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台州 >> 温岭市 >> 城西街道 >> 吴山村

吴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吴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吴山村简介

  吴山村地处城西街道西边,东邻碗头山村,西邻西岙村,合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耕地181亩,共1501人,合计585户,2008年全村主要经济来源为村留地开发收入,共 100余万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081003 318000 -- 查看 吴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吴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吴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螺屿村

  螺屿村简介   螺屿村位于工业城1号路西侧,中心大道南侧,,地域面积0.5平方公里,现有村民523户1392人,党员46人。村两委班子共有10人。村集体固定财产和可用资金578.23万元,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32.81万元,主要来源于征地、老村部租赁,村民年人均收入15954元,主要以拆解、产鞋、家具加工为业。本村2008年12月被台州市档案局授予台州市行政村规范化档案室称号   2008年12月被温岭市绿化委员会授予温岭市绿化示范村称号   2009年3月被城西街道授予2008年度征迁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0年3月被城西街道授予2009年度征迁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0年4月被0温岭市委、温岭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称号   2010年5月被城西街道授予人口和计生“双基工程”建设示范村称号   2010年5月被城西街道授予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0年5月被温岭市-授予2009年度治保(护村队)工作先进集体   2010年6月被0城西街道工作委员会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11年1月被0温岭市委、温岭市人民政府授予村庄整治示范村称号   2011年3月被0城西街道工作委员会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   2011年3月被城西街道授予2010年度征迁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2年2月被0温岭市委、温岭市人民政府授予2011年度全市和谐村居建设示范村居。   2012年3月被温岭市人民政府授予农民建房三年行动工作优秀单位。   

下保渭渚村

  下保渭渚村位于温岭城乡结合部,是连接城东、城西两个街道的关键点,耕地面积约225亩,总人口299户,820人,共有党员33名。2010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696元。  

上林村

  上林村位于温岭城乡结合部,是连接太平、城西两个街道的关键点,耕地面积262亩,总人口628户,1728人,共有党员37名。2008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6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下保宅前村

  下保宅前村位于城西街道城郊结合处,全村拥有住户483户,人口1293人,共有党员40名。近年来,我们村一班人始终牢记-总书记“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的讲话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上级的政策文件,把第三次保持共产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我们发展的契机和动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落脚点,以加强村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着力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全村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政治安定、社会和谐,获得“台州市卫生村”、“市级科普村”、“征迁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各项荣誉称号。  

渭川村

  渭川村位于温岭市城西街道东面,全村人口1205人。分三个自然村,十九个村民小组。本村村民主要以加工米面、年糕。  

高洋村

  高洋村地处城西街道北部位置,东临下洋应村,西邻芷胜庄村,合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耕地485亩,共1347人,合计538户,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为村留地出租,共 59.69万元。   

合岙村

  合岙村位于温岭市西环路南侧,九龙大道贯穿其中,村路环境幽美,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村现有南北小区,共有471户1119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得推进,在村两委带领和全村村民的支持和配合下,我村共建成小康型住宅178套,通天式住宅256间。我村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0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5000元,先后荣获温岭市级新农村建设达标和示范村,温岭市绿化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鉴洋村

  鉴洋村位于温岭城乡结合部,东临中华路,南接九龙大道,五洋路穿村而过,是温岭未来城市规划的中心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全村村域面积678亩,共辖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38人,合计442户,共有党员33名。2008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90.55万元。    近年来,鉴洋村按照提前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紧紧抓住温岭市“东移、北扩、西进”的历史机遇,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人文环境,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使全村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获得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大丰收。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支持下,我村实施村庄改造,努力完成各项功能设施致力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坚持“村美、户富、班子强”的基本要求,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朝着“房屋美华、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河道洁化、环境净化”的标准迈进,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统一规划,搞好村庄建设   随着温岭城市框架西拓的战略实施,我村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2001年全市行政区划变动后纳入城西街道管辖范围,成为连接太平、城东、城西三个街道的关键点,也成为城市新区发展的必经村落,2003年,我村启动第一批拆迁工程,坚持配合城市新区推进、实现村民居住点集中、利于村留地开发引资三大原则,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指导,以村民居住点集中为手段,整理土地资源,精心选址村留地,进而为今后的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到目前为止,我村共计拆除老屋152间,建成小康型住宅58套,通天式住宅122间,另有第二批120户正在拆迁报批之中。随着征地拆迁的不断推进,各项配套设施也不断跟进,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共安装了村主干道路灯120盏和小区内路灯60盏,生活污水处理改造纳入了城市污水管网,村道两旁、房前屋后基本实现绿化,河岸两旁绿树成荫,并有专职保洁员对全村路面进行全日保洁,对河道进行定时清理,对园林进行定期养护。今年,我村新建了一所老人协会,改善了村民健身场所,配套了各种健身器材,门球场等。同时,我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统筹发展,综合开发利用村留地,积极为发展创造条件。目前,村内已有药监局,移动公司等重点工程进驻,其他大型项目正在洽谈中,积极推进了村内经济发展。   二、班子团结,注重民主管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规划先行,而且关键在于有一个坚强团结的班子,有一个素质高、驾驭能力强、核心作用明显、带领群众发展的村班子,村两委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村委会自治作用,在“村村新”工程及文明村建设中,以创建先锋工程为载体,强力推进村两委的自身建设,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班子成员全身心投入工作,紧紧依靠广大村民,集中民智民力,组织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同时,我们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开展民主管理。实行重大事项票决制,对重大村务决策实行票决;抓好村务公开,实行民主理财,做到财务每月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建立村民代表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小区建设工作的监督。为确保小区建设质量,建立管理和监督小组,制定工程管理制度,对每一项工程、工程的每一个环节等进行严格把关。对工程施工中发现的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及时推出,要求进行返工或整改;对群众提出的意见,认真研究落实。   

