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丽水 >> 青田县 >> 阜山乡 >> 陈宅村

陈宅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陈宅村谷歌卫星地图)


陈宅村简介

  陈宅村地处阜山乡东部,全村拥有耕地面积391亩,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04户,人口714人。自从2003年开始进行“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以来,曾先后荣获多项荣誉。2003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2004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06年被评为市级新农村示范村、2007年9月被评为浙江美丽乡镇三十佳之一。村支部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基础党组织,2005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基层党组织。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121219 323000 -- 查看 陈宅村谷歌卫星地图

陈宅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陈宅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季山村

  季山村位处阜山乡东隅,行政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在册人口349人,下辖2个自然村,农业用地面积4368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242亩,林业资源丰富。季山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7364元。季山村境内叶腊石等矿石储量丰富,龙蛋石、夹板、葡萄冻等雕刻石料更是在全国闻名遐迩。据传,解放前夏守素曾专门派遣自卫队员驻守季山,对当地雕刻冻石进行掠夺性开采。随着年长日久不断开采,产量日益减少,优质雕刻石身价日益培增,一石难求。  

陈宅村

  陈宅村地处阜山乡东部,全村拥有耕地面积391亩,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04户,人口714人。自从2003年开始进行“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以来,曾先后荣获多项荣誉。2003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2004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06年被评为市级新农村示范村、2007年9月被评为浙江美丽乡镇三十佳之一。村支部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基础党组织,2005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基层党组织。  

坑边村

  坑边村位于阜山乡东北面,为七源三村之一,村域面积8.9平方公里,下辖11个自然村,农业用地面3635亩,村户籍人口890余人,常住人口300余人,2012年村经济总收入6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28元,比上年增长6.1%。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很大的发展。自实施“双清”工作以来,村庄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村两委干部定期组织村民、党员清理村庄垃圾,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同时对村庄近1000米的河道进行疏通整治。以后村两委也将继续按照净化、绿化、洁化、亮化、美化的“五化”要求,从治理“脏、乱、差、散”入手,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不断优化村民生活环境。截止2012年底,村庄道路硬化率达100%,绿化覆盖率已达95%以上。在党建工作方面,村两委干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强化村支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村先后荣获“五好村党组织”称号,村级-学教活动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  

岗下村

  岗下村位于阜山乡北面,为七源三村之一,村域面积5.6平方公里,下辖2个自然村,农业用地面积6828亩,村户籍人口630余人,常住人口210余人,2012年村经济总收入4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78元,比上年增长6.34%。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很大的发展。自实施“双清”工作以来,村庄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村两委干部定期组织村民、党员清理村庄垃圾,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同时对村庄近1000米的河道进行疏通整治。以后村两委也将继续按照净化、绿化、洁化、亮化、美化的“五化”要求,从治理“脏、乱、差、散”入手,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不断优化村民生活环境。截止2012年底,村庄道路硬化率达100%,绿化覆盖率已达95%以上。在党建工作方面,村两委干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强化村支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村先后荣获“五好村党组织”称号,村级-学教活动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  

红富垟村

  阜山乡红富垟村裕堂别墅是陈琪的旧居。自4月28日开馆以来,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据了解,该馆系陈琪、陈瑛合建于民国六年(1917),为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建筑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  

周宅村

  周宅村位于阜山乡的东南部,离乡政府所在地约1.5公里,平均海拔高度在470米左右,全村辖周宅、林宅、岙口等3个自然村;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15亩,共有山林面积8219亩,全村178户,总人口698人,现有劳动力370人,其中有8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年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户有19户,39人,占全村总户数的10.7%;其中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有2户4人。   周宅村地处浙南丘陵地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为1600毫米。  

朱岙村

  朱岙村位于阜山乡西南部,属阜山中心村居。瓯双线穿村而过,为朱岙与外界相连大动脉。自然村之间已实现水泥路“通畅”化,群众出行方便。但由于位于青田县边远地区,只有一条公路与外界相连,整体交通依然不便。地势西高东低,整体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土壤肥沃,主要由朱岙垟、林岙垟、长条垟、处下垟组成。玉带溪穿村而过,水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四季分明,光照雨量充足,有利于农业发展。下辖9个村民小组共623人。全村外出人口众多,其0国242人,出乡229人,以青田、丽水为主。在村常住147人,以老人和小孩为主,农业基本劳动力薄弱。房屋主要分布瓯双线朱岙段及朱岙自然村,村民住宅以砖木为主,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楼房、西式洋房逐渐增多。基本服务设施较完善,村民活动中心、便利店、体育休闲广场、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站等一应俱全。主水渠纵穿农田集中区域,灌溉方便,但抗灾能力较差。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结构单一,经济作物极少。旅游业,朱岙殿为主要旅游景点,每年旅游收入几十万;旅游季节性极强,主要集中在农历正月15、二月9号至19号。手工业,有两户人家从事蜡烛加工,没有形成规模。  

