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丽水 >> 青田县 >> 船寮镇 >> 朱店前村

朱店前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朱店前村谷歌卫星地图)


朱店前村简介

  朱店前村地处船寮镇西部芝溪源,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292,人口932;其中,劳动力448个,外出人口431个,村支部党员43个;2012年人均收入10032元,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部分人员外出经商;村拥有山林7932亩,耕地359亩,出产的黑炭杨梅在全县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村各方事业均得到很大发展,两委干部团结,村容整洁,民风质朴。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121104 323000 -- 查看 朱店前村谷歌卫星地图

朱店前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朱店前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石头村

  船寮镇石头村位于船寮镇大路片,辖6个自然村,有农户131户,共411人,其中中共党员15名。石头村的青田县果蔬禽专业合作走的是“以养鸡场为中心,延伸出种梨、种西瓜等立体式生态农业致富之路”为了扩大生产,充分利用生态农业优势。合作社在原来的100亩梨园的基础上从武义引进翠瓜梨和420梨两个品种。在开春之际,村民对梨树进行了嫁接,改良梨的品种以提高产量和质量。石头村徐苏海等3名青年组建的青田县果蔬禽专业合作社,已拥有年养5万只鸡、100亩梨园和一个肉皮加工厂综合经营的规模。为了增加收益,他们还种植了西瓜,目前已搭建好四个1100多平方米的西瓜大棚,育下了瓜苗6000多盘。村民准备在西瓜大棚完成经济效益后用作养鸡棚,在鸡粪的基础上再次肥沃土壤,轮番种植、养殖,努力培育新产品,让生态农业效应最大化。  

滩头村

  滩头村位于瓯江西岸,东与船寮村、大垟村隔江相望,西面北面皆邻白岸村,南连西村村,距船寮镇镇政府三公里左右,距青田县城约18公里。村境内有金丽温铁路、330国道贯穿而过,交通十分便捷。滩头村行政区域代码331121104217,由上村、中村、下村三部分组成,全村总人口1236人,其中党员39名。拥有林地200多亩。滩头村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滩头村走出了著名社会学家、北大“四大才子”之一的项飚。滩头村每年都会开展开展端午龙舟活动,对于弘扬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是有积极意义的,有助于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延续其生命力。近年来,在村两委领导下,投入资金41万余元对全村基础设施进行改建,其中投入9万元对厕所进行无害化改造,新建公共厕所2处,在三溪口淹没区水生态保护及综合开发工程中建成防洪护堤。今后,滩头村干部和村民将同心协力,推进攻坚创新的动力,重民生促和谐的,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美丽村居、和谐家园”创建等工作,为滩头村早日实现奔小康,建设美好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徐岙村

  徐岙村位于黄言村东北侧,距离镇政府1公里,总人口1232人,310户,下辖7个自然村,分别是徐岙1,外寮,沈岙,西坑,大坑,牛塘和康畈,全村共11个村民小组,34名党员,39名村民代表。徐岙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船寮镇赤岩工业区旁。目前正在筹备建设徐岙幼儿园,建成后将是全县最大的公立幼儿园。  

业鸟村

  业鸟村共有4个小组85户,290人口。耕地面积162亩,主要产业以农业、林业为主,距镇政府15公里,四邻连接温溪大双坑村、黄洋村,海波高度450米。劳动力都为外出打工,国外30多人,常住人口138人。  

业川村

  船寮镇业川村是青田县的革命老区。是船寮镇最边远的行政村之一,海拔在300米以上。全村4个村民小组,128户,总人口386人、党员14人。是典型的农业村,山林面积2600亩,耕地面积156亩。主要支柱产业仍为种养业,以种植水稻和杂粮为主。村内水、电、路、讯、闭路电视全通,康庄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近年来,村两委干部积极带头,积极倡导精神文明、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人民群众的文明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圩头村

