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寮村坐落在祯旺乡西北方向、离乡政府5公里、是革命老区、全村424人、劳动力254人、耕地面积162亩、7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121206 | 323000 | -- | 查看 山寮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应章村 |
应章村是祯旺乡八个行政村之一,由应章村和三十岭村两个村合并而成,全村总人口486人,村域面积2.7万平方米。 |
山寮村 |
山寮村坐落在祯旺乡西北方向、离乡政府5公里、是革命老区、全村424人、劳动力254人、耕地面积162亩、7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 |
祯旺村 |
祯旺乡祯旺村位于青田县西北部,东与祯埠乡相接,西与丽水市峰源乡交界,南与北山镇接攘,北与章村乡为邻。距离青田县城52公里(通五里亭电站52公里),离丽水市区路距为38.5公里。祯旺乡祯旺村是青田县最早的革命老区乡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祯旺村中以农业生产为主,其中毛竹林、油茶、黑木耳种植、“稻田养鱼”等产业发展良好。这里出产的笋干、黑木耳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被省林业厅确定为省级无公害食用菌产地和无公害蔬菜产地。祯旺村资源丰富,是一片藏于深山中的绿色净土,一处天人和谐的农家村落,山好、水好、空气好,山四季如春常绿,水清澈见底充沛,空气清新纯净。 自然村落资源多。古村落保存完好,具有“土、古、淳、悠”的特点。如祯旺村潘氏古民居、潘氏祠堂。潘氏祠堂建于清末民国初,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每逢清明,在去墓地拜祭过祖先之后,有些潘氏人还要在家族的祠堂里再祭拜一次。这是传统,也是心灵驱使。在别人眼里肃严的祠堂,在潘氏人眼里,却是家族血缘纽带最亲切的寄托物,也蕴藏着对祖先、对传统、对宗族的敬重。 |
上垟村 |
上垟村地处祯旺乡西北方,全村共有191户658人,党员30人,村民代表27人,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其中支部5人,村委1人,党员30人,山林面积162300亩,耕地面积311亩,村民主要以外出打工经商为主,村级及村民经济收入基本上很少。然而在乡、县政策的扶持和财政的帮助下,村民积极地把自己的危旧房进行了拆建和翻新,展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气象。 |
吴畲村 |
吴畲村地处祯旺乡的西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革命老区。全村拥有800多人口,其中有两名年过古稀的革命老党员;由6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吴畲、大圩、林河、浦水寮、显胜寺、章坑。村中还有一个著名的佛教活动中心——显胜寺,每年都能吸引成百上千的佛教信徒过来朝拜,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吴畲村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在乡、县领导的指导下,进行全村的整治工作,不断地完善了吴畲村的基础设施,各家各户都通上了有线电视和安装了路灯,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
谷甫村 |
谷甫村位于祯旺乡,地势独特,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全村人口541人,由谷甫,牛路坑,茶籽山,昌其四个自然村组成。村前有龙须岩,高大巍峨,被绵绵群峰包围着,村内泥墙黛瓦非常简陋,保持原有风貌,有一条小溪穿村而过,绕村流淌的溪坑水清澈见底。沿着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行走,进入峡谷,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清澈的水底有小鱼群游嬉戏。置身山谷中,抬望眼,除了郁郁葱葱的绿色山林,便只听得溪水的淅淅声和山林深处传来的鸟鸣声了,潭水清幽如绿璧,挂瀑飞泻潭底,如白练溅玉。溪水的清凉,山谷的清幽,山涧的濯足,仿佛让人回到了孩童时代。 |
吴宅村 |
吴宅村是祯旺乡东大门,位于青田东南方,交通便利,人口535人,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有自然村3个,主要产业是油茶、毛竹。吴宅村依山傍水,小溪从西向东流,水力资源丰富。 近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生态立乡,劳务活乡,科技兴乡”宗旨的指导下,在村两委的积极努力下,利用自己吴宅村生态环境优越的发展优势,重点扶持毛竹,油茶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毛竹和油茶抚育林。组织有意外出务工的村民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在乡党委政府的协助下,为他们联系外出务工的单位。 |
陈须村 |
陈须村以驻地陈须自然村得名,历属祯旺乡。解放后合作化时期称陈须合作社,1961年—1980年改为陈须大队,1980年后改称陈须村。在祯旺乡西南部,距乡政府驻地4.2公里。东邻祯埠乡,南邻谷甫村,西与八面湖林场相连,北邻吴畲村。全村户籍人口534人。常住人口207人,面积6.72平方公里。下设7个村民小组,辖陈须、黄寮坑、底吴山、外屋、外吴山5个自然村。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经济特产有黑木耳、毛竹、油茶。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