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 >>牡丹江 >> 海林市 >> 大海林林业局

大海林林业局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海林林业局谷歌卫星地图)


大海林林业局简介

  大海林林业局
  231083402001 123 林北社区
  231083402002 123 岭上社区
  231083402004 123 林园社区
  231083402005 123 塔-区
  231083402008 123 东川社区
  231083402500 220 海源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01 220 海浪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02 220 前进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03 220 双峰景区生活区
  231083402504 220 双峰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05 220 杨木沟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06 220 太平沟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07 220 柳河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08 220 七峰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09 220 兴农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0 220 青平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1 220 梨树沟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2 220 二浪河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3 220 西南岔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4 220 新林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5 220 新林村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6 220 青云山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7 220 红旗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8 220 红星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9 220 长汀林场生活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231083402 157000 0453 查看 大海林林业局谷歌卫星地图

大海林林业局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海林林业局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海林镇

  海林镇地处海林市的中心地带,南与宁安市接壤,东西与海南乡和长汀镇为邻,是海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镇辖区面积666.2平方公里,占全市的7.5%;全镇总人口1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万,均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0%。现有耕地面积21.7万亩,占全市的27%;行政村32个,占全市村总数15%。    海林镇属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日照为2528小时,年平均气温3.6度,无霜期为150多天,年平均降雨量544毫米。境内资源丰富,有矿产、石材、林木、水能、旅游等自然资源,是镇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    镇政府办公综合大楼座落在西河路北端,2001年3 月破土动工,当年10月竣工,已交付使用。工程总建筑面积10,533平方米,其中办公楼2,833平方米,总造价900万元。该建筑造型典雅,质量优良,配套功能完善,内外装饰大方,成为我市的标志性建筑,彻底改善了镇政府的办公条件和环境,加快了城市西部开发进程。 镇政府通讯交通便利。东距牡丹江市22公里,西距省会哈尔滨300 公里。滨绥、牡长铁路横贯东西,301国道和海长旅游公路穿越境内,环乡公路四通八达。全镇32 个行政村,村村有直通市区的往返客车。全镇通讯发达,光缆系统遍布城乡,万门程控电话直拨国内外,移动电话及传呼机的拥有率逐年递增。    镇内各项社会事业发达。拥有学校33所,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2个,其中卫生院1个,预防保健站1 个,村门诊部49个,基本实现了镇村医疗一体化。计划生育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海林市级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已迈入全国的先进行列。全镇32个村,全部安装了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入村率达100%。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70%,主次干道硬化路面铺装率达98%。金融保险、宾馆饭店、文化娱乐场所等社会服务设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全镇社会发展良好,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改革开放以来,海林镇的经济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个体私营经济为补充,农科教为一体,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在海林市所属各乡镇中名列前茅,被誉为“丹江第一镇”。.  

长汀镇

  位于海林市西南部,东与山市镇、新安朝鲜族镇接壤,北邻尚志市,南连宁安市,西和西南与五常市及吉林省蝉联。镇政府位于海林市西南49公里处,地理座标北纬44° 28`,东经128 °54`全镇总面积3035平方公里,镇内设2个街道办事处,9个居民委。全镇共有18个行政村,30个自然屯,总人口82616人,其中农业人口25145人,镇内人口50559人。省、市驻镇单位有大海林林业局、海林农场等单位。现有耕地8314公顷,林地3504公顷,占总耕地的42%,人均耕地4.1亩。 长汀镇是海林市第二大乡镇。2001年乡镇区域化调整,旧街乡合并到长汀镇,使林地资源与土地资源互补优势,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2002年全镇实现农业总收入6.6亿元,其中农村多种经营收入1.49亿元;畜牧业收入1992万元,全年乡企实现全口径产值4.97亿元,实现利润3905万元。财政全口径收入1095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746元。 长汀镇经济发展以木制品深加工和农业生产为主,依托与大海林林业局共处一镇的优势,大力发展木材深加工。全镇现有木材加工企业36家,年产值7500多万元,上缴税金300万元。此外,机电、建材、治金、基建等行业也迅速发展,容纳了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国家对天然林进行保护工程的实施,长汀镇把开发水资源和冰雪旅游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交通便利,海林至长汀旅游公路已于2002年10月建成通车。森林公路以该镇为起点向西延伸与吉林省交界。素有“雪乡”之称的双峰国家队“八.一”滑雪场、“龙江第一漂”的海浪河漂流,国家级母树林等名胜旅游景点在这区间。 万寿菊种植成为该镇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产业。2000年该镇通过招商引资,山东诸城莲0素提纯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在该镇古塔村建立了万寿菊加工厂,年产鲜花3万吨,形成了龙头企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条。 在发展万寿菊的同时,该镇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多种经营、多项发展的战略,引导农民科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目前全镇已形成了白瓜籽、甜叶菊、甜菜、甜葫芦、亚麻、葵花籽、绿稻、粘玉米等10多个产业品种生产基地。今年又招商引资400万元建立了亚麻加工厂,全镇从事畜牧业养殖户达到1315户,牛、 羊、 猪存栏量分别达到 7338头、9076只和7382头;食用菌地栽木耳达到600万袋(椴);林蛙养殖增加到4000万只。.  

