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丽水 >> 青田县 >> 仁庄镇 >> 新彭村

新彭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新彭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彭村简介

   新彭村距镇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2002年行政村辙并时由彭山、彭口两个村合并而成。下辖6个自然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239户734人,党员24名,其中低保16人。新彭村是个华侨村,共有华侨200多名分布在世界各地。全村耕地面积422亩,山林面积3326亩。村民主要从事水稻种植、稻田养鱼业为主,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业收入和侨汇收入,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673元。
   新彭村两委干部团结奋进、踏实肯干,近年来先后完成了彭山至中彭山1.5公里的路面硬化、彭口至垟心1000米的灌溉水渠的修理、彭口至郭家庄道路建设等工作。
   新彭村是仁庄镇稻田养鱼技术创新区,该村把发展稻田养鱼产业作为全村的工作重点来抓,已建成规范化稻田养鱼基地200多亩,开展了再生稻、幼虫灯等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镇稻田养鱼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121109 323000 -- 查看 新彭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彭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新彭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罗溪村

  罗溪村位于仁庄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由罗溪、何书坑、油麻坑、洋山背、罗垟五个自然村(其中罗垟自然村共6户17人,已申请小规模自然村整体搬迁)。全村共有273户876人,其中低收入农户共62户184人,华侨300多人,党员18名。全村总面积4400亩,其中耕地面积有397亩。村民主要从事水稻种植业,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业收入和侨汇收入,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88元。   罗溪是著名侨领林三渔,红军将领郑秾的故乡。   近年来,罗溪村两委带领广大村民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修建了村民健身活动广场、公共卫生厕所以及村委办公楼的翻新等工程。村里还计划开发林三渔故居、西峰漈瀑布等景点,加快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群众的收入。   

新彭村

   新彭村距镇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2002年行政村辙并时由彭山、彭口两个村合并而成。下辖6个自然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239户734人,党员24名,其中低保16人。新彭村是个华侨村,共有华侨200多名分布在世界各地。全村耕地面积422亩,山林面积3326亩。村民主要从事水稻种植、稻田养鱼业为主,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业收入和侨汇收入,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673元。    新彭村两委干部团结奋进、踏实肯干,近年来先后完成了彭山至中彭山1.5公里的路面硬化、彭口至垟心1000米的灌溉水渠的修理、彭口至郭家庄道路建设等工作。    新彭村是仁庄镇稻田养鱼技术创新区,该村把发展稻田养鱼产业作为全村的工作重点来抓,已建成规范化稻田养鱼基地200多亩,开展了再生稻、幼虫灯等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镇稻田养鱼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垟心村

   垟心村是原垟心乡政府所在地,位于仁庄镇南部。东与垟坑村、方山乡交界,南和东坪村为邻,西靠汤垟乡,北同莲头村接壤,距仁庄镇7公里,村两委所在地海拔约221米。垟心村在2002年行政村区域调整由原来的坳头村、泥岙村、垟心村撤并而成,下辖9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至2009年底,全村总人口为1309人,总户数416户,党员43名。2009年人均收入为5383元。    气候等环境较为优越,村内主要溪流垟心坑由南面入村贯穿中部向北而出,两大水库,垟心水库,坳头水库,用来灌概全村几百亩稻田。全村耕地面积为59.13公顷,山地面积为3460.67公顷。当前,垟心村以种植以水稻、蔬菜、五加皮为主。    垟心村交通便利,2009年通过村庄整治工程的实施,完成了村内道路、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备路灯28盏,建有停车场700多平方米,修建宫塘路护栏130多米,配备垃圾桶10只,垃圾清运三轮车一辆,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2009年被县人民政府授予“三星级和谐村居”荣誉称号。   

小令村

  小令村是仁庄镇的一个行政村,距镇政府所在地仅3公里,村庄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有26个村民小组,619户1831人,其中常住人口982人。村两委班子8名,有很强的战斗力。2007年人均纯收入4369元.全村有700多名华侨、华人旅居海外,他们对村里的建设非常关心,并给予了大力支持,给家乡的新农村建设起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莲头村

  莲头村位于仁庄镇中南部山区,距镇政府所在地约6公里。全村10个村民小组共有265户841人,其中在村常住人口有150余人,党员20人。因地处山区,全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低收入农户30户126人,多为在家务农人员,年收入较低。其中低保户19户28人,主要对象是孤寡老人,重度残疾人和生病致贫的人。   莲头村现有耕地面积394亩,林地面积2374亩。村中以农业经济为主,一部分村民在村中大量种植水稻、五加皮,养殖田鱼、土鸡等。大多数村民则外出打工经商,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以求早日过上富裕的生活。自康庄公路开通之后,为村民的出入提供了方便,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009年莲头村的人均收入为5519元。   在建设新农村的热潮中,经过村两委的共同努力,逐步完善着村中的各种基础设施。新的村委办公楼已经建成,村内现装有路灯45余盏,健身活动场地配备健身器材11件。目前莲头村全村已经安装自来水,给村民在生活生产上带来很大的方便。   

