垟岙村位于瓯江以南,腊口镇西侧,是青田县与莲都区的交界村,金温铁路东西向贯穿而过,沿G25高速面东西有2公里纵深。全村辖6个自然村(垟岙,岭脚,凉亭脚,岭背,马岙,七古地),9个村民小组,250户705人,耕地118亩,园地900亩,林地5449亩,其中生态公益林3062亩。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135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和外出务工,全村种植柑橘为主,现有400多亩柑橘,村域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121106 | 323000 | -- | 查看 垟岙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同心社区 |
同心社区坐落330国道边,是个移民社区,离镇驻地东北面100米,东邻高坟岗村,南邻腊口镇政府,西邻振兴小区,北邻学校。面积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85亩。人口1050人,270户。整个社区党员30人,居民代表36人,低保40户76人。参加职工保险185人。居两委干部10人,其中居支委5人,居委5人,居支部书记徐文亮,居委会主任黄建光。 本社区以经商、出国及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收入。 |
振兴社区 |
2003年因滩坑电站移民此地而建立。以“振兴”命名,意涵与当地村民振兴经济,同奔小康,建设美好家园。位于腊口镇政府驻地西面0.3公里,面积0.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98人,辖振兴居民小区。人口1076人,耕地面积245亩。 |
腊溪村 |
腊溪村共有两个自然村(腊溪、后岭头),5个村民小组。全村224户624人口,常住人口228人,其中,低保户30户43人,残疾人10人,低收入边缘农户38户120人口,现有土地1108亩,其中耕地面积244亩。以种植传统主导产业柑桔和蔬菜及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2014年人均收入8532元。 地处偏僻,交通也不发达,很难吸引外地人来投资。我们只能利用自己现有山多的优势,在山字上作文章,发展农林产品。现有柑桔种植面积869亩、杨梅300多亩、枇杷500多亩。种植规模还可扩大。村民发展油茶的积极性也很高。希望上级能在资金、种植技术及供求信息等方面给予帮助。 |
高坟岗村 |
高坟岗村位于330国道两侧,东邻武溪村,南邻虞宅村,西邻石帆村,北邻武埠村。面积12195亩,其中林地面积约10854亩。人口1250人,478户,下设11个村民小组,辖老屋、上寮、石竹园、塘竂、陈岙底5个自然村。党员39人,代表50人。村两委干部10人,其中村支委5人,村委5人,村支部书记为赵友成,村民主任为黄勇伟。以外出务工和来料加工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
青竹村 |
青竹村毗邻丽水,相邻有垟岙村、开潭村(隶属莲都区),位于瓯江以南,金温铁路东西向贯穿而过。行政区域面积1.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6亩。全村有154户,467人,4个村民小组,党员18人(预备党员2人),村两委干部6人,其中村支委3人,村委3人,村支部书记为钱建飞,村民主任为杜岳星。 群众以柑橘生产为主,平时外出务工比较多,短期到丽水等附近打散工有100多人,长期在外以开店、开超市为主的有30来人。 |
垟岙村 |
垟岙村位于瓯江以南,腊口镇西侧,是青田县与莲都区的交界村,金温铁路东西向贯穿而过,沿G25高速面东西有2公里纵深。全村辖6个自然村(垟岙,岭脚,凉亭脚,岭背,马岙,七古地),9个村民小组,250户705人,耕地118亩,园地900亩,林地5449亩,其中生态公益林3062亩。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135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和外出务工,全村种植柑橘为主,现有400多亩柑橘,村域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 |
外垟村 |
外垟村南临武垟,高速公路,铁路贯穿而过,主要农产品为柑橘。外垟村有耕地面积350亩,全村有309户,共781人,有7个村民小组,党员32人,村两委干部5人,村支部书记为邱荣清,村民主任为留忠勇。 |
武垟村 |
武垟村上于外垟毗邻,位于瓯江边。金丽温铁路村边而过,丽水水阁至石塔一级公路建成后贯穿而过。丽水市腊口污水处理厂位于武埠村(在建)。其中耕地面积600亩,全村共有430户,1250多人,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9人,支部5人,村委4人。支部书记张跃伟,村民主任黄小勇。群众以种植柑橘为主,平时外出打工挣钱为业,还有一部分在外经商。 |
北坑村 |
青田县腊口镇北坑村位于腊口镇西南部,是个高山丘陵的行政村。全村现有10村民小组,399户,总人口1112人,劳动人口546人,党员34人,下辖北坑、上寮、马口、马岙、九山、西姑坦、楼梯本、上去弄、龙水坑9个自然村,其中西姑坦和马岙是少数民族村。全村耕地345亩,园地977亩,林地3962亩,其中生态公益林3357亩。村两委干部7人,其中村支委5人,村委3人,村支部书记和村民主任均有孙勇仕担任。2014年人均收入为7914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和外出务工,全村主要种植柑桔为主,全村柑桔有300多亩,整个村在桔园中,村域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态优势明显。 |
浮弋村 |
