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岩泉街道冷水村位于丽水市东北端,49省道横贯全村,全村现有农户421户,村民973人,7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207亩,山林面积9744亩,水果面积115亩,2014年水果产量423吨;蔬菜面积150亩,其中钢管设施大棚蔬菜40亩,有蔬菜种植大户6人。村民以外出打工为主。2014年村集体收入4.34万元,拥有固定资产3.1万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102002 | 323000 | -- | 查看 冷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黄畈村 |
岩泉街道黄畈村地处莲都区东北部,距城区约16公里。东与缙云县东渡镇交界,西依莲都城区,南临金丽温铁路,北与革命老区仙渡乡相邻。现有14个村民小组,农户497户,村民1277人。 2014年,村集体收入为4.43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11.09万元,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水果与蔬菜为主,水果面积1345亩,以桃子为主,2014年水果产量达2119吨。 |
秋塘村 |
秋塘村 秋塘村位于丽水市东北端,是丽水市的东大门,49省道横贯全村,地势相当突出,影响面广。全村现有农户295户,村民910人。耕地面积655亩,山林面积4500亩,山地经济作物400亩。盛产柑橘,特别是瓯柑名声在外。民风淳朴、村风文明。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用地开发,秋塘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关下村 |
关下村 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城郊的关下村,是蔬菜种植,家禽养殖专业村,地处市区东站东面1公里处,美丽的好溪湖畔,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村0有人口623人,耕地面积25.13亩,民风淳朴,村风文明。在党和政府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指引下,关下村扎实推进城郊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年来关下村大力发展了麻鸭养殖业,在丽水一带是有名的养鸭村,在最多的时候全村共有80%的农户养殖麻鸭,养鸭只数最多达13万只,每天都有成批的鸭蛋输送市区,村里有很多是养鸭专业户,养殖麻鸭的技术非常好。关下村还大力发展了大棚蔬菜种植业,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种植大棚蔬菜,大棚里种植的蔬菜品质优良。麻鸭养殖和大棚蔬菜种植是村里主要产业,也是大部分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关下村被国家征收了大量耕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养业的发展,但关下村民不断开拓创新,抓住机遇,把握各种致富的道路:因为村与市区相连接,所属的地理位置优越,村民便把原来的鸭棚改造成厂房出租给厂家,所得租金也是一笔不菲的收益。很多村民还进城务工,开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下,关下村村民勇于创新,勤劳致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社后村 |
社后村 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社后村是一个以务农为主的行政村,地处丽水市区东大门,坐落在美丽的好溪畔西侧。该村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人口集中,现有村名154户,422人,有耕地面积300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71亩。全村经济收益主要依靠种植蔬菜、养殖蛋鸭两项。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特别是自2005年换届以来,新一届村双委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积极带领广大村民发展生产,推动村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结合“民主法制村”创建活动,开展规范化调委会建设,建立健全安置帮教组织,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村庄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了社后村的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政治的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而努力,用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天宁寺村 |
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天宁寺行政村地处丽水市区北端,由天宁寺一村,二村,三村,和尚岗,大毛窟等组成。该村交通便利,附近有市政府大楼,体育馆,天宁中学,处州公园等,区位优势明显。全村人口集中,现有生产队16个,村民1066户,共2384人,其中育龄妇女447人。全村经济收益主要依靠房租,外出打工,经商,人均收入6223元。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村双委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积极工作,推动村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推进了天宁寺村的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政治的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而努力,用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九里村 |