横道镇

  位于海林市西部,距海林镇38公里,行政区总面积794平方公里;有草原23205亩,耕地13290亩;下辖6个村,12个居民委,有40多个镇直单位和驻镇单位;总人口31345人,其中城镇人口26450人。    该镇位于301国道214公里处,301国道和滨绥铁路穿镇而过,西有哈尔滨、亚布力滑雪场,东有牡丹江、兴凯湖、绥芬河、镜泊湖风景区,是我省东部旅游的必经之地,著名的威虎山风景区就座落在这里。该镇始建于1897年东清铁路(中东铁路)的修建,是一座百年古镇,沙俄和日伪时期,一直是我国东北的军事要塞。这里有全省唯一的木制东正教堂等200多处俄式风格建筑,有深厚的俄罗斯文化底蕴。    横道河镇位于张广才岭东麓,平均海拔900米。这里山川秀美,景色壮丽。有佛手山、人头峰等奇峰异石自然景观;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资源、草原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森林覆盖率95%以上,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之一。这里常年雨雪丰沛,年降雨量在600—800毫米之间,有各种树木28科100多种,水质清澈的大小河流17条;森林中栖息着东北虎、棕熊、野猪、狍、獾等多种野生动物和珍禽,蕴藏着山参等100多科200多种中药材和品种繁多的野果野菜,蕴藏着丰富的花岗岩等金属和非金属矿21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镇党委镇政府确立了“旅游兴镇,工业强镇,特色富民”,再铸百年老镇辉煌的总体发展战略,以俄罗斯风情园、威虎山影视城、东北虎林园、七里地生态村等为主要景点的旅游格局迅速隆起,以威虎山系列果酒、横道红装饰石板、山野菜等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企业正在崛起,以平贝黑豆种植和蓝狐野猪养殖等为主的特色种养业快速发展,以道路硬质化、居住楼房化、供热集中化、城镇园林化等为重点的旅游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被牡丹江市政府授予“旅游名星乡镇”和“文明集镇”称号。一个山川秀美的龙江旅游第一镇,正以崭新的面貌、卓越的丰姿展现在-大地上。.  

山市镇

  山市镇位于海林市西南35公里,南与长汀镇、新安朝鲜族镇接壤,东与石河乡、新合乡毗邻,北和西北连横道河子镇和新合乡,西部与尚志县接界,行政区面积700.1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4°34′,东经129°05′。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该镇有1个街道办事处,5个居民委,设17个行政村,(含4个鲜族村)共有32个自然村。1990年人口普查为22,833人,2000年人口普查为19,932人。汉族占93%,朝鲜族占5%,其余为满、回等民族。镇内驻有山市种奶牛场、山市车站、海林林业局山市、奋斗、密江、青岭子四个经营林场、一个森工综合加工厂。   山市镇地处张广才岭东麓的深山区与浅山区的结合地带。大部分属于温凉较湿润浅山区,海拔400~500米,气候冷凉,雨水较多,是农林两区的过渡带。小部分属于温凉半湿润丘陵漫岗区和冷凉湿润高山区。年降雨量594毫米左右,无霜期90~120天。≥10℃活动积温2300℃以上,种植中、早熟品。   该镇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总面积124,000亩,其土壤类型以暗棕壤,草甸土棕色针叶林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为主。植被:属森林植被及草甸沼泽植被,有林地9,645亩,草原35,225 亩,水源充足,地表水资源总量1.9976亿 立方米,储藏着大理岩、泥炭、铁、铀等金属非金属矿。主要野生动物有熊、野猪、狍、马鹿、山羊、山狸子、獾、刺猬、野兔、松鼠等,鸟类有飞龙、野鸡、喜鹊、乌鸦、啄木鸟、鹰等。蕴藏着黄芪、党参、五味子、龙胆草、刺五加等中药材。有薇菜、蕨菜、圆磨、猴头、黑木耳、松籽、山核桃等一百多种山产品及白瓜籽、黑豆等土特产。    (一)工业。   1986年主要工业有采石厂、电焊机厂、果汁厂、焊接设备厂、农具厂。其主要产品有包装箱、吹风机、BSJ250-型电焊机,暖气片及果汁、格瓦斯、冰梅露等饮料。2000年主要有采石厂、砖厂、木制品厂、机电配件厂、果仁厂,脱水蔬菜加工厂、木耳块压缩加工厂等。其主要产品细木工板、菜板、暖气罩、地板块、马葫芦盖、松仁等。全镇松仁加工厂17户,年加工成品1530吨,创产值7650万元,木耳加工厂15户,年加工成品8500吨。.  

