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台州 >> 临海市 >> 邵家渡街道 >> 年坑村

年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年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年坑村简介

  年坑村位于邵家渡街道东北部,距街道大约18公里,行政村由年坑、应家湾、丛坑、大箬下、岭脚、应安山、金加山七个自然村组成。
   村内耕地面积323亩,山地24亩,设有30个村民小组,至2007年末,全村行政户数417户,人口1391人。约1100人外出务工,在家村民主要靠务农,打散工为主。
  年坑村自然环境优美,位于牛头山水库源头,那里山美,水好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2008年83省道工程启动后,给年坑村以后的发展致富带来了好机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082005 318000 -- 查看 年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年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年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枧川村

  枧川村交通便利,气候适宜,距离街道中心3公里,离83省道2公里,是邵家渡街道的一个大村庄,其中有582户人家,1669人口,党员人数35人,耕地面积1185亩,山林面积1243亩,区域面积1.6平方公里。枧川有五个自然村,分别是老新垦自然村,王家渡自然村,后洋自然村,蔡园,前庄。枧川是邵家渡的种植草莓的大村,村民收入以种植草莓为主。    枧川村与钓鱼亭村、渡头范村、庙头村、前湾村、大路魏村、丁桥村、庄头山村、船至村、石年村、枧桥董村、年坑村、章家村、山下坦村、下洋底村、下管村、溪边村、滩头村、磨石坑村、牛头山村、东坎村相邻。

钓鱼亭村

  钓鱼亭村位于临海市邵家渡街道南部,距街道中心5公里,北邻石年村,南面灵江。   钓鱼亭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冷暖交差大,酷暑严寒期短,村域总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0亩,山林面积2362亩,至2007年末,全村行政村户数232户,人口678人,其中劳动力428人,造有山塘水库2座,担负着全村的生产,生活用水。全村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率100%,液化气入户率80%,全村总收入340万元,人均收入4500元,村集体经济薄弱,无工业化产业。   钓鱼亭村主要农业作物以水稻、柑橘、杨梅为主。村里还有毛竹、板栗、柿、梨等水果,山林资源丰富,对发展水果产业有较大的潜力。   村两套班子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在依山靠山上座开发山林水果基地的文章,扩大水果种植面积,计划成立水果生产合作社,打出钓鱼亭村水果品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搞好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彻底改变目前的落后住房现象,建设钓鱼亭新农村。   

渡头范村

  渡头范村位于邵家渡街道西南部,南临灵江北岸边,东邻台州航畅船业,北濒峙山村,西连灵江同汛桥镇一江相隔。村域面积0.6平方公里,设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00亩。2007年来,全村161户,人口515人,外来人口1100人。 渡头范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冷暖交差大,酷暑严寒期短,距街道中心8公里,离83省道1.5公里。渡头范村内办有一家浙江宏冠造船工业,市纺绳企业一家,村民以出租房屋为主,每户租房年收入达18000元。富裕劳力到船厂打工。自来水安装100%,有线电视安装100%,液化气使用率95%。村民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以种植柑橘、大棚蔬菜、草莓为主。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8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204元,村经济正健康稳步发展。村两套班子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8年争创省级新农村整治村,目前村内道路已经硬化,将建设无害化污水处理池,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为党的建设,努力使渡头范村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列。  

庙头村

  庙头村位于邵家渡街道西南部,南临灵江,东邻峙山村,北濒大洋街道,西靠大山。村域面积0.7平方公里,设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06亩。2008年来,全村185户,人口538人,外来人口300多人。   庙头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冷暖交差大,酷暑严寒期短,距街道中心8公里,83省道穿村而过。   庙头村区域内办有一家艺特工艺品有限公司,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912万元,村经济正在健康稳步发展中。村民大多数以出租房屋为主,每户租房年收入达10000元,富裕劳动力到工艺品厂打工。自来水安装100%,有线电视安装100%,液化气使用率98%。农业种植以柑橘、大棚蔬菜、草莓为主。农民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村两套班子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9年争创省级新农村政治村,目前村内道路已经硬化,无害化污水处理池正在建设中。庙头村将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为党的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力量。努力使庙头村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列。   

前湾村

     临海市邵家渡街道前湾村地处邵家渡街道核心区块,东接庄头山村,南邻吕公岙村,西与枧桥东连接,北与邵家渡村毗邻,83省道复线穿村而过,与临牛线(临海至牛头山)和大钓线(大田至钓鱼亭)在村交汇,距甬台温铁路临海市火车站4公里,距甬台温高速路临海北道口8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前湾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行政村,村中办公楼的后面的两株有着600年树龄的老樟树,在默默地守护着这一方的善良的人们的同时,也见证了前湾村的沧海桑田。   前湾村现有在册人口736余人,户数248户;全村现有耕地310亩,林地1001亩;全村现有党员30人,设有一个党支部,党支部委员会成员4人,村民委员会成员5人。   