岩泉街道九里村位于丽水市莲都区东北部,离市区2公里,全村526户,1606人,分布在九里、隆和、白门口、殿下、新陈村五个自然村。2008年人均收入6600元,村民收入主要来自椪柑、蔬菜种植和外出打工经商。 |
余岭村 |
余岭村 莲都区岩泉街道余岭村,地处330国道线旁,离城约7公里,全村现有160户,478人,分4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居住分散,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50多亩,劳动力330人,本村土地条件好,气候温和,海拔460公尺,四面环山,中间一条小山涧,山青水秀,环境清洁无污染。 2000年以来,以种植蔬菜、茶叶为主,2002年被莲都区评为“无公害蔬菜基地”、“无公害茶叶基地”,现有无公害蔬菜基地260亩,无公害茶叶基地180亩,山林面积5576亩,其中竹笋林面积751亩。 2007年被列入莲都区“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之一,村双委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认真贯彻、落实莲都区“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的实施意见精神,带领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紧紧围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抓手,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彻底改了“脏、乱、差”的局面。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村庄进一步洁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及时完成各项考核指标任务。 |
枫树湾村 |
岩泉街道枫树湾村分布在海拔150至450米的山坡地上,全村现有202户,517人,分布在5个自然村。现有耕地48.5亩,人均公有0.09亩,是一个典型的人多田少的山区村。 2000年以来,走靠山吃山之路,大力发展传统的杨梅生产。2005年枫树湾无公害杨梅基地顺利通过区有关部门验收,经多年努力,现已发展各种水果2700亩,人均水果面积5亩多。其中杨梅面积2143亩,46500多株,东魁品种占80%左右。2007年全村杨梅总产达60多万斤 |
琯头村 |
莲都区岩泉街道琯头村位于丽水市东北端,49省道穿境而过,距市区17公里,现有16个村民小组,农户662户,户籍人口1526人。 村民勤劳,民风纯朴,村级组织健全,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全村共有党员63人。琯头村有完善的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村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 现有耕地698亩,山林面积9120亩,水果面积1578亩,2014年水果产量大3045吨,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种植水果、高山蔬菜和外出务工经商。 |
长岗背村 |
莲都区岩泉街道长岗背村村位于市区东部,丽阳公路两边,长岗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现有494户,1107人,有5个自然村,现有耕地面积295亩,山林面积3317母。2014年村集体收入171.28万元,拥有固定资产208.86万元。市区建设规划范围内,大部分的土地已被征迁,市区重点项目较多,如汽车城,高档香密园住宅区、内河改造等。 |
里佳源村 |
莲都区岩泉街道里佳源,离城区约10公里,330国道线穿村而过,全村现有5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642户,1484人。现有耕地1212亩,山林面积4880亩,水果种植面积达到了1322亩,2014年水果产量达2196吨,-面积342亩。2014年村集体收入59.71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46.79万元。 |
下后弄村 |
莲都区岩泉街道下后弄村现有11个村民小组,农户485户,1173人,劳动力756人,外出人口774人,其中劳动力389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798亩、山林面积6500亩、公益林面积4031亩。2014年度村集体收入4.33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81.73万元。村民经济来源包括发展高山蔬菜、柑桔、另杂水果、外出务工等。水果面积900亩,2014年产量达2760吨。 |
岩泉村 |
岩泉村地处莲都区岩泉街道,坐落在美丽的好溪畔西侧,城区防洪堤经过此地,好溪经过这汇入南明湖,成为中国生态第一市、浙江绿谷秀山丽水新亮点。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人口集中,有7个村民小组,1个村党支部,现有村民708户,1439人。现有耕地面积379亩。在上级党委领导下,村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多次获得“先进党支部”称号,村里的腰鼓队,太极剑队等多次获得荣誉。建立健全安置帮教组织,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示范村、整治村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了岩泉村的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政治的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2014年村集体收入209.36万元,拥有固定资产281.08万元。 |
