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台州 >> 温岭市 >> 泽国镇 >> 五里泾村

五里泾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五里泾村谷歌卫星地图)


五里泾村简介

  五里泾村,位于泽国镇最南面紧邻站前打大道,村以河泾为名,据清(嘉庆太平县志)记载;五里泾在水洋,江洋两界间。自镇东桥(五里泾桥)抵念佛桥,其长五里。东临月河,与牧南村隔河相望,南邻横峰街道,西邻上汇头村,北邻池里村,西环路的开通也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全村共685户,总人口2309多人,分为4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党员72人。土改时耕地面积1079亩,其中水田面积1079亩,现在水田面积570亩,全村以制鞋、纸箱、砖瓦制造为主导产业,工业年产值3.6亿元,在现有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淘宝业,淘宝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2015年被上级评为中国淘宝村。随着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万多元。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的主题,村两套班子齐心协力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随着今年铁路新区泵业孵化园区在五里泾的建设,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把村庄建设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081100 318000 -- 查看 五里泾村谷歌卫星地图

五里泾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五里泾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四份村

  以郑姓宗族房份序数得名。东临下郑村,南毗三王村、西连上孚李村,北至蔡林村。傍河临湖,含老四份、新四份、上新屋、老屋里、上孚等聚落。有14个村民小组,四份村户籍数282户,户籍人口846人,盛产稻谷、果蔗,以生产箱包类为主要工副业,多手艺人。四份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2名,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团结一致,建设一个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村党支部。   四份村与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水澄村

  水澄村位于泽国镇西南,全村有2693人,870户,耕地面积960亩。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24.5万元,人均纯收入14319元。近几年,工具制造、冲件加工迅猛发展,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是温岭市中心村建设试点村,去年获省“省级中心村”。      按照“村庄美化、集体富强、村民富裕、班子坚强”的全面小康示范村要求,全面规划。村内道路全面硬化、亮化;实施了改水,全村饮用长潭水库自来水,2010年投入40多万,对全村用水管道全部改换更新,入户率100%;2011年10月,村里耗资20万在全村各道口安装了摄像,减少了-的发生;全村改厕率100%;农户垃圾袋装化,治理了脏、乱、差、散的环境。致2011年底已建成小康型住宅123幢226户,条式住宅103间9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36.56%;开展河道整治、河岸砌石,对村内2000米河道进行整治,河内放养鱼苗供人垂钓,河岸绿化和建造休闲小道,总投资140万元,成为水澄村一大亮点;建成老人公寓20间,安置老人20户33人;新建华联超市160平方;村庄绿化、美化工程,绿化率达52%,住宅之间建有绿化带,村民庭园绿化户数达80%。实施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   全面开展“先锋工程”建设,村务公开,计生、科教、文体全面发展。村有文化俱乐部、图书室,建有文艺团队,农户医疗保险率达100%。先后获台州市、温岭市“五好村党支部”;温岭市第一届综合经济实力百强村;村民自治示范村;温岭市卫生村、文明村等称号。   

打角村

  打角村地处泽国镇东部,东邻跃岭股份,南至泽坎线,西至104复线,北至万堂村,路泽太一级公路贯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户籍人口753人,232户,村域面积0.5平方公里,耕地273亩,有9个村民小组,党员22名(预备党员2名)。   一级公路将打角村一分为二,公路南边是窗帘商业区,共有53家商铺,经营高、中、低档窗帘,名声响誉台州乃至省外。北边是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内种植无公害农作物干蔗、水稻、草莓,蔬菜等,深受附近群众和单位食堂的青睐和喜欢。2011年打角村在园区内创办温岭市为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公司配有育秧、机插、收割、烘干、稻谷加工一条龙服务,机械化操作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自然灾害的能力。   近年来,打角村先后被温岭市和泽国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分别被台州市和温岭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村,被浙江省和台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浙江省和台州市卫生村,被台州市和温岭市人民政府评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充分就业村等。今后打角村党支部将继续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为目标,齐心协力,求真实务,勇于创新,为实现科学发展的打角村而努力奋斗。   

戴家村

  戴家基本情况:戴家地处光明片,即将要规通的泽国大道,横穿戴家,连接万昌北路,具体位址:东临光明,南接洪家,西界牧屿的马家,北连前岸,辖戴家里、桥西屋2个自然村,全村930人,284戸,13个村民小组,45个村民代表,35名党员,由于位置偏辟,工业企业发展落后,集体经济薄弱,借钱贴补社员农医保等必须开支,常年收支不平衡,村干部误工零补贴,当然着重工作是泽国大道的拆迁安置。   戴家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横径村

  因村内支流河泾横亘而得名。东临联树桥河,南接双峰村,西邻樟皇村,北至打角村。路泽太一级公路从境内通过。多池塘河道,为水网平原区。辖八份里、隔水巷、东洋、新屋、后新屋、前岸、罗家、老屋、后楼、旗杆里10个自然村,由于跃岭股份进驻横径,现有东洋、新屋、后新屋、前洋、罗家、老屋、隔水巷、五区、六区、八区。有18个村民小组,463户,1462人。现有党员41名,村民代表51名。多姓叶,还有王、陈、吴等60个姓氏。土改时耕地面积966亩,现有水田460亩,旱地14亩。以种水稻、果蔗为主;工业以鞋业为主,现建有横径鞋业有限公司、下辖各类车间150,其他企业有机电、海绵、空压机配件等,从业人员近2300人(含外来民工)。第三产业300人。2009年,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00元,村集体资产总额600万元。   

汇头林村

  汇头林村地处平原,多条河道汇聚于此,又多姓林,故名。东临桥林村,南接前岸村,西临山南村、章袁村,北至泥桥居。辖西头、中央屋、三透里、四透里、桥头、金家、后头7个自然村,有7个村民小组,419户,1231人。林姓占全村总人口63%以上,还有金、陈、王等75个姓氏。土改时耕地面积683亩,现有耕地面积543.40亩,以农业为主,盛产稻谷。村北与省道泽坎公路相连接的三角地带有一集贸市场。   

前岸村

  前岸村位于泽国镇南面,东邻光明村,南邻埭头村,西邻南洋王村,北邻汇头林村。全村1077人,348户(其中移民居民12户,49人),外来人口310人。全村耕地面积475亩。全村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200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达10850元。   前岸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桥林村

  桥林村位于泽国镇东南,取桥家洋、秧田林各一字为名,东接万堂村,南临樟皇村,西连汇头林村,北靠泥桥村,泽坎线和104复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辖桥家洋、秧田林2个自然村,有9个村民小组,303户,975人,党员44人,村民代表39人。村域面积57公顷,现有耕地面积235亩。全村农业以水稻为主,工业经济比较发达。现在的桥林村正在建设成为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桥林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三衙桥村

  三衙桥村,村以桥名,即方衙桥,村域面积0.82平方公里,位于泽国镇东北面,东连蔡林村,南接水次洋村、上孚李村,西邻下汇头居,北邻峰江后桥村,辖林家、下洋里、泥桥头、前岸、后岸、后新屋、四透、老屋、后屋、桥里10个自然村,有16个村民小组,427户,1568人,有谢、朱、林、李等姓氏。现有耕地面积681.8亩,工业以五金加工为主,村民人均收入16800元,村集体资产总额750万元。现有党员51名,村民代表51名,村集体经济收入170万元。   

