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台州 >> 仙居县 >> 福应街道 >> 田肚村

田肚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田肚村谷歌卫星地图)


田肚村简介

  福应街道田肚村,位于仙居县城东面5公里,35省道以北1公里,共3个自然村:田肚、后岭、上沈;全村共计265户,740人,耕地面积478亩,山林面积3560亩,杨梅面积320亩,人均年收入6500元;村两委干部7人,中共党员18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有综合办公楼一座。
   田肚村与东溪村、县前社区、中桥头村、石牛村、下王村、上张村、周宅村、厚德村、陈家岙村、下宅村、徐家岙村、三亩田村、东门社区、月塘村、横路丁村、周岩头村、盂溪村、东岭下村、肖垟村、东岭村、坑口村、阮宅村、杨府村、项斯坑村、上宅村、上林村、大路村、新屋陈村、岭下村相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024003 318000 -- 查看 田肚村谷歌卫星地图

田肚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田肚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溪村

  福应街道东溪村位于仙居县东大门,距县城约3公里,35省道依村而过。村党支部、村委会及配套组织健全,村班子团结协作,战斗力强,全村共有党员43人。全村现有农户273户,人口965人,拥有耕地面积521亩,山林面积2400亩,其中杨梅种植面积1000多亩,以东魁品种为主,年产量150多吨,年产值1800多万元,最高单株收入近万元,出现了“一亩良田难换一棵杨梅树”的美谈,杨梅成了老百姓名副其实的“摇钱树”。在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杨梅产业成为东溪的支柱产业,是村级经济发展主要增长点,使村民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成为远近闻名的杨梅生产专业村、重点村。   东溪村的桐桥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其中一株明朝古杨梅树历经风霜,至今依然“英姿飒爽”、果实累累,形成独特一景。东溪村桐桥杨梅观光基地是县里有名的观光基地之一,由于低山缓坡,交通便捷,加上东溪杨梅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以及仙居旅游休闲的的大环境,每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品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东溪杨梅基地是“中国杨梅之乡”的主产区之一,2006年被省厅定为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浙江省林业观光园区和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   

县前社区

  仙居县县前社区位于仙居县县城繁华中心,东与东门、月塘社区交界;南邻南门、水孔头社区;西连市桥、西门社区;北接周岩头,县城最繁华商业街之一解放街贯穿其中。社区共有2389户,7036人,下设56个居民小组。社区党员总数151人,社区党总支班子成员9人,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5人,社区社员代表61人。近年来,县前社区在县委县政府、福应街道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在现阶段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社区的经济发展和建设等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县的前列。到2014年,社区集体资产已高达3.5亿元,年收入380万元,人均纯收入也从原来的6000元提升到现在的20000元。   

中桥头村

  福应街道中桥头村地理位置优越,座落在县城北面,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新二中屹立村旁,距离县城中心约4公里,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勤俭节约。   全村共有418户,人口1512人,有5个自然村(前塘、后岭、郭坟、下山头、西垟),现有党员40人,两委干部10人,耕地面积1102亩,水田面积1015亩,旱地面积170亩,山林面积10980亩,村民主要收入有的经商办厂,有的在家种植农作物,有的靠劳务收入和种植水果(桃、杨梅),人均收入达8706元。   

石牛村

  福应街道石牛村现有人口736人,共205户,8个村民小组,现在中共党员23名。耕地面积205亩,其中水田面积134.25亩,旱地面积70.75亩,山林面积1700亩。农民年收人均8259元,主要靠农业收入。中华第二古寺,江南佛教祖庭——大兴寺位于石牛村。    石牛村与东溪村、县前社区、中桥头村、田肚村、下王村、上张村、周宅村、厚德村、陈家岙村、下宅村、徐家岙村、三亩田村、东门社区、月塘村、横路丁村、周岩头村、盂溪村、东岭下村、肖垟村、东岭村、坑口村、阮宅村、杨府村、项斯坑村、上宅村、上林村、大路村、新屋陈村、岭下村相邻。  

田肚村

  福应街道田肚村,位于仙居县城东面5公里,35省道以北1公里,共3个自然村:田肚、后岭、上沈;全村共计265户,740人,耕地面积478亩,山林面积3560亩,杨梅面积320亩,人均年收入6500元;村两委干部7人,中共党员18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有综合办公楼一座。    田肚村与东溪村、县前社区、中桥头村、石牛村、下王村、上张村、周宅村、厚德村、陈家岙村、下宅村、徐家岙村、三亩田村、东门社区、月塘村、横路丁村、周岩头村、盂溪村、东岭下村、肖垟村、东岭村、坑口村、阮宅村、杨府村、项斯坑村、上宅村、上林村、大路村、新屋陈村、岭下村相邻。  

