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丽水 >> 遂昌县 >> 石练镇 >> 竹溪新村

竹溪新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竹溪新村谷歌卫星地图)


竹溪新村简介

  竹溪新村位于小竹溪源头,由原项岭头村、定溪村两村合并而成,全村下辖13个村民小组,309户,1035人。
  早在《本草纲目增广本》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菊米,处州出一种山中野菊,产遂昌石练山。”石练菊米由此而得名,而石练菊米又属小竹溪菊米品质最佳。
  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引导鼓励农户种植茶叶和菊米,增加村民收入,促进全村发展。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123106 323000 -- 查看 竹溪新村谷歌卫星地图

竹溪新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竹溪新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大茂坑村

  大茂坑村毗邻著名景点南尖岩风景区,是个风景秀丽、木材资源丰富的小山村,也是游客驱车前往南尖岩的必经之地,位于浙江省遂昌县石练镇境内的乌溪江支流——练溪源头,平均海拔800米。最高自然村海拔1100米,最高山峰七峰尖1421米。全村地广人稀,山多田少,林木资源丰富,有21个自然村,139户,596人,36333亩山林,177亩水田,是典型的林业村。  

景新村

  景新村建村于2005年,是滩坑电站移民安置集中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291户,955人。   自2004年10月分三批迁至石练镇,通过各级政府的关心,移民村的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完善,达到了“迁得出,安得下,住得稳,富得起”,逐步和谐融入到新的石练大家庭中,经过移民们的不懈努力,现有茶叶面积300余亩,来料加工企业4家,规模养殖场2家。现有遗留的民间艺术舞鱼灯、畲族的山歌等丰富的历史文化。  

迎新村

  迎新村位于石练西北部,由原章师、黄箩、王曹三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17.03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18457亩,非林地面积2868亩,经济林面积3372亩,其中板栗面积1566亩,海拔500—700米之间,青山环抱,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日夜温差大,具备种植高山蔬菜和小水果的良好自然条件。有高山蔬菜面积1000余亩,王曹土鸡是全市唯一通过市有机食品认证的品牌。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大力关心下,特别是省县供销社接对帮扶,联系单位的鼎力支持,村两委因势利导,抢抓机遇,迎新村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生活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爱丰村

  爱丰村原为淳安县赋溪乡底岩山村,1961年底为响应政府建设新安江水库的号召,举村迁移,原迁人口128人,现有人口189人。   政策开放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爱丰村党支部、村委会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带领村民辛勤耕耘,用智慧和汗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家庭收入。目前已有茶园面积190亩,人均1亩,葡萄等经济作物,村民生活天天向上,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爱丰村两委有信心,有决心带领全村人民改造低产茶园面积,提高良种茶园比例,加强无公害茶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葡萄示范地,增加村民收入,为建设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宏象村

  宏象村位于石练镇工业园区中心地带。全村共有14个村小组,388户1221人,党员46名,耕地面积1327亩,山林面积6454亩。农业生产主要以茶叶、水稻种植为主,先后获得县级文明村、小康村、村庄整治达标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宏象村建村于北宋年间,居民以畲族为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竹隐寺(又名太虚观)闻名遐迩,村美人和,物华天宝。已建设开发工业园区150余亩。近几年来,村两委因势利导,立足村情,抢抓中心镇建设机遇,挥动工业和旅游的双翼,带领村民勤劳致富,阔步走向美好的明天。  

姚埠村

  姚埠村与大柘镇毗邻,素有石练北大门之称。全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910多人。村座落在五雷山的起始外,周围绿树青秀、挺拔,森林覆盖面积大于98%。练溪流经姚埠进入乌溪江水库。姚埠村有山林面积3247亩,耕地面积809亩,粮食总产量308吨。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92.03万元,村级经济总收入36.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788元。   三石公路穿村而过,石练工业园区就座落在姚埠村,全镇百分之九十的工业企业集中在这里,整天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产品销往海内外。   姚埠的主打产业是茶叶,茶叶种植和茶叶加工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近年来,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村民的生活水平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落日余晖映,山清水秀、炊烟袅袅,构成了美丽如画的姚埠农家乐园。如果你到姚埠来,会聆听到机器的欢唱,会闻到绿茶的清香,会感受到姚埠人的热情,会让你留恋忘返。  

