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河区位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东部。面积1560平方千米。总人口15万人(2004年)。
邮编:154622。代码:230904。拼音:Qiezihe Qu。
行政区划
茄子河区辖5个街道、2个镇、2个乡:东风街道、向阳街道、富强街道、新富街道、龙湖街道、茄子河镇、宏伟镇、铁山乡、中心河乡。 >>链接:乡镇简介
茄子河镇 总面积97.16平方千米,总人口4.8万,农业人口2.2万。
中心河乡 位于茄子河区东部,东临密山市,南连鸡东县,东北与北兴农场接壤、与宝清县隔场相望,北临桃山水库,隔水与勃利种畜场相望。境内金沙林场纵贯腹地。面积86.6平方千米。全乡有13个自然屯,9个行政村,1.4万人。
铁山乡 因境内的铁山包得名,辖区面积54.3平方千米,现有人口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782人。
历史沿革
茄子河区,以境内茄子河得名。原属勃利县七台河区管辖,1956年3月并村划乡,设置茄子河乡。1958年9月,并入七台河人民公社,同年底与矿区合并成立七台河矿区人民公社。1 960年3月,改隶七台河镇公社。1961年5月,将七台河镇公社的茄子河、新富、富强、万龙、中心河、龙湖6个生产大队划出,设置茄子河公社。1966年3月,增设中心河公社。同年9月2 6日,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茄子河、中心河公社划归七台河特区管辖,1970年4月改隶七台河市。1981年10月,建立七台河市郊区办事处。1983年10月,将宝清县的宏伟、岚峰两个公社,划归七台河市管辖。1984年1月20日,省政府批准,设置茄子河区。
1992年,茄子河区 七台河市管辖的市辖区。位于市境东部,东、东北与宝清县毗邻,南与密山市、鸡东县接壤,西与桃山区相连,北与勃利县分界。全区总面积1560.1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全区共辖东风、向阳、富强3个街道办事处和中心河等5个乡。1992年末全区总人口12.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万人。区政府驻地东风街。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年,茄子河区辖:东风街道、向阳街道、新富街道、富强街道、茄子河镇、铁山乡、中心河乡、红卫乡、岚峰乡。
2000年,茄子河区辖5个街道、2个镇、3个乡:新富街道、东风街道、富强街道、向阳街道、龙湖街道、茄子河镇、宏伟镇、铁山乡、中心河乡、岚峰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3386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东风街道 12197 新富街道 8441 富强街道 10259 向阳街道 6348 龙湖街道 9002 茄子河镇 34584 宏伟镇 12314 铁山乡 17711 中心河乡 14611 岚峰乡 8401
2001年初,岚峰乡并入宏伟镇。
茄子河区辖5个街道、2个镇、2个乡,69个居委会、62个行政村:新富街道、东风街道、富强街道、向阳街道、龙湖街道、茄子河镇、宏伟镇、铁山乡、中心河乡。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5万人 | 1560平方公里 | 230904 | 154600 | 0464 | 查看 茄子河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东风街道 | 0 | 0 |
---- |
查看 东风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向阳街道 | 0 | 0 |
---- |
查看 向阳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富强街道 | 0 | 0 |
---- |
查看 富强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新富街道 | 0 | 0 |
---- |
查看 新富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龙湖街道 | 0 | 0 |
---- |
查看 龙湖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茄子河镇 | 约4.8万人 | 97.16平方公里 | 富强村 | 查看 茄子河镇谷歌卫星地图 |
宏伟镇 | 0 | 0 |
---- |
查看 宏伟镇谷歌卫星地图 |
铁山乡 | 约1.3万人 | 54.3平方公里 |
---- |
查看 铁山乡谷歌卫星地图 |
中心河乡 | 0 | 86.6平方公里 |
---- |
查看 中心河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新兴区 |
七台河市新兴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是七台河市的西部“窗口”,1984年建区,总面积142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300至131044/,北纬450至46037/,年平均气温5.10C。下辖10个街道办事处、32个社区,1个镇、12个行政村,总人口24万。区内交通四通八达:七台河市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和客运中转站均座落于区内, 308省道、七勃路、七桦路、依宝路经由此地,构成了幅射周边市县连接省城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辖区煤炭资源丰富:主产焦煤、肥煤和气煤,是全国三大稀有煤田开采保护区之一,原煤储量17亿吨,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创业与建设,已发展成为全市的煤炭生产基地、焦炭及煤化工生产基地、循环经济发展基地、蔬菜水果批发基地、商贸集散地和交通物流中心。 |
