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丽水 >> 青田县 >> 海口镇 >> 平山村

平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平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平山村简介

  海口镇平山村位于海口镇东北侧,北接凉亭脚村,南连和合村。由平山、横丰两个自然村组成,行政区域为3.7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面积合计4700亩,主要为林业和种植农作物的耕地农田。全村总人口491人。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25万元,其中村集体经营收入2.1万元,全村农民人均收入786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62%,2012年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参保率为81.63%。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121105 323000 -- 查看 平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平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平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凉亭脚村

  凉亭脚村是海口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康庄公路全程8.2公里,总人口仅317人,外出128人,留在村里的大多数的老年人。凉亭脚村由第二坑、凉亭坑、梧桐坑这三坑组成,原有的大岩下已经整体搬迁到了下面的村庄。  

平山村

  海口镇平山村位于海口镇东北侧,北接凉亭脚村,南连和合村。由平山、横丰两个自然村组成,行政区域为3.7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面积合计4700亩,主要为林业和种植农作物的耕地农田。全村总人口491人。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25万元,其中村集体经营收入2.1万元,全村农民人均收入786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62%,2012年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参保率为81.63%。  

和合村

  和合村是海口镇一个地处偏僻的山头村,从海口镇南江村通至和合村全程8.31公里的康庄公路蜿蜒至上,全村1287人,386户,18个村民小组,由库坑、茶园、金山头、长斜坑、小海、坑口、梅花山7个自然村组合而成。在新农村建设改革浪潮的背景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帮助下,在村两委帮子的齐心协力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实际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其中8.31公里的康庄公路验收成功、7个自然村安装上自来水、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也很好地得以落实,建立村内公厕,由于农村危旧房补助政策极大地鼓舞了村民的建新房的热情,如今瓦房变洋房,错有有致在村间。围绕建设文明新农村,为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科学制定了在库坑、小海这两个村民点添置了健身器材,设立了老年活动中心,且为村委办公楼购买了腰鼓、音响设备等,特别为青少年购买了一批图书,成立了“农家书屋”……现在的和合村,村民居住条件改善了,村民生活质量提高了,种种的这一切都是新农村建设带来的硕果  

海林村

  海林村位于海口镇南方,有1094个村民,287户,耕地面积178亩,山林面积上万亩,有2个水电站和一个三级水库,是的重要工程建设单位。目前在建工程为煤气罐管道,完成之后将给村民带来在生活起居方面极大的方便。  

东江村

  东江村位于海口镇北部,与海溪乡毗邻,由梅树滩、外东东、底东江、马岭背、南坑等自然村组成,是原东江公社驻地。东江村,共有户藉人口1492人,是一个汉、畲同居、农林牧并举的山区村,地理座标北纬28°22′,东经120°05′,海溪至青田公路穿境而过,距离县城30.5公里。  

界阜村

  界阜村位于青田县城西北面,距县城33公里,辖24个村民小组,山地面积6845亩,耕地面积有559亩,总户数761户,总人口2786人,全村共有党员58人。全村自然条件优越,依山傍水,330国道温寿线贯穿而过,金丽温高速出口离村庄8公里,交通便利。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409元,主要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目前形成东魁杨梅、田鱼、生猪等基地。近年来,全村以构建“美丽乡村,和谐家园”为目标,高度重视美丽家园、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麻埠村

  麻埠村位于青田县城西北面,330国道温寿线贯穿而过,全村总人口478人,距县城约30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山地面积广阔,全村共有党员17人。全村自然条件优越,依山傍水,金丽温高速出口离村庄8公里,交通便利。主要以农业畜牧业为主。近年来,全村以构建“美丽乡村,和谐家园”为目标,高度重视美丽家园、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先后荣获县文明村示范村、小康村等荣誉称号。  

