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台州 >> 临海市 >> 永丰镇 >> 蓼岸村

蓼岸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蓼岸村谷歌卫星地图)


蓼岸村简介

  一、概况:
     蓼岸村位于临海市西北方向近郊,距市区12公里;目前全村共有355户,常驻人口1127人,全村共有党员36人,村两委成员10人。耕地面积629亩(水田322亩),林地面积1499亩,07年农民人均收入6209元。
  二、蓼岸村发展历程
     1999年,蓼岸村二轮土地承包时,全村平均每人0.52亩耕地面积,山林面积1499亩。由于生活和生产用水靠山坑自然水,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都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人多地少,村内没有支柱产业,村民基本上靠从事农用车运输等家庭副业、外出打工以及种植小水果为生。村内贫富不均匀,富的资产上百万,贫的勉强温饱,但大部分属于温饱型。1998年,蓼岸村村委会进行了新一任的选举,2002年,村党支部面对村内村容陈旧、道路难行的现状,在新任党支部的带领下,新一届村两委痛定思痛,改变“等、靠、要”的工作作风,根据村实际,决心自力更生,下大力发展经济,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制订村庄整治规划,逐步有效地推进实施。1999年在新一任村党委的领导下,蓼岸村制订了新的村庄规划方案,并于当年计划实施。村两委对村庄整治规划制定了详尽的操作的规程,建房严格按照级差排基或抽签的方式解决,干部与普通一视同仁。由于政策公正公开,措施公平透明,村庄整治计划落实有效。通过拆除旧房、大规模的拆移旧坟等多种措施,提高了村内土地利用效率,也为村集体赢得了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桶金。村里逐步用自有资金建起公共设施,2006年又投资140万元完成了全村共8200多平方,2008年投资181万元路面硬化施工和铺设排污管道铺设工作。至2003年底,全村已审批建房200多间,村建房率达80%以上,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住房条件 。
  二是一手抓特色农业,一手发展工业经济。根据镇党委、政府发展“工业卫星镇” “农业特色镇”、“集镇精品镇”的目标,针对人多地少是基本情况,村两委走出农业单靠阴影,逐步引导农民发展水果种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目前,蓼岸村共有杨梅、犁、柑桔等水果509亩,年收入180万元。村党委按照“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思路积极招商引资。2006年成功引进黄岩一家亿文具制造企业,2006年村集体统一为全村村民缴纳了农医保费,成为永丰镇村经济发展较好的一个。经过努力,蓼岸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陆续取得了市级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基础设施建设先进村、综合治理先进村等荣誉称号。2007年村庄整治合格村,2008年生态合格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082108 318000 -- 查看 蓼岸村谷歌卫星地图

蓼岸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蓼岸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吕山店村

  吕山店村位于永丰镇政府东北方向约5公里处,交通便捷,104国道南北贯穿且紧靠始丰溪岸。全村共有210户,627人,人均耕地面积0.24亩。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仅靠农业和外来加工业、外出打工。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村庄规划无法实施,老屋倒塌,村内道路不通,露天粪坑随处可见,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是临海以北104国道旁边最为破烂的一个村庄,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2009年开始实施康居工程以来,一座座高楼、别墅相继落成。村内道路硬化1.5公里,埋设排污管线1.1公里,新建污水处理池一只、公共厕所一座、配置垃圾桶14只;完成照明电路改造和自来水工程、村庄绿化等,供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公共基础设施齐全,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崭新的吕山店拔地而起。  

桥下村

桥下村  桥下村位于永丰镇西北部,择溪而居,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民风淳郁.该村由占家岙与桥下两个自然村组成.村中现有居民1327人.村中盛产垂面,豆腐皮,久赋盛名,风味独特.村中教育设施完善,通村公路及通村公交齐全,交通较为便利.  