下王村

  福应街道下王村地处城东4.5公里,35省道与仙居至天台公路成十字穿村而过。村东有三井溪流淌,村西紧邻东岭水库。全村282户,879人,党员41人。全面面积为2平方公里,村庄范围20公倾,拥有耕地296亩,山林2245亩,杨梅150亩。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4000元,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巨大。    下王村与东溪村、县前社区、中桥头村、石牛村、田肚村、上张村、周宅村、厚德村、陈家岙村、下宅村、徐家岙村、三亩田村、东门社区、月塘村、横路丁村、周岩头村、盂溪村、东岭下村、肖垟村、东岭村、坑口村、阮宅村、杨府村、项斯坑村、上宅村、上林村、大路村、新屋陈村、岭下村相邻。  

上张村

  福应街道上张村位于仙居县城东部约5公里,靠改建后的35省道北面。全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有5个村民小组,156户,540人,其中:党员21人;有耕地360亩,山林1733亩。   我们上张村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村级发展比较落后。近年来,村两委针对上张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落后实际,积极引导村民,寻求发展路子。我们针对上张村土地比较开阔的实际,引导村民发展杨梅种植,目前已建成杨梅基地600亩。同时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对通村道路进行了拓扩和路面硬化。   35省道改建给上张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村两委将紧紧依靠广大村民,争取上级党委取府的支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抓好村级经济发展,抓住村庄规范,从整治村内环境为入手,促进上张村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周宅村

  福应街道周宅村属福应街道“一府三宅”之一,交通方便,人杰地灵。东邻后丁坑,西接三井坑,南临永安溪,北临35省道,西距佛教圣地——大兴寺约1.5公里。村历史文化比较悠久,村东有一块贞节坊。   现周宅村由原周宅、支埠头、新安三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543户,1812人,中共党员81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工业、种养殖业三大支柱产业。通过对村里的环境综合整治,拆除露天粪坑和草糟650多口,新建设公厕5所,投入20多万改造排涝水渠80多米。对村中心地块进行了美化,新建水上凉亭一座,供村民休闲纳凉,村容村貌整洁。   

厚德村

  厚德村由后丁、楼下园、岩头下三个村撤并而成。全村有8个组、325户、1011人,耕地520亩、山林2690亩。厚德村有党员43名,村两委干部9名。    厚德村与东溪村、县前社区、中桥头村、石牛村、田肚村、下王村、上张村、周宅村、陈家岙村、下宅村、徐家岙村、三亩田村、东门社区、月塘村、横路丁村、周岩头村、盂溪村、东岭下村、肖垟村、东岭村、坑口村、阮宅村、杨府村、项斯坑村、上宅村、上林村、大路村、新屋陈村、岭下村相邻。  

陈家岙村

  福应街道陈家岙村位于福应街道上宅村北面,由原陈家岙村与三角地村两个村合并而成,村庄东、西、北三面环山,村庄周边山体植被茂盛,环境优美。耕地面积471亩,山林5875亩,水果面积377亩,全村共有232户,769人;共有党员24人,村两委干部7人,全村农民主要收入是种植业收入和外出劳务收入,农民人均收入6428元    陈家岙村与东溪村、县前社区、中桥头村、石牛村、田肚村、下王村、上张村、周宅村、厚德村、下宅村、徐家岙村、三亩田村、东门社区、月塘村、横路丁村、周岩头村、盂溪村、东岭下村、肖垟村、东岭村、坑口村、阮宅村、杨府村、项斯坑村、上宅村、上林村、大路村、新屋陈村、岭下村相邻。  

下宅村

  仙居县福应街道以东下宅村,位于35省道路北,距县城10公里左右,现有496户,1595人,耕地面积496亩,山林面积11553亩,农业生产总值1000万元,人均收入4700元。企业6家,工艺品加工点10家;有党支部村委会干部10人,党员干部办公楼3间,党员人数61人,有杨府乡中心学校一所,师生1410多人;有大规模的三学寺,是发展旅游,交通便利,人居佳村。    下宅村与东溪村、县前社区、中桥头村、石牛村、田肚村、下王村、上张村、周宅村、厚德村、陈家岙村、徐家岙村、三亩田村、东门社区、月塘村、横路丁村、周岩头村、盂溪村、东岭下村、肖垟村、东岭村、坑口村、阮宅村、杨府村、项斯坑村、上宅村、上林村、大路村、新屋陈村、岭下村相邻。  