楼下村

  地域范围:   北至幸福东路(北侧少许),南到泽楚路,东至东城路(规划路段),与下汇头、腾蛟交界,西到东河路与前路交界。   人口情况:   下辖前炉、水仓、东边、西边、五宅朝西屋5个自然村,共18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643户,1838人(2014年),外来人口4412人。   人口结构:   全村育龄妇女431人,女青年105人,60岁上299人,低保6户,优抚3人,残疾21人。   集体资产:   村所属耕地79.5亩,固定资产包括村部综合大楼、龙泽河农贸市场、水仓市场等。2014年村集体资产约有2223.836351万元,集体经济收入约200万。   主要荣誉:   2010年温岭市首批五星级廉洁村   温岭市村庄整治达标村   台州市行政村规范化档案村   2012年浙江省规范化档案室达标村   2013年温岭市优秀基层党组织   2013年五星级廉洁村   2014年度获得先进妇代会、清洁家园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书记、优秀计生员等集体及和人荣誉   

水次洋村

  水次洋村位于温岭市泽国镇东南部,东邻三王村,南邻打角村,西邻三衙桥村,北邻上孚李村。全村共有户籍人口603人,196户,现有村民生产小组12个,党员28名,村民代表34名。全村有土地面积402亩,其中耕地面积346亩。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两百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2000元左右。   水次洋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高坦村

  高坦村因地势较高,不易受涝,故名高坦。东接上庄村,南至城北街道六份村,岙里村,西连夹屿村,北毗双峰村。辖双透里,下水,东边里,四份头,后增5个自然村,有村民小组22个,649户,1942人,其中有女性957人,男性985人。其中林姓较多,还有王,陈,张,詹,蔡等79个姓氏。土改时期耕地面积1028亩,其中水田983亩,旱地45亩。现有水田面积993亩。原主要种水稻,兼产甘蔗,西瓜。下水自然村村民从事内河运输,产销豆腐等。四份头自然村擅长捕鱼。现村内有大小企业50家,从事旧轴承翻新,鞋底生产,塑料造粒等行业。村集体资产总额239.7万,村民人均年收入11407元。  

万堂村

  万堂村位于泽国镇东南,东接水次洋村,南临打角村,西连桥林村,北靠腾蛟村。路泽太一级公路穿境而过。辖万堂、方田厂、后洋方3个自然村。共有户籍人口1212人,401户,村域面积570亩。现有村民生产小组13个,党员48人,村民代表43人。多林姓,还有王、李、蔡、张等61个姓氏。原以农业为主,盛产稻谷。现以机械制造、制鞋为主要产业。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1800元。万堂村认真抓好班子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以党建工作促发展。全面推行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认真落实“五议两公开”制度,对村主要事项及重大工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完善党务村务财务管理,提高党务村务财务透明度,保证公开、阳光,充分发挥党员群众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办公用房1000平方米,村内先后建有篮球场、老年活动室、260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五水共治中疏浚村河道690米,被授予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和省级卫生村称号。在全村党员干部及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以“活力万堂、和谐万堂、宜居万堂”为宗旨,万堂村努力建成环境优美、生态宜人的美丽新农村。   

西岸村

  因地处西岸港西岸,故名。东连新秋村,西南至下郑村,北与路桥区新桥镇长泾村和桥头叶村毗邻。村周多河道,境内多池塘。辖前径、后径、汇坤、长大、田洋叶、窦家、上屋、赵家里、张家9个自然村,户口数379,户籍人口1225人。多李姓,还有叶、林、张、陈、蔡、赵等57个姓氏。现有村民生产小组12个,党员42人,村民代表40名。现有耕地面积603.2亩。西岸村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种植水稻、甘蔗、芋头、黄金瓜为主,另有箱包、竹椅、机械等工副业。西岸村认真抓好班子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以党建工作促发展。全面推行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认真落实“五议两公开”制度,对村主要事项及重大工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完善党务村务财务管理,提高党务村务财务透明度,保证公开、阳光,充分发挥党员群众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办公用房260平方米,村内先后建有篮球场、老年活动室、100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被授予省级充分就业村、温岭市巾帼示范村、温岭市廉洁村和清洁家园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新秋村

  新秋村位于温岭市泽国镇东北部,距离镇行政中心8公里,东临新河镇东合村,南接新河镇路边村,西与西岸村接壤,北与新桥镇里洋村相邻。全村面积1平方公里,下辖28个村民小组,户籍数517户,户籍人口1667人,流动人口.163人,家庭作坊制,新秋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7名。   新秋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埭头蔡村

  埭头蔡村位于泽国镇南部,东邻洪家村,南邻金施村沈桥村,西邻姜家村,北邻马家村戴家村,下辖5个自然村,全村面积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57亩,常住人口1121人共359户,当前外来人口245人,全村有企业11家,村两委成员11人,正式党员32人预备党员1人,村民小组长14组村民代表42人。   埭头蔡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金施村

  金施村位于泽国镇南面,全村366户,1189人,外来人口400多人。牧联路主道1.5公里穿村而过,分布8个自然村。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金施村的产业中农业产业以水稻、甘蔗为主,工业产业以机械配件为主。金施村本届班子成员10人,党支部成员5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2人;村委6人,主任、副主任各1人。其中高中文化3人,大专文化4人,初中文化1人,另还有文书2名计生联系员。全村共有党员47人,村民代表45人。目前村两委建立了学习、工作、村务公开等制度,大的问题通过开会集中讨论集体研究,而且干部工作作风务实、正派,班子间协调使工作能够很好的开展,多数群众对干部比较信任。   

联树村

  联树村位于泽国镇东南部,交通方便,东临下店村、南接塔龙村、西至双峰村、北连三王村,全村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1亩,以种植水稻、甘蔗为主。因古有连树桥而得名,“连”与“联”音义同,后谐音为联树桥,是原联树公社所在地,历史悠久,是联树公社的政治、经济、文体中心。目前下辖17个村民小组,578户,1778人,有党员人数44人,村民代表50人。联树村多王姓,还有林。张、吴、郑等82姓氏。   

三王村

  三王村位于泽国镇东南端,东邻四份村,南邻联树村,西邻横泾村,北邻水次洋村。全村294户,935人。全村基本农田面积540.85亩。全村共有企业11家,其中以油泵、冲件、电容为主,农业生产以种植甘蔗、水稻为主。   三王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下店村

  下店村地处夹屿东北,并以原有古店而得名。东邻新河镇路边村,南接塔龙村,西连联树村,北至湖亭村。有村民小组26个,662户,2101人。全村基本农田面积1351.85亩,高标准农田1224.82亩。村内有大小企业20家,生产加工铣床配件、鞋类、电脑绣花等产品,广大村民种植甘蔗、水稻。   下店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长大村

  长大村位于泽国镇南部,距镇行政中心大楼六公里,地域面积0.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641人,495户,流动人口490人,外出人数190人,全村共产党员44人,拥有七个自然村14个队。长大村是一个经济薄弱村,年收入30多万元。据2002年详查资料全村可种面积624亩,第一产业:以种植水稻、甘蔗、花卉苗木;第二产业:中小个体企业20多家,以五金电器(轴承、弹簧、转子)制造、化纤、鞋业、废旧拆解业;第三产业:淘宝业。   

上孚李村

  上孚李村位于泽国镇东部,东连四份村,南接水次洋村,西临三衙桥村,北靠蔡林村,村域面积0.6平方公里。村内外河泾纵横,池塘密布。含中央屋、度份里、后岸、长大、后屋、三份六个自然村。共有户籍人口1003人,290户。现有村民生产小组11个,党员38名,村名代表40名。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种植水稻、甘蔗、芋头为主,另有箱包、服饰、机械等制造加工行业。上孚李村两套班子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立足村情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提出建成“开放创新、强村富民、环境优美、村民幸福”村庄的总体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不断加强班子建设,强化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狠抓基层阵地建设,以党建工作促发展。全面推行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认真落实“五议两公开”制度,对村主要事项及重大工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完善党务村务财务管理,提高党务村务财务透明度,保证公开、阳光,充分发挥党员群众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村党员干部及群众的努力下,上孚李村的村庄风貌焕然一新。   