浮弋村位于腊口镇的东南面,是腊口铁资中学的所在地,也是原章村区公所的所在地,全村10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338户。户籍人口924人。村两委干部5人,书记陈华勇,兼任村民主任,目前村污水处理工程在实施。 |
大坑村 |
大坑村在腊口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8公里,耕地465亩,11个自然村,全村有1335人,511户。其中低保70户,102人。残疾52人,群众多以柑橘生产为主。外出经商务工较多,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目前村内污水处理在实施中,农田中引排水沟200多米已做好。路面拓宽,自来水等工程即将开始。 |
虞宅村 |
虞宅村是腊口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63公里,距丽水市区12公里。全村总长度达2公里,耕地面积185亩,蔬菜种植面积613亩,水果995亩。下辖3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有260户,总人口847人,其中常住人口185人,党员37名。 主导产业为种植柑橘,占农民收入的65%。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个体经营、农业种植、来料加工等。 虞宅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完成了村委办公楼的重建、高铁建设的拆迁工作,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今后,将继续优化村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镇区道路网建设、路面硬化等项目,改善村容村貌;继续优化增收渠道,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途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继续优化发展环境,解决群众困难,促进社会稳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
张庄村 |
张庄村,距腊口镇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下辖18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331户,总人口1143人,其中常住人口185人。全村耕地面积488亩,山林面积10889亩,以油茶种植为主。全村劳动力558人,其中外出劳动力136人,年人均收入8754元,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为外出务工、个体经营、农业种植等。张庄村组织机构健全,现有村党总支部1个、3个分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等基层组织机构,其中党支部成员3人、村委会成员4人、村务监督委员会3人,村总支书记吴庭清,村民主任詹云根。 今年,张庄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今年以来,张庄村共有2个在建项目: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总投资32.8万元,涉及108户,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完成了马岑头至上未坑路面水泥硬化,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今后,将继续优化村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防洪堤、道路建设、路面硬化等项目,改善村容村貌;继续优化增收渠道,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途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继续优化发展环境,解决群众难题,促进社会稳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
上京村 |
上京村,是腊口镇镇政府所在中心村,下辖11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346户,总人口1027人,党员29人,村民代表44人,(低保20户,26人,其中女性9人,残3人),全村残19人,育龄妇女267人,已婚223人,其中常住人口389人。全村耕地总面积9079亩,耕地235亩,蔬菜种植面积645亩,水果987亩,以柑橘种植为主。全村公益林7109亩,林地8306亩,全村劳动力548人,其中外出劳动力256人,年人均收入6754元,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为外出务工、个体经营、农业种植、来料加工等。上京村组织机构健全,现有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等基层组织机构,其中党支部成员3人、罗承彬任支部书记,村委会成员3人、毛永乾任村民主任,村务监督委员会3人,罗珊任村监会主任,村经济合作社主任由支部书记兼任。近几年来,上京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在完成了村委办公楼的修建,污水处理正在施工,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今后,将继续优化村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防洪堤、道路建设、路面硬化等项目,改善村容村貌;继续优化增收渠道,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途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继续优化发展环境,解决群众难题,促进社会稳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