夏严村

  夏严村位于仁庄镇西南部山区,距镇政府所在地约7公里,是由原来的夏山村、陈塘平村、上保村、古楼村、严寮上村、严寮下村和蒋岙村等七个自然村撤并而成,其中古楼村、严寮上村、严寮下村和蒋岙村等四个自然村的康庄公路。全村共有325户1062人,其中在村常住人口有150余人。   夏严村现有耕地面积590亩,林地面积2980亩。村中以农业经济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五加皮,养殖田鱼、土鸡等。2009年夏严村的人均收入增长为5273元。   

垟坑村

  垟坑村位于仁庄镇东部山区,距镇政府所在地约8公里。全村6个村民小组共有144户474人,其中在村常住人口有100余人,党员6人。   垟坑村现有耕地面积197亩,林地面积1932亩。村民以务农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五加皮,并养殖田鱼、土鸡等。2009年垟坑村的人均收入增长为5227元。   

八源村

  八源村位于仁庄镇西部,由6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193户598人。耕地面积178亩,生态公益林3000余亩。共有300多名华侨遍布世界各地,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业收入和侨汇收入,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5200元。   近年来,八源村确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八源村发展目标。在镇政府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村上下共同努力,收获颇丰:08年通过青田县级卫生村验收,09年获得青田县3星级和谐村居称号。   2010年八源村积极参加创建县级生态文明村活动。八源村全体村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党的好政策和各项荣誉,全体村民将继续努力,向着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居民健康、生活和谐的美好目标不断迈进。   八源村的有八源电站和八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两家企业。其中八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总投资80多万元,目前养殖黑凤鸡8000多只,贵妃鸡5000多只,土鸡2000多只,麻鸡2000只,蓝孔雀100余只。是我县一家规模较大,并有一定知名度的畜禽养殖企业。  

孙山村

  孙山村位于仁庄镇西部,海拔约400米,距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辖孙山、横路、横路下、上山洋、坑下、瓦窑坦、金坑、坳头8个自然村。全村共有267户770人,平时村民大多外出经商、务工。全村耕地面积为37.53公顷,山地面积为186.07公顷。2009年人均收入5059元。   孙山村是仁庄镇著名的华侨村,代表人物有:青田侨界“十大历史名人”、旅意著名侨领孙明权及夫人陈玉华,全德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第七届主席孙焕然先生。   孙山村在2006年开通康庄公路,交通较为便利。长期以来,孙山村农业结构较为单一,以毛竹、竹笋等山林经济作物种植为主,是个经济薄弱村。这几年,孙山村在村两委的引领下,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制定了大力发展高山农业种植及发展饲养业的发展规划。根据孙山村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五加皮种植,引进种植新品种茭白,合作开垦村里的荒田,让昔日长满野草的荒田变成百亩生机盎然的茭白基地,并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   

仁庄村

  仁庄村位于县城的西南面,距县城18公里,海拔80米,是镇政府所在地。2002年行政村调整后由仁庄、驮垟、阮洋、半坑、外垟、金垟等自然村组成。农民人均纯收入6214元。    仁庄村群众一直以务农为主,稻田养鱼和生态旅游是仁庄村的特色产业。田鱼鳞软可食,味美、营养价值高。仁庄村水资源丰富,历代人引山水灌溉,水无污染、土壤结构松散,富含矿物质,培育出来的田鱼味道特别鲜美。2005年通过了国家绿色农产品认证。仁庄村并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自然区域和一些特定的文化地域为旅游对象,创建了仁庄公园等一些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使人们在欣赏自然景观和了解生态现象的同时保持了身心健康,这也是能使当地居民受益的一种可持续的旅游。生态旅游已俨然成为一种新时尚。    仁庄村有1400多人侨居海外。从仁庄走出去的爱国华侨,不忘家乡,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和公益事业,为家乡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村老人活动中心、镇区防洪堤和华侨大楼等项目的建设,都离不开各国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   

应庄垟村

  应庄垟位于仁庄镇中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仅2.5公里,57省道穿村而过,由应庄垟、下吴、岩门、龙峰等自然村组成。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377户1098人,其中常住人口320人,党员22名。应庄垟村是个华侨村,共有华侨700多名分布在世界各地。全村耕地411亩,林地3060亩。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业收入和侨汇收入,2009年人均纯收入5713元。   应庄垟村委干部团结奋进、踏实肯干,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应庄垟村发展目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先后完成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康庄工程、田鱼标准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建成健身场所一个,篮球场一个。建成龙峰至岩门的康庄公路,完成岩门到应庄垟的水泥路面硬化。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村党支部也多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横培村