横泾村

  泽国镇横泾村地处镇中南部,东邻三王村,南邻双峰村,西邻樟皇村,北邻打角村,泽太一级公路穿村而过,四面环水,地形低洼, 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现有耕地面积 708 亩,全村总人口 1358 人,465 户,共有村民小组18 个,现有党员 30 人。在村两委的领导和扶持下,我村群众从原先单一的田间操作,走向了经济发展多元化道路,农业在温岭市兴农植保合作社的带领下,农民种植收入大幅提高,以海绵加工制造为主导的工业在全村广泛发展起来,同时涌现了一批以经商为主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千万甚至上亿的商人就有不下十位。   

茶屿村

  茶屿村地处温岭市泽国镇西南面,东邻下庄村,南接官路村,西靠东村村,北联丹山村。西城路穿梭而过,连接104复线,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分5个自然村,区域面积1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5亩,山地15亩。常住人口622户1841人,外来人口4000多,外出人口100多。育龄妇女438人,其中外出84人。党支部成员数5人,村委会成员数6人。党员75人,长期外出党员6人。全村共有20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6人。特困户数30户。      村里有着较强的集体经济:房屋102间、菜市场1个、标准厂房一幢等等,固定总资产已超过1000万元,年收入200万元。   冲件(矽钢片加工)是我村的支柱产业,全村共有规模上企业4家,个体企业170家。本村加工的以电机配件为主,家家以作坊式的方式生产。2008年我村工业总产值达4个亿,人均收入达万元;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本着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思想,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同和赞扬。村两委着力推行“四民主,两公开”的政策。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既不唯上,又不唯我,而是请村民当家作主,凡涉及村民和全村利益的重大事务,都严格按照《村民自治章程》的规定,一律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推行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由五人组成的财务监督小组,保持每年正月初三年度清帐不变的基础上,并进行了每月清帐,月月公布;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或村民普遍关注的事务,能过公布栏、会议等形式告知村民,使村民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参与村各项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这些都极大的激发和调动了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更好的促进了本村的发展。    全村总有老人393人。老人协会概况,2000年村集体投资40万元建立了老人 文化俱乐部,设有篮球场、健身活动中心、棋牌室、电视室等,给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活动、健身和娱乐的好去处,大大的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感受到了村集体对老年人的关爱。   平时,在闲暇之余,全体村民也都积极的参加到各种文体活动,组织了门球队、女子舞蹈队、篮球队等。活动的经常开展使村里的风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村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渐的,村里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丹山村

  丹山村位于泽国城区西侧,丹崖山下,东临扁屿村,南接西桐村,西至西湾村,北至峰江镇仓西村,总面积780亩。全村11个村民小组,380户1160人,分布在4个自然村,外来人口1317人。近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实践“-”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牢固树立起“立足工业、发展三产、改造旧村、改善环境,全面建设新丹山”的新农村建设思路,以全面建设小康为目标,按照 “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深入开展了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92年被评为“第一批市亿元工业村”、97年被评为“市经济实力百强村”、98年被评为“市乙级经济强村”,多次被市、镇评为先进集体。  

光明村

  光明村位于泽国镇东南,东邻樟皇村,南邻洪家村,西连戴家村,北邻汇头林,全村719人,212户,分布在2个自然村,外来人口128人。近几年来,全村以种植果蔗、水稻为主。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超615万元,人均收入8238元。近几年来,先后被评为“泽国镇先进村委员”、“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村民自治示范村”等。  光明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下郑村

  下郑村地处泽国镇东部,面积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80人,613户,全村共有党员33人,流动人口450人,泽新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073亩,人多地少特点显著。全村以农业为主,各类企业12家。2006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0元,但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为薄弱,全年固定经营性收入只有7.8万元,属于集体经济“空白村”。村庄四面环水,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村里三百多亩粮田是市级示范园区。特别是在新一轮领导班子的带动下,集中社会资金投资100多万元,硬化了全村各主干道路和各自然村的道路。  

田洋里村

  田洋里村位于泽国镇中西部104国道南侧,全村人口764人,外来人员400多人,分布三个自然村,原有土地430亩.征用建设土地和村庄规划道路改造,还剩下280亩耕地.近几年来,全村以冲件加工和非金属回收经营为主,人均收往前8003元,村年集体经济收入29.2万;不包括土地征用款.   

陈家里村

  陈家里村位于泽国镇西南部,距泽国镇中心5公里。全村有203户,610人,我村村民从事五金、电器、冲配件加工等,全村有家庭企业50家。几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着全村村民大胆改革、大胆创新、艰苦创业,在政治、精神、物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造林千佳村、省级文明村、台州市富民班子、台州市百佳绿色村、台州市“文明单位”、温岭市文明示范村、03年获台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011年温岭市廉洁村、2011年度全市和谐村居建设示范村居、2011年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先进集体、温岭市2011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双基工程先进村等。   

牧南村

  牧南村地处牧屿的南端,由二个自然村组成(官塘、甲头王),面积1.2平方公里,家户382户,人口1212人,分13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甲头王自然村,书记:项亨林,村长:项苏明。现有耕地面积172亩,山林21亩,山林80.8亩,1998年二轮土地承包时,村组建土地股份公司(后改为牧南村经济合作社),至今全村农户均已入股,只有一户农户未入股,全村土地由村经济合作社管理、流转。牧南村目前以工业(制鞋业)三产为主导的经营模式。工业年产值500多亿,村级资产总值为1662万元,年经济收入为260万元(包括村经济合作社),人均收入18000余元。  

楼下张村

  泽国镇楼下张村2009年第一层邻居节启动,本届邻居节以“生态文明、邻里和谐新村民”为主题,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和谐共处意识,拉近邻里之间的距离,增进村民之间的感情,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相识相知、互帮互助、温馨和谐的邻里关系;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社区,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村民的归属感,促进文明社区、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新农村、新风尚、新村民、新邻里、提高文明素质,引导广大村民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共同为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  

蔡林村

  蔡林村以蔡、林两姓聚居一地得名,东接下郑村,南连四份村、上孚李村,西依三衙桥村,北邻新桥镇、长洋村,境内多池,村内有三十六潭,泽新公路穿村而过,辖池里、前蔡2个自然村,有10个村民小组,245户,790人,其中男415人,女375人,多姓蔡,还有林等姓氏。现有耕地430亩,其中水田410亩,旱地20亩,原以农业为主。盛产稻谷,东村以工业积累为支柱产业,池塘场地出租,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20多万元,村集体资产总额26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0800元。   

前陈村

  前陈村位于泽国镇城中区,东邻东河居,南邻山北村,西邻商城居,北邻前炉村,全村共738人,220户,7个村民小组。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8715万元,人均收入11762元,村部固定资产达到1000多万,是温岭市示范村。  

池里村

  池里村地处泽国镇牧屿管理区西南方,为中心村之一,四周分别与牧南村、五里泾村、八份村、牧西村相邻;村庄面积0.96平方公里,全村分4个自然村,全村有26个村民小组,共618户,2132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72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60万。村内组织管理规范,设立村监督小组制度,每月清帐后张贴公布,落实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在池里南大岸建有一个300亩的现代化农业园区,该农业园区于1998年列入市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单位,2000年建成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台州市级高标准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林成行,机配套,亭坊矗”的高标准农田。同时池里村也是一个工业大村,全村以制鞋业、机械、机电及第三产业为主要的企业迅速发展。现有大小企业65家,年产值2000万以上规划企业7家,工业总产值6个多亿。2012年开始积极配合上级完成“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并在“拆后利用”规划建造四个工程项目。目前已完成两个工程项目。另两个工程项目正紧锣密鼓在进行中。   