坑口村 |
坑口村由坑口,了埠头,叶岙山,叶岙,金岙,坞坦底,莲花坟7个自然村组成,12个组,324户,930人口,25个党员,耕地面积289.84亩,山林面积2798.38亩。 |
阳山村 |
阳山村位于我县西部,位于腊口镇东部,离腊口镇政府所在地10.5公里,6个村民小组,下辖4个自然村,207户,总人口548人,劳动力人口324人,党员28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村两委干部6人,支部3人,村委3人。村支部书记赵细文,村民主任赵丽荣。耕地面积252亩,山林面积4580亩。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柑橘,柑橘在农民收入中占65%,其次是外出打工。 |
石塔村 |
石塔村,坐落在山水环绕的瓯江之畔,330国道穿村而过,风景宜人,交通便捷。下辖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现有在册农户420户,总人口1142人,其中常住人口799人。村民年均人收入9782元,收入来源涉及一二三产业,包括个体经营,外出经商,来料加工等。 近年来,石塔村不断加强村级组织机构建设,现有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等基层组织机构,其中党支部成员5人、村委会成员3人、村务监督委员会3人,完善的村级组织以及优秀的党员队伍,维护了农村的和谐稳定,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先后获得了“治安安全村”,“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示范村民委员会”等殊荣。 目前,已有卓尔五金制品公司,斯尼尔导轨有限公司,浙南油茶开发有限公司等纵多企业在落户,为留守妇女和老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劳动收入,也给石塔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石塔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石塔村在镇政府以及村两委的带领下,创建了便民服务中心,开办了农家书屋,不但方便了群众办事,也提高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内容。同时,改造了村里的主要道路,加强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相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个文明、富裕、民主、和谐的石塔村将呈现在每个村民面前。 |
龙山头村 |
龙山头村距镇驻地西南面1公里,东邻虞宅村,南邻石塔村,西邻外垟村,北邻石帆村。面积1.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8亩。人口752人,278户,下设5个村民小组,辖龙山头、朱村、太保庙、龙山头新村等4个自然村。党员30人,代表40人,低保25户42人。村两委干部6人,其中村支委3人,村委3人,村支部书记为留青连,村民主任为邱红。 以种植传统主导产业柑桔和蔬菜及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
石帆村 |
石帆村是腊口镇建成区范围主要的行政村之一。是原石帆乡政府所在地。座落在瓯江边,因瓯江对岸岩壁头形若船帆而得名。距县城63公里,距丽水市区13公里。全村总长度达1公里,区域面积2666亩,耕地面积522亩,山地面积1774亩。下辖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60户1432人,其中常住人口1189人,党员46人。主导产业为种植柑橘,在农民收入中占65%。是我县第一、二水平年滩坑移民无土、有土主要安置地,共有移民1970人。周围青山环绕,绿水横穿,自然风光迷人。村庄街道纵横,卫生整洁,。是个天然生态休闲场所 |
瑶均村 |
瑶均村毗邻丽水,相邻有武埠村、瀑泉村(隶属莲都区),位于瓯江以东。行政区域面积1.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6亩。全村有337户,1117人,10个村民小组,党员32人(预备党员1人),村两委干部8人,其中村支委5人,村委3人,村支部书记为邱小林,村民主任为叶善行。 群众以柑橘生产为主,平时外出务工比较多,短期到丽水等附近打散工有100多人,长期在外以开店、开超市为主的有30来人。 今年以来,瑶均村共有3个建设项目: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总投资48万元,涉及251户723人,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二是瑶均村防洪堤建设,预计建设一条长0.48公里的防洪堤,已于2015年6月前完工并通过验收。三是瑶均上过水路面建设,现已完工。 |
平斜村 |
平斜是腊口镇一个偏僻的村庄,海拔700多米。与丽水市水阁镇相连。由平斜村,上浦,凉坑三个自然村组成。有7个村民小组,村总户数167户,总人口464人,低保户23户,共36人,党员17人,预备党员2人,上林总面积5509亩,其中油茶面积3567亩,水田面积218亩。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