  圩头村地处船寮镇东北角,距离镇政府20公里,圩头有2个自然村,耕地总面积180亩;农作物面积112亩,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等;森林面积6282亩,总有133户共465人,大部分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在村里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子,村民长期以种植为主。是个典型的边缘偏僻山村。  

白山村

  白山村位于船寮镇东部山区,距离镇政府10公里,总面积4423亩,其中园地118亩,林地4129亩,耕地176亩,主要种植水稻和番薯。村民小组5个,总人口453人,常住人口约173人。村民民风淳朴,乡风文明,邻里友善,秩序井然,全村有党员13名,村两委班子6人,近几年,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人民积极谋发展,为村庄建设出谋划策,实现通村公路建设、饮用水工程建设、朱山和白山自然村的老校舍整修、村容整治等,极大的改善了白山村的生活生产条件。  

王巷村

  王巷村隶属于丽水市,相邻水井头村,箬乌村,气候宜人,气候温和,风景秀丽村内企业:机砖厂,生物肥厂,肉联厂,饲料加工厂,包装制品厂主要农产品:美国香瓜,枇杷,山药村内资源:磁赤铁矿,金,硅灰石,铝,石膏村里单位:王巷村广播站,王巷村粮站  

洪岙村

  洪府前村地处船寮镇西面,距镇政府不到一公里,东靠黄言村,西连水井头、腊溪村,北靠的山,南面是瓯江。瓯江南岸松树林是旅游胜地,有金丽温高速贯穿,在村东有高速出入口,交通十分便捷。丽水高速路政大队二中队就驻扎在20米街道处。洪府前村属原古的自然村,早有“洪妃故里”之称,有“十里砖街十里湖,十里荷花水面飘”的传说,还有古寺,慈善寺一直受善男信女的敬仰。在旧村改造为改变村庄的新面貌,经村两委及全体村民代表研究决定把慈善寺重建在山背上,现已建成,大雄宝殿十分宏伟。洪府前村由十二个村民小组构成,总人口1700余人,其中党员29名,村民代表41名。原耕地面积200多亩,林地2000多亩。是船寮镇的一个示范村。近年来,在村两委领导下,把一些被高速公路征用拆迁的农户妥善安置在芳野小区。在小区内设有公园,健身器材,活动场地,还有休闲乘凉的凉亭一座。在健身活动场所有5处之多。从2009年开始,为建设新农村为目的,在下金区块,已拆除旧房,180间住房为旧村改造打下基础,现已工程基本完工,地基平整完整,准备投入建房。洪府前村干部和村民是同心协力,争取了镇文化中心大楼,镇文化中心大楼及广场上级政府投入上千万资金,已建在中心位置。这是推进攻坚创新的动力,重民生促和谐的。为洪府前村早日实现奔小康,建设美好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小金村

  小金村距青田县城17公里,靠西北方向,近邻330国道7公里,。西邻大路村,东邻圩头村。村村互通,自2011年到牛部自然村的公路开通,包括了柴后自然村等。有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81户,共897人,中共党员21名。交通便利,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山清水秀。  

洪府前村

  洪府前村地处船寮镇西面,距镇政府不到一公里,东靠黄言村,西连水井头、腊溪村,北靠的山,南面是瓯江。瓯江南岸松树林是旅游胜地,有金丽温高速贯穿,在村东有高速出入口,交通十分便捷。丽水高速路政大队二中队就驻扎在20米街道处。洪府前村属原古的自然村,早有“洪妃故里”之称,有“十里砖街十里湖,十里荷花水面飘”的传说,还有古寺,慈善寺一直受善男信女的敬仰。在旧村改造为改变村庄的新面貌,经村两委及全体村民代表研究决定把慈善寺重建在山背上,现已建成,大雄宝殿十分宏伟。洪府前村由十二个村民小组构成,总人口1700余人,其中党员29名,村民代表41名。原耕地面积200多亩,林地2000多亩。是船寮镇的一个示范村。近年来,在村两委领导下,把一些被高速公路征用拆迁的农户妥善安置在芳野小区。在小区内设有公园,健身器材,活动场地,还有休闲乘凉的凉亭一座。在健身活动场所有5处之多。从2009年开始,为建设新农村为目的,在下金区块,已拆除旧房,180间住房为旧村改造打下基础,现已工程基本完工,地基平整完整,准备投入建房。洪府前村干部和村民是同心协力,争取了镇文化中心大楼,镇文化中心大楼及广场上级政府投入上千万资金,已建在中心位置。这是推进攻坚创新的动力,重民生促和谐的。为洪府前村早日实现奔小康,建设美好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陈合村