山坑村

  山坑村地处泽国镇西北部,毗邻黄岩和路桥经济开发区,距104国道2.5公里。现有村民260多户,总人口800多人,全村原拥有耕地面积420亩,山林1005亩。自硬化15600平方米村级主支干道后,使山坑村与湖头村百亩担村水泥路全面接通,交通便利。我村将彻底治理脏,乱,差,散的旧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村民素质,建设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社会稳定,村民富裕,班子富有战斗力的新农村作为奋斗目标。  

上庄村

  上庄村地处泽国镇联树管理区东南部,距泽楚路2.5公里,交通便捷。现有村民505户,总人口1495人,全村拥有耕地面积835亩,人多地少特点显著。2007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200元,但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为薄弱,全年收入42万元,属于集体经济“薄弱村”。村庄四面环水,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特别是在新一轮领导班子的带动下,集中社会资金投资125多万元,硬化14200平方米村级主支干道,使上庄村与塔龙村、长桥村水泥路全面接通,全村分支路硬化率达90%  

大池陈村

  大池陈村地处泽国镇最西南端,建设中的西环路从村中横穿而过,由大池陈和前岸陈二个自然村撤并而成。属平原地形,村内河道从多,地域面积1.01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村民小组16个,291个农户,总人口930人。以建设“富庶大池陈,和谐大池陈”目标,通过努力,大池陈村定会呈现了新时期新农村的崭新面貌 。  大池陈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湖亭村

  湖亭村位于泽国镇东端,全村总人口1765人。总户数584户,一个自然村,人均收入10861元。2008年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0万元,村有耕地面积1244.5亩,东面与新河镇路边村相邻,南面与下店村相邻,西面与四份村相邻,北面与下郑村相邻,是以农业为主的村。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塔龙村

  塔龙村位于泽国镇东面,东邻长桥村,南接上庄村,西至高坦村,北连下店村。全村286户,共866人,其中包括外来人口80多人。全村共有田地580亩,以种植经济作物甘蔗为主。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42多万元,人均收入10873元。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洪家村

  洪家村位于温岭市泽国镇东南部,属于泽国镇东片管理区,面积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5人,199户,全村共有党员16人,流动人口180人,全村以农业为主,各类企业5家。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樟皇村

  樟皇村位于泽国镇东南面,辖12个村民小组,342户人家,900多人。全村共有党员31人,流动人口170人。以农业为主,各类企业15家。2008年村经济总收入1596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726元。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牧屿村

  牧屿村位于泽国南面,坐落在风景优美的牧屿山下,南接横峰街道。共有户籍人口1320人,402户,村域面积1425亩。现有村民生产小组14个,党员35个,村民代表47名。以鞋类制造,鞋类加工为支柱产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0多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元。近年来,牧屿村因地制宜,以“工业强村,美丽乡村”为目标,积极搞好新农村建设。牧屿村两套班子齐心合力,为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身体力行。村级工作运行严格落实“三三制”和民主协商。依靠优越的地段,便利的交通,吸引了更多企业集聚,逐渐成为当地重要的鞋类企业集聚点之一,进一步推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不忘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清洁家园、美丽乡村,五水共治工作,进一步优化村级环境,打造魅力牧屿。在全村人民的努力下,牧屿村已逐步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家园。   

双峰村

  双峰村位于泽国东南部,南与高坦村接壤,北与横泾村隔河相望,东与联树村隔河相望,西与夹屿村交界。全村面积1.8平方公里,下辖28个村民小组,户籍数862户,户籍人口2684人,流动人口2390人,家庭作坊制,淘宝业较多,被评为“淘宝村”   双峰村党支部共有党员71名,预备党员2名,共分5个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团结党员,建设一个具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村党支部。   双峰村村两委团结,工作正直,按照“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原则,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从负资产到今天拥有千万元以上的村集体资产,真正给村民带来实惠。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积极落实“五水共治”,走好群众路线,发挥广大群众党员的作用,坚持民主。双峰村两委的各项活动多次受到党委政府的表彰及相关媒体的报道,荣获温岭市示范村居、泽国镇“五星级党支部”等,党支部书记也被评为台州市治水先锋等。   2015年,双峰村以美丽乡村建设和联树片宅基地换住房两个项目为中心,告别贫穷与落后。依靠广大村民和党员,做好双峰发展的运动员,共同创建美丽花园式的双峰。   

夹屿村

  夹屿村地处泽坎公路、牧新公路、泽太一级公路交汇处,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夹屿村历史悠久,自唐朝以来就有先民在这里聚集居住。全村面积1.5平方公里,下辖17个村民小组625户,2009人。全村可耕地面积550亩。   夹屿村是原联树镇所在地,是原联树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村内有村部办公楼,有文化活动中心、老人活动中心、警务室,有中小学各一所、幼儿园二所、有卫生院、信用社、邮电所、影剧院、菜市场、超市、大酒店、协天宫、外来人口之家和世纪广场公园等。    全村育龄妇女585人,计划生育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电视普及率达98%、电话普及率达96%、用电标准村。    夹屿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不懈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鼓励村民走温岭特色的民营经济道路,使全村村民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    近年来,村两委在广大党员和村民代表的共同协作和努力下,曾荣获省农业普查先进集体、台州市先锋工程单位、台州市文明村单位,曾荣获市、镇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支部、先进集体、文化特色村、先进妇代会、计划生育示范村、先进团支部、城市化建设成绩显著、社会治安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先进老协会等。夹屿村广大党员、干部、村民以“-”重要思想为指针,以“五强”为动力,认真贯彻执行-四中全村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原则,始终坚持以“团结协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负重拼搏、联合奋进,”带领全村村民奔向美好的明天。  

株松村

  株松村位于泽国镇西南方向,冬傍月河,南接渚里村,西邻水澄、桥伍村,北靠下庄村,距镇政府约2千米,全村共2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06户,总人口2398人,有耕地面积827亩。株松村以农业为主,工贸并举。   株松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下庄村

  下庄村位于泽国镇西南部,北接扁屿村,南与株松村接壤,东临山北村,山南村,西与官路村接壤。有12个村民小组,353户,1087人,外来人口875人,党员32人。近年来,两委一班子,坚持以发展经济,群众致富为己任,在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强集体经济收入。2015年村集体资产近2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自来水接入率,卫生改厕等分别达到100%,在2014年开展生态村工作,一年多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泽南村

  泽南村以地处泽国老街最南端得名,东接丁字街局、前炉村,南连商城居,西至丹崖山,北邻上街居、虎山居。省道泽坎线、104国道线交叉通过。辖7个居民小组,现有286户,773人。多陈姓,共有69个姓氏。村民以自谋职业为主,主要从事工业和第三产业。境内有航运站、汽车客运站、工人文化宫、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泽国院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单位,还有泽国购物中心。泽南路,丹崖西路是目前泽国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近年来,泽南村认真抓好两套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村级各项工作制度,和村务民主协商,扎实推进村民自治,两套班子齐抓共管,形成互相搭档的好作风、好氛围,村民们民风淳朴,传承了“今天我敬你,明天你敬我“的村训,形成了友善待人爱为先的好风气。依托月河,丹崖名胜风景,在村民的努力下誓把泽南村建设成山清水秀、文明和谐的示范村。   

长泾村

  长泾村位于泽国镇北部,北以保峰路为界与路桥区峰江镇相邻,南至泽国繁华的复兴路,东临泽国清澈的南官河,北靠104国道线,是南去温州,北往杭州的必经之地,交通便捷,是泽国镇的北大门。全村区域面积403亩,其中耕地面积约48亩,以蔬菜种植为主。现有农户204户,人口547人,外来人口1025人,村民生产小组6个,党员32名,村民代表32名。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2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80元。连续多年无计划外生育,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自来水接入率、卫生改厕等都分别达到100%。   

