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村地处括苍西北部的山村,距35省道1公里,全村共有286户,848人,拥有林地2509亩,耕地363亩,园地142亩。有500万元产值以上企业3家,以木制工艺品为主要产品。2007年人均收入达到6072元。村里建有农民专业果蔬合作社一家。
我村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土地十分肥沃,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距35省道1公里,是括苍镇重点工业区块。
我村于2005年开始,积极投身村庄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投入66多万元建设公共厕所改造、路灯亮化、村庄绿化、村内排污污水处理、道路硬化等工程,为广大村民提供了娱乐活动、环境卫生,深受村民称赞。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082107 | 318000 | -- | 查看 大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下泛村 |
括苍镇下泛村位于括苍镇山脚下,是括苍镇的新农村示范地,其中良田面积达到273亩,山林面积960多亩,耕地面积只有273亩,林地和园地663亩,村不足220户,人口618人,人均收入6580元,拥有0员26人,括苍镇下泛村村书记杨浙新,村民委员会主任许良富,村支部支委李洪多、李哲军,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杨康春,村民委员许从照,村文书陈三志。村里的主要经济支柱有水果、竹珠加工、养殖、水电开发等四大产业。全村现有柑橘、杨梅、大白桃等水果面积400多亩,其中已受益300多亩;鸭养殖大户3户,共养有10000多羽;劳务输出300多余人;村里有竹珠作坊加工户3户,企业2家,从事竹木工艺加工的人口占三分之一。除了这些从事水果、养殖、加工业外,全村还有66户在外办电站,这些户每户每年人均收入都在20多万元。下泛村是个小村,没有土地,没有丰富的工业和农业,也没有条件发展旅游业,但是村有大量的水电站开发人才。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钱徐村 |
钱徐村与镇区紧密相连,共有人口1935人,共652户。全村拥有耕地面积763亩,园地395亩,森林面积1555亩。村民人均收入达4580元。我村是括苍镇从河南公路通往临海市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多措并举,带领村民科技种田,逐步使家家户户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人均收入达到4580元。2006年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帮扶下,该村积极筹措资金40万元,修通外通公路和六条主要街道,下力搞好排水沟环村林工程建设,修缮了村党支部和村委办公室。目前,该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广大农民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村风朴实,发展势头良好。 我村在民主管理方面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制定民主管理程序,坚持村务公开,扩大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对现有村庄街道清理、美化、绿化,完善了民主管理场所。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山头何村 |
临海市括苍镇山头何位于35省道复线,有个205亩的蓝莓种植基地,里面种植着包括夏普兰、戴安娜等20多个品种。日前,国家农业部、林业部有关专家在考察这片蓝莓基地时,赞叹“这个基地试种的品种目前在国内是最丰富的。” 本村 村民小组数10个,户数307户,人口数1023人,党员31人。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方溪村 |
临海市括苍镇方溪村位于永安溪畔,风光秀丽,方溪水库正在建设中。本村村民小组数4个,户数169户,人口数478人,党员14人。吴仲尧为任命。以农业、旅游业为主。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上泛村 |
上泛村坐落在下泛村上方,故称为上泛。我们上泛村共6个承包组,230户,650人。村级班子成员8人,党员14人,村民代表24人。山林面积1210亩,耕地面积290亩,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3482元。近年来,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因地制宜,制定村民建房规划,较大规模地进行村庄整治建设,为创建和谐社会,实现人居佳市打下了扎实基础。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岭溪村 |
岭溪---桃花盛开的地方,首届括苍山桃花节举办地,位于括苍山下,永安溪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交通便捷,大岭公路穿村而过,南接河南公路,北连省道石柱线。全村325户,人口979人,全村种植各类水果700多亩,并建有大白桃种植基地和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为全村科普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岭溪村被临海市科协列入科普示范村创建行列。在上级科协的正确领导下和括苍镇科协的具体指导下,岭溪村将科普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作为实施“科教兴村,科技强村”战略的重要任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逐项狠抓落实。 |
下洋顾村 |
一、地理位置 下洋顾村位于临海市西部括苍山北麓旅游重镇的括苍镇,西接西边王村,北临永安溪与35省道、台金高速公路相对,南与维前王村、陶西村接壤,东临括苍镇的象鼻岩景区,距临海市区16公里,距临海市西部重镇白水洋镇8公里。该村现又8米宽水泥路直通括苍镇并直通35省道,交通便利,环境宜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居住条件进一步提升。 二、自然环境 下洋顾村地理位置界于北纬28°52′~28°56′,东经130°15′~132°40′之间,位于镇驻地西北2.5公里处,北离永安溪较近,东面有象山,临溪处有名胜象鼻岩。村内以种植桃为主,地势平坦。有耕地482亩,山地600亩,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属平原地区。下洋顾村地处中亚热带季风盛行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冬天严寒,一月平均气温为5.8℃,极端最冷气温-6.9℃,夏天酷热,七月平均温度为28.1℃,极端最高气温39.6℃,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4、9月最多,5~6月为梅雨季节,7~8月在热带高压控制下,除台风暴雨和局部雷雨外,以晴热天气为主,7~9月台风活动较频繁,带有洪涝灾害。 |
