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顶村地处上张乡南部山区,四面环山,全村辖5个自然村,共329户,1022人,现有党员39人。南顶村由苗辽、里屋、太树平、茶园、东溪等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耕地面积488亩。目前村民收入以劳务输出和农林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全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务工,主要经营干洗、餐饮等行业。
南顶村生态资源丰富,境内有自然野生山核桃100多亩,盛产棕榈叶;拥有丰富的毛竹资源,竹笋两用林培育良好;同时积极发展反季节高山蔬菜、高山水果等项目,生态农业得到较大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024205 | 318000 | -- | 查看 南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滕山村 |
上张乡滕山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仙临黄边区委员会从事地下活动的重要场所,与永嘉县的黄南乡、道基村以及本乡的滕庄村、姚岸村毗邻,现有211户,660人。全村有耕地面积367亩,山林面积9536亩。村级组织健全,现有党员15人。 滕山村生态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适宜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目前垂钓塘和农家乐都在筹建之中。广茂的森林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滕山村与姚岸村、米坑村、田垟陈村、大张村、四岙湾村、邵弄村、西片村、方山村、惠民村、南顶村、上张村相邻。 |
姚岸村 |
上张乡姚岸村地处仙居南部山区,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仙居县委旧址所在地。全村共有447户、1384人,全村现有党员47人,其中预备党员3名,女党员3名,35岁及以下党员7名,大专以上学历党员2名。姚岸村由原姚岸村、奶吾坑、树岙等自然村合并而成,村现有耕地400亩,其中水田355亩,旱地45亩,山林3180亩。近年来,姚岸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着力发展“红色+绿色”的红色生态综合旅游新模式。充分利用上张高山提子、高山杨梅、毛竹基地等生态特色农业资源,整合红色生态旅游资源,着力打造集教育、观光、休闲、农业于一体的立体型的红色生态旅游综合基地。 |
米坑村 |
米坑村位于上张乡东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约5公里,离仙清线约1.5公里,平均海拔600米。全村辖2个自然村,155户,495人口,10名党员。现有耕地295亩,林地3700多亩。 米坑人靠山吃山,做足“山”字文章。一方面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目前已组织建起了杨梅、板栗、红壳笋等基地,并发展了200亩微蓄微灌干山蔬菜核心示范基地;另一方面,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经商,把劳务输出和创特色农业有机结合。 近年来,米坑村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修通了省道仙清线与村连接的公路,硬化村庄道路,美化净化了村容村貌,开通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架设了自来水,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沟通了同世界的联系,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田垟陈村 |
田垟陈村位于上张乡东部,紧靠41省道仙清线,交通便利,现有151户人家,528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01亩,山林面积1775亩。田垟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生态资源丰富,社会和谐有序。 坚持村内开发性生产和劳务输出并举,着力发展经济高效生态型农业,带领群众致富,建立高山蔬菜基地100亩,发展果园300亩,旱地垦造500亩。村里有大批人员外出开浴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位列全乡首位。坚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民自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健全,防范有力,全年无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人民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田垟陈村将续写齐心共建美丽乡村新篇章。 近年,田垟陈村在各级领导关心和支持下,结合国家级生态乡创建活动,完成了一系列的惠民工程,开展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美丽乡村建设和清洁家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田垟陈村的山更青、天更蓝,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提升。 |
大张村 |
大张村位于上张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上张村约1.5公里,紧靠41省道仙清线,交通便利,现有430户人家,1389人。大张村由原大张村、坦头、朱思岙、西塘、上林等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有耕1053亩,山林面积4631亩。村民以劳务输出和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村级组织工作健全,现有党员48人。 大张村正组织开展新村改造,对新村建设作了科学规划,实施完成后将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使村容村貌得到彻底改变,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 |
