村民委员会成员平均年龄39岁。主任倪中岳,初中学历,1983年10月出生,镇人大代表,从事海水捕捞业。 党员36名,其中预备党员4名,女性3人,平均年龄46岁,60岁以上6人,35岁以下9人。任村委会成员4人,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1人,任村经济合作社成员1人,任村民代表16人。种养殖大户、经商办企业6人。生活困难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 三、2007年以来获得主要荣誉: 2009年、2011年被评为六敖镇先进集体。 |
外七市村 |
一、村情概况 外七市村位于健跳镇东南方,含三个自然村,分别是七市、中央塘、高湾;全村301户,902人,分14个生产队。全村耕地面积447亩,山林1893亩;村集体固定资产50万,2015年人均收入5500元。村组织活动场所210㎡,3层5间内设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等。 二、村级组织概况 村党组织成员3人;村民委员会成员4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 村党组织成员平均年龄45岁。书记何昌满,大专学历,2002年3月入党时间,1974年12月出生,人大代表,养殖业。 村民委员会成员平均年龄47岁。主任林海妙,大专学历,2010年9月入党时间,1965年5月出生,船舶气囊下水、养殖。 外七市党员30名,其中女性4人,平均年龄50岁,60岁以上7人,35岁以下6人,长期外出3名,生活困难党员4人;其中任村委会成员1人,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2人,任村经济合作社成员3人,任村民小组长4人。种养殖大户、经商办企业10人。 三、2015年以来获得主要荣誉 2010年被健跳镇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1年和2014年被健跳镇授予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先进村荣誉称号。 |
田岙村 |
田岙村位于琴江南岸,约3公里距集镇所在地,村路连接74省道,交通十分便捷,全村现有村民小组12个,共478户,总人口1509人,其中村两委干部9人,党员31名,育龄妇女413人。 田岙村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相传南朝末年隋灭陈。陈霸先皇族后裔携眷浮海至三门港。楼居濒临大海的浮门港口,唐末侍御史大夫怀珣迁窦川(园里),后转迁宁海水车,元朝时(距今约600余年)再迁至田岙村,自我国恢复高考至今,大专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约9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大学教授1人,博士后1人,博士1人,硕士6人,为国家养育一批优秀人才。 座落在村后的隐龙山景区,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景区内群山环抱,灵岩遍布,雄秀奇出,云雾缭绕,环境优雅,2004年度被县风景旅游管理局列为县级自然风景名胜区。 近年来,村两委干部带领全体党员及村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政治、经济、人文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奋力拼搏,狠抓落实。人口和计生工作从“整治村”到“合格村”,再提名到“示范村”的跨越。新建村办大楼、实现了道路硬化亮化、村庄绿化美化、饮用水净化,公厕洁化,使我村村风村貌焕然一新; 2009年被列为县级生态示范村,书记、村长被县委、县政府授于“好搭档”荣誉称号,村两委被镇党委、政府评为“五好班子”。 |
梅山村 |
梅山村坐落在健跳镇西面,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全村162户552人,共有两委干部6人,党员10人,主要收入来源是水产品养殖,现有林地面积1364亩,种改养面积770亩。村集体资金年收入130万元,人均年收入10680元,是健跳镇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县级青蟹强村。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编制实施方案。几年来,村两委一班人积极探索,在做大做强产业发展上下功夫,成立了以村支书担任组长的特色产业强村工作实施小组,按照“精品农业大村,效益农业强村”的发展思路,扎扎实实开展创建水产养殖大村活动。编制了切实可行的村创强村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小组之间分工、责任明确、机制完善,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开展。 二、政策引导、深入宣传,深化结构调整。我们以-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资源优势,本着政策引导、科技指导、农户自愿、有序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率现推行示范养殖,通过效益对比等方法,引导农民盘活土地机制,对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种”改“养”战略性调整。我们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切实转变群众的传统观念,引导他们发展水产养殖。 三、科技指导、优化服务、加快产业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服务网络,建立了村渔业生产服务队,为养殖户提供生产技术、疾病防控等技术咨询服务。同时,我们根据不同的生产周期邀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市、县的水产养殖、病害防治、苗种培育、饲料营养等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来村为渔民现场咨询渔业生产种碰到的有关技术问题,并举办专题技术讲座,向渔民赠送最新科技资料和生产技术手册,向重点科技示范户赠送水质检测仪,发放养殖技术书籍和“三项记录”技术手册。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我村的养殖业从粗放型走向立体分层集约型,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高。此外,我们还实施了“走出去”工程,组织养殖专业人员20多户到江苏、宁波等地承包养殖,养殖面积近万亩。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打造品牌、提升层级、提高市场竞争力。一是着力打造绿色无公害基地。因我村养殖起步较早,养殖区内进排水等设施较差,我们有计划地进行老塘基础设施的改造,按照无公害标准化进行生产。2008年争取一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到2009年争取一个国家农业部产品认证。二是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政府引导和推动激励渔民经济组织,通过专业合作社+基地+养殖户+营销大户的经营模式,使渔民和市场架起一座致富的桥梁,目前我村已建立水产饲料供应专业合作社1家,社员36人,营销大户3户,网络遍布江苏、福建、上海、杭州等省市,基本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三是进一步深化产业文化,丰富产品内涵,我们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着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近几年,我村在渔业产业发展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离不开上级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指导,我们将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我镇渔业产业向更好更高的目标迈进。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