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丽水 >> 青田县 >> 海溪乡 >> 余山村

余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余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余山村简介

  余山村于青田县城西北部。东靠季宅乡,南接海口镇,西连祯埠乡,北邻舒桥乡。乡政府驻地正教寺村,(2002年改名为海溪村)距县城48公里,辖1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东经120。15,北纬28。23。全乡总面积为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33亩,林地40171亩。2008年户籍人口92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861元。俗有“粉干之乡”、“柑桔之乡”、“名人之乡”之称;市级生态乡;省市教育强乡。粉干产业仍是我乡的主导特色产业,占全省粉干市场的80%以上。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121204 323000 -- 查看 余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余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余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大元村

  大元村属海溪乡10个行政村之一,平均海拔180米,常驻户数153户,常驻人口642人。在2014年新建大元村文化礼堂,内置文化办公楼,多功能厅,文化楼前为健身活动场所,篮球架、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设施齐全。大元村民风淳朴,老年人大多在家务农,年轻人大多外出误工,一到年前10多天,外出的青年人归来,大人小孩其乐融融。大元村村委带头干实事,多次获乡、县级荣誉,被海溪乡人民政府评为202年度先进党支部,被青田县委评为2013年度2013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大元村共有党员35名,其中流动党员8名,困难党员3名,党员平均年龄52岁。   今年以来,大元村利用每月党员活动日多次开展“两学一做”活动。现就“两学一做”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对于不同年龄段和受教育程度的基层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做到“因人制宜”。对于具有接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的年轻党员,要通过书籍材料及共产党员网、手机报、电视栏目、微信易信和远程教育平台自学党章党规及习近平系列讲话。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基层老党员要通过听党课,观看学习视频等中老年党员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学习。并通过结合自己的基层工作及思想情况对照“两学一做”讲党课。   对于外出务工及在村的基层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做到“因地制宜”。对于外出务工的基层党员要通过微信平台推送村委“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学习内容,通过发送短信方式,让外出党员学习了解,党章党规及系列讲话基本内容。对于在村基层党员依托每月15日党员活动日经常组织党员在村委学习讨论“两学一做”。同时通过农家书屋为基层党员提供自学“两学一做”。   另外,大元村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党员固定日活动,比如党员带头投入到“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三改一拆”、计划生育等工作中,在各类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一名合格党员。  

横树岗村

  海溪乡横树岗村是由原横树岗村、乌隆村合并而成,是海溪乡人口最多的村之一。该村目前共有人口394户,1140人;耕地面积411亩,园地214亩,辖9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该村村两委队伍健全,两委干部9人,0党员60人。 村民经济以种植业及加工业为主,主要依托翠冠梨、板栗、玉米等种植发展,另有两处粉干加工厂,从事粉干生产经营。近几年,横树岗村两委干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广大群众,踏实工作,理出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   

西园村

  西园村位于青田县城西北部。东靠季宅乡,南接海口镇,西连祯埠乡,北邻舒桥乡。乡政府驻地正教寺村,(2002年改名为海溪村)距县城48公里,辖1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东经120。15,北纬28。23。全乡总面积为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33亩,林地40171亩。2008年户籍人口92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861元。俗有“粉干之乡”、“柑桔之乡”、“名人之乡”之称;市级生态乡;省市教育强乡。粉干产业仍是我乡的主导特色产业,占全省粉干市场的80%以上。   

乌楼村

  乌楼村于青田县城西北部。东靠季宅乡,南接海口镇,西连祯埠乡,北邻舒桥乡。乡政府驻地正教寺村,(2002年改名为海溪村)距县城48公里,辖1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东经120。15,北纬28。23。全乡总面积为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33亩,林地40171亩。2008年户籍人口92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861元。俗有“粉干之乡”、“柑桔之乡”、“名人之乡”之称;市级生态乡;省市教育强乡。粉干产业仍是我乡的主导特色产业,占全省粉干市场的80%以上。   