阜山村

  阜山村,地处浙江省青田县城西南面25公里,全村总人口有900多人。玉带溪贯穿整个村落,阜山村是阜山乡的中心村,乡政府,卫生院,学校等单位都坐落在阜山村,阜山村是整个阜山乡的经济,政治中心。阜山村历史资源丰富,村民宅建筑基本保持原貌,格局完整;一批民国时期的民宅建筑保存较好;一些传统风貌与古民宅等基本保持原貌。阜山村又是青田华侨发源地之一,保留有一批华侨建造的民国时期的庭院式住宅。阜山村村民中,以周、王、陈等性为主。阜山村文化遗存丰富,阜山村有清真禅寺,是至今保存较好,而且长期有香客来膜拜的寺庙。阜山村自然风景名胜资源丰富,村内有百丈漈、水库等风景名胜区。清真禅寺,也是阜山乡一个很重要的风景旅游景点。阜山村落中都至今还保留浓厚的传统民俗文化,主要民俗风情有清真禅寺庙会、百宝镶嵌、春节祭祖、挂诗灯、初一祭祖、吃老人酒、灯舞等。阜山村以农业经济为主,盛产油菜、茶叶。  

安店村

  安店村位于阜山乡的东南部,离乡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平均海拔高度在470米左右,全村辖西垟、金店等2个自然村;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87亩,共有山林面积6694亩,全村210余户,总人口813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06.4万元,人均收入6330元。年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户有23户,56人,占全村总户数的8.7%;其中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有2户4人。安店村这个名字总结了它的两个特点:一是安全,二是店多。玉带溪从村中间蜿蜒而过,临溪紧挨店铺的是两条青石板路,它是明清时的官道,是处州、青田通向温州、福建等地的必经之路。安店村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特色,村里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和刘基古道,还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刘伯温传说,特别是安店老街里的“美人靠”。“美人靠”,顾名思义,美女佳丽之靠椅也!阜山安店就有这么一种“靠”,其数量之多、处境之佳、历史作用之大、文化底蕴之深厚,在青田乃至浙西南地区绝无仅有。安店正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在十二五计划的滚滚浪潮中依托浓厚的历史文化特色,以敢立潮头的气魄、以争先创优的气势、以攻坚克难的气概,力争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高歌前行!  

前王村

  前王村处在阜山乡东北面,此地四周群山起伏,东北半壁形成小盆地,全村辖上百亭、水碓口、前王这3个自然村;全村人口882人,251户,耕地面积484亩,山林面积5596亩。   

周村村

  周村村位于阜山乡东南,面积3.2平方公里,距阜山乡政府18公里。地处边远山区,地势崎岖,土壤以红土为主,水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四季分明,光照雨量充足。   全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共613人,外出人口众多,其0国204人,在家以老人和小孩为主,农业基本劳动力薄弱,以农业经济为主。2012年,人均收入7402元。   周村一带盛产龙蛋石,20世纪头10年大量本、外地人员蜂涌至周村掏挖龙蛋石,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目前产量已日趋减少。  

垟村村

  垟村概况   位于阜山乡西部,万阜乡、北山镇交界,原先村名为杨村,是杨姓家族居住地,后因姓杨人搬迁。由廖、陈两姓迁入,地名改为垟村。距离乡所在地16.5KM,平均海拔670米左右,区域面积约4.8平方公里。有垟村、小岭等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101户,有377人口。耕地面积193亩,山林面15810亩。地势崎岖,水资源较好,有利于农业、林业的发展。垟村村距离欧双线公路9.2公里,交通比较方便,村内耕地面积有150多亩,水资源充足,有利于稻田养鱼、水稻供生系统发展;今年争取开发油茶基地1100亩,正在审批中;全村森林面积1500多亩,管理好、生长快,每年为村增加收入近20万元;同时,村里还有腊石矿等资源计划上报审批开发。为今后经济发展开辟新的路子。   地势偏僻山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55元,在全乡处于中等水平,全村377人,其0国有120多人,外出务工100多人。除了常年在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村里并没有二、三产业发展前途,农民收入由农业、林业、牧业、外出务工四部分组成。农业产业化效益低,农产品经销价值低;村集体经济收入偏低。由于村集体资源基础缺乏。下步要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克服困难,为经济发展而努力。   基础设施浅薄,村容村貌较差,村内脏乱差状况突出,经村两委和村民代表讨论决定:于2012年发展村路灯亮化、投资约5.8万元,村办公楼修缮投资约4.5万元;争取建设公共厕所3个。治理脏乱差现象,突出重点,量力而行,讲究实效,加强保护生态环境,卫生清洁治理。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  

双溪村

  双溪村,地处阜山乡西南部,为原双垟乡政府所在地,下辖夏西坑、岭康两个自然村,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多亩,林地面积16019亩,共有人口1811人。   一直以来,全村按照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农民以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双溪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矿藏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拓展经济发展渠道,进行土地开发,发展畜牧产业、油茶种植,并建设康岭、老腰岩两个腊石矿,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42万元,人均收入7029元。   今后,双溪村将立足自身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通过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途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发展集体经济,建设和谐、小康新农村。  

