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村位于乡政府东南方向2公里处,面积1.61平方公里,辖城门、石寨两个自然村。城门村东临仁宫乡钓滩村,南邻下湾村,西邻巨浦村,北邻驮垅村,现有居民146户,692人,常住人口89人,其中五保2户2人,低保11户30人,低收入62户262人。2013年人均收入9985元。共有党员13人,男性12人,女性1人,60周岁以上的4人。
城门村与王谢村、驮垅村、坑下村、徐山村、枫桥村、西坑村、巨浦村、下湾村、湖云村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121209 | 323000 | -- | 查看 城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王谢村 |
王谢村距乡政府所在地巨浦村13公里,辖12个自然村,土地总面积11000亩,其中耕地面积282亩,现有居民237户,总人口619人,常住人口121人,其中五保户1户1人,低保户20户36人,低收入户122户、313人。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70.06万元,人均年收入8832元。共有党员15人,男性12人,占党员总数的80%,女性3人,占党员总数的20%,60周岁以上的5人,占党员总数的33%,小学以下学历7人,占党员总数的66.7%。 |
驮垅村 |
驮垅村简介 位于巨浦乡北面6公里处,全村人口为965人,1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44户,12户26人,2500元以下为86户、190人,人均收入为3930元,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番薯;水果为柚子、杨梅;山林为松木、杉木、毛竹。 |
城门村 |
城门村位于乡政府东南方向2公里处,面积1.61平方公里,辖城门、石寨两个自然村。城门村东临仁宫乡钓滩村,南邻下湾村,西邻巨浦村,北邻驮垅村,现有居民146户,692人,常住人口89人,其中五保2户2人,低保11户30人,低收入62户262人。2013年人均收入9985元。共有党员13人,男性12人,女性1人,60周岁以上的4人。 城门村与王谢村、驮垅村、坑下村、徐山村、枫桥村、西坑村、巨浦村、下湾村、湖云村相邻。 |
坑下村 |
坑下村位于巨浦乡北面6公里处,全村人口为965人,1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44户,12户26人,2500元以下为86户、190人,人均收入为3930元,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番薯;水果为柚子、杨梅;山林为松木、杉木、毛竹。 |
徐山村 |
徐山村位于巨浦乡政府所在地西北面5公里,原石柱行政村于2001年撤并到徐山村,徐山村现有13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333户、1224人,其中劳动力770人,党员33人。徐山村共有水田456亩、旱地481亩,山林29617亩,其中竹林两用林3000余亩,2007年徐山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119元,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89户200人。徐山现已经建成一条巨浦至徐山的康庄公路。 徐山村一直以来都是巨浦乡农业发展大村,2013年开始,该乡积极组织农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最终探索出了油茶地里套种红薯的新模式。徐山村支部书记殷云仙开始尝试利用徐山村特有的土壤资源,展开套种农业新模式。 随着套种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徐山村的此项特色农业不断受到关注。徐山村正式被评为浙江省高产优质旱粮生产基地,重点推行的便是此项特色套种。 |
枫桥村 |
枫桥村是巨浦乡行政村之一,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总人口133户、519人,有7个村民小组,下辖枫桥、南宕、济头、青田山等4个自然村,境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暖春早,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四季中春秋季短,夏冬季长,季节特征明显。山青林茂,山色宜人、自然风光优美,耕地面积225亩,人均0.43亩,总面积3690亩。主要以种植水稻、蚕豌豆、油茶等为主,近年来发展油茶基地200余亩。 |
西坑村 |
巨浦乡西坑村地处山区河谷,位于青田县西南部,距县城37公里,距滩坑电站坝址7公里。村域面积为19399亩,其中山地为16966亩,占87.5%;耕地215.3亩,约占1.1%。西坑村目前户籍人口1409人(党员60人、低收入农户有215户,612人),2012年度人均纯收入9277元。耕地缺乏和贫瘠陡峭的山地,限制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村民收入主要以外出打工(目前在海外发展的有100余人,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捷克等国)和在西坑村从事第三产业为主。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西坑村以全面建设小康为目标,认真做好规划,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06西坑村被评为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5年与2007年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西坑村是贝母种植基地,贝母亩产值达到6万元,是西坑村主要种植的特色产物。 |
巨浦村 |
巨浦村原名莒浦,以本地两面徬水,早年沿水边长满莒草而得名。1956年报省准,将“莒”字改为“巨”,得名巨浦。 巨浦村距县城21公里,地理坐标北纬28度08分,东经120度04分。巨浦村后靠山,前灵溪,坐落在山脚,是巨浦乡政治文化中心。巨浦村共有人口1703人,原有10个自然村:坟后、门前降、欠寮、十六坦、双坑口、小西坑、巨浦、水堆、下外坑、下尾山头。下外坑、下尾山头由于火灾,居民搬迁,自然村消失。 |
下湾村 |
下湾行政村位于滩坑库区下游3公里、巨浦乡政府所在地东南2公里,在青景公路旁,行政村出行比较方便。现有5个自然村(分别是下湾、城门洋、坪山、半岭、丁拍坑),除下湾、城门洋山沿公路村外,坪山、半岭、丁排坑三个自然村均是没有交通的山村;全村共分6个村民小组,共有193户、681人,劳动力有313人。去年农民人均收入4100元;低收入农户2500元以下有86户166人;低保家庭有13户19人;五保户及集中供养4人。目前,我村资源:水田109亩、旱地53亩、山林9188亩,现有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番薯、花生、蔬菜、茶叶;水果:有柿子、柚子、杨梅;山林:有松木、杉木、毛竹。下湾村在去年底被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里建起了公厕、垃圾处理、路灯、村道路的硬化等,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下湾村城门垟有远近闻名的早香柚,很多人慕名而来购买采摘,是下湾村一大特色产业。 |
湖云村 |
巨浦乡湖云村地处山区河谷,位于青田县西南部,距县城30公里,距滩坑电站坝址2公里,庆景青公路从村庄中部自东向西通过。村域面积为19399亩,其中山地为16966亩,占87.5%;河谷滩地为2217.7亩,约占11.4%;耕地215.3亩,约占1.1%。湖云村目前户籍人口1290人(党员60人、低收入农户有87户,286人),2007年度人均纯收入4100元。耕地缺乏和贫瘠陡峭的山地,限制了我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村民收入主要以外出打工(目前在海外发展的有100余人,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捷克等国)和在本村从事第三产业为主。近年来,随着滩坑电站的建设,大量库区内的行政机关单位及电站建设人员迁至湖云村,带动了村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村内有宾馆、酒店、超市和五金店等各类商业服务设施。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湖云村以全面建设小康为目标,认真做好规划,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06湖云村被评为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7年被评为省农机安全村,近年还多次被评为县优秀村集体和先进党支部。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