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根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2009年初,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082106 | 318000 | -- | 查看 上山根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后赵村 |
后赵村是白水洋镇白水洋办事处的一个行政村。 我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2009年初,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 |
塘岙村 |
塘岙村位于临海市西北部,是一个山区乡村,森林覆盖率达82%,生态环境优美,景色秀丽。全村共有农业人口447人,设党支部1个、党员7名,村民小组5个、村民代表15名。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12427元,全村可支配收入3万元。 近几年来,在市林业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村依托丰富的山资源,积极实施兴林富民工程,种了50亩竹林,这些竹林产的竹笋,竹子,成为村集体经济的新收入。 今年村两委带领勤劳的塘岙村民把村通向外面世界的道路硬化了,这样村民出行更方便了。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许多村民盖上了新楼房,不少农户还在临海市区或白水洋镇镇购置商品房。 |
八村村 |
八村村位于临海市西北部,是一个山区乡村,森林覆盖率达81%,生态环境优美,景色秀丽。全村共有农业人口1120人,设党支部1个、党员16名,村民小组20个、村民代表60名。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3220元,全村可支配收入3万元。 近几年来,在市林业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村依托丰富的山资源,积极实施兴林富民工程,改造了170亩老茶园,这些茶园产的茶叶,将成为村集体经济的新收入。 今年11月份村两委带领勤劳的八村村民正把村通向中央屋村的道路修建了,这样村民出行更方便了。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许多村民盖上了新楼房,不少农户还在临海市区或白水洋镇镇购置商品房。 |
丰坑村 |
丰坑村位于临海市西北部,是一个山区乡村,森林覆盖率达75%,生态环境优美,景色秀丽。全村共有农业人口447人,设党支部1个、党员5名,村民小组13个、村民代表39名。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10327元,全村可支配收入4万元。 近几年来,在市林业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村依托丰富的山资源,积极实施兴林富民工程,种了50亩杨梅,这些杨梅相信再过3,5年又能成为村集体经济的新收入。 今年村两委带领勤劳的丰坑村民把村内部分道路硬化了,这样村民出行更方便了。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许多村民盖上了新楼房,不少农户还在临海市区或白水洋镇镇购置商品房。 |
中央屋村 |
中央屋村位于临海市西北部,是一个山区乡村,森林覆盖率83%,生态环境优美,景色秀丽。全村共有农业人口900多人,设党支部1个、党员16名,村民小组6个、村民代表18名。农民人均收入8220元,全村可支配收入2万元。 近几年来,在市林业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村依托丰富的山资源,积极实施兴林富民工程,新增100亩杨梅,这些杨梅3—5年后,将成为村集体经济的新收入。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许多村民盖上了新楼房,不少农户还在临海市区或白水洋镇镇购置商品房。 |
东杜村 |
东杜村是白水洋镇辖区内的一个行政村,人口不足千人。位于白水洋办事处,与双楼村、上游村毗邻。村里的农民主要以外出务工为营生,当然这里生产的蜜桔,杨梅,梨等水果也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
下峙村 |
位于白水洋镇镇东北方,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面积1200亩,总户数210户、总人口670人,暂住人口400人,党员20名,支部1个。近年来在白水洋镇政府的的正确引导下,村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创出佳绩,村农业总产值和村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农民建起了新房,用上了电脑,过着幸福安康的日子。 |
前塘村 |
白水洋镇前塘村是白水洋辖区下的一个行政村,该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 |
桥头蔡村 |
临海市白水洋镇桥头蔡村位于临海市西部重镇白水洋的双港乡,耕地面积472,山林面积2722亩,全村现有人口1028人,362户,党员14人,老中青合理发展,依法产生村两委干部3人,村组织健全,工作协调。近几年来,村两委以“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稳定了村里的社会环境,群众和睦相处,干部安心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本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胡头宋村 |
白水洋镇胡头宋村共有户数270户,人口781人,耕地面积284亩,山林867亩。本村属双港集镇范围,离双港街100米左右;交通十分方便,全村有豆腐皮加工点20余家,生产的豆腐皮销往全国各地,是本镇特色农副产品。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本村先期投资100多万元,规划了30余亩的移民小区建设,本村党支部在2000年、2008年度被白水洋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
桥西村 |
白水洋镇桥西村由塘邬金、桥头、戴庄、上岸头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户数150户,人口548人,耕地505亩,山林396亩。本村地理位置优越,属双港集镇辖区范围,赤白线穿村而过,2008年至2009年,本村投资20多万元,修通了联通桥头、戴庄、上岸头等自然村的道路并且对主要道路安装了路灯,进行亮化建设。村党支部多次被临海市委、双港区委和双港镇委评为先进党组织。 |