  陈合村位于浙江省青田县船寮镇正西方,陈合村与船寮镇和高市乡的结合处。总面积2.123平方公里。总人口1230。现辖上合、下合、陈造、叶山垅四个自然村。汉行政区划代码331121104225。东与石盖口村、水井头毗邻,南与石盖村接壤,西与高市乡高市村相连,北与芝溪村和胡岙村交接。村委会驻地上合村。瓯江流经陈合村全境,金丽温高速公路青田服务区、330国道公路陈合村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部低山,北部河漫滩平地,东西部丘陵和山间谷地。其中山地占78.96%,耕地面积占5.9%,溪流、道路、建筑物等占15.14%隔江相望。距金丽温高速公路青田西(船寮)出口处不到一公里。距县城16公里。陈合村境内都是三处瓯江支流小溪。有上合溪、石盖溪、高市溪。近年来,高市村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建,目前已实现通电、通邮、通路、通电话、通网络。建立体育健身器材2套,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  

外湖村

  青田县船寮镇外湖村位于船寮镇西北部,离镇政府15公里,现有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03户679人,耕地面积337亩,山地面积7300多亩。村民以外出打工为主,共有142户411人外出。在家村民主要种植传统农业,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8319元。近年来,在镇政府的领导下、在村两委干部努力下、在村民支持下,完成了各自然村的路灯安装、700多米村内道路硬化、陈山的康庄路、2000多米水渠修理、老人活动室和便民服务中心修建等等,总投资达200余万元。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章庆村

  船寮镇章庆村地处青田县城上部12公里,总户数246户,人口818人,18名中共党员,章庆村两委紧紧围绕创建市级生态村建设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美丽村居、和谐家园”的发展战略,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奋斗下,为创建市级生态村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现在明显改善了环境质量,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朱店前村

  朱店前村地处船寮镇西部芝溪源,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292,人口932;其中,劳动力448个,外出人口431个,村支部党员43个;2012年人均收入10032元,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部分人员外出经商;村拥有山林7932亩,耕地359亩,出产的黑炭杨梅在全县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村各方事业均得到很大发展,两委干部团结,村容整洁,民风质朴。  

大垟村

  大垟村地处瓯江干流大溪北岸,金丽温公路穿境而过,自然村以当地有大片田垟而得名。行政村以驻地大垟自然村得名。历属船寮镇。距船寮镇政府驻地东南面2公里。东邻康畈村,南邻仁川村,西与滩头村隔江而望,北邻船寮村。常住人口1500人,辖区面积1.9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亩,其中水田150亩,旱地20亩,下设12个村民小组,辖大垟1个自然村。  

洪庵村

  洪洪庵村位于船寮镇东南部3.5公里处,东接白山村,南邻王巷村,西至康畈村,北至大路村,全村共有9年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潘岭、梨园、上弄、下弄、洪庵、上坑圩、下坑圩),共有235户,452人,耕地面积248亩,林业用地2290亩。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业、来料加工和外出经商为主。地理位置优越,人杰地灵,百姓和谐,山清水秀。  

