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村村 苏村地处遂昌北面,与龙游、金华交界。苏氏太公(0)从四川眉山迁居浙江遂昌北乡桃源苏村落根之后,初建香火堂于明朝(公元1465年前后),由于苏家人丁兴旺,苏樟明太公生有八个儿子、二个女儿,曾有八大家之称。所以继后陆续建造房屋群系列计13幢(其中牛栏屋一幢,水碓油车屋一幢),全部联通。房间约有百余间,占地面积三千五百多平方,至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全部建造完毕。其中苏家大院共有三进,足有20间,天井八个,楼梯6条,前后边门11个。
苏家大院第一进,大门上题有“眉阳旧家”四个大字,其意是:眉阳就是四川老家迁来。遂昌苏村苏家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的后裔(三贤世裔即苏洵、苏辙、苏轼)。
第二进有花窗、花台假山、厢房,大天井全用石条铺地,夏天有帐篷(铅板)、石床放置,供家族子孙欣赏。
第三进正堂挂有“敦厚堂”牌匾,其意是苏家人和睦善良也。
苏家大院建筑古老,工艺令人称奇,有欧式窗户、柱子,房门上装有球锁,地面是三合土,厢房墙壁上有精致的雕画,如八仙过海、松鹤同春等精美图案。
苏家大院造有三个大府门,二个府门朝东,门庭上挂有“紫气东来”门匾。一个府门朝北,门庭上挂着“大府第”门匾。
苏家大院这么大的房屋,还有水碓、油车、鱼塘,其规模之大堪称遂昌之最。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123103 | 323000 | -- | 查看 苏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周村村 |
周村村距离镇政府3公里,全村313户,930个人口,11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耕地524.5亩,其中水田374.5亩,林地4586亩,果园21亩,集体经济收入0.93万元。人均收入5965元,茶园20亩。 |
白水村 |
白水村座落在桃溪岸边,全村有6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459户,总人口1298人,全村林地面积13452亩,耕地面积760.7亩,2010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4.70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5442元。白水村历史悠久,村里有毕氏和王氏两大古宗祠,毕氏宗祠建于明万历年间,大楣上署明万历年间知县汤显祖。雍正年间知县向牧和乾隆年间知县路觐等名的题匾。近年来,通过对环境立体整治,随着石亭的建造,牌坊的落成,路灯的安装,村内主要道路两边和村内重要地段种植的绿化,村内主干道的硬化,全村已形成路宽、灯明、水清的新农村格局。 |
大谷岭村 |
大谷岭村位于遂昌县城北部素有遂昌县北大门之称全村共有10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652人口,196户,共有34名党员。其中90岁以上8人,有山林面积9195亩,耕地面积350.9亩,共有60岁以上老人134人,有育龄妇女102人,外出打工人员78人,全村有低保户10户,村党支部组成人员3人,村委会组成人员4人。遂昌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处钱塘江、瓯江源头,县域面积2539平方公里,总人口23.1万,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744元。境内山川秀美、风光旖旎,森林覆盖率82.3%,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9100个,高出世界清新空气标准6倍以上。立足优越的生态环境,遂昌积极发展生态经济,率先在全国把“原生态农产品”作为县域品牌培育打造,大力发展以“自然的环境、生态的理念、传统的方式、现代的科技、健康的品质”为目标的原生态精品现代农业。 近年来,遂昌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已有一定基础。全县建成以光缆为主、高速率、数字化的通信基础网络,形成覆盖全县城镇和农村的程控电话网、光纤传输网、数据通信网、移动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等多种形式的通信网络,乡镇宽带100%覆盖,数字电视覆盖率100%,农村电话主线普及率99%。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推广服务体系,县级设立农技110服务中心,创建遂昌农业信息网,全县20个乡镇(街道)建立农技110信息服务站,建立农民信箱村级联络点和“万村联网”村级网站各203个,实现全县行政村全覆盖,农民信箱注册用户达10893户,用户通村率100%。 |
苏村村 |
