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村新农村风风貌
近年来,余家村两委结合的自然条件、区域特点和经济条件,不断开拓创新,带领村民勤劳致富,开展了村庄整治工程建设,发展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切实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123001 | 323000 | -- | 查看 余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叶坦社区 |
叶坦社区位于县城的东北面,东起下杭山、南到鲤鱼山、西临南溪、北止松阴溪,总面积2.5平方公里。有法院、检察院、政法委、妇联等18家共建单位。辖区内共有64幢楼院,户籍人口2070户,5949人(其中乌溪江库区移民245户,950人),分为11个居民小组,8个网格。流动人口1531户,1795人。现有社区在册党员116人,下设6个支部。社区内有21户低保户、残疾人92人。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省市县50多项荣誉。 |
城中社区 |
城中社区位于遂昌县城中心,由原青云居委会、南街居委会和北街、公园路居委会的一部分组成,东至平昌广场、南至下南门桥、西至西街红绿灯、北至北街红绿灯,面积有0.18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3382人1296户,常住人口5984人2493户,有10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教育局、建设局等16家共建单位。在上级党委、政府、民政部门及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城中社区始终把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作为工作宗旨;把社会秩序良好、居民安居乐业作为工作目标,不断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社区先后荣获了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侨务系统五五普法先进社区、省级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等40多项荣誉称号。 |
城北社区 |
城北社区辖区范围从妙高山公园沿育才中学、审计局、总工会至人民医院红绿灯沿北街至新桥头,以河为界,沿官碧路至上石马茗月山庄。社区创建于2001年12月,由4个原来的居委会、2个新建住宅小区组成,占地约1.6平方公里,建有办公、文化活动用房470余平方米,内有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等活动室和120余平方米的多功能厅。社区居民1663余户,常住人口4566多人,下设12个居民小组;有共建单位15个,有在册党员95名。 |
城西社区 |
城西社区成立于2001年12月,由原西街、西门居委和荷花滩、公园路居委部分小组组成。地处县城西南,东至公园路,南至凯恩路,西至吴乐,北至妙高山脚,辖区面积约0.66平方公里.辖区内有户籍人口4204人、1674户。社区党总支辖6个党支部,有党员118人,其中有一个非公企业党支部。社区团、兵、妇等组织健全。设七个居民小组。有低保27户34人,残疾人103人。社区工作人员5名,设有警务室,共有警务人员3名。 |
城南社区 |
城南社区位于县城东南,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其辖区范围为东至国税局,南至上南门村,西至三级电站,北至南溪。本社区有户籍人口1077户,2746人;常住人口2866户,8865人;居民小组10个,划分为5个网格;有楼院85幢,其中科普文明楼院10幢。社区党总支委员3人,居委委员4人,居监会成员3人,有居民代表51人。社区有残疾人34人,低保对象6户6人,定补1人、优抚对象3人,离休老干部12人。社区党总支下属5个支部,党员76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党员结构:退休26人、下岗失业28人、大学生11人,外出党员25人)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460名。辖区内有遂昌中学、县国税局等12家共建单位,职教园区、全民健身中心座落在本社区,是县教育文化中心。 |
前山社区 |
前山社区成立于2002年1月,地处县城北侧,东至下杭山、西至上石马、高速公路出口、南至北溪、襟溪、全线长约3公里。社区成立了党总支,下设六个党支部,党员155名,由原后岭口、车站、龙潭三个居委会合并而成,共有居民小组10个,户籍人口1999户、5296人;居住人口2332户,7269人,流动人口有近260余户,1900余人。社区有残疾人70人,低保户22户,共建单位20个。社区已荣获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省级防灾减灾社区、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社区建设、市级科普示范社区、丽水市级来料加工专业社区、丽水市第四届邻居节群众最喜爱的活动奖、县级科普示范社区、县级文明社区、镇全面工作先进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选进单位、妇女工作先进集体、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螺蛳垵村 |