徐家岙村

  福应街道徐家岙村位于县城以东,距县城9公里左右,离35省道100米左右,东临永安集聚区,南临永安溪和司太立制药有限公司,西临现代工业集聚区。全村178户,总人口659人,党员19人,两委班子7人。由三个自然村徐家岙、井公潭、黄桥埔组成,耕地面积368亩,山林面积600多亩。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是工艺品加工,葡萄、杨梅、蜜梨等水果种植为主,辅以在外经商等。自从司太立制药有限公司迁到徐家岙后,村集体经济也随之发展壮大,因两大园区现代工业集聚区至永安集聚区的28米路贯通全村,为徐家岙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更好的道路。   

三亩田村

  福应街道三亩田村位于仙居县福应街道东部,东与新屋陈村相邻,南以永安溪为界,西与大路村以彭溪坑相隔,北靠大雷山;范围面积2.5平方公里,是一个北面靠山,南西两面靠水,35省道穿村而过,高速公路出口直冲村庄与35省道相接,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村庄。村内道路已硬化,2006年投资了70万元建设了三亩田村自来水工程,解决了全村饮水质量问题。   全村总人口1250人,440户,耕地面积535亩,山林2129亩,四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党员45名。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5000元,农民以种桑养蚕收入和种粮为主。110个劳力劳务需出,200多亩溪滩地被县现代园区征用。   

东门社区

  福应街道东门村地处城区东大门,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方便。行政村管辖范围:东至东岭下村,南至花园东路,西至永安街水阁路,北至周岩头村,面积3.65平方公里。全村共25个村民小组,户数900户,常住人口3058人,党员115人,计有农田220亩,山地果木650亩,山林面积4000多亩,村民收入以二、三产业为主,村民人均收入6500多元。    东门社区与东溪村、县前社区、中桥头村、石牛村、田肚村、下王村、上张村、周宅村、厚德村、陈家岙村、下宅村、徐家岙村、三亩田村、月塘村、横路丁村、周岩头村、盂溪村、东岭下村、肖垟村、东岭村、坑口村、阮宅村、杨府村、项斯坑村、上宅村、上林村、大路村、新屋陈村、岭下村相邻。  

月塘村

  月塘村位于仙居县城东南面,全村常住人口2570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共8人,配套组织成员3人,下辖18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有正式党员61人,预备党员1人。    月塘村与东溪村、县前社区、中桥头村、石牛村、田肚村、下王村、上张村、周宅村、厚德村、陈家岙村、下宅村、徐家岙村、三亩田村、东门社区、横路丁村、周岩头村、盂溪村、东岭下村、肖垟村、东岭村、坑口村、阮宅村、杨府村、项斯坑村、上宅村、上林村、大路村、新屋陈村、岭下村相邻。

横路丁村

     福应街道横路丁村位于仙居县东大门,东临海市白水洋镇毗邻,自然环境优美,永安溪从村南流过,交通便利,35省道穿村而过。横路丁现有人口1951人,574户,土地面积850亩,山林面积4137亩,溪滩地约200亩,村集体资产有新、旧办公室、小学校等,但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人均收入7680元。   村两委干部7人,正式党员43人,其中外出党员6人,积极分子6人。村办公室配有现代远程教育电脑网络。   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横路丁村民从横路丁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特别是东魁种植。全村现有杨梅面积1500亩,其中东魁500多亩,成产杨梅800多亩。   

周岩头村

  福应街道周岩头村位于仙居县城北面,东与东门村接壤,南与县前村毗邻,西与盂溪相连,北与中桥头为邻,距县城约1.5公里。周岩头村共有村两委干部9人,其中:村支部5人,村社管会5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2名,其中:在家38名,外出经商3名。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302户,1003人,外来人口868人,拥有耕地面积320亩,山林面积1537亩。现有企业13家,年创税利3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9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8020元。   村党支部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确保了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扎扎实实不断推进了全村的小康建设。   