竹溪新村

  竹溪新村位于小竹溪源头,由原项岭头村、定溪村两村合并而成,全村下辖13个村民小组,309户,1035人。   早在《本草纲目增广本》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菊米,处州出一种山中野菊,产遂昌石练山。”石练菊米由此而得名,而石练菊米又属小竹溪菊米品质最佳。   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引导鼓励农户种植茶叶和菊米,增加村民收入,促进全村发展。  

淤溪村

  石练镇淤溪村位于石练镇西南部。于2010年12月由原路堰、淤头、坪墟、石坑口、双坑口五个村合并而成,全村有人口492户1509人,18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257亩,山林面积24396亩,去年全村人均收入6253元,主要产业以水稻、茶叶为主,2011年被列为省级中心村建设。   淤溪村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历史悠久,国家非遗昆曲十番和班春劝农在此得到不断弘扬和发展。已矗立千年的古樟,郁郁葱葱,扶摇苍穹,仿佛静谧地为世人述说着悠久的历史更迭。历史与文化的完美结合,赋予了淤溪村独特的魅力——远离喧嚣的休闲旅游胜地。    近年来村两委因地适宜,准确定位,抓住中心村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每年举办班春劝农节,建设了旅游换乘中心,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帮助下,淤溪村将建设为富有特色的省级中心村。  

黄皮村

  一直以来黄皮村的农家乐生意都还不错,其中村里仅黄瓜农家乐一家,一年来收入就有十几万,每天接待的客人是一批接着一批,许多游客吃了之后都赞不绝口,说能在这里吃到真正的农家菜,享受到民间特制的米酒,呼吸到轻松的空气。所以这里总有不少的回头客。单五一这几天,每天都将近有一万元左右的收入。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里的农家乐旅游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今年又进行乐重新整修与装潢,而且还修建了停车场,黄皮村的农家乐也从仅提供餐饮服务,向也可以提供住宿和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扩展。   目前,原是国家AAA级景区的飞石岭景区内正在兴建亚洲第一大佛,也正在申请国家AAAA级。我相信在景区的带动下,我们黄皮村的农家乐会更加红火。   在景区的带动下,农家乐的生意欣欣向荣。在农家乐的带动下,村里的环境、卫生全都改善了;村民们的思想、素质也都有所提高了;各地的游客们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建议,在与游客的交流之中,村民们也有了很大的收获。村里的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1999年黄皮农民人均收入只有2953元,而到今年实现了农民人均收入5548元,比1999年增长了87%,将近翻了一番。可以说我们黄皮村面貌焕然一新了,在今年还评下了县级先进单位。看到之前的农家乐生意红火,又新开了几家,而且还带动了邻村路堰村农家乐的发展,为石练镇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个村发展好了,几个村发展好了,一个镇发展好了,几个镇发展好了。就像星星之火,渐渐地燎原。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待到我们全县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壮大之时,也就是我们遂昌休闲旅游名城建设成功之日。让我们一起努力!   

金练兴村

  金练兴村由原金苏村、金坤村、广兴村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273户,785人。   金练兴村是由湖山、应村、柘岱口三个乡的村民移至石练组合而成,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来到石练安居乐业。全村的主导产业是茶叶和食用菌,特别是香菇生产,具有多年的产销经验和历史,是全镇唯一香菇产业特色村。   

柳村村

  柳村村位于石练镇镇政府对面,集镇中心,练溪东岸。全村辖6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385户,总人口1131人,耕地面积1320亩。主要产业为茶叶、水稻,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168元,是个宜居、宜业的集镇副中心村。   柳村村建村于宋末年间,人文历史积淀深厚,自古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现保存完好的官家祠堂闻名乡里。    新一届村两委立足村地理区位优势,抓住中心镇建设的机遇,继承和弘扬历史文化传统,积极带领村民进行新农村建设,努力把柳村村建设成为石练的副中心村。   

石练村

  石练村是石练镇政府所在地,由原上街村、中街村、下街村合并而成,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491户1523人,常住人口2195人。有茶叶面积2000余亩,其中无公害白茶面积400余亩,菊米有上百亩。   石练村沿练溪而建,一条1000多米的五雷街贯穿其中,是石练商贸、购物、休闲的繁华街道。石练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间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文化氛围浓厚。“锄头一放,吹拉弹唱”,组建了文阳乐队、女子十番和文十番乐队,村民乐于在闲暇时分以乐会友,切磋技艺。名扬中外的石练台阁,多次参加省内外重大文化活动,曾荣获文化部“优秀奖”。“台阁唯妙,十番萦绕”,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省级文化示范村。注重乡风文明建设,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现正积极创建全国先进文明村。   


竹溪新村特产大全




竹溪新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