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台州 >> 仙居县 >> 白塔镇 >> 厚仁上街村

厚仁上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厚仁上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厚仁上街村简介

  厚仁上街村位于老35省道边,由厚仁上街和西里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有耕地面积412亩,其中水田401亩。全村共有312户,902人,其中农业人口521人,劳动力568人,外出务工人员250人。全村现有党员49人,党支部成员4人,村委会成员5人。
  近年来,为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厚仁上街村对照市级卫生村标准,投入了40多万元资金,在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改水改厕、除害防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村环境卫生有了全面改观,目前,村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024103 318000 -- 查看 厚仁上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厚仁上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厚仁上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鲍上村

  鲍上村位于白塔镇人民政府南面,沿白沙线7公里处,下街线通绕村东,交通便捷。全村共有160户,550人,3个村民小组,其中党员18人,耕地面积259亩,山林面积1257亩。抱上村坐落在十七都溪上游西边山脚下,东眺景星望月,南靠雪洞景区,西有神仙居景区,北临仙居老八景之一的水帘瀑布。   鲍上村近年来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工作,80%农户进行了户厕改造,全村大力改造公共厕所,清理了多年来的卫生死角,全面进行绿化、亮化,并且投资近30万铺设了排污主管道,大大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   

前塘村

  前塘村位于白塔镇南面,东傍景星岩,南依雪洞,西岩壮观,北有潺潺流水,环境十分优美。前塘村由前塘、上项、山贝、沙坑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385户,1350人,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46亩,山林面积4200亩。现有党员57人,党支部成员5人,村委会成员5人。   前塘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毛芋、番薯、土豆等作物,近年来开始种植油茶,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美丽乡村。   

下塘上村

     下塘上村位于白塔镇南面,国家4A级景区景星岩脚下,离镇政府6公里,下介线县道公路穿通村内。全村有264户,890人,1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83亩,山林面积1902亩。现有党员24人,党支部成员3人,村委会成员4人。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民经济收入大多依靠外出务工。   下塘上村在仙居县志中有记载,因其地处山岙,低凹如塘,四水归塘,故称项塘,后因项姓渐绝,才慢慢演变成下塘。下塘上村历史上有一位朱福真,为中国工农红十三军,任田市区游击队长,曾于1927-1931年在仙居成立革命武装。并于1930年遵照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精神发动组织农民武装攻打仙居县城。   

东村村

  东村村位于白塔镇最东南方,国家4A级景区景星岩脚下。全村有231户,731人,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46亩,山林面积1410亩。现有党员25人,党支部成员3人,村委会成员4人。东村村青壮年大多外出经商,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在家务农的村民多以粮食、蔬菜为主,主要的特产有杨梅、油菜和黄枝。   东村村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星岩,原来叫“小岩”。景星岩内有山路十八盘,从山上俯瞰十分优美,特别是每年油菜花开时节。仙居八景之一的景星望月也在此处,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许多客人从各地赶来赏月。东村村后还有一位李御史的坟墓,上有当时的皇帝亲笔题写的“铁面冰心”,坟墓前还有代表着“忠孝仁义”的石人、石马、石羊和石候。   

上邵村

  上邵村位于白塔镇南面,距镇政府0.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诸永高速行经此处,神仙居服务区就在边上,也是去神仙居景区和景星岩景区的必经之路。全村有192户,651人,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54亩,山林面积515亩。现有党员35人,60岁以上党员有12人,其中80岁以上3人。党支部成员3人,村委会成员4人,其中女委员1人。   上邵村因地处寺前之上,祖居邵姓,故称上邵。在清光绪年间的《仙居县志》里曾记为上韶,解放前属寺前乡,1958年为上邵生产队,1961年为上邵大队,1984年改称上邵村民委员会,1992年后并入白塔镇沿用此名。   

下珠村

  下珠村位于白塔至景星岩景区的沿线,在寺前村和关后村之间,北靠十七都坑和诸永高速,南靠狮子山,下街线贯穿其中。全村共有199户,686人,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12亩,山林面积1212亩。现有党员27人,两委干部7人。   下珠村的由来有一个故事:原来河流在村南面,在公路至村公园之间有一座土墩,由河流多年冲刷而成,该墩形状圆圆像一颗大珍珠,最早的李氏家族就在该土墩的北面居住,叫做下珠村。后来朱氏迁到土墩东面定居,叫做上珠自然村。后来两村合并为下珠村,在20多年年由于村庄建造民居和道路规划,该土墩已被撤掉,行迹消失,上珠和下珠就这样连成了一体。   

