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丽水 >> 青田县 >> 吴坑乡 >> 下垟村

下垟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下垟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垟村简介

  下垟村地处吴坑乡西北方,距乡政府6.5公里,东同东溪村毗邻,西与塘坑村接壤,北连黄垟乡,南通菇溪温州。
  全村11个村民小组,299户,总人口1110人,耕地面积393亩,山林面积6520亩,2011年人均收入7650元。
  村庄环境优美,境内山清水秀,河谷相间,森林茂密,水资源丰沛,溪水清澈见底,鱼儿厉厉在目,这里气候温和湿润,舒适宜人。
  下垟人民志向远大,家庭富裕,道路宽阔。村容整洁,村里村外和和睦睦,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是一处休闲的好去向,下垟人民热烈欢迎您的到来。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121216 323000 -- 查看 下垟村谷歌卫星地图

下垟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下垟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溪村

  东溪村位于吴坑乡的最东部,是全乡最大的行政村,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470户1752人。四面群山环抱、景色迷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人员主要以外出经商为主,走自主创业之路,众多个体老板外出创业成功后“归雁反哺”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事业,使得近年来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庄环境取得显著成效。连接各自然村的公路均已硬化。   一、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且近几年内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1、建公厕2座;2、垃圾集中处理,垃圾桶安放30余个、聘请清洁工1人;。   二、乡土文化丰富多彩。在文化阵地建设上达到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四个一”要求,即有一个多功能文化活动室、有一个生态文明宣传栏,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文体活动。   三、乡风文明。村文明风尚良好,做到“四无一有”,即无青壮年文盲(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无恶性刑事案件和群体-件、无-和“黄赌毒”现象、无-老弱病残行为,并有一个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倡导生态文明的村规民约。   四、学习培训,提高村民素质。做好生态村创建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高素质的村民参与,我们从培养群众环保生态理念入手,全力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一是通过我乡推广来料加工工程的时机,积极鼓励在家的妇女学习来料加工技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二是多次组织远程教育观看学习、传播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知识以及农产品的卫生质量指标,使广大群众了解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概念,从而扩大了群众的知识面,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   五、村级班子公认度较高,群众对村级班子和“两委”主要干部的满意率较高;村务管理民主和谐,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健全;没有出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一票否决”情况。  

塘坑村

  塘坑村位于吴坑乡西北部,总面积7.53平方公里,有吴思寮、塘坑两个自然村有12个村民小组,445户人家,人口1686人,劳动力1094人,林地9456亩,耕地面积617亩,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592亩,从事农业劳动114人,外出务工908人,经济总收入1065万元,村民纯收入7355元。   塘坑原名棠川,早在宋徽宗(1101-1125年)就有蔡姓先祖弃官隐居此地,遂繁衍生息。逐渐由外塘向内塘发展。塘坑在建国前属永嘉县行政区域,民国期间归永嘉县永临区黄坦乡管辖,后于1948年8月划入青田县万山区,1952年转温溪区。1950年10月,塘坑建立乡人民政府,管辖塘坑、下垟等6个行政村。1956年撤并塘坑乡,后并入吴坑乡。   塘坑四面环山,最高石景头顶峰海拔1052米,村内水电资源丰富,建有水电站。林木资源丰富,主要有杉木、松木、毛竹等。   近年来,塘坑基础设施建设更趋完善,村貌焕然一新,全村人民正全力以赴投入新农村建设。   

大仁村

  吴坑乡大仁村地处青田县最东面,接壤永嘉县,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小山村,全村232户816人,男女劳动力509人,土地面积2507亩,山林面积1843亩,2011年人均收入为8217元。   自2009年实施旧村改造以来,大仁村本着严规划、高起点、打造精致优美的休闲型小山村的理念,以“全部推倒重来、统一规划建设”的决心和信心,由过去一个典型的脏、乱、差的破烂村,建设成现在新房林立、村容整洁、道路宽敞、环境优美的新农村,2012年被评为丽水市“十大美丽生态村”。   