桃山市 |
桃山区面积74平方千米。总人口16万人(2004年)。 邮编:154600。代码:230903。拼音:Taoshan Qu。 行政区划 桃山区辖6个街道、1个镇:桃南街道、桃北街道、桃西街道、兴岗街道、桃东街道、桃山街道、万宝河镇。 >>链接:乡镇简介 历史沿革 桃山区,以境内桃山得名。中华民国时期,属勃利县管辖,初隶南乡,后改隶小五站镇。东北沦陷后,隶属十一甲。1938年5月,日本侵略者强占民地,设立桃山开拓点。1945年“ 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勃利县第五区管辖,1948年3月划归新增设的七台河区,1951年 2月改为第十二区,1955年5月复改为七台河区。1956年3月,撤区划乡,隶属七台河乡管辖。 1958年9月,并入七台河人民公社,同年底划归七台河矿区公社管辖,1960年3月改隶七台河镇公社,“政企合一”。1961年5月,政企分开。1965年2月,划归七台河特区管辖,1970年 4月改隶七台河市。同年5月,设立市属桃山街道办事处,1973年6月并入红旗公社。1978年9 月,市政府自北山迁至桃南(今桃山区)。1981年10月,复设桃山街道办事处。1984年1月2 0日,省政府批准,设立桃山区。 1992年,桃山区 七台河市管辖的市辖区。位于市境西部,东与茄子河区毗邻,西与新兴区接壤,南部和北部与勃利县分界,为市政府驻地。全区总面积74.3平方公里,辖有桃西、桃北、桃南、新岗4个街道办事处和桃西乡。1992年末全区总人口10.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 1万人;满、回、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2%。区政府驻地桃南街。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2000年,桃山区辖6个街道、1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5748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桃南街道 33956 桃北街道 31984 桃东街道 26836 桃西街道 17860 桃山街道 12281 兴岗街道 13461 万宝河镇 21106 桃山区辖6个街道、1个镇,30个社区、6个行政村:桃西街道、桃东街道、桃南街道、桃北街道、桃山街道、兴岗街道、万宝河镇。 地图 |
茄子河区 |
茄子河区位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东部。面积1560平方千米。总人口15万人(2004年)。 邮编:154622。代码:230904。拼音:Qiezihe Qu。 行政区划 茄子河区辖5个街道、2个镇、2个乡:东风街道、向阳街道、富强街道、新富街道、龙湖街道、茄子河镇、宏伟镇、铁山乡、中心河乡。 >>链接:乡镇简介 茄子河镇 总面积97.16平方千米,总人口4.8万,农业人口2.2万。 中心河乡 位于茄子河区东部,东临密山市,南连鸡东县,东北与北兴农场接壤、与宝清县隔场相望,北临桃山水库,隔水与勃利种畜场相望。境内金沙林场纵贯腹地。面积86.6平方千米。全乡有13个自然屯,9个行政村,1.4万人。 铁山乡 因境内的铁山包得名,辖区面积54.3平方千米,现有人口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782人。 历史沿革 茄子河区,以境内茄子河得名。原属勃利县七台河区管辖,1956年3月并村划乡,设置茄子河乡。1958年9月,并入七台河人民公社,同年底与矿区合并成立七台河矿区人民公社。1 960年3月,改隶七台河镇公社。1961年5月,将七台河镇公社的茄子河、新富、富强、万龙、中心河、龙湖6个生产大队划出,设置茄子河公社。1966年3月,增设中心河公社。同年9月2 6日,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茄子河、中心河公社划归七台河特区管辖,1970年4月改隶七台河市。1981年10月,建立七台河市郊区办事处。1983年10月,将宝清县的宏伟、岚峰两个公社,划归七台河市管辖。1984年1月20日,省政府批准,设置茄子河区。 1992年,茄子河区 七台河市管辖的市辖区。位于市境东部,东、东北与宝清县毗邻,南与密山市、鸡东县接壤,西与桃山区相连,北与勃利县分界。全区总面积1560.1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全区共辖东风、向阳、富强3个街道办事处和中心河等5个乡。1992年末全区总人口12.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万人。区政府驻地东风街。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年,茄子河区辖:东风街道、向阳街道、新富街道、富强街道、茄子河镇、铁山乡、中心河乡、红卫乡、岚峰乡。 2000年,茄子河区辖5个街道、2个镇、3个乡:新富街道、东风街道、富强街道、向阳街道、龙湖街道、茄子河镇、宏伟镇、铁山乡、中心河乡、岚峰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3386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东风街道 12197 新富街道 8441 富强街道 10259 向阳街道 6348 龙湖街道 9002 茄子河镇 34584 宏伟镇 12314 铁山乡 17711 中心河乡 14611 岚峰乡 8401 2001年初,岚峰乡并入宏伟镇。 茄子河区辖5个街道、2个镇、2个乡,69个居委会、62个行政村:新富街道、东风街道、富强街道、向阳街道、龙湖街道、茄子河镇、宏伟镇、铁山乡、中心河乡。 |
勃利县 |