柴埠渡村

  永丰镇柴埠渡村北靠35省道,南临永安溪,三面环山,环境优美,现有村民267户801人,耕地面积420亩,山林面积2100亩。近几年来,投入资金60余万元,对村庄进行改造。村里有240穴公墓一处。村内安装了老年健身器材两套,新建了村文化广场和办公楼。村内绿化率达20%以上,山林覆盖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村内文化设施完善,治安良好,建有一流的小学、幼儿园和卫生室。村民经济总收入7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70万元,二三产业收入300万元。柴埠渡村干部、村民决心团结一致,共同创造一个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环保的新农村   

下塘园村

  永丰镇下塘园村北靠35省道,南临永安溪,三面环山,环境优美,现有村民562户1965人,耕地面积1500亩,山林面积1700亩。近几年来,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对村庄进行彻底改造。拆迁了5个自然村,整理土地1500亩。田间实现了沟、渠、路综合配套,路旁绿化,建造通村公路4公里,机耕道路18.5公里,凉亭五座,泵站四座,牌楼一座,700穴公墓一处。村内路面硬化13000平方,并埋设了地下排水排污管道,建成了污水净化处理湿地600平方米。村内街道两旁全部进行绿化,建成占地6000多平方的中心公园,全部铺设了草坪和绿化苗木,落实了村保洁员。村内安装了老年健身器材两套,新建了村文化广场和办公楼。村内绿化率达20%以上,山林覆盖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村内文化设施完善,治安良好,建有一流的小学、幼儿园和卫生室。村民经济总收入119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79.8万元,二三产业收入573万元,建有无公害蔬菜基地500亩。下塘园村干部、村民决心团结一致,共同创造一个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环保的新农村。  

更楼村

  更楼村位于原更楼乡中心,依山傍水.村共有面积502亩.其中水田458亩,旱地44亩,山林面积1308亩.更楼村现分12小组,有427户,1323人.2008年人均收入6309元.  

江溪村

  江溪村座落于千年文化古城,无核密桔之乡的临海城西,是当地有名的水果村,生态村,文明村和先进文化示范村.全村分为6个自然村,共有493户1561人,其中劳动力人口924人.山林面积有3720亩,园地面积1574亩,人均收入约为3889元.    在新农村建设中,江溪村在6个自然村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改厕289户、实施沼气项目85户、自来水管网覆盖率达100%,真正把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体现到户,确保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在 “两清、两添、两拆、两建”活动中,该村共清理垃圾17吨,清污泥9吨,添娱乐设施,添图书报纸.改拆除路障2处,拆柴垛18个,平整道路6.3公里,建水塘3个,建垃圾池6个。不仅如此,近年来,该村还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办成群众所盼所想一直没能实现的十余件实事,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面对江溪村日新月异的变化,65多岁的梁才正老人逢人便说,改善水、电、路,农民幸福生活跨出了头一步,村庄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我们生活得更开心。如今,早晚散步或三五成群到村文化活动中心打牌、下棋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了。  

岭后村

  岭后村座落于千年文化古城,无核密桔之乡的临海城西,是当地有名的水果村,生态村.全村分为5组共有160户550人,其中村两委成员6人,劳动力人口330人.山林面积有1497亩,园地面积964亩,人均收入约为4321元.    在新农村建设中,岭后村实现了自来水管网覆盖率达100%,真正把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体现到户,确保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在 “两清、两添、两拆、两建”活动中,该村共清理垃圾8吨,清污泥5吨,添娱乐设施,添图书报纸.改拆除路障1处,拆柴垛10个,平整道路1.8公里,建水塘1个,建垃圾池2个。不仅如此,近年来,该村还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办成群众所盼所想一直没能实现的十余件实事,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面对岭后村日新月异的变化,68多岁的陶于祝老人逢人便说,改善水、电、路,农民幸福生活跨出了头一步,村庄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我们生活得更开心。如今,早晚散步或三五成群到村文化活动中心打牌、下棋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了。  

三益村

  三益村地处永丰镇西北山上,由原许山头,管山,黄罗山三个村组成的新自然村。新拓宽的许岙至三益,下赵至三益道路,使虽处于山上村但交通也十分便捷。三益村高山土地肥沃,全村以种植水果为主,杨梅,弥核桃,枇杷等产量和品质都居全镇前列。全村下设9个村民小组,农户125户,2007年年末人口387人,耕地面积222亩,其中水田179亩,旱地43亩,2007年人均收入3824元。  

茶辽村

  茶辽村地处海拔600多米山上村.古树参天,秋天红叶漫山,共17个村民小组,329户968人,村级班子成员6人,党员12人,村民代表27人,有耕地面积153亩,山林面积2742亩,果园面积496多亩。村内建有红枫农庄1家,村集体固定资产13万元,年经济收入0.8万元,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3520元.  

