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台州 >> 临海市 >> 古城街道 >> 大岭山村

大岭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岭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岭山村简介

  大岭山村位于古城街道西北,村辖6个村民小组,128户,户籍人口338人,村里环境优美,绿树环绕,竹林荫荫。村内基本无工业污染源,集体经济较不发达,村民基本以农业生产为主,外出人口较多,2009年末拥有耕地面积66亩,村民人均收8779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082001 318000 -- 查看 大岭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岭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岭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人民社区

  人民社区是浙江省台州临海市古城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310820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1082。邮政编码为318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76 ,车牌号码为浙J。与两水村、许墅村、下桥村、龙潭岙村、水云塘社区、靖江社区、鹿城社区、文化社区、花街社区、白云社区、井头社区、白塔社区、泉井洋社区、松一村、合利村、东湖村、谢里王村、大柏叶村、西洋村、古楼村、摆酒营社区、松二村、鹊墩社区、七里村、梅浦村、利弄村、两桥村、花街村、后山村、大岭山村相邻。  

水云塘社区

  水云塘社区于2007年10月开始村改社区,地理位置向南紧依灵江边,东临张洋路,北靠柏叶路,西接水云塘路,临海大道穿村而过,总面积近1平方公里。社区目前有常住人口140户372人。共建单位有市纪委、市农办。社区党委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实行民主、居民自治、科学管理、因地制宜”的社区建设原则,营造了良好的社区生存环境、便利的社区服务网络、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的新型社区氛围,荣获办事处优秀党支部、经济强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靖江社区

  靖江社区简介   靖江社区成立于2007年11月,区辖范围:东至凯歌路,西至靖江路,南至柏叶路,北至勾山。总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65%,总居住人口达7500多人。社区配套设施齐全,有一个市政广场、二个器械活动场地、一个网球场和篮球场、三个景观池、四个地下车库、二所学校。社区共建单位是临海市国税局、临海市社会保障局和临海市统计局。靖江社区是个年轻的社区,但所获荣誉不少,曾获得“妇女工作先进集体”、“临海市和谐示范社区”、“浙江省老龄工作规划化社区”等荣誉。   

鹿城社区

  鹿城社区由原鹿城居、望洋居、荷花居、江滨居、山川居五个居委会合并建成,辖区面积1.06平方公里。东至人民路,南至灵江,西至大桥路、东湖路,北依回浦路、崇和路、巾山中路。现有常住户数7050户,22244人,户籍人口12774年,农业人口1960人,流动人口5117人,共分63小组。辖区内有14个共建单位,拥有商业、电信、金融、学校、医疗、餐饮、文娱等一系列服务设施,主要的商业街巾山中路、鹿城路纵贯本辖区,崇和门广场是我市主要的商贸、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中心地带。社区先后荣获省级示范社区称号,台州市和谐社区称号、台州市和谐社区称号,临海市卫生先进单位等。   

文化社区

  文化社区地处老城区,东起赤城路,西至朱方涂,南起西门街,北至车门桥,由原来的文化、广场、杏珠、西门、五所等5个居委会再加台师、台医、地质三个单位组合并而成,辖区面积1.696平方公里,办公用房55平方米,服务用房30平方米,活动用房30平方米。   文化社区成立于2001年6月,坐落于文化路1号,社区内共有工作人员7名。居民户数2977户,人口8183人,居民小组38组,个体户84户。主要特点是老人多,低收入居民多,人户分离现象严重,约有60%的户籍人口居住在辖区外。辖区内有台州医院、临海市委党校、临海市机关幼儿园、市农业发展银行、市社会保障局、哲商小学、市财产保险公司等单位,同时,还拥有长城、梅园、郑广文寺、城隍庙、紫阳古街、西门古街等名胜古迹,是个风景秀美、环境整洁、民风淳朴的文明社区。   

花街社区

  花街社区位于花街村,属新城区,东至立发路,南临灵江,西至靖江中路,北至柏叶路,区域面积0.791K平方,实住人口约10000多户,30000多人,社区环境优美,绿化良好,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同市自来水公司,台州灵江海事处等单位共创共建,取得了一些成绩.社区现有在册党员42人,在职党员400多人,划分为38组。   

白云社区

  白云社区成立于2001年,于2007年十月辖区变更为东至靖江中路,南至巾山中路,西至人民路,北至崇和路,占地面积0.78k㎡,常住人口15000多人,在册人口2652户,6863人,党员87人,居民代表45人,居民小组25组,社区工作人员7人,警务人员3人。  