盂溪村

  仙居县盂溪村位于福应街道西北角,东与西垟、栗树湾头交界;南邻中桥头村、安洲街道大庙前村;西连平岩下、月坑头;北接广度三亩田村,仙居两大河流之一的盂溪穿村而过,盂溪村由王家田和大庙后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共有170户,704人,下设8个村民小组。村党员总数30人,村支部成员5人,村民委员会成员4人,村民代表44人。村山林面积6000多亩,良田538亩,水果种植面积300多亩,现有杨梅种植合作社一家(田园牧歌)。县重点工程盂溪水库工程建设在盂溪村展开,涉及征地共400亩,移民安置83户,。近几年以来,盂溪村在县委县政府、福应街道的正确指导,村两委干部的积极带动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在现阶段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社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县的前列。   

东岭下村

  福应街道东岭下村紧邻县城东大门,现在村民1495人,392户,分10个生产小组,党员61人,村两委干部10人,耕地面积350多亩,山林面积1700多亩。村人均收入4850元。   随着仙居县城建设步伐的加快,东岭下村在县城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县污水处理泵站、加油站、县民兵训练基地等一批重要公益设施相继在东岭下村建成,东岭下小学在筹中。同时,东岭下村新农村建设已立项并已开始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今年,东岭下村计划投资40多万元,计划自来水接入、电力改造等有望在近期内解决东岭下新农村新建房屋居住的村民“吃水、用电”的生活问题。   目前,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干部的密切配合下,东岭下的干部群众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村各项事业建设中。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东岭下村定会展现一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局面。   

肖垟村

  福应街道肖垟村位于县城东面郊区3公里处,由肖垟、下路堂两个自然村组成,村庄环境优雅,空气清新,青山怀抱,省道贯穿,交通便利。现有党员45人,5个村小组,村民297户,934人口,耕地面积556亩;其中山林2500亩、杨梅517亩。杨梅今年收入达到500万元,人均收入达5300元,2014年各项经济收入达7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000元。   肖垟村2004年开展美丽乡村活动以来,成绩显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村基本做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门前屋后净化。   

东岭村

  福应街道东岭村位于仙居县城的东边,35省道的北侧,距离县城约5公里,新改建的35省道将从村前通过。东岭村由下朕、新联两个村撤并而成,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共202户,总人口642人,党员41人,其中下朕自然村有5个小组,112户,374人,党员20人;新联自然村1个小组,45户,143人,党员12人;朱下山自然村1个小组,45户,135人,党员9人。土地资源丰富,有耕地400亩,山林1100亩,其他山地等约300亩。全村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还种植蔬菜、杨梅等特色果蔬。村民农忙务农,空闲打工增加收入,人均年收入7000元左右。村级集体无经营性收入。   

坑口村

  福应街道坑口村位于福应街道的东北角,距县城7公里,三井坑穿村而过,西依东岭水库,北靠大山,东接项斯村,是真正的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建于唐朝的广严寺、远古岩画等人文景观更增添了坑口村的魅力。坑口村由原坑口、赵家垟和横樟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371户,1233人,山林面积8000亩。全村党支部有党员63人,村两委干部7名。   全村大力发展杨梅等水果种植业,为以后发展集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旅游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阮宅村

  福应街道阮宅村毗邻35省道,共有146户、543人。阮宅现有耕地面积310亩,山坡地20亩,山林面积1603亩。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养殖业和劳务输出。本届村两委干部人数7人,其中村支委3人,村委会4人,大学生村官1名。全村共有党员19名,其中女党员8名,35岁以下党员7名,60岁以上党员4名,大专学历以上党员4名。    阮宅村与东溪村、县前社区、中桥头村、石牛村、田肚村、下王村、上张村、周宅村、厚德村、陈家岙村、下宅村、徐家岙村、三亩田村、东门社区、月塘村、横路丁村、周岩头村、盂溪村、东岭下村、肖垟村、东岭村、坑口村、杨府村、项斯坑村、上宅村、上林村、大路村、新屋陈村、岭下村相邻。  

杨府村

  福应街道杨府村位于县城东面,距县城有7.5公里,35省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前有哗哗蟹坑湾,后靠雄伟麒麟山。全村共有347户,1206人,10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679亩,其中水田599亩,旱地80亩,山林面积4728亩。村两委干部9人,党员44人。全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杨梅、梨、柑桔等水果,企业打工,2014年人均收入8500元。2015年,全村进行了黄皮屋整治,美化了村容。   