螺蛳垵村位于遂昌县城郊,离县政府2公里,是妙高街道原螺蛳垵村、项庵村合并而成,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265户,520人,人均收入9502元;有耕地面积340亩,山林面积3904亩。 |
龙潭村 |
龙潭村位于妙高街道东部城郊,是遂昌县东大门,距离县城中心2公里,由原龙潭、叶坦村于2011年经村规模调整合并而成,现下辖龙潭、池莲、叶坦、下杭山4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根据2012年统计数据,全村共计147户,323人,耕地面积29亩,山林面积2458亩,人均收入10747元,村集体收入4.9万元。 龙潭村依山傍水,县城三溪之一的襟溪穿村而过,后汇入松荫溪,村庄环境优美,村范围内有规模建设的龙潭鑫城、龙潭小区等现代化小区及腾龙小区、叶坦小区2个乌溪江移民安置小区。村内配套设施齐全,有集贸市场、大型超市、酒店、育才小学等,交通便利,有公交车直达,人口的集聚增加带动了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 |
含晖村 |
遂昌县妙高街道含晖村,距县城2公里,龙丽高速、50、51省道贯穿全村,由原渡船头和二都街两村合并而成,辖区内游览胜地“含晖胜境”自然和人文景观相映成趣,故取新村名含晖村。 全村共有21个村民小组,村民699户,1738人,党员人数64名(其中:女党员12名,2名预备党员中1名女党员)。 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279元,耕地面积250亩,山林面积5574亩。村民收入以外出打工和经商为主。 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和“东工西居”的发展战略,2007年以来,含晖村成为我县工业园区内重点工业村,先后安置元立等重点骨干企业,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关心支持企业的长足发展,在村两委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
北门村 |
北门村 北门村新貌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妙高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带领村民,结合实际,通过大力宣传发动,抓思想教育,提高村民意识。村内设立垃圾箱19只,做了污水处理池、安装了排污管道;建造了30多平方米的公厕。结合农户建新房、做沼气,改栏、改厕、清理河道、扩大绿化面积等,村排污率达60%以上。村内道路全面硬化,并种上了绿化树,安装了路灯通过一年来的整治创建提升,环境优美,村庄整洁,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水阁村 |
水阁村新貌 随着龙丽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作为遂城北大门,近两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广大村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物质生活逐年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一幢幢漂亮洋房拔地而起,门前庭院绿化美观大方,村庄主要道路宽畅整洁,卫生洁净,自来水入户90%,5700平方村办公大楼落成,会议室阅览室、活动室正在装修当中,公共厕所和村民健身场地建成投入使用。村民的精神生活健康向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主法制建设步入轨道。 |
上江村 |
上江村新农村风貌 近年来,村两委齐心协力,带领全村村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经济求发展,思想求解放,社会谋和谐,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计生率、义务教育率、广播电视入户率均达100%,财务日益民主、规范,人民满意度越来越高,村多次被县、镇评为“农村五好党支部”、“全面先进单位”、“小康村”等。 |
东梅村 |
东梅村地处妙高镇的西北部,离镇政府3公里,全村人口608人,206户,耕地面积334亩,山林面积6272亩,主要经济来源是蔬菜、竹笋的收入。本村于2000年达到小康村,200年被评为农村五好党支部、十强村荣誉称号,2005年被遂昌县委评为农村五好党支部。 |
七山头村 |