柴河镇

  海林市辖镇。1947年设柴河区,归五林县,1948年改为海林县三区,1956年归 ~ 林口县,置柴河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复归海林县,1980年建柴河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32公里。面积801平方公里,人口6.3万。牡佳铁路过境。辖长石、柴河、镇北、佛塔密、东风、裕发、前进、临江、头道、北站、江东、群力、长龙、朝阳、阳光15个村委会。为林业城镇。乡镇企业有木材加工、纸板、森林机械等厂。农业主产玉米、小麦、大豆。省属柴河林业局在境内。.  

二道镇

  "一、基本情况   二道河镇位于美丽的莲花湖畔中游地段,海林市东北方向,距市区100公里。全镇总面积1550平方公里,全镇共有9个行政村,9个林场,26个自然屯,一湖之隔分东西两岸,总人口13300人,其中农业人口12100人,现有耕地面积5.1万亩,属移民动迁后靠乡镇。   二、经济与社会发展   二道河镇自96年迁建以来,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1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乡镇企业产值8900万元,多种经营收入实现7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783元,全口径实现财政收入140万元,全口径税收102万元。   二道河镇是个资源大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可以说是山青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木耳、蘑菇、松籽、林蛙、山野菜等山产品应有尽有。这些绿色食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十分走俏。二道河、库伦比拉河、细鳞河三支河流更是水清澄明,为二道河镇提供了天然的水利水能资源。石英砂、铁、白云岩等矿产资源,储量很大,质量上乘。莲花湖的形成,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月亮湾旅游风景区已基本形成规模,闻名海内外的《-雪原》中老道庙就座落在这个风景区内。神龟石、猴头山、猪嘴峰、炮台砬子等自然景观极富观赏价值。新建 平方公里莲花池已破土动工,明年即可竣工。湖中池,池中花,山、水、莲花相辉映,毗邻月亮湾旅游风景区更增添了二道河镇的特有旅游资源。   二道河镇项目建设进展态势良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全镇原有立镇企业4个。即满江红酿酒厂、自然食品加工厂、神龟泉矿泉水厂、滑子蘑加工厂。2002年,重新盘活及新建立镇项目4个。即宏运乳业有限公司、牡丹江莲花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林峰铁矿。年可产石英砂1000 吨,生产铁精粉1500吨。招商引资3000万元,在二道河新建钓鱼台水电站,现已签订议向型协议,预计九月将开工建设。年可发电 千瓦,年可创造经济效益360万元,年可实现税收30万元。两年后,电站还可带动水产养殖业、餐饮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天然的信号母树林与二道河漂流旅游产业的形成,给二道河镇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这些工业项目每年可实现税收120万元。工业项目快速发展,容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使镇财政增加了税收,农民增加了收入,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也为二道河镇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新安朝鲜族镇

三道镇

大海林林业局

  大海林林业局   231083402001 123 林北社区   231083402002 123 岭上社区   231083402004 123 林园社区   231083402005 123 塔-区   231083402008 123 东川社区   231083402500 220 海源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01 220 海浪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02 220 前进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03 220 双峰景区生活区   231083402504 220 双峰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05 220 杨木沟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06 220 太平沟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07 220 柳河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08 220 七峰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09 220 兴农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0 220 青平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1 220 梨树沟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2 220 二浪河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3 220 西南岔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4 220 新林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5 220 新林村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6 220 青云山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7 220 红旗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8 220 红星林场生活区   231083402519 220 长汀林场生活区   

海林林业局

  海林林业局位于黑龙江牡丹江海林市。下辖:   231083403001 111 北山社区   231083403002 111 林苑社区   231083403003 111 兴林社区   231083403500 220 三十五林场生活区   231083403501 220 三部落林场生活区   231083403502 220 夹皮沟林场生活区   231083403503 220 五十八林场生活区   231083403504 220 二十二林场生活区   231083403505 220 大石沟林场生活区   231083403506 220 横道林场生活区   231083403507 220 治山林场生活区   231083403508 220 道林林场生活区   231083403509 220 青岭子林场生活区   231083403510 220 山市林场生活区   231083403511 220 奋斗林场生活区   231083403512 220 密江林场生活区   231083403513 220 石河林场生活区   