南江村

  南江村地处海口通往海溪方向,与泗洲埠村和东江村相邻,距县城38公里。有4个自然村,总户数238户,总人口937人。山林面积4700亩,耕地面积200余亩。党员3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62人,主要分布在青田县城,从事经商、服务业等工作。   经济收入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为辅。大部分劳动力已向青田县城转移,70%以上村民从事务工、经商等。留守农民在家以水稻为主,大型欣宏源养殖场水果栽培显现成效,刘长年水果基地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拥有7个经济合作社,包括果树栽培,山羊养殖,鱼腥草,中药材,茶叶,山茶种植等多个项目。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扩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富余劳动力投入到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投入150万元资金,进行了以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万,完成防洪堤一期的护栏和景观灯建设,二期工程还在建设中。投入3万完成村道和县道连接处公路建设。先后修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村图书馆、健身场所、村委办公大楼等村民活动场所,对全村的道路进行了硬化,极大得改善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水平。  

泗州埠村

  泗州埠村是海口镇的一个大村,从海口镇海口村至海溪园穿插而过,全村2500人,其中第一、第二移民点并入人员为600人,735户,20个村民小组,人均种田面积0.3亩,人均年收入为5000-6000元。主要以农业畜牧业为主。近年来,全村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高度重视美丽家园、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  

鹿山村

  鹿山村地处海口镇西部,总面积3400亩,人口700人,是一个空气清新的小山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77万元,人均纯收入4834元。在村两委的努力下,鹿山村康庄工程已开工建设,将于明年年初完工。同时,50亩的农业基地开发也已接近完工,将来毕将为鹿山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平台。  

高沙村

  高沙村地处海口镇西部,330国道、金丽温高速公路和金温铁路贯穿全村,与高速公路互通相邻,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5600亩,人口1454人,其中有滩坑库区移民288人。全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114万元,人均纯收入5543元。村内有海口镇高沙工业园区,现有三家企业,其中“欧斯特泵阀有限公司”是全县引进企业中的典型。   高沙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另人瞩目的成绩,村貌整洁,街道干净,是县新农村示范村。村里建有垃圾集中处理系统、供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全县第一个农村生态污水处理系统落户在高沙村,更进一步改善了村庄环境,曾受到市、县两级媒体及兄弟乡镇的多次关注。同时,全市第一个农村龙舟基地、村老年活动中心、运动休闲场地、村图书室和村广播系统为村民提供全面的文化休闲服务。和谐的生活、整洁的环境和亮丽的村貌也吸引了众多的市县领导到村考察,是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村。   

南岸村

  南岸村地处瓯江南岸,与海口镇区隔江而望,现有海口大桥与330国道相连,金丽温铁路穿村而过,在南岸村设有货运中转站。全村总面积4400亩,人口1533人,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55万元,人均纯收入5251元。   南岸村在近年引来了发展的大机遇,南岸工业园区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进一步接轨温州、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构建海口组团的发展平台。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00亩,第一期规划350亩,计划安排10家企业入园落户。园区产业定位以机械电器为主,以无污染、高起点、快发展为企业准入门槛,引进了一批无污染、劳动密集型的规模企业。现园区沿江防洪堤一期已完工,千米长堤构建了南岸村和工业园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南岸工业园区的建成将为南岸村乃至海口镇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引擎。   

海口村

  海口村地处青田中部,330国道、金丽温高速公路和金温铁路贯穿全村,并设有高速公路互通,交通便利,区域优势明显。全村总面积18300亩,人口3590人,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5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83元。海口村是海口镇政府所在地,建有农贸市场、副食品批发市场和参茸市场,是远近闻名的新兴集镇。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海口村的各项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村委办公楼、垃圾填埋场、农贸市场、临江路防护栏等工程相继建成,村内各街道硬化、自来水管网改造等工程相继完成。同时,根据海口镇的总体部署,文化中心、群众休闲运动广场等项目已进入规划阶段,全村新农村建设在近年来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是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平山村特产大全




平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