下垟村

  下垟村地处吴坑乡西北方,距乡政府6.5公里,东同东溪村毗邻,西与塘坑村接壤,北连黄垟乡,南通菇溪温州。   全村11个村民小组,299户,总人口1110人,耕地面积393亩,山林面积6520亩,2011年人均收入7650元。   村庄环境优美,境内山清水秀,河谷相间,森林茂密,水资源丰沛,溪水清澈见底,鱼儿厉厉在目,这里气候温和湿润,舒适宜人。   下垟人民志向远大,家庭富裕,道路宽阔。村容整洁,村里村外和和睦睦,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是一处休闲的好去向,下垟人民热烈欢迎您的到来。  

平岩村

  平岩村地处吴秀的最东面,东与永嘉县的桥头镇东岙村接壤,南与石洞村交界,西北与泉城村相隔,离乡政府所在地5.5公里。全村行政区域面积1.9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194亩,林地面积2276亩。   行政区划:全村共有4个自然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共187户,618人,总劳动办400余人。其中外出务工经商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90%以上,留守在家的人员不到100人,从事传统耕作劳动和种养殖业经营。   自然特征:村庄海拔310米,一年四季气候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有霜期较短。森林资源丰富,山林茂盛、环境优美,平岩村水口还有80米高的瀑布,是吴坑乡最美的风景区之一,也是夏天乘凉避暑的好地方。   

石洞村

  石洞村位于青田县域的最东部吴坑乡东部,与温州永嘉接壤,水利资源丰富。村庄面积约13.7公顷,总人口1378人,现有78%的人外出务工经商。   2010年以来,石洞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73人,实现增收130多万元,人均收入达8250元,外出人员主要分布在杭州、青岛等地,主要从事服装辅料、金属制造等行业。通过村民自主筹资筹劳,村庄外貌也有了显著的变化,目前已完成石洞村村委社区办公楼、生态公墓、拦水坝、康庄小桥等工程项目的建设。   

吴坑村

  吴坑村是吴坑乡政府所在地,村庄东侧有小溪经过,溪水常年不断,四周为缓山坡,种植毛竹与果树。   村庄现状建设用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耕地面积398亩,山林面积4230亩,总人口715人,总户数215户,村两委总人数7人,党员总人数32人,2011年人均收入8570元。60﹪人以上人口外出经商、务工,40﹪人在家务农和来料加工为主。   全村的通村道路都进行了硬化,并按村庄的分布铺设了照明路灯,2010年完成了饮用水新建,2011年完成了全村的污水处理工程。现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学校、便民超市、健身广场和文化中心各一处。  

平岸村

  吴坑乡平岸村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全村275户共1000人,党员29人,两委班子5人。近几年,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完成了自来水改造、村庄道路硬化、路灯改造等基础建设,达到道路平整,水源清洁,无环境污染,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了,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平岸村先后获得县级“和谐村居”、市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章山村

  章山村简介   章山村位于吴坑乡北面,东至大仁村,南接永嘉县桥头镇,西邻平岸村,北与东溪接壤,距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   全村行政区域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5亩,林地面积2700亩,村庄依山而建、景色迷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359户,总人口1301人。留守在家人员不到300人,从事传统耕作劳动和种养殖业经营。外出经商及务工占总劳动力的80%以上,主要以外出经商为主,走自主创业之路,在家多为老人儿童,民风淳朴,平安和谐。   村内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基础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村道路都进行了拓宽硬化,并按村庄的分布铺设了照明路灯,环境质量提高,近几年内并无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   

泉城村

泉城村   泉城村位于吴坑乡东南面,南与永嘉县西溪乡茶坑村接壤,自然环境优美,曾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主要活动区域之一。    全村区域面积2.64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1亩(水田238亩、旱地123亩),园地135亩、林地3907亩。村民312户1028人,其中劳动力668人。从事农业劳动力44人;外出打工624人,其中外县529人。    自2009年6月份开始启动旧村改造至今,已经改造拆建和修缮加固77户,完成道路环通改建、村内道路、停车场,防洪路堤、绿化等公共基础项目建设,逐步提升为“美丽、休闲”小山村。   


下垟村特产大全




下垟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