仙景村

  仙景村位于白塔镇东南方,由王户、万金和祝庄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行政区域面积5.03平方公里,共有288户,1050人,耕地面积472亩,其中水田380亩,有党员53人,两委干部9人,党支部5人,村委会4人。   仙景村与鲍上村、前塘村、下塘上村、东村村、上邵村、下珠村、白塔上街村、下崔上宅村、高迁村、厚仁上街村、厚仁中街村、下塘下村、景星村、寺前村、景园村、吕桥头村、白塔下街村、下崔中宅村、金店村、下崔下宅村相邻。  

白塔上街村

  白塔上街位于仙居的中部,距县城约20公里,是白塔集镇区之一,周围有新老35省道,白龙线,邻近诸永,台金两条高速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白塔上街由白塔上街和后应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648户,1878人,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40亩,林地356亩。现有党员55人,党支部成员7人,村委会成员5人,村级配套组织健全。   近年来白塔上街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水共治,改造了自来水项目,村民都用上了清洁环保的自来水,并新建一间公共厕所。同时进行绿化,铺设排污管道,大大改善了居住环境。   

下崔上宅村

  下崔上宅位于白塔的中部,是白塔集镇区之一。全村共有400户,1263人,耕地面积486亩,其中水田453亩,林地678亩。现有党员35人,党支部成员4人,村委会成员3人。   下崔上宅村与鲍上村、前塘村、下塘上村、东村村、上邵村、下珠村、仙景村、白塔上街村、高迁村、厚仁上街村、厚仁中街村、下塘下村、景星村、寺前村、景园村、吕桥头村、白塔下街村、下崔中宅村、金店村、下崔下宅村相邻。  

高迁村

  高迁村位于仙居县白塔镇境内,毗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神仙居、景星岩。高迁村建于元代,建筑保留了明清的风貌,是浙江中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   高迁村以自南向北的月鹿河为界,分为上屋、下屋两个行政村。目前,高迁下屋村对外开放旅游,主要包括6座四合院式宅院,共十一透,其中有余庆堂、积善堂、日新堂、慎德堂、省身堂、思慎堂、新德堂、旗杆里等民居院落,为古村落历史建筑精华部分。各院落中心轴线左右对称,中心轴线上一般布置门厅、外院、正堂、中院、后花园。月鹿河以北约200米处,为大小宗祠、七星墩等古迹。   每座宅院风貌特异,各具风格。木雕、石雕、浮雕、雕刻技艺精湛,有展现自然山水风光的,或者表现才子佳人凄美故事的,不一而足。   高迁村曾涌现出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吴芾、南宋左丞相吴坚、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等杰出人才,至十七世浙东副元帅、怀远将军兼仙居县尹熟公也曾在这居住过。   最令人赞叹的,还是这里房屋精致的设计风格、栩栩如生的木雕建筑、千姿百态的剪纸和构思奇巧、做工精细的花窗。   带你游古村   进入高迁村,最吸引我们的,当属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四合院式的建筑一个连着一个,白墙黛瓦,窄窄的弄堂宅院、门堂,巷道深深,很有江南的韵致。   古村落人烟稀少,没有过多开发的痕迹,原住居民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开放的宅院中居住着的大部分都是老者与孩子,老人们坐在门口,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每个进来的人,孩子们则好奇地四处张望。跟他们打招呼,孩子们就咧着嘴笑,老人们说着方言,能听懂几句,边听边采,意思能估摸个大概。   村里的老人说,年轻人很少有待在村里的,要么外出工作要么在外读书,每年过年那会儿是全村最热闹的时候。今年刚刚过完年,门口贴着的大红色对联、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在暗灰色的房屋背景中,显得格外鲜艳。   村里现在对外开放的有七个宅院、十个门堂,里面的主人还是照旧生活,没有因为日渐增多的游客而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受到现代生活的浸染。人们取水、洗衣菜基本全都是用护城河里的水,烧饭做菜就在柴禾烧的大锅里。每天早上,鸡鸣声此起彼伏,还有河畔阵阵捣衣声,以及晚间能看到的炊烟,充满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   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村民们还会煮玉米棒子,出售橘子、野生栗子、土鸡蛋,原汁原味大山的味道。   古村很冷清悠闲,路上碰到几个写生的学生,其中有位来自椒江的小苏,在传媒学院读书,因为专业需要,经常外出写生,“与其它开发过的景区相比,这里很适合安静地创作,风景也优美,不论摄影还是画画,都是取景的好地方。”   古村落虽然开发痕迹少,但村民商品经济的意识慢慢有了些,游客可以随处参观,但如让老人晒晒谷子或坐在板凳上当模特供你拍摄,就要五元至十元钱。不过,这一点,大多数游客也理解,毕竟是给你当“模特”。   此外,古村落的村民依旧纯朴和蔼,村民会很热情地帮你指路,自豪地跟你说这些宅院的故事。村里的老人说,在抗战期间,浙江省保安处、宁波高级工业学校曾经迁址高迁数年。   除了这里的原始的生活面貌,更显高迁村浓厚历史底蕴的当是这里的精美的木雕、石雕,在门堂里、窗棂上随处可见风格多样的雕刻,做工十分精细,或古拙,或飘逸,或简洁,或繁复,或劲道雄奇,或细密工整,无一不恰到好处。   交通   自驾:台州甬台温上高速至台金高速-诸永高速到神仙居出口下,往前1000米,再右转就是高迁古镇。   旅游提醒   由于还没有完全开发,景区路口还没有指示牌,一路上需要靠导航,或者询问当地的村民才找得到景区停车场,门口标记上有“景区门票25元”的牌子,但没人收票,这景区并非封闭式,游人可以从边上的路口进去,而且如果有人要收门票,还可以讨价还价的。   中餐也可以在村民家吃,但建议选择干净卫生的家里。   除了自由行,旅行社已经推出面向古民居的一些旅游线路。  