山头村位于遂昌县城东南,东倚松阳县谢村乡,南邻仙岩村,西接源口、西街村,北与上南门村相连,距县城15公里。2011年由黄坛源、张坪头、叶家殿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最低海拔730米,最高海拔。810米。全村区域面积9.8平方公里,7个自然村,889人,耕地面积776亩,山林面积10258亩,村内空气清新,是毗邻城市的世外桃源。独特的高山气候盛产高山四季豆、七山头土猪等。因山高路远,村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妙高街道低收入村之一。 |
古院村 |
古院村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稳步发展,各项工作成效显著。2002年2月曾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县级小康村,2001年2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县级文明村。全村农民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近三年从4569元增加到5341元,义务教育、有线电视、广播入户率达100%。村组织健全,两委班子团结,分工合理,战斗力和凝聚力强,村务民主规范。 |
后江村 |
一、基本情况:全村292户981人,下属9个生产队6个自然村,耕地面积653亩 山林面积4085亩 2009年人均收入5052元。后江村地处县城北大门, 51省道贯穿全村,是大柘、石练等十三个乡镇群众进出门户。 二、农业产业:①200亩蔬菜基地,大棚种植,年产值150万元。②竹笋两用基地,面积2500亩,年产值130万元 三、新农村建设:所辖6个自然村,道路路面硬化3个自然村。修建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组建健身舞蹈队。按照组织发展规划,吸收正式党员1人,预备2人,积极分子6人。2009年度荣获县级先进党支部。 |
金岸村 |
金岸村位于遂昌县妙高镇,地处龙丽公路和金马公路交汇处,全村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70亩,山林2000亩。现有户籍人口168户642人,常住户口313户1120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28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2006年通过村庄整治建设,2007年被授予省级示范村。是省级文明村、省级林业绿化示范村、省级计划生育示范村。 为了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紧紧抓住"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的契机,利用黑板报、墙报、标语等宣传工具,把县委办[2003]119号文件宣传贯彻到群众中去,把整治方案、整治计划、建设项目和村庄规划张贴在公开栏内。从而统一了群众的思想和认识,营造了一个人人参与、关心、支持村庄整治工作的浓厚氛围。2004年通过整治村,2006年实施省级示范村创建。 村两委积极为村-系工作,村中大部分劳力在企业工作,部分村民还变为工厂骨干,不仅富了村民,还为工厂提供了稳定技术力量。利用靠园区的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办起了农贸市场,未在工厂工作的人都做起了小买卖,增加村集休经济与村民收入,通过这些年的村庄整治终于使平昌成为一个文明的村庄。 |
余家村 |
余家村新农村风风貌 近年来,余家村两委结合的自然条件、区域特点和经济条件,不断开拓创新,带领村民勤劳致富,开展了村庄整治工程建设,发展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切实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 |
上南门村 |
荫樟源村地处遂昌妙高镇东南部,距县城五公里地的一个小山村。村民居住分散在七个自然村,有142户,人口510人,其中,畲族人口占52%。该村四面环山,生态环境优良,山地资源丰富,有水田358亩,人均有7分田,山林面积6593亩,人均达12.9亩。该村虽地处城乡结合部,离县城较近,山地资源丰富,但过去,由于山地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靠种田羊禽为主要经济来源,村民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是城郊有名的贫困村。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县开展茶叶产业化建设的深入,在妙高镇政府“二十里茶叶长廊工程” 建设的推动及邻近枫树突名茶专业村的影响下,荫樟源村目睹了他们利用山地资源科学种茶发家致富的典范,大家形成共识,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开展名优茶加工,努力做大、做强茶文章,是实现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近八年来,在镇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并派出农技人员指导茶农科学种茶、名优茶生产加工、茶树良种引繁等技术,在全村掀起了家家户户利用自留山、自留地开发良种茶园的热潮。