  横培村是仁庄镇的一个行政村,距镇政府所在地仅15公里,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90户276人,其中常住人口35人。村两委班子5名,有很强的战斗力。2014年人均纯收入10282元.全村有150多名华侨、华人旅居海外,他们对村里的建设非常关心,并给予了大力支持,给家乡的新农村建设起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东坪村

  东坪村是著名侨领叶克清的故乡,位于仁庄镇南部,海拔约500米,距镇政府所在地约12公里,辖沙坑、横路、沙坑楼、双岭、冷田湾、上东坪、下东坪7个自然村。全村共有321户982人,其中在村常住人口100余人,有林地13373亩,耕地669亩。2009年人均收入5328元。境内主要景点七星潭,因七个水潭平面投影位置和形状正好与天上的北斗星相似而得名,是集青山、绿水、瀑布于一体的休闲胜地。   东坪村在2008年底开通康庄公路,隔日通公交车,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五加皮、油茶、蔬菜等,养殖田鱼、土鸡等。   

林山村

  林山村位于仁庄镇东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约5公里,由上塘、中塘、下塘、大坪4个自然村组成,共有16个村民小组。全村212户603人,其中低收入农户共28户70人。林山村是个华侨村,共有华侨400多名分布在世界各地。全村耕地483亩,山林8600亩。村民主要从事水稻种植业,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业收入和侨汇收入,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513元。   林山太空花卉基地于2005年开建,2006年3月25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基地建有温控大棚2个,还将计划建立太空花卉种苗培育实验室,目前有八宝剑、金边凤梨、大花惠兰等等30多个品种。该基地是我省唯一的太空花卉基地。   林山村两委干部团结奋进、踏实肯干,近年来先后完成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康庄工程、垃圾填埋场等项目建设,建立完善了垃圾集中处理机制,垃圾有专人清扫,村庄环境整洁。   

冯垟村

  冯垟村是仁庄镇的门户,距仁庄镇政府所在地仅2.5公里,8个村民小组,311户962人,其中常住人口580人左右。全村700多名华侨、华人旅居海外。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爱国爱乡华侨的大力支持下,冯垟村一边做强稻田养鱼、大棚蔬菜等农业产业,一边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经济社会发展逐年上新台阶。2009年人均纯收入9983元,曾经获得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卫生村、县级小康村等省、市、县荣誉30多项。   

吴岸村

  吴岸村位于仁庄镇西南部,原属吴岸乡政府驻地,由吴岸、松坑两自然村组成,总人口236户711人,党员23人。全村人均收入10326元。   吴岸村耕地面积为279亩,其中水田180亩,旱地99亩,林地面积2852亩。  

应庄洋村

  应庄洋村位于仁庄镇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仅2.5公里,57省道穿境而过,由应庄洋、下吴、岩门、龙峰、驮贵、叶山等6个自然村组成。   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381户1196人,其中常信人口中320人。党员21名,村两委班子7名,应庄洋村是个华侨村,共有华侨700多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全村耕地面积411亩,林地3060亩,村民主要从事水稻种植和稻田养鱼,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业收入和侨汇收入。2015年人均收入为10362元。  

石砻村

  石砻村是位于仁庄镇西南部,全村共有2个自然村,分别是石砻、马坑自然村。全村山林面积7192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200亩;农田面积179亩,其中水田150亩,旱地29亩。全村户籍共有352户1058人,党员25人,其中老党员2人。  

雅林村

  雅林行政村位于仁庄镇东南部。距仁庄镇5公里,行政村所在地海拔约108米。耕地面积为887亩,林地面积为5303亩,下辖4个自然村,8个生产队,至2011年底,雅林行政村总人口为986人,总户数444户,党员24人。低保18户26人,五保户1户1人。村民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出国务工的村民共有505多人,主要集中在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目前在村雅林村的村民以农业种植为主,水稻、稻田养鱼等为主,2015年雅林村的人均收入为10352元。  

塘古村

  塘古村是仁庄镇的一个行政村,距镇政府所在地仅15公里,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230户780人,其中常住人口53人。村两委班子5名,有很强的战斗力。2014年人均纯收入10382元.全村有450多名华侨、华人旅居海外,他们对村里的建设非常关心,并给予了大力支持,给家乡的新农村建设起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南木宕村

  南木宕村位于仁庄镇中部,海拔约200米,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南木宕村下辖南木宕、岭头、老应岩3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89户571人,其中在村常住人口不足百人,有耕地面积为18.67公顷,山地面积为122.87公顷。2009年人均收入5236元。   南木宕村党支部被县委评为2009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   


新彭村特产大全




新彭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