井头社区

  临海市井头社区位于临海市区西边,社区范围为巾山西路以北,西门街(左营巷至赤城路)、回浦路(赤城路至东湖路)以南,东湖路以西,右营巷以东。除此之外,社区还包括望江小区,辖区内有灵江村、古楼村、东湖村村名,是一个典型的农居民结合的老城区,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社区面积约1.1平方公里,居民总户数4500户,人口12500余人,共分48个居民小组。社区内共建有临海市人武部、临海中学、临海市药监局、临海市中医院、临海市人民招待所、临海市老年协会、临海市中心菜场、台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单位。   社区成立至今,在多方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并通过不懈的努力,从而获得了2004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5年度市文明社区、2006年度省老龄工作规范社区、2007年度市综合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白塔社区

  临海市古城街道白塔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1年6月,地处台州府路和巾山东路交叉的东南隅,东至靖江中路,西至台州府路,南至江滨路,北至巾山东路,辖区面积0.433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35%以上,共有居民3021户,9036人,户籍居民1639户,4150人,办公室设在桂花新村物业管理处,办公、服务、活动用房面积达352平方,工作人员6人。现有党员71人,在职党员326人, 26个居民小组,160多个体工商户。社区整体配套设施比较齐全,辖区内有一家四星标准的君泰大酒店;一家五星级绿色农贸超市;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二家购物广场——台州市加贝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台州市阳光购物广场有限公司;辖区单位有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市电信局、巾山实验小学、临海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泉井洋社区

  泉井洋社区介绍   泉井洋社区,位于古城街道办事处西南角,地处城乡结合部。东至鹿城路、西至东湖路、南至崇和路及回浦路、北至对面山路、104国道线部分。辖区总面积0.836平方公里,现有户籍总数2535户,总人口6585人。   社区办公用房35平方米,办公室共有6位工作人员,下设45个居民小组长,在册党员数87人,其中预备党员3人。社区人文资源丰富,辖区内的主要单位有:市教育局、古城办事处、总工会、环保局、新闻网络中心、浙江水泵厂、海宏集团,外国语学校等17家单位。   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理念,为打造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居民满意的和谐社区而不懈努力。2003年度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度荣获抗台抢险救灾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度荣获临海市文明社区;2008年度荣获临海市卫生先进单位。   

鹊墩社区

  鹊墩社区位于临海市区中心区域,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东起人民路,南至巾山中路,西连鹿城路,北接104国道,更有崇和路和泉井洋路划区而过,形成“两横四纵”的格局。辖区面积0.727平方公里,共有居民3282户,9820人,居民小组34个;与台州电业局、临海市供电局、临海市国土局、临海市交通局、远洲国际大酒店等17家行政企事业单位建立共建关系。我社区曾获得浙江省和谐示范社区、浙江省文明示范社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台州市文明社区、台州市一类文化俱乐部、台州市和谐社区、临海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30多个荣誉称号。   

摆酒营社区

  摆酒营社区地处老城区,成立于2001年6月,由原太平居、北山居、摆酒营居、吊桥居四个居民委员会合并组建。其位置东临东湖,南至回浦路,西至赤城路,北与长城相连壤。依山傍水,环境十分优美,辖区占地面积598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5%。社区现有户籍总人数10170人,总户数3259户,有35个居民小组,一个党总支,下辖四个党支部,社区在册党员112人,社区工作者7人。社区设有综合服务站、医疗卫生服务站、警务室等机构,组建了文体宣传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治安巡逻队、医疗服务队等,社区服务队伍活动活跃。辖区内驻区单位23家,有市审计局、台州初级中学、耀达商场、华侨宾馆、工商银行、老干部活动中心等,集教育、商业、金融、餐饮、服务、文体娱乐于一体。   社区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以文化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把一切为社区居民服务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社区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先后荣获全国、省“平安家庭”创建示范社区、浙江省示范社区、浙江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浙江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台州市妇女先进集体、临海市文明社区、临海市先进团组织、临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临海市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站点、台州市、临海市卫生先进单位、临海市“五星级平安社区”等荣誉称号。   

大岭山村

  大岭山村位于古城街道西北,村辖6个村民小组,128户,户籍人口338人,村里环境优美,绿树环绕,竹林荫荫。村内基本无工业污染源,集体经济较不发达,村民基本以农业生产为主,外出人口较多,2009年末拥有耕地面积66亩,村民人均收8779元。  