迄今为止,全村已开发良种茶园1190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050亩,茶树良种化率达到88.2%,村级79亩老茶园同时也得到了改造,目前人均茶园面积达到2.33亩,接近枫树突名茶专业村的水平。据2003年统计,全村产茶60吨,产值350万元;茶树良种繁育面积80亩,出圃茶苗1100万株,产值95万元;两项合计茶业产值445万元,人均茶业产值8725万元,成为妙高镇名声鹊起又一个名优茶生产新秀。 开展茶叶无公害生产是茶叶产业化建设的基础,荫樟源村抓住新发展茶园的有利条件,刚起步就严格按照无公害茶叶生产标准管理,并积极参加全县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一直以来,业务部门对全村茶园重点指导,同时深入茶园、茶厂进行面对面的技术辅导,茶农传统的用药观念得到转变,降低农残意识得到加强。 种茶种出了一片绿色新天地,现任村民主任华宗清高兴地说:“我们荫樟源村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脱贫致富成为小康村,靠得是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找准了路子发展名优茶生产,目前茶叶已成为我村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村民收入不断提高,大家不忘公共基础建设,去年村民集资拓宽了通往县城5公里的道路,而且还开通了有线电视;村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昔日的泥瓦房被一幢幢的新楼所替代,家家户户安装了电话,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有摩托车130辆,使得村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仙岩村 |
仙岩村坐落妙高街道的西南方离县城15公里,有8个自然村,分别为麻洋、阴坑、汤山头、谢山头、壬午岱、庄根、周山头、白木岱,有13个村民小组,总共人口981人,340户,村支委班子3人,村委班子3人。有山林面积31200亩。其中有毛竹林3000余亩。耕地面积985亩。村民靠种植安吉白茶,高山四季豆伟主导产业。村民人均收入每年明显增加。是休闲养生旅游的理想去处。 |
南街村 |
南街村位于遂昌县城南,2011年由原南街、青云两个村合并而成。全村267户,636人5个生产队,有山林4652亩,耕地大部分已被国家征用,县城的休闲活动场所妙高山公园、汤公园都在范围。村民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10740元,村集体收入16.2万元。 |
东街村 |
东街村现有人口380人。土地面积224亩,山林面积2900亩,集体资产建筑面积6182平方米,总资产5000万元,村年经济收入120万元。 每年年终,党员、村民代表每人一份财务情况报告,每季度财务情况在公开栏公布。 惠民政策: 60岁以上老人,每月养老金130元,已-多年,2014年将提高到150元。三八妇女节,妇女每年500元,60岁以上的年终再发200元。重阳节本县活动,18岁以上村民三年外出旅游一次。2011年牛角尖道路更新,电视闭路、电话开通。2014--2016年将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老年托养中心。学生考上大学本科,每人一次性奖励1000元,妇女结扎奖励500元,妇女放环奖励50元,妇女流产补助100元。 |
金溪村 |
金溪村位于遂昌县城东,距县城4公里,2011年由原金溪、下坑口两村合并而成。现有人口1206人,流动人口60人。龙丽高速公路穿村而过,与遂昌县东城工业园区相邻。村民收入主要以打工、经商为主,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9472元。 |
黄庄村 |
黄庄村位于妙高街道东北部,由原黄庄、洋条村于2011年经村规模调整合并而成,区域面积8.69平方公里,全村包含个6自然村,分别为黄庄、黄庄岭脚、洋条、田基、庄根、龙井下,根据2012年统计数据,全村共计10个村民小组,284户,767人,无流动人口,耕地面积294亩,山林面积11061亩,人均收入10615元,村农业产业以水稻、茶叶、毛竹、蔬菜种植为主。2013年12月—2014年1月,在街道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第十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现村委会所在地距离县城妙高约4公里,由于毗邻县东城工业园区,周边企业众多,吸纳了黄庄村部分劳动力实现就近转移就业,但由于原洋条村位置相对偏远,部分村民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仍旧是低收入农户较为集中的村,2012年黄庄村被认定为妙高街道扶贫重点村,全村按照省定的新一轮扶贫标准(人均收入5500元),认定低收入农户139户,275人。 