厚仁上街村

  厚仁上街村位于老35省道边,由厚仁上街和西里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有耕地面积412亩,其中水田401亩。全村共有312户,902人,其中农业人口521人,劳动力568人,外出务工人员250人。全村现有党员49人,党支部成员4人,村委会成员5人。   近年来,为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厚仁上街村对照市级卫生村标准,投入了40多万元资金,在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改水改厕、除害防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村环境卫生有了全面改观,目前,村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厚仁中街村

  厚仁中街位于仙居县城18公里处,前有平峰山作屏,后有笔架山护卫,东有杜蜀殿溪,南有水帘溪,西有韦羌溪,北有永安溪,四面环水,厚仁村如一艘大船位于其中。地理位置可谓神造仙设,得天独厚。全村共有503户,1551人,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946亩,林地1088亩。党支部成员7人,基层组织配备完整。   厚仁中街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村内九曲长街自东向西延伸,形成独具特色的街景,村内宋时古泉、明时家祠、明清时堰碑、船渡碑,各种店铺古迹,旧私塾旧址,古代药铺旧址,保护完整,各条街巷,几座石桥均有美妙的传说。古朴的古居民、壁画、佳对、窗饰,更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厚仁中街村文化在仙居县乃至台州市有典型代表性。   

下塘下村

  下塘下村位于白塔镇南面,国家4A级景区景星岩脚下,离镇政府6公里,下介线县道公路穿通村内。全村有236户,768人,1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38亩,山林面积2547亩。现有党员24人,党支部成员3人,村委会成员4人。村民中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以外出做小吃为主,其余在家务农,种有油茶等经济作物,妇女则抽空做些手工艺品。   下塘下村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这还是一大片荒地,并没有村庄。有一位姓朱的人,颇有些地理常识,他看到这一片形似一口大的水塘,周边又有几个小水塘,有一些人在此地耕种。便告诉人们说:塘土肥沃,随意耕种便会有收获。于是大家就在此地种上了些杂七杂八的农作物,没想到竟然有意想不到的大收获。就这样人们在这里定居下来,在“塘”周围建造了“外里三套”的房屋。慢慢的,这里形成了部落又分成了两组,即“下塘上”“下塘下”,也就是现在的上下村。   

景星村

  景星村位于白塔镇政府东南方6公里处,由董岙、周岙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259户,841人,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44亩,山林面积2344亩。现有党员43人,两委干部9人。   景星村三面环山,处于山岙位置,没有设立行政村前为董岙和周岙两个村,这两个村都是由姓取名,通俗易懂。或许是山水养人,景星村107岁的长寿老人朱人碎至今还思维清晰,能吃能睡。   景星村与鲍上村、前塘村、下塘上村、东村村、上邵村、下珠村、仙景村、白塔上街村、下崔上宅村、高迁村、厚仁上街村、厚仁中街村、下塘下村、寺前村、景园村、吕桥头村、白塔下街村、下崔中宅村、金店村、下崔下宅村相邻。  

寺前村

  寺前村位于仙居县西南18公里,白塔镇3公里处,东临上邵村,南邻塘下、抱上村,西连水帘瀑布,北邻下珠村,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诸永高速神仙居出口离村不到3公里,环景公路穿村而过,含寺前、溪田两个自然村,区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是原寺前乡政府所在地,全村现有村民小组9个,430户,总人口1439人,其中全村党员70名,60周岁以上老人300多人,山林面积1800多亩,土地面积560亩。   寺前村群山环抱,绿水相依,南有雄伟的景星岩,雪洞景区,西有巍峨的狮子岩,覆钟山,仙居“老八景”之一“水帘瀑布”宛如一条玉带镶嵌在两山之间,山脚是清澈见底的十七都坑水系,磨石岩堰,长老堰溪水绕村四周川流不息,当地人对寺前村的风水津津乐道,他们将景星岩演泽成一顶官帽,古往今来周连的村氏乐享风水,勤于耕读,培育了一方和谐民风,诸多读书之人,水廉古寺,崇敬书院遗址,永镇桥寺前古街以及精雕细琢的建筑文化,充分展示了寺前村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景园村