白水洋村 |
白水洋镇是浙江省中心镇,临海市的西部重镇。临海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小康县市和中国无核蜜桔之乡,白水洋镇地处临海、天台、仙居三县市的接壤处,镇域面积217平方公里,人口10万余。 白水洋镇人民政府驻地白水洋村是白水洋镇的中心村,人口近6000。是白水洋镇的一个中心村,大村,下辖三个排。我村是白水洋镇的经济、文化中心,历来商贸发达,工业上以工艺品,医疗器械、包装和建筑材料四大特色产业为主。农业上主要出产杨梅、翠冠梨等特色农产品。 白水洋村人民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到白水洋来投资、旅游。 |
上山根村 |
上山根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2009年初,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 |
西官村 |
白水洋镇西官村是白水洋辖区下的一个行政村,该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2009年初,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 |
殿前陈村 |
殿前陈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2009年初,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 殿前陈村2009年年初总人口543人,年末总人口546人。合计平均人口545人。本村育龄妇女154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34人(拥有一个孩的妇女人数为71人,领取独生子女证的户数为11户)。其中绝育24人,放环82人,采用避孕药具的4人,待孕0人,怀孕0人,哺乳期和需放环7人。 “双基工程”工作:(1)、成立了领导班子,落实了办公场所;(2)、干部、党员分工明确,落实了责任制;(3)、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学习讨论,通过了《计划生育村规民约》等有关制度;(4)、宣传到户,张贴有关“优生两免”政策和永久性标语。 |
后谢村 |
后谢村是白水洋镇白水洋办事处的一个行政村,该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2009年初,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 后谢村与后赵村、塘岙村、八村村、丰坑村、中央屋村、东杜村、下峙村、前塘村、桥头蔡村、胡头宋村、桥西村、白水洋村、上山根村、西官村、殿前陈村、东方红村、上庄村、大雷村、白水下村、后山林村、湖东村、下洋村、渭溪村、通济堂村相邻。 |
东方红村 |
白水洋镇东方红村位于白水洋镇辖区的中东部,一个小村。我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2009年初,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 |
上庄村 |
白水洋镇上庄村是白水洋辖区下的一个行政村,该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2009年初,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 上庄村与后赵村、塘岙村、八村村、丰坑村、中央屋村、东杜村、下峙村、前塘村、桥头蔡村、胡头宋村、桥西村、白水洋村、上山根村、西官村、殿前陈村、后谢村、东方红村、大雷村、白水下村、后山林村、湖东村、下洋村、渭溪村、通济堂村相邻。 |
大雷村 |
白水洋镇大雷村位于风景秀丽的大雷山脚下,自2000年以后由原来几个小村共同形成了一个新的行政村。取名大雷村。大雷村有美丽的山,山涧小溪常年溪水不断,是典型的风景秀美,休闲旅游的好地方。这里的夏天尤其的美丽。白水洋镇大雷是白水洋辖区下的一个行政村,该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2009年初,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 |
白水下村 |
白水洋镇白水下村是白水洋辖区下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村民以在家务农为主,主要收入来源依靠杨梅、梨等水果作物。该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白水洋镇白水下村是白水洋辖区下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村民以在家务农为主,主要收入来源依靠杨梅、梨等水果作物。该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 |
后山林村 |
白水洋镇后山林村是白水洋辖区下的一个行政村,该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 |
湖东村 |
白水洋镇湖东村是白水洋辖区下的一个行政村,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是种植杨梅、梨等水果。另外外出务工人员也比较多。该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 |
下洋村 |
白水洋镇下洋村是白水洋辖区下的一个行政村,该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 |
渭溪村 |
白水洋镇渭溪村是白水洋辖区下的一个行政村,该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我村积极投入到园林村的创建活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分工,经过一年的努力,村道实现了全面硬化、绿化,污染管道整治,落实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制度,建造了村民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 |
通济堂村 |
白水洋镇通济堂村是白水洋辖区下的一个行政村,该村自然环境优越,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庄四周绿树成荫,村间桔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