柴河林业局

  柴河林业局隶属于中国黑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是一个以林为主,工农牧渔为一体,兼有文教卫生、商粮饮服、建筑安装、森林旅游等行业的国有大型森工企业。柴河林业局有储量丰富的林木及木制产品资源,是黑龙江省重点林业生产基地之一,有风景如画的莲花湖风景区、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英雄杨子荣牺牲地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有千万吨储量的白云岩等矿产资源。   柴河林业局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长白山脉张广岭东麓,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28。55ˊ---129。51ˊ北纬44。48ˊ---45。27ˊ辖区内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为2公里,总面积为12.4平方公里,东邻绥芬河、虎林两大开发口岸,西通省城哈尔 滨,南邻开放城市牡丹江、北通东北亚江海联运港口城市佳木斯。   全局施业区总面积34. 5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6.8万公顷,拥有固定资产2.8亿元,年实现总产值2亿多元。1947年建局,50多年间共向国家提供商品木材2,226万立方米,上缴利税总额4.1亿元,营造人工林200万亩,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柴河林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东连绥芬河、虎林两大开放口岸,西通省城哈尔滨,南邻美丽的城市牡丹江,北接东北亚江海联运港口佳木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邮电通讯快捷,基础设施齐全。  

海林农场

  黑龙江省海林农场位于素有“-雪原”之称的海林市长汀镇附近,南临著名旅游区镜泊湖,北依中国雪乡双峰林场。总占地面积26.3万亩,耕地13.1万亩,总人口7300人,是一个由3个农业管理区、6家股份制企业、13个标准化奶牛小区构成,集农工牧于一体的中小型国有农场。   海林农场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南临著名旅游区镜泊湖,北依中国雪乡双峰林场。总占地面积26.3万亩,耕地13.1万亩,隶属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   -   历史沿革   农场创建于1954年,隶属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经过几代农场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欣欣向荣、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到20.8%,人均收入12000元,近三年平均发展速度达到26%。先后被农垦总局树为“三面红旗”之一,   农场景色(4张)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被省委、鸡西市委授予“先进企业党组织”,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光荣称号。   -   与时俱进   真抓实干,百业兴旺。农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为工作理念,全场各行各业不断取得新成绩:农业标准化作业水平和单产始终位于垦区前列,其中春小麦连续多年平均亩产超千斤,创东北四省区最高单产。工业全部转制为股份制,厂厂有可观的红利,其中产业化龙头企业甜菊糖甙厂生产的“卉菊”牌糖甙,占全国总量的1/3,90%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美市场,是农垦总局的出口创汇大户之一;种子公司生产的“双喜”牌小麦、大豆种子远销到东北四省区32个市县47个乡镇农技站;粮油加工厂生产的“双翔”牌面粉以其绿色面味浓的特点占据了吉林、延吉及周边大部分市场。畜牧业奶牛存栏全场达到9000头,全部实行了小区集中标准化饲养,其中的核心小区——圣澳合作牛场,奶牛存栏3000头,是全省单体最大的进口奶牛生产繁育基地,该小区以“产权明晰、合作饲养、统一服务、核算到户”的科学经营模式和规范化的管理,赢得了“全国标准化奶牛饲养示范区”的殊荣。循环经济和新能源开发走在全省前列,创新建起的日处理牛粪80立方米、产气1600 立方米、可供1000户居民生活用气的东北地区最大的沼气站——绿源沼气站,探索出了畜牧业——农业循环发展的新模式。和谐社会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党的建设不断改进和加强,干部群众精神饱满、关系融洽,公益设施日臻完善,企业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百姓安居乐业,整个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象。   与时俱进,追求卓越。当前,农场党委正乘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东风,提出要建设“生产高效、生活富裕、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农场目标,争取到十一五末,把农场打造成“垦区著名、全省知名、全国有名”的先进农场。农场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加盟,携手共创灿烂美好的明天。  

山市种奶牛场

  山市种奶牛场位于黑龙江牡丹江海林市。下辖:   231083501402 123 山市场直社区   231083501501 220 第一作业区生活区   231083501502 220 第二作业区生活区   231083501503 220 第三作业区生活区   231083501504 220 第四作业区生活区   


大海林林业局特产大全




大海林林业局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