下樟桥村

  因地处泽国老街东(下)部,境内旧有古樟又有假山桥,故名。1998年3月18日,由村改为居。东界路泽太一级公路,南连布巷居,西接后炉居,北至后姜河。辖钟家、阮家、毛家、应家、张家5个自然村,有41个党员,8个居民小组,367户,957人。多阮姓,还有钟、林、李、应等75个姓氏。居民居住集中。土改时耕地面积543亩,其中水田526亩,旱地17亩。现有耕地面积212亩,其中水田195亩,旱地17亩。原以农业为主,盛产稻谷,兼种四时蔬菜,是泽国镇主要蔬菜基地之一。现居民从事工业437人、农业16人、第三产业311人。旧时的下关庙、岳庙、五福堂,解放初已改为粮库一分仓。始建于宋代的假山桥(卷洞桥)和重修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的关庙桥,及古时的郑庄大台门、郑大塘遗址尚存。2003年建居委会综合办公用房3000平方米,2009年建公寓式农民住宅2幢,2015年建立村文化广场1200平方米。   

竖石村

  竖石村位于泽国镇西部,是一个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小山村,总面积0.5902平方公里。全村常住总人口759人,228户,9个生产小组,2个自然村,耕地260亩,山地240亩,工业企业5家,家庭小作坊11家,是一个农业村。2015年人均纯收入18000多元,共产党员32名。   竖石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天皇村

  天皇村因地处天皇山南麓,故名。据清《嘉庆太平县志》载:“天黄山,在白塔山东,冈阜相连。旧称天王。”后演变为天皇。村北山凹竹林深处,有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天皇禅寺。东临筻头村,南连大溪纶丝洋村,西与大溪白塔村毗邻,北至天皇山。104国道线东西横穿而过。辖天皇、桥头、下许3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720人,550户,村域面积1698亩。现有村民小组15个,党员53名,村民代表45人。以冲件、注塑、水泵、电机配件、机械电器、金属制品加工等为主要工业。   

西桐村

  西桐村位于泽国镇西面,东邻丹山村,南接茶屿村,西邻田洋里村,北靠西湾村。总耕地面积170亩,全村12个村民小组,367户,总人口1106人,分布在3个自然村,外来人口1100人。村集体经济收入420万元,2002年投入100万硬化6条2.5-3.5米宽道路,总长为1220米。道路硬化率达到100%。村里饮用水为自来水,用水卫生安全,卫生改厕都分别达到100%。   西桐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西湾村

  古时由泽国街向西至凤城岭脚再转右湾,故名西湾,后演变为今名。村境呈长方形,依山临河,属水网谷地。东临丹山居,南至田洋里村,西以天皇山支脉安山、青龙山为屏障,北与湖头村、百亩坦村、峰江街道苍西村毗邻。原为凤城乡人民政府驻地。境内有宋代古刹庆福寺。辖田洋、岙里、下小涀3个自然村,有14个村民小组,482户,1439人,其中男731人、女708人。多姓戴,还有邹、林、陈、项、赵等76个姓氏。土改时耕地面积811亩,其中水田779亩、旱地32亩,山地面积256亩。现有耕地面积662.40亩,其中水田630.40亩、旱地32亩,山地面积380亩。原以农业为主,运输、水泥预制为主要副业。现有文具厂、罐头厂、刀剪厂等企业以及固体废旧物料拆解企业。村民从事工业551人、农业92人、第三产业304人。1997年建3间三层楼为村委会办公用房。   

长桥村

  长桥村位于泽国镇东南,东邻新河牛桥村,南金清大港,西上庄村,全村1350人,472户,分布在9个自然村。近年来,全村以种植果蔬,水稻为主。温岭市中心村建设试点村,市农业示范园区,市果蔗示范基地,省级卫生村,先后被评为“村民自治示范村”,“台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   长桥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珠山村

  珠山村以山名,山多圆岩碎石,故以珠名。山名白虎山,山下北面有8个围渚,称“八宝珠”(即犁头渚、牛轭渚、耙齿渚、砚渚、笔渚、元宝渚、香炉渚、寿桃渚),故又名下珠山。东邻桥伍村,南接大溪镇曹岙村,西连大溪镇白山里村,北隔龙井河与徐家村相望。温岭铁路客运站近在咫尺。下珠山古有集市日,后遭火灾而废市。辖山前、街前、街后3个自然村,有18个村民小组,524户,1686人。多顾、蒋姓,潘姓次之,共计78个姓氏。土改时耕地面积1174亩,其中水田1148亩,旱地26亩;山地面积38亩。现有耕地572.3亩,山地面积38亩。原以农业为主,盛产稻谷,以加工米面为副业,现工业以机电配件加工为主。   

筻头村

  筻头人口1334人,411户,耕地505亩,水田295亩,分13个生产队,年人均收入3万元左右,村年集体经济收入40万,位于104国道两侧,规模上企业4家,500万上企业9家,工业主要以家具生产和机械加工为主。村民现从事工业为主。   筻头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官路村

  官路村位于泽国镇西南二公里处,东邻下庄村,西邻东村村,南邻桥伍村,北邻茶屿村;全村本地人口1238人,405户,14个村民小组,常住外来人口960人,2015年农村人均收入达18000元。党员29名,全村以农业为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经商和打工为主。近年来,官路村按照“和谐发展,村容整洁,平安社区”的要求,深入发动社区力量,村两委成员积极参与,全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贯彻落实拆除违章,创建无违章村为目标,“三改一拆”行动以来,全村共拆除违法建筑78宗,平方面积12969以上;促进了建设美好社区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职责,在2014年投资18万元对全村各个主道路口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2014年投入25万元对全村进行了饮水工程全面改造;2015年投入3万元对室外健身场地进行改造更换;同时聘请4名环卫设施保洁员对全村进行全面保洁;2016年6月完成西城路堵头拆迁安置工作。   

布巷村

  布巷村位于泽国镇北面,其东边是文昌路,南面是幸福东路,西边是丁字街居,北面是下樟桥村,总人口是576人,217户,下设5个村民小组,有21名党员,村民代表33人。近年来,村两套班子重视“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坚持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组织建设同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布巷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后炉村

  位于泽国后街,月河东岸,古时境内曾建有冶炼铁炉,以此得名。1998年3月18日,由村改为居。辖5个居民小组,236户,636人。居民区含后姜、后屈家、后麻车、棋杆里、后墙路、后炉、虎山等处。现耕种面积98亩,其中水田89亩,旱地9亩。居民从事工业179人、农业46人、第三产业293人。境内有温岭市良种场、农科所、浙江万昌酱园就业有限公司、粮食二分仓三分仓、粮油批发市场。居集体资产总额达500余万元,居民人均年收入22226元。后炉村切实加强党建,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统领,积极实施党员先锋指数、村级党组织星级评定考评管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召开开放式民主生活会,创意党组织生活;探索以“决策三步法、办事三人行、事务三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工作运行“三三制”,推进民主治村;建立便民服务中心为村民实行“一站式”全天候服务,严格实行上班服务制度;丰富党员走亲连心活动内涵,建立党员联系网格制度,发挥党员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消防安全整治等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党员作用发挥新途径。后炉村党组织、村委会积极响应浙江省民主法治建设,广大村民热情参与,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喜人成绩。2015年10月,后炉村荣获“浙江省民主法治村”称号。   

泥桥村

  泥桥村位于泽楚路两旁,东与腾蛟村相邻,南接汇头林村,西与山南村相邻,北与山北村相邻。泽国大道与东城路交叉穿梭而过,连接104复线、泽楚路线,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分10个自然村,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亩,林地4亩。常住人口549户,共1632人,人均收入17178元。   泥桥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前炉村