小海门村 |
小海门村1949年前土地贫瘠,亩产只有四五百斤。1949年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田造地,从缺粮村变成余粮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曾受到地区、县(市)的表彰,以农业先进村而出名。过去流传着:出西门、过浮桥,城西不能种早稻的民谣。1953年,小海门村办起城西区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并试种早稻,改单季为双季,粮食取得丰收。小海门等村踊跃向国家投售爱国粮,因而将原乡名小岭改-国。 50年代末、60年代初,小海门村党支部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在永安溪边安装2台抽水机,建造水沟长1500多米、防洪坝500多米,战胜严重自然灾害的侵袭,粮食连年增产,并发展桑蚕100多亩。村党支部获得地区、县标兵党支部称号,组织部领导曾来村考察,并召开地区、县组织部长现场会议。村党支部还发挥共青团的作用,当时有38名团员的团支部,团结全体青年,积极开展突击队活动,丰产试验和科学研究等成绩显著,于1961年2月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标兵团支部。《中国青年报》于同年3月21日刊登了团中央青农部工作组对小海门团支部的调查报告,并发表了题为《我们需要更多的小海门团支部》的社论。1963年团支委何木兰去北京出席团中央召开的座谈会。1964年5月团支部书记何通斋出席全国第九次团代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并拍照留念。 70年代投放大量劳力,改田造地。1974年开始全面平整土地,填塘移坟、改造低洼田,连续2年,投资2万余元,每年每个劳力都投放100多工,计投放28万多工,完成石方1万多立方米,改建一条长1500多米的抽水机沟和一条长1000多米的排水沟,造好5条长2200多米的机耕路。平整后不仅便利种植,还增加耕地面积30亩。1977-1978年又投入14万多工,投资8000元,完成石方4000多立方米,将岩上湾、溪渚洋的100多亩荒滩改造成旱地,从缺粮村变成余粮村。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整农业结构,1985年利用山脚坡地种柑桔50亩、枇杷40亩、杨梅30亩;1987年栽种黄桃100亩。目前有果园200多亩,年产水果150吨,年经济收入近10万元。1992年粮食总产达557吨,比1978年增加25%,人均产粮656斤。村党支部1986年开始连年被0临海市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小海门村-木材集散地 推广会小海门村,历史上有撑船搞运输和做园木(箍桶)的副业。1949年前有长船20多艘,1949年后曾发展到30多艘,加入灵江运输社。80年代汽车运输业兴起,长船运输自行消亡。箍桶业有近百年历史,1949年前有箍桶匠五六十人,50年代曾发展到百余人。产品有马桶、肥桶、高脚桶等,运往临海各地市场销售,远近闻名。70年代塑料生产兴起后,园木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大幅度下降。一些村民转做木材生意(贩运树料、板料)。1981年后,贩运木材从几十人发展到上百人,开始从仙居县下阁、白塔等地购入,近几年都从丽水地区龙泉、庆元等县购入,在村区设市场,销往临海、黄岩、椒江、三门等市(县)。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销量的增加,小海门村与城西工商所于1990年投资27万元,在小海门车站对面建起占地4600平方米的木制品交易市场。市场每天营业,年营业额达1200多万元,经营木材的村民,年收入最多的达3万多元,最少的也可收入5000元,年经济收入达80多万元。随之,货运、客运的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起来,村民有运货汽车5辆、拖拉机24辆、面包车2辆、三轮卡车15辆,从业人员50多人,年经济收入达30多万元。 小海门村-工业发展 70年代有100多个妇女经营结草编、绣花边家庭副业。80年代开始发展车木工艺,目前布满全村。很多农户都备有泡光机、钢线锯机和小电动机,成为家庭工厂。利用本地木材资源,加工半成品,销往黄岩、仙居、临海等工艺礼品厂,年经济收入达50多万元。 1982年由6个村民合资办起量具厂。至1991年办有铸件厂、塑料厂、五金厂、服装厂、水泥预制厂、锯板厂、饲料加工厂等10家企业,从业人员60多人,年产值达100多万元。1992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分析了本村的经济状况和交通便利的地理条件,在乡党委的帮助支持下,于是年3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在省道临金公路两侧,建小海门工业小区和商业住宅区,逐步形成小集镇。同时制订了规划和优惠政策,吸引了外地人员来投资办厂。投资170万元的爱国丝绸制衣厂,于当年11月份开始投产,有职工60多人,年产值可达500万元;由供销部门和临海市石油公司合办的小海门加油站,投资40多万元,现正在建设;市有关部门的信用大楼、保险大楼、工商大楼都已落实地基,正在动工建设;村民个体的修理店、百货店、饮食店10多家已开始营业。 |
大岭村 |
大岭村地处括苍西北部的山村,距35省道1公里,全村共有286户,848人,拥有林地2509亩,耕地363亩,园地142亩。有500万元产值以上企业3家,以木制工艺品为主要产品。2007年人均收入达到6072元。村里建有农民专业果蔬合作社一家。 我村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土地十分肥沃,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距35省道1公里,是括苍镇重点工业区块。 我村于2005年开始,积极投身村庄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投入66多万元建设公共厕所改造、路灯亮化、村庄绿化、村内排污污水处理、道路硬化等工程,为广大村民提供了娱乐活动、环境卫生,深受村民称赞。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