大路魏村

  大路魏村位于甬台温高速公路东边,北邻灵江溪,东连大路章村,西濒邵家渡村,南邻庄头山村,临牛线贯村而过,村域面积0.6平方公里,设有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70亩,全村202户,人口568人,其中劳动力319人。   大路魏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冷暖交差大,酷暑严寒期短,距街道中心1.5公里。   村两套班子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丁桥村

  丁桥村位于临海市邵家渡街道东部,距街道中心2公里,临牛公路北侧,东邻燕头村,西接大路章村,南面是距村300米远的采石场,北面是牛头山水库下游支流邵家渡港。   村域面积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亩,山林面积430亩,村设有6个村民小组,,至2007年末,全村154户,人口455户,全村各户全部安装了自来水,绝大多数安装有线电视,2007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9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758元。   丁桥村主要农业作物以单季杂交水稻及席草为主,20多人参加采石场石料开采,优质石块运往台州各地。一部分村民外出打工,大多数村民发展彩灯来料加工,村经济正在健康稳步发展。   村两套班子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力争近年将村内道路硬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庄头山村

  庄头山村位于临海市邵家渡街道中部,距市中心约8公里,离甬台温高速临海北出口约10公里,距甬台温铁路临海站约5公里,83省道复线穿村而过。村域面积0.8平方公里,村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民风纯朴。席草种植草席加工是本村的特色产业。   庄头山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村总面积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亩,山林面积294亩。设有4个村民小组,至2007年来,全村行政户数108户,人口343人,外来人口37人,其中劳动力240人。全村自来水安装户108户,有线电视安装90户。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4.7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386元,村经济正在健康稳步发展中。   庄头山村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席草种植为主,有90%的农户种植了水稻和席草。全村有百亩以上种植大户3户,2008年正着手组建一家种粮合作社,进一步集约化种植。全村年产席草约1000吨,拥有席草烘干机两台,草席机17台。村民主任创办了彩灯加工厂,安置外来打工人员37人,农闲时,村民做彩灯加工,增加经济收入。   本村已于06年通过整治村验收,村内主要道路硬化,按标准建立了公共厕所、垃圾箱,并派专人负责村内保洁工作,村里打算在09年申报园林村建设,将对村内区间道路进行硬化,配套绿化、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改善村内居住环境。   村两委班子将按照三年工作思路及两委工作承诺内容,逐步实现新农村建设规划,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建设,努力把庄头山建设成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船至村

  临海市船至村位于临海市邵家渡街道东南郊,距市区约10公里,三面环山,西于庄头山,前湾村为邻,南接贤居村,山青水秀,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即将开工建设的83省道临海至杜桥复线横穿我村,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现有农户379户,110人口,耕地面积605亩,山林面积2330亩,果园面积150亩,有柑橘、梨、杨梅等。采石场一个,石矿资源极为丰富,石质好,知名度高,村内有一座小(2)型梅山水库,水资源十分丰富。今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村两位将按照“生产发展,发展方略,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使船至村走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序列。   

石年村

  石年村位于临海市邵家渡街道南部,距街道中心5公里,村东、西两面大山阻隔,南邻钓鱼亭村,北邻东坎村连接许安村。   石年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冷暖交差大,酷暑严寒期短,大钓线公路穿村而过,把整个石年村划为东西。村域总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0亩,山林面积2362亩,至2007年末,全村行政村户数232户,人口678人,其中劳动力428人,造有山塘水库2座,担负着全村的生产,生活用水。全村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率100%,液化气入户率80%,全村总收入340万元,人均收入4500元,村集体经济薄弱,无工业化产业。   石年村主要农业作物以水稻、柑橘、杨梅为主,全村有柑橘面积1500余亩,杨梅面积800余亩,2007年柑橘总量达1000余吨,杨梅总产量达500多吨。村里还有毛竹、板栗、柿、梨等水果,山林资源丰富,对发展水果产业有较大的潜力。   村两套班子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在依山靠山上座开发山林水果基地的文章,扩大水果种植面积,计划成立水果生产合作社,打出石年村水果品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搞好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彻底改变目前的落后住房现象,建设石年新农村。   

枧桥董村

  枧桥董村位于邵家渡街道西边约1.5公里,全村共8个村民小组,335户,总人口1039人。耕地面积560亩,山林面积1006亩,人均纯收入6205元。本村拥有历史悠久的牛皮大鼓制造工艺、技术,草莓种植基地,彩灯制造加工行业持续发展。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带领村民发展经济,提高村民收入,并将村庄道路硬化、路灯亮化,进行村庄整治,为村民打造良好的安居环境。  