苏村村 苏村地处遂昌北面,与龙游、金华交界。苏氏太公(0)从四川眉山迁居浙江遂昌北乡桃源苏村落根之后,初建香火堂于明朝(公元1465年前后),由于苏家人丁兴旺,苏樟明太公生有八个儿子、二个女儿,曾有八大家之称。所以继后陆续建造房屋群系列计13幢(其中牛栏屋一幢,水碓油车屋一幢),全部联通。房间约有百余间,占地面积三千五百多平方,至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全部建造完毕。其中苏家大院共有三进,足有20间,天井八个,楼梯6条,前后边门11个。 苏家大院第一进,大门上题有“眉阳旧家”四个大字,其意是:眉阳就是四川老家迁来。遂昌苏村苏家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的后裔(三贤世裔即苏洵、苏辙、苏轼)。 第二进有花窗、花台假山、厢房,大天井全用石条铺地,夏天有帐篷(铅板)、石床放置,供家族子孙欣赏。 第三进正堂挂有“敦厚堂”牌匾,其意是苏家人和睦善良也。 苏家大院建筑古老,工艺令人称奇,有欧式窗户、柱子,房门上装有球锁,地面是三合土,厢房墙壁上有精致的雕画,如八仙过海、松鹤同春等精美图案。 苏家大院造有三个大府门,二个府门朝东,门庭上挂有“紫气东来”门匾。一个府门朝北,门庭上挂着“大府第”门匾。 苏家大院这么大的房屋,还有水碓、油车、鱼塘,其规模之大堪称遂昌之最。 |
淤弓村 |
淤弓村 遂昌县北界镇淤弓村有人口1060人,314户,耕地面积564.5亩,全村有淤弓、黄庄、庙下、黄庄岙。上坪’下坪7个自然村,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6120元。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出谋划策。前几年,村领导班子了解市场需求,引进了法国早提、吊瓜、板粟等经济作物,经过几年的种植得到了有效的发展;目前该村还新建竹山基地近500亩;努力发展畜牧业,办起养鸭场、养鸡场等。新一届村领导班子的组建后,对本村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规划和建设。 |
北界村 |
北界村是北界镇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距县城27公里,龙丽高速公路和50省道穿境而过,连通四方下辖5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1698人579户,耕地总面积856.4亩,林地面积15380亩,果园面积59.5亩,2010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7.59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6878元。 |
登埠村 |
登埠村共有自然村5个,拥有人口977人305户,其中低收入农户44户67人,分别占22%和10%;全村劳动力数739人,其中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数14人;耕地总面积639.20亩,低收入农户承包耕地面积41亩;山地总面积17430亩,低收入农户承包山地面积628亩,2010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11.52万元,人均纯收入6299元。村收入来源主要是食用菌生产、种植业和服务业。该村在主导产业发展上的项目主要是香菇生产、毛竹山低产改造以及蔬菜生产等。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目前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对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影响。 |
王坞村 |
王坞村有自然村3个,拥有人口941人269户,其中低收入农户60户98人;全村共有劳动力585人,全村耕地面积767.9亩、林地总面积10000亩,其中低收入农户承包耕地面积48亩,山地面积600亩。2007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2.57万元,人均纯收入4217元;,主要农产品水果、食用菌、笋竹、油茶。产业开发中需要帮扶的项目:笋竹、油茶、畜禽。产业开发中需要帮扶的举措:解决生产资金;解决农产品销路;引入村外经纪人;落实生产场地;提供技术辅导;开发旅游景点。 |
王宅桥村 |
王宅桥村现有自然村5个,拥有人口766人238户,其中低收入农户51人26户,分别占13%和23%;全村共有劳动力数527人,其中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数20人;耕地总面积570亩,低收入农户承包耕地面积35.7亩;山地总面积16587亩,低收入农户承包山地面积1150亩;2010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18.71万元,人均纯收入6387元。全村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于种植业、食用菌、外出务工、来料加工等。为促进农民增收,该村村两委带动全村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实施毛竹林低产改造300亩;发展来料加工5家。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