石垟巷村

  石垟巷村位于青田县城西北部。东靠季宅乡,南接海口镇,西连祯埠乡,北邻舒桥乡。乡政府驻地正教寺村,(2002年改名为海溪村)距县城48公里,辖1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东经120。15,北纬28。23。全乡总面积为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33亩,林地40171亩。2008年户籍人口92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861元。俗有“粉干之乡”、“柑桔之乡”、“名人之乡”之称;市级生态乡;省市教育强乡。粉干产业仍是我乡的主导特色产业,占全省粉干市场的80%以上。   

西坑边村

  西坑边村于青田县城西北部。东靠季宅乡,南接海口镇,西连祯埠乡,北邻舒桥乡。乡政府驻地正教寺村,(2002年改名为海溪村)距县城48公里,辖1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东经120。15,北纬28。23。全乡总面积为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33亩,林地40171亩。2008年户籍人口92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861元。俗有“粉干之乡”、“柑桔之乡”、“名人之乡”之称;市级生态乡;省市教育强乡。粉干产业仍是我乡的主导特色产业,占全省粉干市场的80%以上。  

余山村

  余山村于青田县城西北部。东靠季宅乡,南接海口镇,西连祯埠乡,北邻舒桥乡。乡政府驻地正教寺村,(2002年改名为海溪村)距县城48公里,辖1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东经120。15,北纬28。23。全乡总面积为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33亩,林地40171亩。2008年户籍人口92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861元。俗有“粉干之乡”、“柑桔之乡”、“名人之乡”之称;市级生态乡;省市教育强乡。粉干产业仍是我乡的主导特色产业,占全省粉干市场的80%以上。   

黄畈村

  黄畈村简介   海溪乡位于青田县城西北部,东靠季宅乡,南接海口镇,西连祯埠乡,北邻舒桥乡。海溪乡群山环绕,形成盆地。海溪乡盆地是青田“三大盆地”之一。   黄畈村是海溪乡的十大行政村之一.该村位于海溪南面,三面倚山,一面向海溪盆地敞开.主要有三条道路通向村内,交通较为便利.黄畈村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共有376户,总人口285人.该村依山傍水,环境较优美,气候宜人.土特产有粉干、橘子、梨、板栗、花生等.全村有粉干加工厂6家,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约 4300元,村集体收入约 10000元.   在村委的正确领导下,该村正朝着”村美、户富、水清、山秀”的新村庄发展,相信它的明天会更好!  