桥阳村

  桥阳村共四个承包组,182户566人,村级班子成员6人,党员10人,村民代表27人,有耕地面积252亩,山林面积1380亩  

蓼岸村

  一、概况:      蓼岸村位于临海市西北方向近郊,距市区12公里;目前全村共有355户,常驻人口1127人,全村共有党员36人,村两委成员10人。耕地面积629亩(水田322亩),林地面积1499亩,07年农民人均收入6209元。   二、蓼岸村发展历程      1999年,蓼岸村二轮土地承包时,全村平均每人0.52亩耕地面积,山林面积1499亩。由于生活和生产用水靠山坑自然水,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都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人多地少,村内没有支柱产业,村民基本上靠从事农用车运输等家庭副业、外出打工以及种植小水果为生。村内贫富不均匀,富的资产上百万,贫的勉强温饱,但大部分属于温饱型。1998年,蓼岸村村委会进行了新一任的选举,2002年,村党支部面对村内村容陈旧、道路难行的现状,在新任党支部的带领下,新一届村两委痛定思痛,改变“等、靠、要”的工作作风,根据村实际,决心自力更生,下大力发展经济,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制订村庄整治规划,逐步有效地推进实施。1999年在新一任村党委的领导下,蓼岸村制订了新的村庄规划方案,并于当年计划实施。村两委对村庄整治规划制定了详尽的操作的规程,建房严格按照级差排基或抽签的方式解决,干部与普通一视同仁。由于政策公正公开,措施公平透明,村庄整治计划落实有效。通过拆除旧房、大规模的拆移旧坟等多种措施,提高了村内土地利用效率,也为村集体赢得了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桶金。村里逐步用自有资金建起公共设施,2006年又投资140万元完成了全村共8200多平方,2008年投资181万元路面硬化施工和铺设排污管道铺设工作。至2003年底,全村已审批建房200多间,村建房率达80%以上,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住房条件 。   二是一手抓特色农业,一手发展工业经济。根据镇党委、政府发展“工业卫星镇” “农业特色镇”、“集镇精品镇”的目标,针对人多地少是基本情况,村两委走出农业单靠阴影,逐步引导农民发展水果种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目前,蓼岸村共有杨梅、犁、柑桔等水果509亩,年收入180万元。村党委按照“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思路积极招商引资。2006年成功引进黄岩一家亿文具制造企业,2006年村集体统一为全村村民缴纳了农医保费,成为永丰镇村经济发展较好的一个。经过努力,蓼岸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陆续取得了市级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基础设施建设先进村、综合治理先进村等荣誉称号。2007年村庄整治合格村,2008年生态合格村。   