岙底村

  岙底村位于阜山乡东南部,三面环山,下管辖三个自然村,箬坳头,上降,岙底,全村总人口387,常年在外国人口大约200,在村村民主要以种水稻为生。  

金竹垟村

  金竹垟村地处阜山乡双垟片,全村7个村民小组,89户,328人,旅居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华侨200多人,海拔850米,是全县最高的一个行政村。2012年人均收入7530元。  

周山村

  周山村坐落在一个小山包上,离阜山乡2.5公里,距县城20公里,辖周山村、吴山洋、樟树根三个自然村。周山村海拔约460米左右,四面群山环抱,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根据情况,村里劳动力外出务工或者出国务工,留在村里的都是些老人和小孩。周山村是远近闻名的梨花村,村里依托梨花,发展生态旅游,鼓励村民养鱼养鸡,晒制菜干等土特产品。等到梨花盛开的时节,可以出售给赏花的游客,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都是历经沧桑的梨树,村里的村民淳朴老实,热情善良。每每梨花盛开的季节,给到此赏花的游客提供食宿和拍照的最佳地点。村里重点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在今年开春多雨水,又栽种了许多梨树苗,积极创建周山梨花村。  

龙隐村

  龙隐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乡处于中等水平,除了常年在外务工的劳力,村里也没有二、三产业基础,农民收入由农业、林业、牧业、外出务工四部分组成。低收入农户的收入主要靠农业、林业、牧业三大块,其中农业和牧业收入主要用于满足本户人口粮食、蔬菜及肉类的自给。由于村庄规模小,没有固定资产的积累,村集体经济的缺乏,村内公共事业的建设是靠政府的补助及村民的投工投劳和华侨助资来完成。   今后发展红花油茶基地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可开发腊石矿和雕刻石,还可以开发水利资源水电站,还有旅游开发。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从农民最迫切而又有条件做的项目做起,着重解决制约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   以生产发展为主导,加快低收入农户脱贫,积极发展各项公共事业,既注重生产条件改善,又要注重村民生活质量提高,寓生态环境保护于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之中,达到家居环境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化。   1、乌云山自来水工程建设。2、乌云山村委办公楼建设。  

圳下村

  圳下村,地处阜山乡西南部,原属双垟乡政府,距乡政府所在12公里,下辖土地、林地面积6000亩,由圳下、上北、下北、双尖后等自然村组成,现有14个村民小组,193户,总人口650人,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和外出经商、务工为主。生态环境良好、毛竹资源丰富。  

周西坑村

  周西坑村位于阜山乡,其中有90%以上的劳动力外出务工。距阜山乡政府驻地15公里,公路穿村而过,下辖3个自然村,全村241户,总人口1066人。经济以出国经商为主,形成了侨乡特色。   周西坑村村民人均收入在全乡处于中等水平,据2014年阜山乡农民收入调查显示,周西坑村在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10000元,在全乡农民人均收入排第12位。周西坑村村民除了常年在外务工的,村里没有第二、三产业的基础,是个纯第一产业(农业)村。村民收入主要是由外出务工、农业、林牧业等组成,其中农业、林牧业主要是满足村民的粮食、蔬菜及肉类的自给。  

吴庄村

  吴庄村概况   有姓吴、姓陈、姓朱等多姓村民,姓吴占半数以上,由此取名叫吴庄村,位于阜山乡西边,距离乡所在地13.2KM,平均海拨约650米左右,共有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7人,共141户;耕地面积273亩,山林面积5900亩,区域面积4.6平方公里。地势崎岖,水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四季为明,光照雨量充足,阳光明美。   位于阜山乡双垟片距离欧双线公路6公里,交通方便。2011年开始开发油茶基地近800亩;另有—片500多亩正在开工。同时有腊石矿、龙蛋石等资源优势三处,争取于2012年下半年上报审批开发。为今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添开辟一条新路子,同时加强林木、毛竹林的资源开发和管理。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并引导年轻劳动力出国、外出务工及经商创业。   地势偏僻山区,村庄分散,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乡处于中下水平。全村487人,其0国达180人,外出务工120多人。除了常年在外务工的劳力,村里也没有二、三产业基础,农民收入由农业、林业、牧业、外出务工四部分组成,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以初级产品为主,自产自销,产品经济价值不高。村集体经济薄弱,由于村集体缺乏资源基础。今后进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迎难而上,为全村发展而努力。  

岭峰村

  岭峰村位于阜山乡西北部,离乡政府所在地约15公里,平均海拔708米左右,森林面积5836亩,耕地面积230亩,有一个矿山,自然资源丰富,景色优美怡人。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有133户人口,总人数428人,现在村劳动力70人。年人均收入约为8000元。  


陈宅村特产大全




陈宅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