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台州 >> 天台县 >> 洪畴镇 >> 大一村

大一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一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一村简介

  大一村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洪畴镇,位置洪畴镇中心区块,距“上三”高速公路洋头出口5公里,公路穿村中心而过。大一村由2部分组成,大一自然村和溪坑周自然村,全村313户,共1111人。大一村在家人员多为务工、务农和部分人经商橡胶产业。大一村集体经济基本没有,主要产业为农业、林业、橡胶制造业。
  大一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健全,两委班子团结。支委3人,支部书记戴均卫;村委4人,主任戴建强,党员共25人,村民小组共7组,村民代表36名。两委成员特别是村书记、主任在群众中威信较高,能积极配合镇里做好各项工作,由于班子团结协作,村里的各项事业都能顺利开展。
  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党员干部带头,群众踊跃参与,近年来各家都通了自来水,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并都安装了路灯,在主要路口及地点都安放了垃圾箱,上王和下王都为村民建造了公厕,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使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变。
  积极支持群众的文化生活,村民都有固定的活动场所,近年又建起了文娱活动中心,购置了电视机、VCD、音响等设备,并专门为村民设置了排舞练习室以丰富和方便群众的文化生活,分别成立村排舞队和腰鼓队,一定程度上促使社会风气有了很大变化,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提高,推动了全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023108 318000 -- 查看 大一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一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一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安隐村

  东安隐村,一个坐落在天台、三门、宁海三县交界山区的山村,地属天台洪畴镇,共有三个片组成,分十个村民小组,420户、1474人。共有党员41名,村民代表39名。党支部7人组成,村民委员会6人组成,村监会3人组成,村经济合作社5人组成,现有预备党员1人。由于东安隐地处偏僻,洪畴镇负责农业的鲍作涌副镇长特地为我们带路。青山傍水,采访车在弯弯曲曲的盘山路上缓缓开着,这条路虽不宽,路况却不差———水泥路面,只有个别转弯的陡坡才是条石铺路,镇长说,这是为了增加摩擦力。   在经历峰回路转后,一座漂亮的凉亭进入视线,东安隐就在这凉亭后面。   村里的房子并不是特别漂亮,村里的干部说,那是因为早些年村内的道路没有规划好,所以显得有点乱。可是这乱,却有别与其他山区农村的脏乱差,一座座错落的小楼房,在这青山间,也别有一番景致,也显现出山里的富足生活。   “致富,靠得是这小康路啊”   有句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村民说,东安隐村如今的富足生活,靠得还真是这条小康路———明东公路。   说起通路以前的日子,不少村民记忆犹新。村干部周方构说,在改革开放前,东安隐被称为“半天殿”,意为是东安隐村山高路陡,到了东安隐村就像爬到了半天上,去镇上赶趟集就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后来,头脑活络的村民开始在村里办工厂生产三角带,但生产出的产品只能一担一担地挑到山脚下。   种种的不便让村民们感到:路不通,就走不出大山,要想过上好日子,只能是先把路造通。1991年,村“两委”带着全村人的愿望,开始了造路工程。在村干部的发动下,条件好一些的村民首先慷慨解囊,你三千我四千,集资了将近18万元;其他村民也不甘人后,你出几十元,我拿几百元……当时总共筹集到30万元左右的资金。而一些家境贫寒而无钱捐助的贫困户则义务投工投劳,许多村民和村干部一起几乎天天劳作在施工现场,一年后,机耕路完成了。尽管当时的公路还没有进行硬化,开起车来还是颠簸不平,但毕竟汽车已经能开到了家门口。这条长9.7公里的盘山公路,让村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被村民们高兴地称为“小康路”。   生活是跟着时代在改变的,2001年,东安隐村又决定将明东公路进行道路硬化。可是140余万元的预算投资,吓坏了东安隐的村民们。在村民们为钱犯愁时,村书记和村委主任带头各捐了两万元。“书记、村长,还有村支委都带头捐钱了,我们自然也支持村里的工作。”村民童昌水说,基本上村里每人都捐了200元,拿出上万元的也有。就这样,村里集资了100多万元,加上政府补助的40万元,明东公路便成了如今的样貌。   村里为了方便村民上下山,还特地添置了一辆小面包车,安排了每天两趟来回的班次。   高山蔬菜,让在家务农的村民尝到了甜头   烈日当头的中午,陈阿婆和邻居大姐还在茄子地里忙活。陈阿婆说,她这是赶着摘茄子,明早好拿到市场上卖去。“茄子现在一天能收百来斤,我们现在都是下午摘的,第二天早上拿到市场上去卖。”阿婆边摘着茄子,一边高兴地跟记者搭着话。阿婆说,现在茄子大概七八毛一斤,与前些年相比跌了价,不过就算这样,自己拿到市场卖的话,一天也能赚个百来元。陈阿婆说,要问具体农业问题,得找他们村的农业专家。   韩臣会就是陈阿婆说的农业专家,他也是村支委,专管农业,比如村里有100多亩茄子、15亩黄瓜、20亩尖椒、10亩青椒等等,他记得比谁都清楚。韩臣会说,1995年那会儿,他得知县里有发展高山蔬菜这项目时,就主动与农业局联系,请专家来指导栽培。刚开始发展高山蔬菜时,村民都不敢种,最后还是他们村干部自己先种起来,见效益了,再教村民种的。现在东安隐村已经列入天台的高山蔬菜基地之一了。   “高山蔬菜发展最好的时候,全村种植过300多亩,年产值120万元。但是过去两年的台风,几乎让所有的菜农都颗粒无收。”韩臣会说起遭台风这事,流露出一丝惋惜。那个时候,很多农户都打退堂鼓了,村里为扶持农户继续种植,不仅由集体出资为农户购买种子,还出台了奖励政策,对种菜收入达5000元以上的,分别予以500元到1000元不等的奖励,再次调动起村民种植高山蔬菜的积极性。   东安隐的高山蔬菜名气渐渐打响了,很多人都闻讯前来收购。但是这样收购,往往让菜农卖不到好价钱,于是农户们干脆自己租了拖拉机,整车拉到市场上去卖,一天的收入都能上百元,生活也自然宽裕起来了。   山区里建起了避暑山庄   东安隐村的后山有一个面积达300亩的茶园,茶园的深处就是村民口中称道的避暑山庄。据村民说,山庄所在地块原本是一片荒东安隐村,一个坐落在天台、三门、宁海三县交界山区的山村,地属天台洪畴镇。由于东安隐地处偏僻,洪畴镇负责农业的鲍作涌副镇长特地为我们带路。青山傍水,采访车在弯弯曲曲的盘山路上缓缓开着,这条路虽不宽,路况却不差———水泥路面,只有个别转弯的陡坡才是条石铺路,镇长说,这是为了增加摩擦力。   在经历峰回路转后,一座漂亮的凉亭进入视线,东安隐就在这凉亭后面。   村里的房子并不是特别漂亮,村里的干部说,那是因为早些年村内的道路没有规划好,所以显得有点乱  