石鼓村

  石鼓村简介   石鼓村位于临海市的西部,35省道贯穿全村,台缙高速公路西段道口所在地。交通便利,离市区仅10公里路程。现为永丰镇政府镇规划区所在地,村民经济收入以耕种传统农业为主,兼顾临近家门口的普通务工为辅。   全村人口3046人,党员37名,户数1015户,土地面积2711亩,其中耕地面积1319亩,园地面积321亩,林地面积1071亩,村民小组共28组。劳动力人口总数为2122人,外出务工人数490人,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为725人。全村经济总收入1638万,村办企业及个人小作坊23个,其中农业收入185万,工业收入600万,人均5377.5元,其中农民人均收入为4901元,是个典型的经济落后村。   石鼓村是永丰镇第一大村,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由于历史原因,其内部矛盾异常尖锐,前几年这儿娃可以乱生,房可以乱建,西北片“声名显赫”,导致村委会干部无法进行正常选举,两委只选出一个由5人组成的党支部委员会。村中道路,简直就是迷宫,找不到一条稍微直点的路,村子里边宗族势力横行,是个典型地幸福少数人,苦了一村人的村子。现在大部分原先的既得利益者都已经捕得捕逃得逃。      为了重新发展石鼓村,解决一直以来石鼓村胀乱差的局面,2006年11月份,在镇党委和镇政府的领导下,组建了石鼓村工作组,由常务副镇长亲自任工作组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驻村干部任组员。工作组并于当年11月底进驻石鼓村开展工作,要求大学生村官及村党支部委员全面参与建设石鼓村工作。工作组成员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带领村干部,从村内乱建房屋、计划生育等工作的整治开始。平稳选出、选好、选全村两委的好班子成员,逐步发展公益事业,解决老百姓吃水难和出行难的问题。    2006年开始,从城建涉及的村镇规划工作开始、由市委、市政府专门组织力量由镇政府牵头对石鼓村的违章建筑现象通过合法程序进行依法强制拆除,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不按规划,随便乱建房屋的不良风气。同时,由永丰镇党委政府牵头,镇区办全体机关干部参与联合计生、法院等其他部门对前期60多户计划生育对象户进行-社会抚养费100多万,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石鼓村乱生娃的现象。另外,在工作组进村之前,村内道路的路面既窄又坑洼不平,排水排污不畅,加上自来水管年久失修,漏水现象严重,致使路面到处积水,工作组刚进驻时,有村民与工作组同志开玩笑说:“你们到石鼓要穿上雨鞋,摇着小舢板来。”不少村民为了有水吃,将水管砸个洞,加个水泵,在水管里抽水,但因漏水严重,水压不够,全村还是有一半以上村民喝不上水,有老年人因到别的村民家提水喝而摔伤的;而且因为有些水管埋在村里的污水下面,晚上村里的水泵不工作时,污水出现倒流,有些村民第二天打水时,发现水里竟有“刺虫”(蚊虫的幼虫)。通过与村民的深度接触,工作组了解到,要在村内开展公益事业,必须从修路开始。要在该村修路,首要还是要解决村民的饮用水问题。   在自来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以公开、公平、公正和事前的充分告知工作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广大村民积极响应,全力支持工作组及村干部工作,按规定自觉缴纳水表费。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村民家里都装上了一户一表,而且安装的水管都是承压为8公斤,目前只用了2.5公斤。现在,家家户户打开水龙头,干净的自来水就喷涌而出,无特殊情况能保证24小时供水,村民以前装在家里的水泵、楼顶的水箱都可以“退休”了,村里也没有因为用水出现争吵    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修路上,村民们更加配合了。比如,在修路的拆迁过程中,露天粪坑商定20元/个,低于其他地方的价格,但村民们表示:只要路修好了,这些都是小问题。村干部们的干劲也更足了,对工程的质量问题也是放在心上,经常派人去现场监工。今年,村里又顺利地修了村里首条1.5公里长的道路。做了这么多工作,村干部们也逐渐意识到:只要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做实事就能得到村民的拥护。今年,村里就筹资帮村民们付了农医保费用,现在正在申报台州市整治村工程。相信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在石鼓村工作组的带领下,在新一届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石鼓村容村貌民风等各个方面都会变的越来越好。   

三江村

  三江村位于临海市西北方向近郊,距市区12公里;目前全村共有280户,常驻人口907人,全村共有党员22人,村两委成员11人,村民代表33人。耕地面积476亩(水田409亩),林地面积1304亩,07年农民人均收入3341元。 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地处灵江上游两岸,东起原台州烧碱厂,西至龙安山、渡头叶,南起河南公路,北至104国道,包括长6公里、宽250米的灵江江面,因重点特色保护区在永安溪、始丰溪及灵江的三江汇聚处,故名为三江。总面积达7.76平方公里。它是台州市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也是我省继杭州西溪、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后的第三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八叠村

  八叠村地处永丰镇北处,东邻岙东,岙西村,西接104国道线。新拓宽的村内公路贯穿全村,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优越。全村下设12个村民小组,农户334户,2007年年末人口1004人,耕地面积315亩,其中水田292亩,旱地23亩,2007年人均收入5120元。  


蓼岸村特产大全




蓼岸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