年坑村

  年坑村位于邵家渡街道东北部,距街道大约18公里,行政村由年坑、应家湾、丛坑、大箬下、岭脚、应安山、金加山七个自然村组成。    村内耕地面积323亩,山地24亩,设有30个村民小组,至2007年末,全村行政户数417户,人口1391人。约1100人外出务工,在家村民主要靠务农,打散工为主。   年坑村自然环境优美,位于牛头山水库源头,那里山美,水好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2008年83省道工程启动后,给年坑村以后的发展致富带来了好机会。   

章家村

  章家村位于临牛公路北边,北邻邵家渡港,东邻枧西村,西邻邵家渡港,是位于大洋街道,邵家渡街道的中心位置。      章家村属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冷暖交差大,酷暑严寒期短,本村总面积为0.4平方公里,设有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为241亩,全村共141户,人口总数为422人,其中劳动力276人。本村主要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柑桔、草莓为主,全村大部分农户以种植草莓提高经济收入,打开市场销售,远销温州、上海等地,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全村农户都用上合格自来水,并安装有线电视,基本都使用液化气。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276元。本村主要通道实行路面硬化,交通方便对带来全村经济稳步发展有了一定的影响。   村两套班子团结协作精神,将按照“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山下坦村

  山下坦村位于邵家渡街道东北边,紧挨临海火车站场,分为上屋、下屋、朱家岙三个自然村。全村共有428户,总人口近1387人。   山下坦村不仅是我市的席草种植专业村,而且也是生猪养殖专业村,生猪养殖户普及率达到90%,村内有规模养殖场3家,村内基本上每户人家都饲养若干头生猪。此外,该村还是集彩灯加工、制造、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村,村内彩灯产品制造厂家6家,解决了村闲散劳动力200多人。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团结奋进,从村实际情况出发,扎实为民办实事,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教育方面,该村投入十多万资金与溪边、下洋底和下管三村联办了一所中心小学,建成一幢新的学生宿舍楼,开办了幼儿班,方便村里孩子上学。在交通方面,对村内主道路进行硬化,及时修复机耕村路和水沟,方便村民出行。在文化体育方面,对村办公楼进行全面装修的基础上,还专门设了一个老年活动室,配好电视机和DVD,丰富老年人生活;村里还出资硬化了800平方米的水泥篮球场,并安装了多种体育活动器具,方便村民健身。在卫生环境方面,投入10余万资金筹建32只沼气池,充分利用资源;筹集资金实施自来水改造工程,提高了村民的饮用水质量;通过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全村的和谐发展。   

下洋底村

  下洋底村地处邵家渡街道东北角,东临下管村,南接溪边村,西邻山下坦村,北与东塍镇山根村交界。2009年10月开通的甬台温高速铁路穿村而过,同期落成的临海站离我村不到500米,铁路站场经济圈覆盖全村,这里将是邵家渡街道经济发展新的引擎,也将是临海、乃至台州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我村共有东井头、上周、下洋底、上里洋、西岙5个自然村,12个经济小组,共计471户,总人口1450人,其中正式党员51名;土地总面积2832亩,其中耕地面积874亩,园林面积206亩,林地面积1493亩。另有上里洋岙水库、捣臼坑水库、里龙水库等三座水库,不仅灌溉滋润大部分的农田,而且解决上里洋和西岙两个自然村的饮水问题,并落实专人进行巡查,同时由于修建时间长久,今年开展上里洋岙水库、里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浪坑溪流经我村,依势修建一座拦水堰,用于农田灌溉。村内建有一所小学——中路小学,是周边四个村适龄儿童主要的教学园地。   我村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水稻、席草和柑橘,也有种植草莓、桃树,很多农户家饲养母猪,基本参加能繁育母猪保险;有近四分之一的村民到宁波等地务工经商,在农闲时,广大妇女参与串彩灯等来料加工。近年来,我村投资一百多万元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对村里的主干道进行硬化,新建厕所3个、污水处理池1个、垃圾屋1个,购买垃圾车2辆、垃圾桶73个等设施设备。积极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落实门前三包、党员包户、村干部包片,选聘两名村民分片区轮换担当村保洁员。村民出资、政府补助开展“千万农民饮用水安全工程”,铺设2.1公里自来水管道,将主管道送到各自然村村口,基本解决东井头等3个自然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基本完成西岙自然村自来水管网建设。积极开展康居工程,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美化村庄环境,同时解决村民建房难。在正月里邀请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戏剧演出一周,已基本完成模拟电视转换数字电视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2%,村民踊跃参加今年推开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住房保险参保率达100%。   我村党支部、村民委两套班子团结协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借临海火车站建设的契机,积极融入铁路站场经济圈,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下管村