石盖口村

石盖口村  石盖口村位于青田船寮镇,是典型的农业村,主要支柱产业仍为种养业,以种植小麦、玉米和杂粮为主。村内水、电、路、讯、闭路电视全通,康庄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具有居城郊但不繁杂,处乡村又不落后,“贵在城郊,美在田园”的城郊田园休闲旅游优势。春天油菜花香,沁人心脾;夏天稻田绿浪波连,心旷神怡;秋天金黄一片,硕果累累;冬天静谥安祥,宜于养心。村两委干部积极带头,积极倡导精神文明、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人民群众的文明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黄言村

  船寮镇黄言村是船寮镇的中心村,镇政府设在黄言村.黄言村有9个小组,全村1068人,党员33名,外出党员7名。近几年来黄言村不断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村民的法制观念和文明程度日益提升,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在村班子的带领下,全村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黄言村班子发挥了极强的战斗力,配合镇完成了旧村改造的政策处理工作,目前该区块的旧村拆除工作正在进行协调商议中,经过村镇两级组织协调和统一规划,将会建成一个现代化小康新村。   黄言村村以村容村貌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对村内存在的脏乱差情况进行整治,在主要道路两旁放置了垃圾桶,改变了农村的旧貌。2005年建成的村委综合大楼.现在村中心已经成为了大家休闲聊天的好去处。通过整治,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工作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目前,黄言村正加大农业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从工作的各方面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仁川村

  船寮镇仁川村地处瓯江沿岸,全村由10个村民小组组成,341人户,1096人,2012年人均收入10775元。距县城13公里、镇政府、高速出口3公里,面临330国道,333省道穿村而过,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全村土地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0亩,杨梅基地1000亩,梨子200余亩,其它水果基地150亩,茶叶基地120亩。仁川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清同治举人叶枝玉创办古鹏岭书院,民国期间叶贤孙曾任浙江省平阳、诸暨县县长。解放后,有县志记载的高级科技人员有叶畅、叶泽万等。仁川村素有文化之邦,名人之村之美名。仁川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的关怀下,村委大楼、自来水设施及村道路工程建设相继完成,现今沿江1300米长的景观防洪大堤正在建设之中,将在不远的未来,一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戈溪村

  青田县船寮镇戈溪村位于船寮镇西北部,离镇政府9公里,前连瓯江,上接高市乡、石门洞景区,高速公路、330国道穿境而过,水陆交通方便。全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9亩,园地:735亩,林地:7727亩,水面:25亩,总人口:720人,总户数:146户,从事第三产业:185人,山多耕地少,属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村庄,山地土肥,适宜种植各类水果。村两委班子和配套组织齐全,凝聚力、战斗力强,坚持为民办实事的理念。2003年高速公路建设启动,被征用土地160多亩,房屋拆迁38户,2006年落实了安置小区,一幢幢高楼大厦林立,展现出旧貌换新颜的景象。于2008年着手引进“浙江一重”大型企业,总投资人民币达:3亿元,2010年开始投产,年产值达2亿元,可安置工人1000多人,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该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改善了戈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的生活条件。文化娱乐场所各种配套实施齐全,环境卫生得到全面整治和完善,加快了戈溪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垟肚村

  青田县船寮镇垟肚村位于船寮镇西北部,离镇政府8公里,离330国道1.5公里,康庄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是芝溪源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村,也是50年代芝溪乡政府的所在地。全村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7亩,园地:756亩,林地面积:7080亩,水面15亩,总人口1179人,总户数:365户,从事第三产业:355人,系山区丘陵地带,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村两委班子和配套组织齐全,凝聚力、战斗力强,坚持为民办实事的理念。于2008年着手对洪溪岙自然村18户,76人,进行下山脱贫搬迁工作,15户安置在垟肚中心村圣旨门区块;于2009年5月县委县府和镇委镇府在垟肚中心村进行旧村改造试点工作,通过精心谋划,2010年基本完成建房和基础设施工程,垟肚村真正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的村容村貌。这次旧村改造项目,共拆除38户,124人,危旧房62间。新区建造房屋6幢,72间,安置52户,178人。文化娱乐场所各种配套设施齐全,环境卫生得到全面整治和完善,呈现出和祥安康的美丽村居和文明村景象。  