莞田村

  莞田村位于城西街道南部,全村人口730人,共计339户,辖4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党员28名。在市、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本村实际,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这一总体目标,从致力“脏、乱、差”入手,切实加大村容村貌的根本性改变,有力推动全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整治文明、生态平衡的和谐协调发展。   

芝岙村

  芝岙村位于温岭城乡结合部,是连接太平、城东、城西三个街道的关键点,也成为城市新区发展的必经村落。全村面积约81000平方米,共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39人,共379户,党员32名。   几年来,该村紧紧抓住温岭城市框架向西北拓展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实施整拆重建,围绕“房屋美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的目标,努力打造一流的新型农村社区,全面推进小康生态村建设。到目前为止,共分四批拆除老屋542间,拆旧率达100%,建成小康型住宅127套,通天式住宅266间。已建成的小区总占地面积120亩,总建设用地面积约88000平方米,容积率1.0。随着征地拆迁的不断推进,各项配套设施也不断跟进。该村投资约1600万元开展道路硬化、小区绿化、清洁能源引进使用等。实现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安装了村主干道路灯20盏和小区内路灯108盏;自来水入户率、电话普及率达100%;水、电和各种弱电系统管网均实行地埋,雨、污水分流,污水初步净化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不断推进村庄绿化工作,建成小公园4个、花坛55个,购置并种植各类乔灌苗木40多种近2万株,屋舍两旁和闲置地上见缝插绿、尽量绿化,2004年至2008年间共造地绿化21000平方米,村庄绿地率达25.93%,全面实现居住区绿地达标。为了打造整洁的人居环境,该村将环境卫生统一纳入管理,专职清扫员全天候保洁,垃圾实行袋装化。此外,村两委于2009年01月06日通过《关于严禁在芝岙规划小区公共绿地内乱种、乱搭、乱占、乱造围墙栅栏的规定》,推进住宅小区内环境管理规范化。该村还投资1000万元建成7156平方米的三幢村综合楼、幼托大楼、村部办公楼,配套完善了幼儿园、文体活动中心、卫生服务点等公共设施,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现代风格、档次较高、功能设施较为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并引进了英皇KTV、儒之堂足疗会所、艺铭电玩、五星级菜市场等项目,为村带来每年600余万元的财富,切实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卫生村、绿化示范村以及台州市生态村、温岭市文明村、园林小区等诸多荣誉称号。   

吴山村

  吴山村地处城西街道西边,东邻碗头山村,西邻西岙村,合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耕地181亩,共1501人,合计585户,2008年全村主要经济来源为村留地开发收入,共 100余万元。  

下洋应村

  下洋应村位于温岭市城西街道东北部,东临城东街道九龙汇田园风光区,南与规划建设中的城市新区核心区毗邻,西接城市新区主干道中华北路,北连阳光大道,四周交通便捷,湖网交织。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337户、906人,共有党员28名。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8.76万元。下洋应村先后获得温岭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示范村、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计生“双基”工程示范村和台州市民主法治村等称号。   

芷胜庄村

  芷胜庄村地处城西街道西北部,东接城西大道,西靠中心大道,合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耕地498亩,共1173人,合计459户,2008年村集体主要经济来源为集体房屋出租收入,共 37.69万元。   

下岙村

  下岙村地处城西街道西北部,东邻吴山村,西邻温桥镇,合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耕地705亩,共2278人,合计871户,2008年村集体主要经济来源为村留地出租收入,共140.42万元。  