勃利县面积4466平方千米。总人口37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勃利镇。邮编:154500。代码:230921。区号:0464。拼音:Boli Xian。 行政区划 勃利县辖5个镇、6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新起街道、新华街道、元明街道、铁西街道、城西街道、勃利镇、小五站镇、大四站镇、双河镇、倭肯镇、青山乡、长兴乡、永恒乡、抢垦乡、杏树朝鲜族乡、吉兴朝鲜族满族乡。境内有:种畜场、北兴农场。 历史沿革 勃利县,以境内勃利河(今西北楞河)得名。勃利,满语,“幸福、吉利”之意。清代属三姓副都统管辖。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吉林巡抚等奏准,拟于依兰府东境增设勃利县,列为“暂行缓设”之列。中华民国成立后,经过现场调查和履行呈请程序,1917年5月10日批准,设置勃利县。设治委员于同年9月16日启用关防,县址设于大四站,定为三等县,隶属依兰道。后因县城遭匪患,1919年秋迁至大碾子河镇老街基。1929年2月,废除道制,由吉林省直辖。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划归三江省管辖。1939 年6月,将南境之林口村、古城镇、龙爪村和青山村划出,设置林口县。1943年10月,划归东满总省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合江省管辖。1947年2月,合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将依兰县东南部双河地区划出,设置双河县,县政府驻双河镇,隶属合江省管辖。 1948年5月,撤销双河县,并入勃利县。1949年5月,撤销合江省,改隶松江省。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划归合江专区管辖。1957年1月22日,省人民委员会通知,将原鸡西县的兴农、平安河和哈达砬子3个乡划归勃利县管辖。1965年1月1日,将兴农公社划归鸡东县管辖。同年2月2日,国务院批准,将七台河镇划出,设立七台河特区。隶属合江专区。1966年2月,将密山县境内国营兴北农场划归勃利县管辖。同年9月,将茄子河、中心河两个公社划归七台河特区管辖。1983年10月,将勃利县划归七台河市领导。 1992年,勃利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完达山脉西麓。北临桦南县,东接宝清县、七台河市,南部和西部与鸡东县、林口县接壤,西北与依兰县毗邻。全县总面积4455平方公里。全县共辖14个乡、镇。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3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5万人,占 26.3%;满、朝鲜、蒙古、锡伯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9%。县政府驻地勃利镇。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勃利之称的由来,大致有三种说法。其一,勃利县因据古代勃利州而得名;其二,当时建置县治时,依兰道尹以“勃发、顺利”之意而命名;第三种说法,此地远于辽代,是五国部之地,称五国部城首为博和里国博和利,“勃利”则为“博和利”之转音。 唐代曾在黑水府下设置勃利州,辽代属生女真五国部,据考证唐代的勃利州是辽代五国部之一的剖阿里部(剖阿里系满语“豌豆”之意),应在今苏联伯力一带。清初为和屯噶珊之地。三姓地方分为荒里、荒外,此地当时属荒外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拟设县治,未实现。民国三年(1914年)派官吏实地勘查后,将依兰县东南地带析出,于四站(今勃利镇)置设治局,民国六年(1917年)改设治局为勃利县,属吉林省依兰道管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后,废除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勃利县直隶吉林省为三等县。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伪满洲国改行帝制,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成立三江省公署,勃利县由吉林省划归三江省管辖,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将本县西部地区划归林口县,康德十年(1943年)十月设置东满总省和兴安总省,与此同时又将勃利县由三江省划归东满总省所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东北光复,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伪省合并为九省,勃利县划属合江省管辖。全国解放后,恢复东北三省。勃利县隶属干黑龙江省。一九七〇年由勃利县析置七台河市。 2000年,勃利县辖5个镇、9个乡:勃利镇、倭肯镇、双河镇、小五站镇、大四站镇、镇郊乡、长兴乡、青山乡、罗泉乡、抢垦乡、杏树乡、吉兴乡、永顺乡、恒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2073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勃利镇 92100 小五站镇 20598 大四站镇 23717 双河镇 19767 倭肯镇 15527 镇郊乡 18180 长兴乡 10109 罗泉乡 8561 抢垦乡 11528 杏树乡 15749 吉兴乡 12571 恒太乡 11192 永顺乡 9417 青山乡 17305 北兴农场虚拟镇 22466 种畜场虚拟镇 11949 www.xzq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