两水村

  两水村位于古城街道办事处,北临灵江,东接伏龙村,西边靠山,南连江南。拥有土地总面积1585亩,其中耕地59亩,园地220亩,林地1122亩。有农业家庭578户,共1706人。   两水村属工业发达村,全村土地面积基本上全部被征用完毕,村庄设施功能基本完善。村民主要靠务工、外出经商、出租房来增加经济收入。应加入社保的都进行社保。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为9185元。  

许墅村

  古城街道许墅村地处古城街道路西部,土地总面积5506亩,耕地面积512亩,园地336亩,林地4470亩,全村总计农业人口1093人,农民人均收入2007年底为9169元。许墅村交通便捷,104国道横贯全境。许墅村地处灵江北岸,工业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尤其是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呈加速态势,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广阔。境内林木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山地水果种植业,如枇杷、杨梅等。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发展。村老年协会、学校、道路等公共事业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下桥村

  下桥村位于古城街道办事处,南临灵江,北接东湖村,本邻古楼,东接临海大桥。拥有土地总面积1860亩,其中耕地117亩,园地67亩,林地653亩。有农业家庭929户,共2074人。    全村土地面积基本上全部被征用完毕,村庄设施功能基本完善。村民主要靠务工、外出经商、出租房来增加经济收入。应加入社保的都进行社保。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为9628元。  

龙潭岙村

  古城街道龙潭岙村地处古城街道路西部,距城区公2公里,北接利弄村,南临古楼蔬菜基地,村内地少人多,耕地面积677亩,山林1万多亩,农业人口1579人。龙潭岙村交通便捷,台缙高速公路横贯全境,河南公路临村而过,村内四个自然村,较为分散,村民平常以外出经商打工为主,在村里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以种植水稻和杨梅等为主,龙潭岙的柿、杨梅、竹笋在临海市内名气较大。龙潭岙村地处灵江南岸,三面环山,如遇暴雨,则会淹没大部分土地,所以工业经济发展的地理位置不是太优越,但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村里近年招商引资力度较大,引进了如佳美竹制品厂等,开发利用村内的优势资源,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好山好水好风景,未来几年古城街道将在此着力打造城郊型休闲度假基地,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广阔。 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水平的不断提高,2010年底,村民人均收入11321元,在此基础上,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发展,村老年协会、学校、道路等公共事业建设取得良好成效。近年来,村内重视“清洁家园,和谐乡村”工作,村内的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原有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观,村内的龙潭岙溪恢复了以往的清澈。   

东湖村

  东湖村位浙江省临海市古城街道境内,系古城街道最发达的村,住户数1353,农村户籍人口3052人,耕地已经全部征用完毕,人均收入11256。村里各种保障措施完善,设施齐全,农村医疗保险和社保都实现了应保尽保,村里成人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350元,农村医疗保险超出部分由村里按比例报销,各种福利均落实到户。   

谢里王村

  谢里王村位于浙江省临海市古城街道,城中村。2008年村里辖373户,1182人,耕地269亩,园地281,山林8645亩,人均收入10604元。临海市汽车总站位于境内,交通便利,第三产业较为发达,经济条件较好,服务业运输业发达。   

大柏叶村

  大柏叶村位于浙江省临临海市古城街道境内,是近期临海大开发的一片热土,2008年人口245户,731人,耕地面积102亩,园地12亩,农民人均收入10530元,由于地处临海市区繁华地段,村内经济较为发达。  

古楼村

  古楼村位于浙江省临海市古城街道中心区域,境内耕地面积1453亩,园地654亩,山林4704亩,村常住人口户数1342,常住人口3550,由于处于城市中心区域,外来人口已经超过本地人口。同时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古楼村人均收入2008年达到10413元,村里已实现户户门前通水泥路,家家均有小高楼。村集体经济较为发达,是临海市较早达到的亿元村之一。  

利弄村

  利弄村属纯农业村,村里无任何工业经济收入,村民主要靠种植蔬菜为生,村里集体经济较为薄弱,但村两委较为团结,发展经济的思路较为明确。村里基础设施落后,环卫设施等均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截止2009年底,利弄有村民186户,615人,耕地面积共计434亩,其中水田223亩,旱地211亩,人均净收入8901元,较不发达。  

松二村

  松二村处于古城街道西北大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山林面积较大,果品数量全,适合城郊型休闲度假。松二村共273户,村内人口835人,由于村内经济不发达,因此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截止2009年末,共有耕地面积172亩,其中水田120亩,旱地52亩,人均净收入9357元。   

合利村

  合利村位于古城街道中部,距离城区仅4公里,南濒灵江,104国道穿村而过,交通极为便利,外来人口较多。合利村民收入主要靠果木和蔬菜种植收入,在古城街道属较不发达村,截止2009年底,合利村有489户,1611人口,耕地面积369亩,其中水田361亩,旱地8亩,林地面积3607亩,人均净收入9826元。  