甲午村

  洪畴镇甲午村坐落在镇区北部2公里处,明洪公路穿村而过。这是一个古老与时尚并存的村庄,沿路两侧新房林立,富丽堂皇,而村内老屋低矮潮湿,废弃坍塌。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村因地制宜,大胆创新,以“三先”聚民意、以“三敢”克难题、以“三新”明方向,已投入资金1200万元,拆除集中连片老屋420间,收回宅基地40亩,新建房屋22套,新建安置楼房17间,同时落实橡胶集散市场用地50亩,走出了一条依托农房改造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  

半山王村

  半山王村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洪畴镇,位置洪畴镇中部偏北,东与三门县高枧乡接壤,距“上三”高速公路洋头出口5公里,公路穿村西边而过。半山王村由2部分组成,上王和下王,全村168户,共561人。半山王村在家人员多为务工、务农和部分人经商橡胶产业;外出村民主要以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人数占全村总人口过半。半山王村集体经济基本没有,主要产业为农业、林业、橡胶制造业。   半山王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健全,两委班子团结。支委3人,支部书记王佳地;村委4人,主任王佳桥,党员和预备党员共17人,后备干部3名,村民小组共3组,村民代表30名。两委成员特别是村书记、主任在群众中威信较高,能积极配合镇里做好各项工作,由于班子团结协作,村里的各项事业都能顺利开展。   

下往村

  下往村地处天台县洪畴镇东北部,全村146户,545人,耕地240亩,山林500亩。全村共有党员15名,村民代表32名。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线,在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共事的前提下,村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被评为洪畴镇先进党组织、先进村委会,2008年被评为县级基层组织先进村、计划生育示范村、县级文明村,2009年被评为台州市民主法治村、台州市计划生育示范村、台州市文明村,201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省级党风廉政示范村,2011年被评为市计划生育示范村、市基层组织示范村等。  

明公村

  明公村座落在洪畴镇东北部,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全村共1169人,317户,分8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32人,其中女党员3人,村民代表48人。明公村从2011年底开始中心村建设,在-蔡文新主任的带领下,经过一年的努力,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二村

  大二村位于洪畴镇中心位置,本村致力于基层基础建设,目前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完全,拥有电脑、传真机等  大二村与东安隐村、甲午村、半山王村、下往村、明公村、大一村相邻。  

大一村

  大一村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洪畴镇,位置洪畴镇中心区块,距“上三”高速公路洋头出口5公里,公路穿村中心而过。大一村由2部分组成,大一自然村和溪坑周自然村,全村313户,共1111人。大一村在家人员多为务工、务农和部分人经商橡胶产业。大一村集体经济基本没有,主要产业为农业、林业、橡胶制造业。   大一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健全,两委班子团结。支委3人,支部书记戴均卫;村委4人,主任戴建强,党员共25人,村民小组共7组,村民代表36名。两委成员特别是村书记、主任在群众中威信较高,能积极配合镇里做好各项工作,由于班子团结协作,村里的各项事业都能顺利开展。   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党员干部带头,群众踊跃参与,近年来各家都通了自来水,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并都安装了路灯,在主要路口及地点都安放了垃圾箱,上王和下王都为村民建造了公厕,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使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变。   积极支持群众的文化生活,村民都有固定的活动场所,近年又建起了文娱活动中心,购置了电视机、VCD、音响等设备,并专门为村民设置了排舞练习室以丰富和方便群众的文化生活,分别成立村排舞队和腰鼓队,一定程度上促使社会风气有了很大变化,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提高,推动了全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大一村特产大全




大一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