凉塘村 |
莲都区岩泉街道凉塘村地处莲都城区的东北部,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全村现有2个村民小组,农户228户,村民528人,耕地200亩,2014年村集体收入152.47万元,拥有固定资产248.76万元,有党员58人。多年来,村领导班子一直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村工作,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了突出成绩。曾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小康村、民主政治示范村和优秀党支部。 |
冷水村 |
莲都区岩泉街道冷水村位于丽水市东北端,49省道横贯全村,全村现有农户421户,村民973人,7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207亩,山林面积9744亩,水果面积115亩,2014年水果产量423吨;蔬菜面积150亩,其中钢管设施大棚蔬菜40亩,有蔬菜种植大户6人。村民以外出打工为主。2014年村集体收入4.34万元,拥有固定资产3.1万元。 |
青林村 |
莲都区岩泉街道青林村位于市区东部,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坐入在美丽的好溪畔从东流入西。青林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840户,人口1766人,现有耕地面积293亩,现人均耕地面积0.17亩,山林面积1646亩。2014年村集体收入149.61万元,拥有固定资产419.25万元。市区建设规划范围内,大部分的土地已被征迁,市区重点项目较多,如建筑市场、汽车城,内河改造等。 |
后埔村 |
莲都区岩泉街道后埔行政村地处丽水市区北端,后埔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人口集中,现有8个村民小组,村民604户,共1440人,全村经济收益主要依靠房租,外出打工,经商,2014年村集体收入111.89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47.2万元。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村双委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积极工作,推动村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推进了后埔村的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政治的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而努力,用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雨伞岗村 |
莲都区岩泉街道雨伞岗村地处莲都区东北部,330国道穿境而过,距市区18公里。位于海拔350-600米之间,有耕地面积1345亩、山林面积8250亩。全村现有19个村民小组,农户647户,人口1478人,总劳动力818个,其中外出务工458个,占57.9%。村民勤劳,民风纯朴,村级组织健全,班子团结、战斗力强。2014年村集体收入4.09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9.34万元。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种植水果、蔬菜和外出务工。雨伞岗村是一个具有典型郊区农业特征的纯农业村,且已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品种有山地蔬菜1200亩、笋竹林2100亩、水干果3378亩,其中桃1714亩、葡萄600亩、柑橘600亩,其他水干果464亩,2014年水果产量达8552吨。种植业的品种结构比较合理,具基地化生产规模。 主要特色: 一、括苍古道 括苍山位于临海市西南方向,浙东第一高峰米筛浪为括苍山脉主峰,海拔1382米,山高坡陡,云雾缭绕如仙岛。括苍古道始建于唐末宋初,括苍古道北接仙(仙都)缙(缙云)古道,是连接温(州)处(州)两地的主要通道,瓯江流域通往京城的要道。由县城经滴水岩、桃花洞入缙云,境内长60里。坑桥头峭壁有清嘉庆九年(1804)浙江巡抚阮元题刻“括苍古道”。 在括苍古道上,风光绮丽的桃花岭为古道一大看点,“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这就是清朝大诗人袁枚过桃花岭时的感受。 古道上留有许多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著名的却金馆和孝子坊等都是可访之处。 二、却金馆 却金馆,坐落在丽水城东北约20公里的桃花岭上。这个仅有300来人口的小村子,眼下尽管大多数青壮年出外挣钱去了,但仍鸡飞犬吠,一片生机。金黄色的阳光撒落在村子的一幢幢泥墙瓦屋上,透出了古色古香的韵味。绿荫丛中,一条古道穿村而过,一头连头历史,一头探索着未来。 村子小,历史却不短了。因地处官道,早在宋朝,这里便设立了驿站。村子的名称叫刘山铺,所以这个驿站也叫刘山驿站。到了明朝,在这个驿站里发生了“却金”美事,村名也就顺理成章地改叫却金馆了。 三、括苍山庄 括苍休闲山庄位于330复线莲都区雨伞岗村,括苍古道旁,距离市区行车10分钟左右,交通便利,是莲都区“红色之旅”特色农家乐之一,途径却金馆、桃花洞。这里空气清新,宁静幽雅,景色怡人!酷热严夏,这里气温宜人,比市区气温低8-10度,晚睡须被,夏日星空下,凉风席席,让你心旷神怡,实乃娱乐、休闲、避暑之理想胜地! 游括苍古道红色之旅一定要尝括苍休闲山庄之菜肴,这里有自家蔬菜地种的青菜、莴笋、西红柿、蚕豆、豌豆、玉米、地瓜、毛芋等四季家常菜,还有土灶鸡、手抓龙虾等特色菜,绿色无公害,营养又健康,让你体验不同感觉的美味。 括苍休闲山庄可同时容纳100多人就餐,并有温馨包厢、棋牌、垂钓等设施。 来括苍古道红色之旅一定要来体验括苍休闲山庄之采摘乐,这里有葡萄园、竹园、桃园、草莓、四季青菜等,让您真正体验一把现实版开心农场之乐。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