黄庄村境内植被繁茂,山青水秀,尤其洋条岭一带风光旖旎,周边有知名旅游景点—常乐山,海拔600—700米,山上风景秀丽,古树茂密,地形跟永康方岩相似,据说200余年前修建了寺庙,1967年文革时被毁,80年代初步修理,95重新动工修建,99年县宗教局批准为佛教临时登记点。每年八月初一、十五,香客络绎不绝,洋条村内有石阶步道直通寺庙。 根据县农民异地搬迁和下山脱贫政策,通过县、街道、村谋划协调,黄庄新村下山移民集中安置小区于2009年动工建设,新村位于50省道黄庄地段,交通条件优越。主要用于安置黄庄、洋条下山脱贫优惠区的农户,整个新村土地面积近一万平方米,新村土地是县政府为解决下山脱贫户建房用地难而专门规划的,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原则施工,联建住房外立面整齐划一,目前首期27户新房均已建成入住,新村给排水管道以及道路硬化工程已于2013年底前完工,极大改善了小区的环境面貌。 下步,黄庄村需要规范村级便民中心运行,完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能力;逐步解决村饮用自来水以及龙井下、黄庄岭背机耕路等与村民切身相关问题,确保村民生活舒适,出行安全,并继续引导鼓励采取各种适宜方式,搬迁到交通更为方便,公共服务设施更为完善的地方安置;设法整合、盘活村庄现有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拓宽村民收入来源。 |
大桥村 |
妙高街道大桥村位于遂昌县城6公里,现全村共548户,1326人,9个村民小组,共有9个自然村,位县工业园区边,大桥村紧紧围绕“集体经济稳步增长,社会稳定和谐”的目标,2012年人均收入9520元,全村基本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村民收入大幅提高,集体经济稳步增长,社会稳定和谐”的目标。今后将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为建设一个“文明富裕”、“稳定和谐”的大桥村而努力。 |
东峰村 |
东峰村位于妙高街道北部,县城西郊,距县城3.5公里,北与三仁十三都接壤。全村共11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350户967人,耕地面积785亩,山林面积11808亩。全村环境优美,古木名树茂盛,环城西路环村而过,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村主要的经济主导产业以茶叶、毛竹、绿色蔬菜的种植和禽畜业的养殖为主,2013年的人均收入为10660元。 东峰村是少数民族聚集村,文化底蕴丰厚,村庄文化氛围尤为浓厚。自2009年开始,村里每年都要举办一场自己村的“春晚”,节目全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完成;村里还率先开展“春泥计划工作”,经验向全县各村推广。多年来村里获得了多项较高的荣誉,2011年获得“丽水市生态文明村”称号,2012年荣获“浙江省春泥计划实施工作先进村”和“浙江省文化示范村”荣誉称号。 |
新东村 |
新东村位于妙高街道北部,县城西郊,距县城3.5公里,北与三仁十三都接壤,是新安江移民村,全村1个村民小组,48户131人,耕地面积74亩,山林面积544亩。全村环境优美,环城西路环村而过,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村主要的经济主导产业以茶叶、毛竹、绿色蔬菜的种植和禽畜业的养殖为主,2012年的人均收入为9989元。 |
苍畈村 |
苍畈村位于遂昌县城东郊区,距县城11公里,与大桥村、源坪村、云峰街道等相邻。村民居住分散,有4个自然村,全村435户,1147人。村民收入以打工为主,2012年人均收入9110元。 |
庄山村 |
妙高街道庄山村位于遂昌县东大门,毗邻松阳县,地域面积20平方公里,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932人,330户,耕地面积366亩,山地面积6244亩,村民人均收入9571元,收入来源以种植生产茶叶、外出务工为主。庄山村以打造特色“孝文化”为主线,急老人所急,想为老人所想,以服务老人,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创立了“百孝之窗”工作机制,开展各色“孝文化”主题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敬老爱老氛围,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遂昌县首个孝道文化村! |
西街村 |
西街村位于遂昌县城西,北依妙高山。2011年由原西街、吴乐两村合并而成。现有488户,1146人,有7个自然村,耕地403亩,集体山林3156亩,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1085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