  前炉村位于温岭市泽国镇老街中心,村委会驻地鹤前路。全村常住人口772人,272户,全村党员27人,流动人口420人集聚在鹤池路、北河滨路、东池路、丹崖路、鹤前路、前炉路、幸福路、丁字街、普济路,村境内:二菜场、回回乐幼儿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村城市信用社、合作银行、食品市场等单位,各条街多有三产商品交易为主,村级拥有资产1000多万。2014年村集体收入230万左右,全村人均收入24800元。2011年投入80万硬化村道3条2.5-3.5米宽、总长度为1200米,道路硬化率达到100%。村道及河岸两侧全面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0%。2011年完成村庄规划并已实施,村里饮用水为自来水,用水卫生安全,2012年计划生育B超率达到100%。全村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00%,自来水接入率、卫生改厕等都分别达到100%。   

山北村

  山北村以地处新渎山北麓得名。东临泥桥村,南邻山南村,西邻扁屿村、下庄村,北靠前陈村。全村辖20个村名小组,786户,人口2425人,外来人口1222人。聚居在埭头,屠家,渚里等地。耕地面积800亩,统建统拆后余200亩。2015年村集体收入约70万左右,全村人均收入18000元。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期个人拆迁安置,基本全面完成。二期、三期农民公寓式住房地块全部成功出让,现都已进入桩基工程阶段。农村股份制改革有计划地进行,清产核资、人口清查已完成,现进入股权界定阶段。   

山南村

  山南村地处104复线、东河路、文昌路交汇处,交通方便,紧靠泽国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优越。全村面积约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60人,共计543户,辖16个村民小组。山南村是原郑岩乡乡镇府所在地,是泽国镇东片、中片、牧屿三个管理区交界所在。村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村内有村部办公楼,有文化活动中心、老人活动中心、警务室,有卫生院、信用社、邮电所、新渎宫、镇东庙和老年人照料服务中心等。   

山下陈村

  山下陈村因地处丹崖山下,陈姓世居故名。东邻长泾居,南连虎山居,西接路桥区峰江街道仓东村,北界峰江街道上蔡村,有八个居民小组,206户,533人,其中男256人,女277人。居民姓氏多姓陈。现有耕地面积67亩,山地面积20余亩。村内有企业30余家,其中规模上企业3家,以铸造、机械业较为发达。居民大多为自谋职业者,从事工业、第三产业者较多。境内有一古井,相传为葛洪所建,人称“葛井”。镇政府和村集体投入资金60万元建两间四层楼,为居委会办公用房:投入资金40万元建老年活动室和葛井广场。2015年,村集体完成收入60万元。   

腾蛟村

  以居委会驻地腾蛟桥得名。清《嘉庆太平县志.建置志》载:“滕家桥,一名腾蛟。”1988年3月18日,由村改为居。东接万堂村,南连泥桥村和汇头林村,西同楼下居相邻,北至下汇头居。辖腾蛟村落,有14个居民小组,475户,1537人。多林姓,还有顾、陈、李、钟等72个姓氏,居民人均年收入14108元。   腾蛟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徐家村

  徐家村地处泽国镇西片管理区西南部,东与东村村相邻,西与陈家里村相邻,南与珠山村相邻。全村有5个自然村(西家汇、新屋里、老屋里和朝西屋),总人口746人,227户,常住外来人口270人,有16个村民小组,村地域面积576.88亩,村集体经济收入36万。工业主要以冲件为主,小型企业有25家。   徐家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五里泾村

  五里泾村,位于泽国镇最南面紧邻站前打大道,村以河泾为名,据清(嘉庆太平县志)记载;五里泾在水洋,江洋两界间。自镇东桥(五里泾桥)抵念佛桥,其长五里。东临月河,与牧南村隔河相望,南邻横峰街道,西邻上汇头村,北邻池里村,西环路的开通也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全村共685户,总人口2309多人,分为4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党员72人。土改时耕地面积1079亩,其中水田面积1079亩,现在水田面积570亩,全村以制鞋、纸箱、砖瓦制造为主导产业,工业年产值3.6亿元,在现有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淘宝业,淘宝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2015年被上级评为中国淘宝村。随着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万多元。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的主题,村两套班子齐心协力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随着今年铁路新区泵业孵化园区在五里泾的建设,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把村庄建设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下汇头村

  下汇头村是个小村,位于泽国镇东北部,温椒一级公路泽国入口处第一个村,东邻三衙桥,西邻景观花苑、楼下村。五星级酒店、泽国新客站、绿城产业在其境内。全村耕地面积312亩,现有总数257户,人口809人,劳动力480人,分10个生产队,全村村民代表39人,党员20名。近年来,下汇头村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统领,积极实施基层组织服务指数、党组织堡垒指数、党员先锋指数“三大指数”考评管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召开开放式民主生活会,创意党组织生活;探索以“决策三步法、办事三人行、事务三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工作运行“三三制”,推进民主治村;丰富党员走亲连心活动内涵,建立党员联系网格制度,发挥党员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消防安全整治等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党员作用发挥新途径;建立便民服务中心,为村民实行“一站式”全天候服务。现在的下汇头村正在建设成为“村风文明安定、村民和谐共处”的新农村。  

姜家村

  姜家村位于泽国镇南面,东邻马家村,南邻沈桥村,西邻下周村,北邻郑家村,文昌路东河路贯穿村内,给姜家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全村共242户,总人口748人,外来人口约1200人,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党员28人,总面积600亩,其中耕地面积200亩,全村以制鞋、电机、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私营企业迅速发展,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套班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完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落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在市镇领导的重视下,姜家村在2015年争取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项目,现已建成河沿观光步行带、文化广场、迎宾门等主要工程,争取在今年六月底前全面完工,总投资450余万元,大大提升了姜家村的品位。   

金水村

  因地近金边,四周环水,故名。东邻牧西村,难连洋肚村,西接牛桥村,北与金樟村隔河相望,为一块状水乡散村。辖前屋、后屋和小金边3个自然村,,村域面积0.2平方公里,有村民小组8组,248户,787人,其中男401人、女386人。多姓叶,还有陈、林、王等55个姓氏。土改时耕地面积341亩,其中水田298亩,旱地43亩。现有水田面积322亩。原以农业为主,以编织虾箩为传统副业,部分村民外出烧制砖瓦。现村内有证照企业14家,幼儿园1家,无证照企业10家,流动人口663人,儿童154人,出租私房92间。村民从事工业254人、农业61人、第三产业224人。2002年投入资金120万元,建村委会办公用房750平方米;又投入10万元,建成篮球场、健身活动场、老年活动室和台球室等文体活动场所。2015年,村集体总收入25万,村民人均收入达2万元多。近年来,金水村大力实施物业经济兴村计划,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造血”能力,打造以鞋业为支柱的活力金水;全面开展省级农房改造示范村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四区分离的原则,打造以江南水乡为特色的魅力金水;全面推进金水村建设,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打造以村规民约、村训为主要内容的和谐金水。   

金樟村

  金樟村位于泽国镇西南方向,位于铁路新区核心区,新的村庄东靠新城大道、南靠牧潘大道、西邻迎宾大道、北靠金渚路。全村总面积0.596平方公里,占地980亩,良田840亩。分4个自然村:桥里、桥外、前大、后大。共有369户,1238人。村民代表46人,党员34名,低保5户。流动人口450人,出租房屋91间。村里每年开支30余万元,收入靠4块村集体土地出租20多万元及上级各项补助款,基本上可以持平。村里现在设计村庄规划及全村拆建项目的报批,等市里将两项都批准后就展开全村拆建工作。铁路新区的横湖小学分校准备开工,接下去红星美德龙项目、新城大道、牧潘大道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因为项目未确定,目前污水工程已经招标也延迟开工。金樟村两委成员共10人,其中支委4人、村委6人。村两委每月召开会议一次(遇到特殊事临时再召开),党员学习会议每月一次,村民代表每季度召开一次(遇到重大事临时再召开党员村民代表)。   

