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丽水 >> 青田县 >> 汤垟乡 >> 汤垟村

汤垟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汤垟村谷歌卫星地图)


汤垟村简介

  汤垟村位于汤垟乡政府所在地,与洪口、干坑二村相连,四面环山,平均海拔高度在550米左右,是个典型的山区小村,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49亩,人均不到0.1亩,共有山林面积6367亩,人均7亩,整个村由白石、彭山等五个自然村组成,272户,总人口973人,现有劳动力560人,其中有9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是个典型的华侨村。2001年达到小康村建设水平;2008年创建省级整治村建设,并已通过验收;2009年已列入创建县级“新农村示范村”;2009年还获得了县级“四星级和谐村居”、“文明村”荣誉称号。
  汤垟村村两委干部5人,村支部现共有党员12名,其中老党员1名,支部党员平均年龄61岁。全村党员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方面走在全乡前列。2004年汤垟村荣获青田县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称号;2005年汤垟村荣获青田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6年汤垟村荣获中共丽水市“先进党组织”称号;2007年再次荣获青田县“先进党组织”称号。
  村里公共设施齐全,2006年投入资金18万元,建成了新村委办公楼,解决了村无办公楼的问题;2007年建成汤洋乡第一个村级体育健身场所,使广大村民有足够的休闲娱乐场所;自来水、农网电、电话、有线电视、康庄路全部建设到位,村道路面基本硬化,主要路段都安装了路灯,建有公厕、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设施,卫生整洁,溪水清澈,自然生态环境良好,2006年通过县级生态示范村建设验收。2001年达到小康村建设水平;2008年成功创建省级整治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121213 323000 -- 查看 汤垟村谷歌卫星地图

汤垟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汤垟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垟寮村

  垟寮村位于汤洋乡的东面,距离汤洋乡政府4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有9个村民小组,现有182户,户籍人口616人,常住人口148人,劳动力196人,残疾10人,低保户9户13人;全村耕地面积311亩,林地7127亩;2012年垟寮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8034元。村两干部6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3人;党员有10人,老党员1人。村民用电、自来水、有线电视、康庄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09年实施了整治村创建,村庄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2011年7月投入资金22万元,建成了垟寮村委办公楼,解决了村无办公楼的问题;2012年投入资金29万元建成环村公路,方便了群众的出行;2012年投入资金80余万元开通垟寮村至矮降自然村道路,为矮降村群众出行提供了极大的帮助;2012年底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建成生态公墓,为彻底破除农村建坟陋习,保护生态资源,促进“美丽村居、和谐家园”建设。2013年计划拓宽汤洋村至垟寮村公路,待工程竣工后将大大提高车辆通行能力,改善周边生活环境,使居民生活迈上一层新台阶。  

西天坑村

  汤垟乡西天坑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西南面约1.5公里,西天坑小溪沿岸,四面环山。全村耕地面积351亩,山林面积15046亩,是一个耕地少山林多的行政村。   全村户籍人口215户共878人,辖11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村国民生产总值836.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49元。   2008年实施村庄整治,对村容村貌实施全面整治,村庄道路净化、美化、亮化。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逐步完善。村委办公楼、健身活动广场、文化阅览室、村邮站、便民服务中心等一系列设施逐步完善。   为充分利用空闲土地,2011—2013年开发油茶基地511亩,杨梅基地180亩,促进农民增收。  

汤垟村

  汤垟村位于汤垟乡政府所在地,与洪口、干坑二村相连,四面环山,平均海拔高度在550米左右,是个典型的山区小村,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49亩,人均不到0.1亩,共有山林面积6367亩,人均7亩,整个村由白石、彭山等五个自然村组成,272户,总人口973人,现有劳动力560人,其中有9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是个典型的华侨村。2001年达到小康村建设水平;2008年创建省级整治村建设,并已通过验收;2009年已列入创建县级“新农村示范村”;2009年还获得了县级“四星级和谐村居”、“文明村”荣誉称号。   汤垟村村两委干部5人,村支部现共有党员12名,其中老党员1名,支部党员平均年龄61岁。全村党员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方面走在全乡前列。2004年汤垟村荣获青田县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称号;2005年汤垟村荣获青田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6年汤垟村荣获中共丽水市“先进党组织”称号;2007年再次荣获青田县“先进党组织”称号。   村里公共设施齐全,2006年投入资金18万元,建成了新村委办公楼,解决了村无办公楼的问题;2007年建成汤洋乡第一个村级体育健身场所,使广大村民有足够的休闲娱乐场所;自来水、农网电、电话、有线电视、康庄路全部建设到位,村道路面基本硬化,主要路段都安装了路灯,建有公厕、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设施,卫生整洁,溪水清澈,自然生态环境良好,2006年通过县级生态示范村建设验收。2001年达到小康村建设水平;2008年成功创建省级整治村。  