     下管村在邵家渡街道最东北角,东面北面都是山,西邻下洋底村,南与新落成的甬台温铁路临海火车站相邻,是铁路站场经济圈覆盖范围,其中铁路物流园就坐落于我村,邵家渡街道将在这里修建一条道路,我村也积极为招商引资做好前期准备。   全村由大房、二房、阮岙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22个小队,382户,总人口1102人,其中党员24人;土地总面积5046亩,其中耕地面积709亩,园林面积253亩,林地面积3423亩。有小二型水库洞坑一座,小型水库洞桥坦、上塘二座,不仅灌溉滋润大部分的农田,去年我村积极开展“千万农民饮用水安全工程”,由水库引水到每家每户,目前工程已经完工,方便群众喝水,同时这里廉价的水资源也为招商引资一个有利的条件,但是我村水库存在修建时间长久,拟对部分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我村积极加强水库巡查,在台风时节,村两委进行轮班。由于山林数量众多,我村积极落实人员,专人进行对森林巡查。   我村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水稻、小麦、席草和柑橘,也有种植草莓,很多农户家饲养母猪。有不少的村民外出务工经商,在农闲时,广大妇女参与串彩灯等来料加工。今年,我村积极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落实门前三包、党员包户、村干部包片,选聘两名村民分片区轮换担当村保洁员,准备投资8万元左右新建厕所5个、垃圾屋1个,购买垃圾车1辆、垃圾桶50个等设施设备。我村已完成模拟电视转换数字电视工作,住房保险参保率达100%,今年邵家渡街道第一次计划生育三查率达100%。   村两套班子团结协作,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依托火车站建设,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溪边村

  溪边村地处邵家渡街道东北边,临海火车站站场所在地,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10户,2010年底总人口1339人,耕地总面积360亩,村经济总收入1298万元,人均收入7489元。   本村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席草种植为主,有90%的农户种植了水稻和席草。村民主任创办了彩灯加工厂,安置外来打工人员108人,农闲时,村民做彩灯加工,增加经济收入。   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历来重视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本着从讲政治,求和谐的高度,不段加强村综治工作,推进“平安溪边”,创建基础工程建设,村综治工作站的建立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综治工作长效机制,拓宽了村综合工作的视野。   

滩头村

  滩头村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气温湿润,四季分明。村域面积约2.1平方公里,可耕面积还有985亩,山林面积1407亩,良田基本园田化。2008年度农户数586户,人口数1629人,其中党员人数34人,村两委成员13人。  

磨石坑村

  邵家渡街道磨石坑村位于邵家渡街道东北边,紧邻临海火车站站场所在,有磨石坑自然村和呈岙自然村组成。全村区域面积1.8平方公里,共有耕地311亩,林地1689亩。全村共有住户131户,人口377人,4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20位,正式党员16人,村两委成员共有8人。本村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席草种植为主,有90%的农户种植了水稻和席草,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6541元。  

牛头山村

  牛头山村原名坦头村,地处邵家渡街道大田港逆溪上游,紧邻省级风景名胜区牛头山度假区,临牛线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牛头山村经历多次迁移,原址位于老牛头山水库大坝脚下,1979年因建造牛头山水库,村原址拆迁至牛头山水库下流西北500米处,并于2008年将新村建于离旧村向西300米的临牛线公路两边。    全村土地总面积2857亩,其中耕地面积51亩,山林面积2683亩,特产坦头西瓜;共174户,507人,其中党员14人。全村现有企业9家,2家休闲农家乐,2家规模养殖场。   2009年,牛头山村按照宅基地“三统一”要求,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省级生态村工程为建设载体,大力推进新村建设,并列入邵家渡街道第一批启动的康居工程实施村。牛头山新村一期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600多万元,拆除老屋区120多户250多间,建成小区式新居250余间,二期工程建设计划投入80多万元做好电缆入地,花费120万元做好村道亮化和增加村绿化覆盖率,自筹资金11.73万元完成60多亩的老宅基地复垦。同时,建立村级垃圾处理站,由专人负责全村日常保洁,街道一级集中处理。 完善了电力、亮化、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牛头山村先后获得“浙江省小康建设整治村”、“台州市小康建设示范村”、“临海市魅力宜居乡村”等荣誉称号。     一排排崭新的、样式新颖别致的四层四间套小康型住宅楼整齐地矗立着,房前屋后是满眼葱绿的花坛和草坪,整洁平坦的水泥路直达各家门前。“住这样漂亮宽敞的住宅,这在几年前,我们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我们这住房条件跟城里人没啥区别了,你说是不?”牛头山村党支部书记徐国宝脸上满是自豪。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环境优美、卫生整洁、设施齐全、生产方便、生活便利的新牛头山村将展现在众人面前。    

东坎村

  东坎村处于邵家度街道,该村分为坎头等三个自然村,该村比较复杂,最远的东山村和坎头村相距较远,村民主要以种植草莓为主。   


年坑村特产大全




年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