  景园村离神仙居出口仅2.4公里,是神仙居的门面,因整个行政村处于神仙居景区沿线,故得名。景园村由呈桥、塘辽、关后和关金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325户,1127人,耕地面积779亩,其中水田478亩。现有党员79人,两委干部共8人。   景园村是省级农家乐特色村,开启了“景区+农户”建设模式,并计划打造成农家乐和民宿经济一条龙式发展格局的农家乐特色村。目前景园村的呈桥已经签订了高端民宿项目开发协议,该项目按照旅游休闲和乡村度假养生理念,以乡村民宿为主打产品,整体保持原有乡村建筑风格,将“民宿+”的概念融入设计和互联网思维,创立乡村元味、乡村元作、乡村元器和乡村元艺四分支产品线,打造乡村集合共享社区,形成外来入住人群和本地人群良性互动,最终打造国内高端民宿样板和乡村文化创意园样板。   

吕桥头村

  吕桥头村位于白塔镇中片区,幅员面积1.1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96户,687人,耕地面积325亩,其中水田255亩,林地198亩。现有党员31人,两委干部共6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   吕桥头村为,与鲍上村、前塘村、下塘上村、东村村、上邵村、下珠村、仙景村、白塔上街村、下崔上宅村、高迁村、厚仁上街村、厚仁中街村、下塘下村、景星村、寺前村、景园村、白塔下街村、下崔中宅村、金店村、下崔下宅村相邻。

白塔下街村

  白塔下街位于白塔的中部,是白塔集镇区之一,也是白塔唯一的一个社区。全村共有396户,1207人,耕地面积198亩,其中水田190亩,林地356亩。现有党员60人,党支部成员3人,村委会成员4人。   白塔下街村为,与鲍上村、前塘村、下塘上村、东村村、上邵村、下珠村、仙景村、白塔上街村、下崔上宅村、高迁村、厚仁上街村、厚仁中街村、下塘下村、景星村、寺前村、景园村、吕桥头村、下崔中宅村、金店村、下崔下宅村相邻。  

下崔中宅村

  下崔中宅位于白塔镇政府所在地,新老35省道穿村而过,邻近诸永、台金高速公路出口。全村共有321户,1140人,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48亩,其中水田238亩,林地2143亩。现有党员48人,党支部成员2人,村委会成员4人。   下崔中宅的崔氏自周朝姜姓齐丁公之后居于崔邑,其后人以崔氏为姓,距今约有两千五百余年,下崔鼻祖至今亦有一千三百余年。   下崔中宅村为,与鲍上村、前塘村、下塘上村、东村村、上邵村、下珠村、仙景村、白塔上街村、下崔上宅村、高迁村、厚仁上街村、厚仁中街村、下塘下村、景星村、寺前村、景园村、吕桥头村、白塔下街村、金店村、下崔下宅村相邻。  

金店村

  金店村位于镇政府以东,距镇政府1.5公里,新老35省道全线穿村而过,台金、诸永高速紧靠,全村共有311户,1102人,另有外来人员200多人,耕地面积426亩,山林150亩,下辖11个村民小组,有党员41人,预备党员1人,村两委7人。   金店村是合并村,由金店村和后垟村合并,90年代金店自然村响应号召,大搞工业,有大小厂房11间,生产工艺品和汽车用品为主,大大解决问题了和附近村民就业难的问题,土地肥沃,水利资源充足,交通条件便利,2015年村发展甜玉米、毛芋等经济作物100多亩,亩产值3000元以上,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后垟自然村以康益食品厂为龙头企业,共有10家米面加工厂,日产量25吨,年产值3000多万元,产品销往杭州、宁波等本省各大城市,大大解决了多余劳动力的增收,后垟粮食加工厂是米面加工厂的后盾,保证了做米面的原材料质量。2010年被县政府授于金牌信用村,2013年被授予省级金牌信用村   

下崔下宅村

  下崔下宅村位于白塔镇集镇区,全村幅员面积1.0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99户,1215人,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73亩,其中水田464亩。全村现有党员47人。党支部成员4人,村委会成员1人。   下崔下宅村与鲍上村、前塘村、下塘上村、东村村、上邵村、下珠村、仙景村、白塔上街村、下崔上宅村、高迁村、厚仁上街村、厚仁中街村、下塘下村、景星村、寺前村、景园村、吕桥头村、白塔下街村、下崔中宅村、金店村相邻。  


厚仁上街村特产大全




厚仁上街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