四岙湾村 |
四岙湾村位于上张乡东面,距乡政府作在地约2公里,现有177户人家,545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59亩,山林面积2256亩。村级组织健全,共有党员7人。 四岙湾村是革命老区,地处山区,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出产农林作物品质优秀。村里现有100多亩茶叶基地,出产茶叶品质上乘,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深受市场欢迎;还建有高山杨梅基地和生态蔬菜基地,生态农业正在快速发展之中。同时,深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现有一条康庄工程道路已完成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也已在筹备之中,道路建设完成将极大的改善区位条件,为四岙湾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邵弄村 |
邵弄村位于上张乡东南角,与朱溪镇接壤,现有196户,604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40亩,山林面积2570亩。村级组织健全,共有党员17人。 邵弄村生态资源丰富,蕴藏有优质的偏硅酸型矿泉水,目前已投入30万元进行前期工作,进行项目包装,扩大对外宣传,已列入仙居县对外招商重点项目。 邵弄村与滕山村、姚岸村、米坑村、田垟陈村、大张村、四岙湾村、西片村、方山村、惠民村、南顶村、上张村相邻。 |
西片村 |
西片村位于上张乡政府所在地上张村西南方,距上张村约2公里,交通较为便利。西片村由善音、滕庄、杨柳下、潘山、对岙等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山林面积3505亩,耕地1016亩,主要农作物为毛竹、杨梅、稻米。全村共13个村民小组、411户、1222个人口,现有党员56人。 近年来,西片村积极发展稻田养鱼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村里建立了稻田养鱼示范区,推广标准化稻田养鱼,并开展了“标准化稻田养鱼+优质米”立体生态农业项目,每亩投放瓯江彩鲤200尾,种植“两优0293”优质米。还发展有200多亩优质高山杨梅,目前都以进入盛产期。还计划在城关设立专销点,以进一步提升农业比较效益。 |
方山村 |
方山村距乡政府所在地约2公里,紧靠41省道仙清线,交通便利,辖20个村民小组,共691户,2004人,是上张乡第一大村。方山村由原方山村、六亩田、央弄等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有耕地面积1017亩,山林面积14781亩。村级组织健全,现有党员45人。 近年来,方山村着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开展村庄整治,实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工程,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坚持开发性生产,建立高山蔬菜和水果基地,发展日本藤稔二代葡萄50亩;发挥广袤林地优势,培育生产性用材林和竹笋两用林,带领群众致富;坚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民自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全力打造“和谐方山”。 |
惠民村 |
惠民村地处上张乡南部山区,离上张乡政府驻地约14公里,全村有3个自然村,共343户,1103人,党员37人。惠民村由碏下、徐坪、竹园下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耕地面积419亩,林地面积7613亩。村民收入以劳务输出和农业为主要来源。 近年来,惠民村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村内毛竹资源丰富,培育有竹广阔的笋两用林,所产竹笋品质优良。 惠民村与滕山村、姚岸村、米坑村、田垟陈村、大张村、四岙湾村、邵弄村、西片村、方山村、南顶村、上张村相邻。 |
南顶村 |
南顶村地处上张乡南部山区,四面环山,全村辖5个自然村,共329户,1022人,现有党员39人。南顶村由苗辽、里屋、太树平、茶园、东溪等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耕地面积488亩。目前村民收入以劳务输出和农林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全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务工,主要经营干洗、餐饮等行业。 南顶村生态资源丰富,境内有自然野生山核桃100多亩,盛产棕榈叶;拥有丰富的毛竹资源,竹笋两用林培育良好;同时积极发展反季节高山蔬菜、高山水果等项目,生态农业得到较大发展。 |
上张村 |
上张村是上张乡政府所在地,41省道仙清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上张村由原上张村、汤口自然村、马安山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679户,2128人。全村耕地面积913亩,山林面积2121亩。 上张村是上张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张村根据实际,以强化集镇功能区建设为主抓手,以发展生态经济、狠抓工程项目建设为重点。近年来,上张村在省国土厅的帮扶和乡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完善集镇区功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