上本村

  上本村位于船寮镇西北部,距离船寮镇政府10公里,芝溪源康庄路穿境而过,也是芝溪源的中心村,交通便利,四面环山,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系坐落于山区小盆地的丘陵地带。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和各类蔬菜、水果,主要产业以粮食为主,全村总人口:891人,总户数:282户,耕地面积:390亩,山林面积:5500亩,园地:236亩,党员27名,生产组13个。村两委班子和配套组织齐全,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坚持为民办实事的理念。于2008年盖起了村委办公大楼、会议厅、老人活动中心,大门前有700平方活动广场,屋后有老人健身活动器材,村口路边花苗绿化,春夏季节花红翠绿十分怡人。村两委关心偏僻自然村群众的疾苦,于2011年着手对马坑自然村村民23户进行了整体搬迁,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还有戏台唱戏用的老房子面积有400平方米。为了加强村内的治安管理,在全村各主要路口街头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并在村委办公大楼里安装了闭路电视,可以实时观测。卫生方面有公厕三处,都经净化处理无污染,垃圾各街道专人打扫,并且集中处理垃圾进行焚烧。水利方面有水库两处,特别是马坑水库,水资源丰富,全年保证各处农田用水及灌溉。全村也是282户村民户户通电通自来水,生活方便。充分展现出新农村建设的景象。  

成太寮村

  成太寮村位于青田县城西北,离船寮镇3公里处。总面积10.08平房公里,其中有耕地380亩,园地35亩,林地5911亩。有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0个,常住户口214户,总人口681人,26名中共党员。农村劳动力人数350人,其中外出经商务工的约有130人。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802万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015元。2012年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3.08%,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参保率达26.14%。,村低保户数30户,人数30人,教育救助2人,医疗救助1人。几年来,成太寮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根据“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全村呈现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势头。近年来,成太寮村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建,目前已实现通电、通邮、通路、通电话、通网络。  

石才村

  青田县船寮镇石才村属船寮镇西北部,离镇政府15公里,是偏远山区,康庄路互通,交通方便,石才总面积20平方公里,5个自然村,耕地面积382亩,林地面积5500亩,全村拥有228亩,739人,从属第三产业,220人,系山区丘陵地带,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和蕃薯等农作物,去年种植蕃薯178亩,年产蕃薯粉13万斤。村两委班子和其他配套组织齐全,战斗力强,坚持为民办实事的理念,2012年建有村办公楼170平方,全村的村风村貌良好,以种植业为主,全靠劳动致富,环境卫生方案到全面整齐完善,构建和谐安康美丽的新石才村景象。  

上枝村

  青田县船寮镇上枝村位于船寮镇西北部,离镇政府25公里,海拔500多米,地处偏僻高山,系革命老区村。全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0亩,园地:768亩,林地:9511亩,高山西瓜100多亩,水面:15亩,总人口:867人,总户数:236户,从事第三产业:385人,其0国172人。山多耕地少,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各类水果。村两委班子和配套组织齐全,凝聚力、战斗力强,坚持为民办实事的理念。要致富,先通路,于2008年康庄路路建设启动,2010年康庄路竣工。又于2011年着手对村内进行危房改造,拆除危房25户,已经全部盖起了新房,其中有8户盖起了别墅,一幢幢高楼大厦林立,展现出旧貌换新颜的景象。今年又完成了自来水工程,家家户户水到灶头,解决了历史以来村民吃水难的问题。现在村里的水、电、路基础设施完善,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文化娱乐场所各种配套实施齐全,环境卫生得到全面整治和完善,加快了上枝新农村建设步伐。  

