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头洋村 龙洋乡埠头洋村地处龙洋南部,与龙泉市住龙镇,岩樟乡交界,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村,也是我县的革命老区村。早在三十年代初就有我党地下工作者在这里建立了党的地下组织,0遂昌县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该村大岙门童家召开。村内山水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灿烂悠久,享有龙洋埠头之美称,是龙洋乡的最大行政村,主要自然村为埠头洋、外坞、潘竹、凹头、新桥头、沙口桥、油槽、角坞、新岱、黄塔口、后坞、鸡晒门等。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290户,总人口889人,农村劳动力456人,耕地面积542.7亩,山林面积32758亩。2007年农村经济收入59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7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7.64万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123207 | 323000 | -- | 查看 埠头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黄赤村 |
一、基本情况 黄赤村位于龙洋乡最南端,也是遂昌县的最南端,全村共162户565人,2014年农民年人均收入13375元。目前共有党员31人,村民代表28人,村两委班子共8人,其中支委成员4人,村委会成员4人。 二、历史文化 2011年,原来的黄塔行政村和赤枝行政村合并成黄赤行政村。 原黄塔行政村是合并前遂昌县最南端的行政村,由黄塔上、下村、横坑等组成。原黄塔村委会办公楼海拔957米。主要历史文化和特色风景:一是村口的廊桥——宝善桥,建于明朝,历经多次大火,现所见的宝善桥为近几年所修;二是村口的“平王庙”,又名“龙兴社”,建造在宝善桥边,现保存完好,香火兴旺。三是村口的古树群,当初为村庄挡风而种而留,其中有一棵需几个人才能合为的红豆杉树实为罕见;四是最值得后辈缅怀的是为革命而献身的五名烈士,分别为毛世美、林世美、毛文均、毛宗清、林世明,他们都于1935年9月不幸牺牲,牺牲前均为遂昌县黄塔村游击队成员。 原赤枝行政村由半山、际下田、赤枝等自然村组成,半山的杉树王是全省除庆元县之外的第二大杉树,300余年树龄,约36米高,7个余立方米材积。 三、项目建设 黄赤村在建(含竣工待验收)项目有自来水提升、黄塔下村防洪堤,下步有黄塔坑小流域山洪沟治理、农业开发项目、污水处理等。 四、农民增收 黄赤村地广人稀,基本上家家户户种有毛竹,半山、黄塔两个自然村的较多农户每年都种四季豆,今年收购价高达每市斤6元。另外,黄赤村还有一个石蛙养殖农业合作社和一个石蛙养殖户。部分农户种植了山桠皮、香榧等高端农产品。下步,村两委将引资种白芨、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由外地企业出资、村农户出地、村集体协助管理等三方持股的形式,这样可以带动黄赤村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增长。另外,村两委还利用原黄塔村委会办公楼对外出租村等方式盘活村集体资产。 五、村庄下步规划 (一)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通过积极对接项目,启动村活动场所修复等项目,为村各项活动的开展和村庄做好长远规划提供基础。 (二)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通过项目建设,比如实施好下步的山洪沟治理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改善黄赤村居住自然环境,为保证村庄下步规划提供保证。 (三)在村庄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通过找专家论证,找各界支持,结合走出去了解,把赤枝形成行政中心、黄塔建成休闲中心、半山建成农业观光中心、际下田建成养殖种植中心,形成常住居民乐居住和休闲养生的外来人留得住的宜居宜游新农村。 |
九龙口村 |
九龙口村 九龙口村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南麓、乌溪江源头是原西坑口、西坑下、西坑里、泉苑等4个行政村村规模调整后组成,总户数385户,人口1135人,共有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21个、耕地面积638亩、山林面积42014亩,辖区面积43.37平方公里,2010年人均纯收入5219元。主要依靠传统农业,而且以种植业为主,不仅收入水平较低,还要面对自然灾害等难以预见因素的影响,经济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且居住分散、山多地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群众致富增收难,特别是我县实行林木限伐政策后,一时又没致富增收的新路子,全村现有劳动力890人,大部分群众靠外出打工谋生,群众生活一时很难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再加上新村刚刚组成,村集体经济薄弱,因此村两委工作任重道远。 本届村两委的工作目标是:在西坑口村进行旧村改造,建一个下山移民安置小区;完成西坑里、泉苑两村村庄整治工作;对部分自然村的道路进行硬化;将西坑下建设成集生产生活、休闲旅游、产业观光于一体的新山区。 |
凉潭口村 |
凉潭口村 凉潭口村新貌 凉岭下地处“金三角”与龙泉、福建交界,全村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43.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83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4.13万元,家家户户通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手机入户率达90%,2001年评为县级小康村。 |
埠头洋村 |
埠头洋村 龙洋乡埠头洋村地处龙洋南部,与龙泉市住龙镇,岩樟乡交界,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村,也是我县的革命老区村。早在三十年代初就有我党地下工作者在这里建立了党的地下组织,0遂昌县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该村大岙门童家召开。村内山水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灿烂悠久,享有龙洋埠头之美称,是龙洋乡的最大行政村,主要自然村为埠头洋、外坞、潘竹、凹头、新桥头、沙口桥、油槽、角坞、新岱、黄塔口、后坞、鸡晒门等。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290户,总人口889人,农村劳动力456人,耕地面积542.7亩,山林面积32758亩。2007年农村经济收入59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7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7.64万元。 |
黄塔村 |
黄塔村 龙洋乡黄塔村位于遂昌县最南端,也是龙洋乡最南端,全村总人口301人,共83户农户,耕地面积244亩,林地面积10695亩,森林覆盖率达80%。2007年村级经济总收入7.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06元。以前的黄塔“三件宝”是爬山过岭当棉袄、蕃薯干当蜜枣、辣椒当油炒,而今的“三件宝”则成了以高山四季豆、毛竹、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生产基地。 |
内龙口村 |
内龙口村 内龙口村属遂昌县西南浙、闽两省遂昌、龙泉、浦城三县市的龙洋乡,是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辖梅树洋、内龙口、樟树角、安岱、龙洋新村五个自然村,共有四个村民小组,117户402个人口,255个劳动力。共有耕地面积210亩,林地面积8815亩。 2007年实现农村总收入27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86万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4677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