马家村

  马家村位于泽国镇中南部,金清水系支河绕东北两面,东邻联树埭头村,南与姜家村接壤,西邻郑家村,北与南洋王村隔河相望,全村共有户籍人口1826人,546户,村域面积1408亩,现有村民生产小组17个,党员38人,村民代表42人。以制造电线,生产鞋料机械加工为支柱产业。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8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1580元。近年来,马家村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和谐村建设,认真抓好班子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村级工作运行“三三制”和村务民主协商,扎实推进村民自治,打造以党支队为核心的堡垒作用,大力实施物业经济村计划,提升村级经济发展壮大,全面推进村庄道路硬化、绿化改造,打造以江南水乡特色的马家。全面推进文化、健身场所建设。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全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打造以村规民约为内容的和谐马家。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将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牧东村

  牧东村,因地处牧屿老街东,故名。东邻城北街道九份村,南连横峰街道西庄村,西毗牧南村,牧屿村,北傍牧屿山。村内有牧石路、牧长路纵横交叉穿过。辖岩头应、田洋王、夹里、山后、汇头5个自然村,有村民小组8个,296户,949人,村民代表48人,党员24人。土改时耕地面积441亩,其中水田425亩,旱地16亩。现有水田面积397亩。原以农业为主,盛产稻谷,以做小生意为副业。现工业以机械铸造和制鞋业为主。2007年投入资金250万元,建13间四层楼为村委会办公综合大楼。2009年,村经济总收入3.44亿元,其中工业收入3.09亿元,农业收入199万元。村集体资产总额525.2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5972元。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套班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完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落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牧西村

  牧西村地处泽国镇牧屿管理区中心区域,为中心村之一,四周分别与牧屿村、池里村、渚里村、下周村相邻。全村共669户,常住人口2236人,下设32个生产小组,村党支部有党员57人。村内交通发达,以泽牧路、欧风路等主干道路为首,众多镇村级道路相互交错,极早实现了水泥路面全覆盖。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发达的交通体系以及地方群众的辛勤苦干,牧西村的乡镇企业在全镇范围内起步最早,发展至今牧西村成为了全镇企业家数最多,工业产值最高的工业村。近几年来,全村以制鞋业、机械、机电及第三产业为主要的企业迅速发展,2011年经济普查在册企业206家,个体企业及工商户805家。现今全村年产值2000万以上企业20家,工业总产值30多亿,村集体收入497万元。1995年被评为台州市亿元村,1996年被评为温岭市亿元工业明星村,1997年名列温岭市综合经济实力百强村第9位,1998年被评为温岭市A类工业强村。村内组织管理规范,自2002年便自创财政监督小组制度,落实村级财务民主监督。2012年三改一拆行动以来,牧西村率先拆除三江口数万平方违章厂棚进行拆后利用,最终由村集体投资2500元建设4幢标准厂房,计划于2016年9月交付使用。同时配合台州市市级重点工程——牧屿污水厂建设及扩建工程,牧西村干部群众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相关征地工作,为“五水共治”工作添砖加瓦。   

南洋王村

  南洋王村因地处牧屿与新渎之间水洋以南,王姓聚居,故名。东接前岸村,后连马家村,西邻章袁村,北临山南村。文昌路从村东南穿过,为民路贯穿东西。辖后郑、夹头黄、张家里、老屋里、小康型、南洋王6个自然村,有村民小组10个,221户,649人,其中男324人、女325人。多王姓,还有袁、张、郑、陈等52个姓氏。土改时耕地面积356亩,其中水田343亩、旱地13亩。现有水田面积256亩。原以农业为主,以织渔网、钓黄鳝、捞河蟹等为副业。现境内工业企业有鞋厂、工量具厂和木制品厂。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的主题,村两套班子齐心协力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努力把村庄建设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牛桥村

  以村东石桥得名。据传桥刚竣工,适有一头小牛奔跑而过,遂称小牛桥,后简称牛桥,与新河之牛桥相对取名。东接洋肚村,南与大溪镇毛头村毗邻,西靠灵伏山,北连大溪镇下洋张村与利岙村,甬台温铁路贯穿全村,村域面积0.45平方公里,辖上岸、下岸、庵前、山前、龙汇头5个自然村,有8个村民小组,251户,803人,其中男410人,女393人。多叶姓,还有陈、林、金等51个姓氏。外来人口1300人。土改时,耕地面积380亩,其中水田350亩,旱地30亩;山林面积20亩。现有耕地319亩,园地50亩,林地45亩。村内共有两条河,道总长680米。原以农业为主,盛产稻谷。现在主要从事制鞋业。村民从事工业291人、农业15人、第三产业138人。2001年投入资金50万元,建造村委办公用房490平方米。还建有老年活动室,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两个公共厕所,一个15亩的公墓,一个露天健身场所。2015年集体经济总收入65万元,其中工业收入50万元,农业收入15万元,人均收入2万元。   

桥伍村

  桥伍村位于泽国镇西南方向4公里,总面积一平方公里,东邻株松村,南邻水澄村,西邻珠山村,北邻官路村,村内泽茶路从北向南直通村中心,有西环大道通向火车站,道路四通八达,2015年人口2168人,总户数658户,有党员52人,26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549.5亩,有工业企业30家,村内设有卫生院一所。   桥伍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百亩坦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沈桥村

  沈桥村位于泽国镇南部,离泽国镇城区5公里,金清大港环绕东北两面,南与城北街道接壤,西邻风景优美的牧屿山公园。共有户籍人口2372人,718户,村域面积1852亩。现有村民生产小组26个,党员51名,村民代表46名。以机械制造、机械加工为支柱产业,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96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4980元。近年来,沈桥村积极实施“堡垒沈桥、活力沈桥、魅力沈桥、和谐沈桥”四项工程,认真抓好班子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村级工作运行“三三制”和村务民主协商,扎实推进村民自治,打造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堡垒沈桥;大力实施物业经济兴村计划,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造血”能力,打造以机械物业园区为支柱的活力沈桥;全面开展省级农房改造示范村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四区分离的原则,打造以江南水乡为特色的魅力沈桥;全面推进文化礼堂建设,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打造以村规民约、村训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沈桥。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沈桥村已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文、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湖头村

  湖头村村建山坑泾源头,原名河头,方言“河”与“湖”音近,为今名。东与路桥区峰江街道苍西村毗邻,南至百亩坦村、西湾村,西临山坑村,北同路桥区螺洋街道下寺前连接。有10个村民小组,370户,1157人,其中男575人、女582人。多柯姓,还有陈、盛、叶等姓氏。土改时耕地面积693亩,其中水田596亩,旱地97亩。山地面积600余亩。果园890亩,其中杨梅490亩、枇杷260亩、柑橘120亩。以农业为主,以前几年拆解业兴盛,三改一拆后拆解基本结束,现在以机电冲件为主。现村民从事工业270人,农业108人、第三产业103人。2009年,村经济总收入2.13亿元,其中工业收入1.89亿元,农业收入298万元。村集体资产总额164.4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1951元。   

下周村

  下周村地处泽国镇中南部,其地四周环水,渚如龟形,周姓聚居,原名龟下周,后简称为下周。北接颜家村,南与牧西村接壤,东临郑家村,西与渚里村毗邻,泽牧路和牧屿二环路纵贯全村,全村分中保、李家、前周三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346户,1158人,党员43人,其中男586人、女572人。多陈姓,还有周、李、林、谢等姓氏。全村面积0.56平方公里。土改时水田面积872亩。现有水田438亩。原以农业为主,主种水稻,境内多河湾,广养水菱。以贩售大米、制售补鞋机、经销小五金零件为主要副业。现以制鞋业和外出经商为主。近年来,两委班子,坚持以发展经济,群众致富为已任,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集体经济的同时,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全村“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15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达2.3亿元,村集体资产近780万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达100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   