下七步村

  船寮镇下七步村是革命老区,于1938年建立党支部,1947年成立地区分区委,下七步村有4名烈士。分区委所在地朝山自然村也是原分区委书记何朝兴烈士的故乡。   下七步行政村由8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549人。其中下坪山、上坪山、下七步、朝山四个自然村已通康庄路,尚有朝山垅、塔盘、洪桥坑、番薯厂等4个自然村未能通车。下七步村平均海拔在367米以上,拥有山林面积10000多亩,乡镇林场1052亩,林业资源丰富。由于是该镇最边缘的行政村之一,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经商。  

西村村

  西村位于船寮瓯江大溪,距县城12.50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西村村内辖绍坑村、下岙村,黄茅山,九龙,4个自然村,全村居民267户,人口907人,其中党员11人,总面积5542亩,林业用地3308亩,村庄160亩。西村村两委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根据“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积极作用,以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村各项民生工作。近年来,在西村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全村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在取得经济发展大丰收的同时,西村村不断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村民的法制观念和精神文明日益提升,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群众文化生活变的越来越丰富多彩,新组建的秧歌队在喜庆的日子里,跳起秧歌,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老年汽排球队让老人们参与到运动中来,焕发出老年人的活力风采;村里文化活动领头人日渐增多,文化建设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中东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位于船寮镇西村,是县政府2012年“十项工程”之一,是我县创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生态县的重点项目。该工程一期总投资1.59亿元,场区总用地537亩,设计库容150万立方米,日垃圾处理规模439吨。工程的建设将有效解决我县东部、中部组团乡镇(街道)群众的生活垃圾处理难题,对保护自然生态、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大路村

  船寮镇大路村紧挨49省道,距离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有6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630余户1983人(党员32人),土地面积6.2平方公里,全村耕地75.48公顷,其中农保地62.74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3.1%,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和劳务输出为主,2009年人均收入5600元。村庄三面环山,东面临水、山清水秀,景点密布,是劳动和生活的好地方。抗日战争时期,大路乡人民自发组织游击队英勇抗日,保家卫国,杀敌无数,被当时的南京政府命名为“忠义乡”,1992年大路乡并入船寮镇,是船寮镇大路片的中心村。近年来,大路先后被授予市级文明村、县级先进党支部、县级计生示范村,综合治理先进村,三星级先进社区、青田十大名村之一等荣誉称号。  

雷石村

  雷石村坐落于船寮镇东南部,离船寮镇区约4公里,村域内以49省道公路作为道路主架骨。雷石村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83人。雷石村生态环境优越,风景宜人,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资源。  

姜岙村

  姜岙村由姜岙、卢岙、树山等三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组成,是船寮镇的文化中心村,座落镇政府东面1.5公里处,面临330国道、金丽温高速公路,距温州市、丽水市各50公里,与金温铁路隔江相望,交通便捷,区域优势明显。全村有耕地面积470亩,林地3800亩,人口1487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751元。船寮高级中学座落在村里,学校现有班级45个,在校生2318人,教职工162人。学校占地面积121亩,总建筑面积32968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实验室、技能实训室、微机室、电教控制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现代教学配套设施齐备。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姜岙村的各项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村委办公楼建成,村内各道路路面硬化、群众休闲运动场、自来水管网改造等工程相继完成。同时,根据船寮镇的总体部署,村里的农民公寓、文化活动中心、船寮镇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已进入规划阶段,全村新农村建设在近年来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叶庄村