马岙村

  马岙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 地理及人口   马岙村位于青田西北部,四面环山,中间盆地是青田“三大盆地”之一。东靠季宅,南接海口,西连祯埠,北邻舒桥。距县城越48公里。全村耕地面积420亩,林地1727亩,平均海拔180米,年平均气温:18.3℃,无霜期300天,年均降雨量1632.9㎜,年积温最大5580℃。山青水秀,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每天班车往返与温州、丽水、青田等地。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93人,272户,农村劳动力567人。   二、经济发展状况   马岙村所在地海溪乡是青田县有名的 “粉干之乡”、“鱼灯之乡”、“生态之乡”。海溪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粉干产业是其传统主导产业,在巩固原有发展优势的同时,近几年不断向“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道路迈进,2010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提子、杜瓜、玉米、蚕豌豆等新兴产业发展充满活力,坚持以生态基地建设为载体,有效实现规模化种植,新建杜瓜基地300亩、提子基地200亩,农民持续增收,2010年全乡农民人均收入达6061元。马岙村是海溪最早种植提子的行政村,在村长张爱伟等人的带领下,从丽水遂昌引进提子品种,大规模种植提子,现已初具规模,2010年,马岙村提子种植面积达230多亩,规模效应显著,农民种植热情高涨,种植效益不断提高。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7066元。   三、公共设施健全   马岙村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积极打造宜居环境,现时,马岙村的公共设施齐全。娱乐设施主要集中在村的中心区。村的休闲娱乐设施主要有老人活动中心、村民文体活动室等。总投资达736万元的东坑饮用水工程主体部分已完成,为有效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奠定了基础;康庄工程完成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2009年以来完成危旧房改造,切实解决群众建房难问题。完成马岙整治村建设,有效改善村庄环境质量。完成小自然村搬迁。这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极大地改变了马岙村的落后面貌。   四、文化氛围浓厚   海溪乡是青田县鱼灯的发源地,目前共有6支鱼灯队,其中以海溪村鱼灯和马岙村鱼灯最为知名。鱼灯舞主要以变换队形进行表演,依据鱼类春夏秋冬四季生态活动的特点并加上人们的丰富想象布阵,有春鱼吃水阵、夏鱼射滩阵、秋鱼泛白、冬鱼结龙阵等上百个阵法,表演起来场面热烈、奔放和热情,再跟上紧锣密鼓,欢乐、喜庆的场景呼之欲出。为保护和传承鱼灯文化,海溪乡不断壮大鱼灯群众基础,力争把鱼灯队伍管理好、建设好,不断推陈出新,让“天下第一鱼”游得更高、更远。08年海溪鱼灯队参加-广场表演,2010年亮相上海世博会以及今年参加庆祝我县建县1300周年、刘基诞辰700周年的踩街活动,为海内外观众呈现了海溪鱼灯强大的文化艺术魅力,同时2011年完成了海溪鱼灯文化展示馆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对鱼灯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力度。马岙村每年还通过举行大型文体活动、电影下乡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    五、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   随着社会发展,马岙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为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努力实现农村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全覆盖。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村新建了医疗服务站,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有比较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同时,我村积极用足用活各项的社会保障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对有困难的群众,落实好各项的帮扶,特别是认真落实好低保政策、医疗救助政策,真正用足用活政策去帮扶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使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海溪村

  海溪乡位于青田县城西北部,东靠季宅乡,南接海口镇,西连祯埠乡,北邻舒桥乡。海溪乡群山环绕,形成盆地。海溪乡盆地是青田“三大盆地”之一。海溪村位于该盆地的中央,是海溪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海溪乡政府和乡党委所在地。      海溪村全村有490户住户,总人口1650人,拥有劳动力1050人。全村有水田450亩,耕地320亩,林地650亩。海溪村原名为乡政府驻地正教寺村,2003年全县统一进行并村运动,后改为海溪村。现全村有10个自然村,分别是正教寺、黄岙底、东岙、西岙、番茹山、赵家、颜家、双塘岭、九田弄、大路底。本村有村两委干部9人,党员65人。   海溪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本村是海溪公路(海口——海溪)、舒海公路(舒桥——海溪)、王海公路(王岙——海溪)的交通要道和必经之地。      海溪村是海溪乡综合市场之地,每月逢一(农历初一、十一、廿一)共有三个集市。每到集市那天,各处村民都来本村赶集,在本村进行物资交易。海溪村市场长达一公里多,交易品种多,上市商品主要有水果类、服装类、农产品类、农业用具类、猪鸭鸡牛等。由于市场跟着农业转,跟着季节转,本村的市场交易一直红红火火。      海溪村是海溪乡文化交流中心,同时也是丽水市文化交流示范村。本村有老年人活动场所和青年人活动场所,有两户住户被评为文化示范户。海溪鱼灯素来有“天下第一鱼”之称,本村有一支特色鱼灯队,成为侨乡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现作为丽水市唯一的表演艺术项目,参加“北京2008”城市奥运文化广场活动,为奥运献礼。     海溪村有正教寺戏台、包公殿等古老的建筑名胜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县政府发文件保护点。在民情风俗方面,本村盛行灯舞。每年春节期间,都有各种各式灯舞闹灯会,有鱼灯、采茶灯、龙灯等。   海溪乡是青田重点产粮区之一,素有青田县粮仓之称。海溪村主要种植水稻、地瓜、小麦、蚕豆等,有大型蔬菜基地和吊瓜子基地。随着村民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海溪村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本村有个体户商店25家,主要是南货店、百货店、烟酒店、食品店、个体户诊所、水果店等。  


余山村特产大全




余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