王府基村

  王府基村位于温岭城西街道城乡结合部,是温岭城市化向西推进的重要区块。王府基村抓住温岭城市框架向西拓展的机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产方式新、生活方式新、村容村貌新、管理方式新”的“村村新”目标,以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为载体,制定实施王府基村和谐家园工程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荣获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台州市文明村、台州市生态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王府基村与螺屿村、下保渭渚村、上林村、下保宅前村、渭川村、高洋村、合岙村、鉴洋村、莞田村、芝岙村、吴山村、下洋应村、芷胜庄村、下岙村、川城社区、神童门村、碗头山村、吴岙村、西岙村、下蔡村、王小田村相邻。  

川城社区

  川城居成立于1999年3月,工作人员1人,办公室借用在莞田综合楼。东领上林村,南接莞田村,西连西岙村,北依下蔡村。户籍人口数1780人,总户数872户,党员35人。管辖21个村的居民和6个小区的居民,分别是川城小区、西子花园、西溪山庄、翡翠花园、港源华庭和康庭佳园。主要工作:计划生育、社保保险、企业管理、出租房消防管理和流动人口管理、合用场所管理、征兵工作、各类证明、户籍管理、流进流出人员管理、各小区的卫生管理、城建局福利房分配工作、民政工作、党员管理、调解工作,各办各线下发的任务等等。   

神童门村

  神童门村地处城西街道西北面,东邻鉴洋村,南背合岙村,西同碗头山村一山之隔,北有芷胜庄村。面积约1平方公里余。南北向城市主干道城西大道,东西向阳光大道穿插村中,北兴路紧邻村东,有双桥河在村北,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城西大道以西地块被市规划局初步划定为高档住宅区。可以容纳一万多人居住。现有在册人口1280多人,加上因读书购房等各种原因外迁的人员,总共人口1400多人。全村经济目前处于中等水平,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相信神童门村日子会蒸蒸日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神童门村经历了给大家生活带来重大变化的一些大事;一九七八年全村通电,从此告别了煤油灯时代;一九九七年通上自来水,大家也告别了干旱时半夜排队挑水的辛苦;一九九八年村主要道路拓宽硬化,让汽车开到了家门口;2006年开始启动整村拆建,今年上半年部分村民开始小康型农村公寓小区(神童新村暂名)建设,神童门村将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   神童门硬糕——浙江千年食文化遗产。据传说是乾隆皇帝命名的.其名声早已远播台州各地。   神童门这三个字是我们村的骄傲,也是我们的一张名片,请大家多多珍惜。   

碗头山村

  碗头山村位于温岭市城西街道一号路边,村域面积约1平方公里。现有304户,815人,党员44名,村名代表41名。2015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151.5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0240元。近年来,村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内民主恳谈、党群“组+组”联系、村级组织运行“三三制”、党内关爱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堡垒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目前,碗头山村正在进行第二批拆建。   

吴岙村

  吴岙村位于城西街道西部,西邻下岙村,分布在温江路南侧,温岭市工业城的南部,村民点中间有一条溪流穿过,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总人口2032人,分五个自然村,村里的特色产业是五金工具、刀具等。   吴岙村与螺屿村、下保渭渚村、上林村、下保宅前村、渭川村、高洋村、合岙村、鉴洋村、莞田村、芝岙村、吴山村、下洋应村、芷胜庄村、下岙村、王府基村、川城社区、神童门村、碗头山村、西岙村、下蔡村、王小田村相邻。  

西岙村

  西岙村位于城西街道西南部,山林500亩,小康型住宅46套,通天式住宅73间,一期立改套219间76户已入住。全村分后宅、下午、上午、季家、后大、山头6个自然村,现有村民369户1060人。村两委成员9人,党员44人,村民代表31人。村集体经济收入600万元。近年来,村两委通过落实各项制度,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获得了“温岭市科技示范村”、“温岭市文明村”“温岭市村级好搭档”等荣誉称号,开创了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   

下蔡村

  温岭市城西街道下蔡村,地理位置位于城西街道的西南边,紧靠西环路、曙光西路,东南面与上林村隔河相望,西与西岙村相邻,北与合岙村隔河相邻,温岭市高档私家别墅置信原墅也新建落在下蔡村的西北面,温岭市水产品批发市场、温岭市城西中心幼儿园都坐落在下蔡村,下蔡村总人口约为760人,村集体年总收入为180万元,经过这几年的整村拆迁之后,下蔡村的村民们都住上了崭新的新房,安居乐业,全村洋溢着一片和谐、繁荣的景象。   

王小田村

  王小田村位于城西街道西南部,原居住于400多米王小田山头,后于1992年全村高山迁民到吴山自然村。全村352人,126户,4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21名,党员25名。  


吴山村特产大全




吴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