  叶庄村地处大路片的中部,总户数131户,人口414人,目前全村常住户数50户,常住人口200人,10名中共党员,有3个自然村,分别下项、前坑垟、叶庄,全村有耕地面积126亩,林地面积2780亩。   存在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困难。   2、账目比较混乱。   3、群众卫生条件差,垃圾处理存在。石头村垃圾从小溪流入。   4、农民收入低,村内贫困户比例较大。村内总户数的50%农民收入主要靠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他们渴望发展但不知道该怎样发展。资金和技术也是不可跨越的鸿沟。   5、劳动者整体素质低,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群众发展意识差,无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致富的能力。   今后的发展思路:   1、抓好党总支和村委会建设。通过加强教育,组织学习,搞好村两委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和素质提升;通过健全制度,完善议事、决策程序,理顺工作机制;通过抓好组织活动,提高党员的素质和党性修养。   2、做好计生工作。通过开展村两委班干部、计生服务员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以更好的完成好上级布置各项计生工作任务。   3、抓好基础设施。以项目带动发展,大力争取各种扶贫资金,加快水利设施建设,目前想做前坑垟至叶庄村的防洪堤,一是保护农田,以便以后开发建设用地,二是保护两边农户的房子。   4、以劳务输出带动发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谋生本领。并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使村民就业有较好的去处,有较高的收入。   5、抓好民主政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通过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实现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做到村里重大事务向村民征求意见,虚心接受村民的批评和监督,组织安排好年底的村两委换届选举,确保村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引导建立良好的乡风民俗,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康畈村

  康畈村位于青田县城西南,距330国道不到1公里,离镇中心不到2公里,交通方便。分康畈和杨宅两个自然村。全村总面积3060亩,其中有耕地219亩,园地10亩,林地60亩。全村总人口728人,有村民小组6个,常住人口170户,常住人口500人,农村劳动力人数200人,其中外出经商务工的约有300人。是典型的农业村,主要支柱产业仍为种养业,以种植水稻、玉米和杂粮为主。村内水、电、路、讯、闭路电视全通,康庄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农民精神文化建设,是村民的法制观念和文明程度日益提升,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将按照镇劳动部门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就业资源,充分提供各岗位用工要求,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扶持更多的失业人员及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船寮村

  船寮村位于瓯江大溪与船寮港汇合处东岸,距县城14.50公里。相传,宋时渔民在瓯江捕鱼,晚上停泊江边,把船篷抬到岸上作屋,人在篷寮下栖身,后聚居成村,故取名船寮,隶属船寮镇,是镇人民政府驻地。1949年船寮村,有王、陈、卢、徐、舒、魏、邵7个姓氏。1979年后,有85户共292人从外地迁入船寮村经商,办企业。1992年,共有371户,1340人,47个姓氏。其中:王姓(49户,229人)、陈姓(39户,195人)、舒姓(36户,193人)、叶姓(24户,127人)、卢姓(23户,121人),合计865人,占总人口的64.5%。村区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166亩,林地1110亩,村民主要从事种田、撑船、办企业、经商。330国道穿村而过,村前大溪,机动船可上溯龙泉、松阳,下达温州。全村有汽车18辆、机动三轮车83辆,水陆交通便利。   1952年,船寮区公所驻船寮村,后迁芝溪村,1974年迁回,直至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止。   船寮村两委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根据“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积极作用,以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村各项民生工作  

舒庄村

  舒庄村是船寮镇十六个人口上千的行政村之一,共有舒庄、周村、岙坦、驮上四个自然村组成,距离船寮镇政府和330国道大约一公里,共有人口1043人,其中40%的人外出经商和打工,10%的人出国谋生,剩余的人从事农业耕作和家副产品加工,主要以种植西瓜和制作索面为主。   2004年以来舒庄共安置滩坑电站移民100户335人,其中坝址影响区10户33人,第一水平年8户30人,第二水平年64户201人,外迁转内安4户19人,下山脱贫1户4人,库区非移民救济性安排1户4人,滞留户12户44人。  

赤岩村

  青田县船寮镇赤岩村地处县域中心腹地,属船寮镇镇区范围,是该镇中心村之一,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离330国道和金丽温高速公路出口仅1公里,瓯江支流万山溪流流经赤岩村。赤岩村辖上村、下村、上湾和下湾四个自然村,村落环山环抱,峰峦迭翠,绿荫葱葱,溪水淌淌,田园风光美不胜收。赤岩村又是滩坑电站县内移民安置点,坝址及施工影响区的500名移民已安置于此,现赤岩村已拥有人口1800多人,其中在北京经商、务工有500多,故素有“北京村”之美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的生活日渐转好,2001年在小康建设中,成为我县首批小康村,物质上富裕了,可村民们不安于现状,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芝溪村