颜家村

  颜家村位于泽国镇南面,东邻章袁村,南邻下周村,西邻珠松村,北邻珠松村,全村共252户,总人口798人,3个自然村,分中片、南片、北片,10个村民小组,党员36人,低保户8人,流动人口510人,出租私房86家,企业15家,商铺11家,建地面积280亩,颜家村以农业为支柱产业,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目前污水工程已经基本结束,颜家村两委成员9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6人,村两委每月召开会议一次(遇到特殊事临时再召开),党员学习会议每月一次,村民代表每季度召开一次(遇到重大事临时再召开党员村民代表)。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套班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完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落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洋肚村

  洋肚村东与牧西村隔河向往,南至八份村,西连牛桥村,北邻金水村。辖落,有8个村民小组,221户,722人,31个党员。多姓叶,还有林、陈、蔡、谢李等50个姓氏。土改时有耕地面积623.18亩,其中水田578亩,旱地45.18亩;山林面积50亩。现在水田面积558.50亩,山林面积50余亩。原以农业为主,以编织竹箩为副业。改革开放以来,全村有大小鞋厂60多家,以制鞋业为主。村民从事工业139人,农业37人,第三产业258人。2003年投入资金150万元,建村委会办公用房1120平方米。同年建造网吧和老年活动室。近年来,洋肚村按照提前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人文环境,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使全村经济快速发展,获得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大丰收。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支持下,实施村庄改造,努力完成各项功能设施致力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坚持“村美、户富、班子强”的基本要求,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朝着“房屋美华、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河道洁化、环境净化”的标准迈进,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章袁村

  章袁村位于泽国镇南2公里处,东邻前岸村,南接郑家村,西连颜家村,北毗山南村。北为后章,南为前章,系两个块状水乡村落。有村民小组13个,共376户,1222人,其中男的614人,女的608人,外来人口300多人。多姓袁,还有章、陈、王、林等60个姓氏。章袁村以农业为主,土改时耕地面积605亩,其中水田592亩,旱地13亩,现有耕地495亩,其中水田483亩,旱地12亩。工业、企业11家,出租私房90家,小店、商铺7家,全村共有党员45人,村民代表50人,低保户9户,残疾人21人,危房户6户,章袁村村两委成员10人,其中支委5人,村委5人,村两委每月召开一次党员会议,遇到重大事情,召开村民代表党员进行会议表决,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并认真遵循上级的各项规定。村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带领全村村民做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清洁家园”、“维护稳定”等等各项工作。下阶段将继续努力,为完成泽国镇的小城市建设而努力奋斗。   

郑家村

  郑家村位于泽国镇东河南路两侧,村域面积450亩。东南西北分别与马家村、姜家村、下周村、章袁村相交。郑家村有三条横穿村级公路,分别为二环路(宽9米)、郑周路(宽8米)、为民路(宽7米),3条村级公路东边与泽牧路相连,西边与文昌路相连。郑家村目前有总户数为256户,总人口为842名,分为ABCD四个区13个小组,共有村民代表40名。郑家村村两委有9名,其中支委3名、村委6名,共有党员22名。郑家村2015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47万元。   

渚里村

  渚里村位于泽国镇南部,全村共3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395户1198人,回来人口350人,常住人口1548人。有党员53人,村民代表54人,55岁以上老人302人。2015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村域面积0.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480亩、旱地18亩。近年来,渚里村党支部在泽国镇党委的领导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廉洁村”创建活动,建立重大事务决策“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公开、联章联签、村级“零”招待等制度,村监委会有序监督,村级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同时,推动了村里工作的全面发展,村民福利保障机制逐步完善。   

百亩坦村

  辖百亩坦、里湾堂、曹家里、岭下堂4个自然村,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306户,1003人,其中男510人,女493人。现有耕地面积323.30亩,其中水田304.30亩,旱地19亩,山林面积1700亩。   百亩坦村与四份村、水澄村、打角村、戴家村、横径村、汇头林村、前岸村、桥林村、三衙桥村、楼下村、水次洋村、高坦村、万堂村、西岸村、新秋村、埭头蔡村、金施村、联树村、三王村、下店村、长大村、上孚李村、横泾村、茶屿村、丹山村、光明村、下郑村、田洋里村、陈家里村、牧南村、楼下张村、蔡林村、前陈村、池里村、山坑村、上庄村、大池陈村、湖亭村、塔龙村、洪家村、樟皇村、牧屿村、双峰村、夹屿村、株松村、下庄村、泽南村、长泾村、下樟桥村、竖石村、天皇村、西桐村、西湾村、长桥村、珠山村、筻头村、官路村、布巷村、后炉村、泥桥村、前炉村、山北村、山南村、山下陈村、腾蛟村、徐家村、五里泾村、下汇头村、姜家村、金水村、金樟村、马家村、牧东村、牧西村、南洋王村、牛桥村、桥伍村、沈桥村、湖头村、下周村、颜家村、洋肚村、章袁村、郑家村、渚里村、东村村、八份村、上汇头村相邻。  

东村村

  东村村位于泽国镇西南,南接温岭火车站,西临104复线,104复线与西环路交叉贯穿全境,交通便捷。全村区域面积0.3平方公里,现有九个生产队,农户270户,人口855人,党员41人。村集体年可支配收入3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5860元。近年来,东村村以党建加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104复线和西环路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拆除危旧房80多间,新建房屋275间,折旧建新率达72%,新区面貌焕然一新。至2014年,全村道路硬化达4公里,绿化达2万平方,排污管网建设4公里,村民收益率达90%,完成新区亮化工程,村庄环境得到全面提升。2010年,村两委对村里天然形成、历史悠久,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老菱池开展美化工程,通过池坎砌石,绿化,在池中新建一座凉亭和九曲桥,让菱池成为的一大景点,成为村民休闲散步、健身活动、垂钓的好地方。同时东村村本着群众的需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开发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2012年投入200多万元建立文化广场,在吸引群众积极参与的同时,延伸广场的服务功能,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浙江泽国机床产业投创中心一期项目位于东村村,将于2017年投入使用,按照高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标准建设成为全国性一流的专业市场。现在的东村村已建设成为“干群热心慈善、帮贫扶困互济、村风文明安定、村民和谐共处”的富有鲜明慈善特色的新农村。东村村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充分就业村、浙江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台州市卫生村、温岭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温岭市级和谐村居建设示范村、温岭市小康型老年体育示范村、温岭市村庄整治达标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点。   

八份村

  八份村位于泽国镇最西南,东与牧西村隔河相望,南和上汇头村相邻,西与大溪镇毛头村接壤,北连午桥,洋肚两村,下辖7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全村619户,常住人口2196人,村内河道纵横,土地肥沃,是典型的平原水乡。2009年建成的西环大道和欧风路给八份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全村有各类工业企业50余家,主要产业为鞋类制造,机电包装等。近年来电子商务事业异军突起,2015年,八份村被阿里集团等单位授予中国淘宝村荣誉称号。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庄平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上汇头村

  上汇头村位于泽国镇西南面,东邻五里泾村,南邻大池陈村,西邻大溪镇田洋季村,北邻八份村,西环路的开通也给上汇头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全村共445户,总人口1673人,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党员39人,党建工作走在全镇前列,2015年度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全村总面积680亩,其中耕地面积350亩,以制鞋、冲件、滴塑、机械、砖瓦制造为主导产业,私营企业迅速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55万元。农民建房示范村工作先进,台州市国土局领导,温岭市四套班子前来上汇头村视察指导工作,台州市电视台,温岭电视台相继报道了上汇头村的农民建房工作;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年初拟定党员发展计划,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将年轻有文化的致富能手及优秀分子吸收入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直走在全镇的前列。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套班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完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落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五里泾村特产大全




五里泾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