七里村

  七里村距离城区7里,七里村因此得名,是古城街道交通的枢纽,104国道过境线灵江特大桥位于该村境内。村内小作坊众多,外来人口较多,交通方便,四能八达,截止2009年底,共有耕地面积114亩,138户,共339常住人口,农民人均收入9876元,林地1489亩,假如完善投资环境,发展潜力较大。  

松一村

  古城街道松一村地处古城街道路西部,北邻松二村,西连许墅,东接合利,依山傍水,松山溪穿村而过,是一个山村,也是纯农业村。松一村土地总面积5480亩,耕地面积873亩,园地301亩,林地3732亩,全村总计农业人口1170人。2009年末,村民人均收入10310元,主要以水果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限于地理位置局限,村里基本没有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平时农闲时节,村民一般选择出外打工和经商。松一村交通便捷,104国道和35省道横贯全境。松一村地处灵江北岸,三面环山,工业经济发展的地理位置不是太优越,但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主要靠村两委近年来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业,使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好山好水好风景,该村将着力发展水果种植业,如枇杷、杨梅等,并将建立苗木繁育基地,未来农业生产发展的前景广阔,但土地有限,二三产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所以村里着眼于发展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成立了松一村蔬果生产合作社,吸收了大部分村民参加,使村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梅浦村

  梅浦村位于古城街道西部,西接永丰镇,河南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较好,土地面积较大,村民勤劳,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从事蔬菜种植。2009年底,梅浦村共有307户,971人,拥有耕地476亩,其中水国413亩,旱地63亩,是2009年底临海市整治村,村里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村政规划较好,年人均收入9396元。  

后山村

  后山村地处城区西郊,紧邻104国道,地理位置优越。现有8000多亩山林,280亩土地,人口1639人。按照古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部署和要求,村里以关注民生为本,以“兴村、富村、强村”为落脚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进程,0完成街道年初给予的工作任务和村里自己制定的工作目标。后山村累计固定资产1.41亿元,村集体固定收入360万元,年均增长率达15%,农民人均收入19256元,年均增长率达10%,成绩显著、进步喜人。   后山村两委领导班子团结协作,注重班子建设,积极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实行民主垦谈会,提高村民对村级工作的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办事公开、公正,财务实行村帐处管的办法,加强资金结算管理,做到两笔联签,提高透明度,使村民明白、放心。对村党支部、村委会及村民大会的重大决定,重要活动、党员发展、后备干部及党员个人在参加支部活动、党费收缴、参与公益事业等做到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改善服务态度,促进村级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切实做到联系困难户、联系五保户、联系经营大户、联系重点企业等,需要村里帮助解决的事情,积极地去联系和帮助,急群众所急。    近年来无严重刑事案件发生,无重大群体-件发生,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无群体性越级-发生,村两委成员均遵纪守法,村民安居乐业,实现-件数为零。后山村的已婚育龄妇女B超“三查”参检率达99.33%。后山村还在每年固定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给村民发放生活费,生活费发放标准为成人100元每人每月,未成年人50元每人每月,村民死后一次性发放丧葬补贴11000元。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对村内进行全面整治,清理乱堆放乱搭建等现象,并投入大量资金,对村内进行绿化、亮化和洁化等,完善了公共设施,并落实了长效保洁机制,使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大大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花街村

  花街村是城中村,位于古城街道中部,北接谢里王,南临灵江,西边是东湖,东面紧邻大柏叶,是黄金宝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经济较为发达,村里现已没有耕地。临海市车站位于该村,村内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蓬勃,人均收入已超过1万元。   

两桥村

  两桥村位于古城街道西南部,村中河水清澈,穿村而过,环境优美,但历史以来并没有真正的工业经济,村集体收入薄弱,村内路面均没有硬化,村民发展的需要较为强烈。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业为生,蔬菜是村民的第一大收入来源。截止2009年底,两桥村有村民156户,552人,耕地面积472亩,其中水田402亩,旱地70亩,人均收入8886元。  

西洋村

  西洋村位于浙江省临海市古城街道东部,面向灵湖,风景优美,南临灵江,系城中村。西洋村村民有327户,895人,境内耕地面积206亩,园地183亩,林地面积226亩,耕地面积较少。由于土地和地理位置所限,工业经济不甚发达,村民生活以种植蔬菜为主,农民人均收入10157元。  


大岭山村特产大全




大岭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