  船寮镇芝溪村地处船寮镇西边,北接洋肚村,西邻戈溪村,东邻水井头村,南面瓯江,为330国道沿边行政村,金丽温高速公路傍江而过,金丽温铁路隔江而望,离镇政府仅5公里,交通便利。   芝溪村原有136户480人,后移入第一、二水平年滩坑电站移民152户527人,是青田县唯一一个移民人口多于芝溪村村民的特殊村。现共有人口288户1007人,其中党员33人(其中移民党员9人)。芝溪村主要依托种植水稻、草药、蔬菜等发展农业,以来料加工为副业,2012年人均收入10133元。   芝溪村辖地1267亩,其中有耕地115亩,林地1057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是芝溪源的中心行政村。村委办公楼集党员活动室、大会堂、会议室、避灾点等综合功能于一体,其中大会堂设备齐全,为远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村内设有中小学校、农村信用社、幼儿园、村邮站等机构,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而村内的老人活动室,则为村里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提供了麻将棋牌等活动,丰富了老人的生活。芝溪村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软硬件齐备,是船寮镇的示范性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村两委干部年轻有为、为民办事热情高,村民勤俭朴素,热情好客。   芝溪村是芝溪源综合市场之地,每月逢六(农历初六、十六、廿六)有集市。每到集市那天,各地村民都来芝溪村赶集,在芝溪村进行物资交易。芝溪村赶集市场很热闹,交易品种多,上市商品主要有水果类、服装类、农产品类、农业用具类、猪鸭鸡牛等。由于市场跟着农业转,跟着季节转,芝溪村的市场交易一直红红火火。   

水井头村

  青田县船寮镇水井头村位于船寮镇西部,离镇政府2.5公里,上连芝溪村,下接洪府前村,330国道穿村而过,金丽温高速公路旁江而建,瓯江水顺村而东去,水陆交通便利。全村由胡岙、上陈、水井头、腊溪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村民小组7个,总户数265户,总人口859人,外出人口278人,从事经商或第三产业;党员26名。全村土地总面积5461万亩,耕地面积266亩,园地318亩,林地4867亩。金丽温高速青田服务区在水井头村镜内。村办公楼建在中心自然村水井头村,村便民服务中心以标准Ⅱ创建,设办公楼内。村两委班子健全,配套组织齐全,凝聚力、战斗力强,坚持为民办实事的理念。2003年国家高速建设,被征土地300多亩,占地150多亩的金丽温高速公路青田服务区同时建成。高速建设,国道改线,旧房改造而新建了腊溪安置小区,一幢幢高楼新房拔地而起,改变了村容村貌。水井头村正呈现出道路整洁、环境优美、路灯亮丽、邻里和睦的新农村景象。  

白岸村

  白岸村坐落在瓯江河畔,东临滩头村,西接石盖口村,南至仁宫乡,北与船寮村隔江相望,330国道复线、金温铁路从村子穿过,白岸大桥接轨船寮镇区,交通便利。   白岸村建村于宋朝中期,古时白岸村滩涂种有成片白麻,风起时远望成白色一片,故得名白岸。建国后名为白岸大队革命领导小组,后更为白岸村民委员会,下属白岸中村、下村、上村、下沙降、面岙、朝山等5各自然村,拥有9各村民小组,总人口1189人,其中党员28名。村口坐落有青田县汽车检测中心和汽车考试中心,村集体经济以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为主,拥有多个农村经济合作社,有高山蔬菜、油茶、三黄鸡、山羊、水牛等;旅游业拥有青田县最大的瓯江滩涂——白岸下沙降滩林和省级鼋自然保护区,大片的松树林、宽广的草坪是踏青、户外烧烤等活动最佳去处。  


朱店前村特产大全




朱店前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