项斯坑村

  福应街道项斯坑村地处福应街道杨府村北面山脚,由原项斯坑、后求、东岸村个村组成,距35省道0.5公里,距县城7.5公里,交通便捷。全村233户人家,总人口803人,党员24人。全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水果。   项斯坑村环境优美,村内名木、古树成荫,村外山清水秀,而且又是唐朝大诗人项斯故里。这既给项斯坑村带来历史研究的价值,又增添了几分文化底蕴。    项斯坑村与东溪村、县前社区、中桥头村、石牛村、田肚村、下王村、上张村、周宅村、厚德村、陈家岙村、下宅村、徐家岙村、三亩田村、东门社区、月塘村、横路丁村、周岩头村、盂溪村、东岭下村、肖垟村、东岭村、坑口村、阮宅村、杨府村、上宅村、上林村、大路村、新屋陈村、岭下村相邻。

上宅村

  福应街道断桥上宅村处地仙居县城东面9公里处,35省道穿村而过,全村总户数378户,1356人,分成5个村民小组,现有可耕地面积560亩,其中水田434亩,山林面积2400亩,两委干部共7人,党员39人。   近年来,在村两委和配套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协助下,投资70多万元对村内的道路全部实行了硬化,以及村民的饮用水管道作了全面更换;在村内的相应地点建设了三个公共厕所,致使全村的卫生水准有所提搞,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并于2006年在村中心位置建造了一座集办公、文化娱乐于一身的综合楼,同时配置了办公设施,大大地方便了广大村民,提高了办公效率。   

上林村

  福应街道上林村位于县城11公里处,南靠35省道,交通便利,全村有党员15人,两委干部4人,两个村民小组,175户,村民596人,耕地面积550亩,山林面积2100亩。全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水果,企业打工,人均收入约4000元。   上林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土地辽阔,是投资的好地方。上林村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确保了村里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力的推动全村文明建设。使全村农民共同走上小康的道路。   

大路村

  大路村位于浙江仙居县东部,略偏北,永安溪下游北岸,距县城10公里,辖地5.5万平方公里,35省道穿村而过。全村分三个自然村,有大路徐、前郑和水堆头。有15个村民组、1045户、总人口3016人、耕地面积1750亩、水田1450亩、旱地300亩、山林8千多亩,地形东面与排溪坑三亩田村交界,北面靠山、南面以永安溪为界,西面于下宅,徐家岙为界。村支部6名,其中书记一名,支委5名,村委3名、其中村主任1名、委员2名,文书1名、民兵连长1名、妇女主任1名、15名组长。   全村共有正式党员88名。2006年统计村集体资产300万,年收入2360万、年支出980万、村民人均收入4600元。村主要经济来源有:种殖业、工业、建筑业、运输、劳务输出、经商等。   

新屋陈村

  福应街道新屋陈村座落在县城以东十二公里处,35省道穿村而过,东岭下村,西三亩田村,南永安集聚区、永安溪,北大雷山。全村共240户,总人口765人,分8个村民小组;拥有耕地400亩,山林面积1700亩,果园300亩,桑园50亩。党员32人,村内道路硬化达3000多米,已达到整治村标准。村内有企业两家,其中时兴包装装璜厂拥有工人100多个,年税收入库150多万元。   新屋陈村在外经商100多人,其余在家务农,农闲厂矿找工,种植磨菇、香菇15户,面积20多库存,经济收入约50万左右,蚕茧收入15多万元。目前,广大村民大力发展杨梅,村集体耗资2万多元购买了杨梅苗,无偿均分给广大村民栽种;广大村民种植、管理杨梅积极性高涨。农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人均住房达到建筑面积80㎡,80%以上村民都已建造了新房,粮食自给有余,广大村民都饮用上清洁的自来水。   

岭下村

  福应街道岭下村位于仙居东大门,距县府驻地13公里,由两个自然村组成,共有两委成员9人,党员30人,8个村民小组,338户,1124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600亩,杨梅面积800亩,年产杨梅100多吨,杨梅收入150多万元。全村共有劳动力660人,其中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员310人,年创收入一千多万元,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一万多元。    岭下村与东溪村、县前社区、中桥头村、石牛村、田肚村、下王村、上张村、周宅村、厚德村、陈家岙村、下宅村、徐家岙村、三亩田村、东门社区、月塘村、横路丁村、周岩头村、盂溪村、东岭下村、肖垟村、东岭村、坑口村、阮宅村、杨府村、项斯坑村、上宅村、上林村、大路村、新屋陈村相邻。  


田肚村特产大全




田肚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