洪口村

  洪口村位于青田县城东南,是汤垟乡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是北纬27度59分,东径120度12分,总面积约平方公里,东与仁庄镇的松坑村相邻,南与本乡的汤垟、干坑村相接,西与本乡的西天坑村相连,北与仁庄镇的吴岸交界。村委驻地设在洪口,距离县城25公里,是汤垟乡的东大门。   洪口村在明洪武年间属兴仁乡,清时属四都七源,民国时期属一区四内乡,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三日青田解放时属水南区四内乡,一九四九年时建制洪口行政村,管辖范围至西天、白水济、老应岩、驮平山、西天坑、底西天坑,一九五一年一月,四内乡分(吴岸、南木宕)2个乡时属吴岸乡,一九五二年八月区域变动时属汤垟乡,一九六一年人民公社化时,驻地迁至的门前圩。一九五七年冬并入汤洋村,一九七八年复又独立至今,现辖洪口、小佐垟、高斯垟、水磨垟、黄山奄共5个自然村。   洪口村山多地少,属低山、中山区域,境内山峦叠起,坑谷纵横,地形狭长,处垟寮坑、小佐坑、西天坑三坑(溪)汇聚之口,三坑合流后的四都港溪流经全村,出吴岸,是一处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的村落。现有耕地面积231亩,其中水田221亩、旱地10亩,有林地220亩。气候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达240天,雨水充沛,年降雨量达1790毫米佐佑,大多集中在三至九月份,年平均气温18度,一月最低,气温在零度,八月最热,达38度。   因地处交通要道,洪口一度是瑞安、文成“腥气客”(挑鱼腥卖者)的中转站,因此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是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的地方。上世纪五十年代,大办钢铁时曾是全县土铁生产基地,几座炼铁土炉日夜融融火光,生铁、熟铁源源不断地销往本县及瑞安、文成等地,给村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供销社、信用社、诊所、乡中心学校等,都设在洪口村,自此成为汤垟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带来了一片繁荣气象,出国淘金寻梦者像潮水一样涌出国门,漂洋过海,艰苦创业,立地生根,鲲鹏展翅,然后回报故乡,使桑梓之村容村貌发生了日新月异之变化。   洪口村2011年末户籍人口230户750人,出国华侨有300多人,是名符其实的“华侨村”。2011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83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达到小康村建设水平。自2005年以来,曾先后获得市级“新农村示范村”、“民主法治村”、“生态文明村”、市“十一五”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集体和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无-村”“三星级和谐村居”、“文明村”、“无-村”、“卫生村”等荣誉称号,并被命名为全市首批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   近几年来,在上级组织和领导的关注和引领下,在历届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侨胞、侨眷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洪口村抢抓机遇,奋起直追,旧貌换新颜、和谐奔小康,发展变化令人啧啧赞叹。全村“三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逐步推进,更新了所有路灯,配备了垃圾箱,建成了公厕、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池,制定了保洁长效机制,确保了村内道路卫生整洁,使整个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改善;民生工程一一上马,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0年投资50余万元建设水磨垟路堤合一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2011年开工建设村综合楼项目(文体、办公、养老公寓、邮政所等多功能综合大楼),2012年末三坑口综合整治项目开工建设,正在规划中的有洪口村扶贫小区建设项目、黄山奄自来水管网改建工程、洪口村大会堂修缮项目……正所谓:   大桥似飞虹天堑变通途;高楼建村中三村齐聚居;   省道穿境过千里一日返;乡村水泥路四通又八达;   村前建河坝山峡变平湖;青山复绿水心旷兼神怡;   公园来活动健身晨曦中;路灯转光华休闲夜幕下;   和谐之家园安居且乐业;政通又人和祖国更富强!   愿我们的家乡未来更美好!  

西天村

  汤垟乡西天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西面距离11公里,海抜高度850米,是“革命老区村”,东靠近本乡西天坑村,南靠近文成县玉壶镇,西靠近本县阜山乡周西坑村,北靠近本县仁庄镇八源村,区域面积17539亩(1169公顷),是高山小盆地。全村耕地面积372亩,全村山林面积17117亩(其中笋竹林6000亩),全村总户数264户,总人口903人,辖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农民人均纯收入9336元,农村劳力非农化率63%,社会保险覆盖人口率69%,低保10户15人,五保2户2人。   西天村村两委干部7人,村支部现共有党员28名,其中老党员7名,支部党员平均年龄62.1岁。全村党员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方面走在全乡前列。1996年获丽水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1年达到青田县级小康村;2008年获乡级森林防火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度获乡级社会管理事务工作先进集体。   村里公共设施齐全,2001年至今先后投入资金20万元左右,建成了新村委办公楼,解决了村办公楼破旧不堪的问题;2010年在村内建设了体育健身场所,使广大村民有足够的休闲娱乐场所;2012年进行地质灾害点整治,成功安置51户村民并脱离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安置房已基本完成建设,公共设施正在建设中;西天笋竹两用林开发正在规划中,通竹林公路正在建设中。西天村自来水、农网电、电话、有线电视、康庄路全部建设到位,村道路面基本硬化,卫生整洁,溪水清澈,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干坑村

  汤垟乡干坑村位于汤垟乡南面,东接本乡汤垟村,南连文成县玉壶镇,西临本乡西天村,北靠本乡西天坑村、洪口村。村域总面积19.24平方公里,距县城25公里。2012年底全村354户108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527元,村内基础设施完善,达到小康村建设水平。出国华侨有1300多人,是著名的“华侨村”。曾先后获得市级“巾帼示范村”和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治安安全村”、“无-村”、“卫生村”等荣誉称号,2012年被丽水市命名为生态文明村。   干坑村处四都港之源头,山多地少,境内山峦叠起,坑谷纵横。现有耕地432亩,林地17868亩。山砲村出产一种名为“山砲绿”的矿石,此石色似翡翠,十分艳丽,又称翡翠青田;质地细微冻,温润柔和,性坚而脆,细密坚实,是青田石大家族中颇有代表性的一个品种。   2002年由干坑、周树、山砲3个行政村撤并而成,各自然村较分散。近年来,干坑村集镇区域完成了3段拦水堰、村头公园、防洪提及环湖大道等基建项目;在村内主干道上安装了路灯,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汤垟村特产大全




汤垟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