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丽水 >> 松阳县 >> 板桥畲族乡 >> 高山村

高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高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山村简介

  高山村距松阳县城42公里,距板桥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现有176户532人,6个自然村,村民小组8个,党员21名,村两委班子7人,其中支委会3人,村委会4人,为扶贫帮扶重点村。党支部书记叶宝旺(本届新当选),村委会主任叶大标(本届新当选)。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每年固定收入0.89万元,主要来自公益林和上级补助收入。人均收入8453元。村主要产业为茶叶565亩、油茶1897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124212 323000 -- 查看 高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高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高山村

  高山村距松阳县城42公里,距板桥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现有176户532人,6个自然村,村民小组8个,党员21名,村两委班子7人,其中支委会3人,村委会4人,为扶贫帮扶重点村。党支部书记叶宝旺(本届新当选),村委会主任叶大标(本届新当选)。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每年固定收入0.89万元,主要来自公益林和上级补助收入。人均收入8453元。村主要产业为茶叶565亩、油茶1897亩。   

张山村

  张山村位于松阳县东部边境,地处板桥畲族乡东部,北倚桐榔村,西连潘八村,南毗高山村,东接莲都区丽新乡,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由上、下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组成,现有人口178人,共63户,其中党员有14人,拥有耕地面积87亩,茶园面积378亩,油茶面积1092亩,主导产业是种植茶叶、吊瓜、油茶、板栗等。村民以种植业和打工收益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潘八村

  潘八村位于松阳县板桥畲族乡东南部,距松阳县城40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现有162户466人,其中畲族人口215人,占总人口的46%,村民小组8个,党员20名,村民代表31人,村两委班子6人,其中支委会3人,村委会3人,为全乡四个畲族村之一,是革命老区根据地村。党支部书记许岩有(本届新当选),村委会主任孙金兴(本届新当选)。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6万元,每年固定收入2.6万元,主要来源于公益林、集体统管山租金、电站征用土地租金等,人均收入12548元,村主要产业为茶叶面积1005亩,油茶面积777亩,香榧基地300亩。   

金村村

  金村村位于板桥乡西部,西邻大毛科村,东北接板桥村,南邻东坑村,距离乡政府0.7公里。全村总人口364人,以畲族人口居多,有7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第二十届“桥竹柳新”三月三畲族歌会在此举办。农民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以及茶叶、油茶种植。2014年人均纯收入7537元。   金村村海拔250米,全村耕地面积172亩,茶园面积544亩,油茶面积1215亩,果园面积61亩,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后塘村

  后塘村位于松阳县东部边境,地处板桥畲族乡北隅,北倚金华市武义县,南连本乡桐榔村,西毗本乡板桥村,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由后塘、田青弄、大凸、枝树岙、黄碧岗5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组成,现有人口365人(其中95%是畲族人口),共127户,其中党员有17人,拥有耕地面积249亩,茶园面积658亩,油茶面积963亩,主导产业是种植茶叶、油茶。村民以种植业和打工收益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2014年人均收入8912元。   

板桥村

  板桥村位于板桥乡中部,为乡政府所在地。北倚后塘村,西连大毛科村,南毗金村,东接潘八村,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由上黄碧岸、下黄碧岸、板桥、下仓等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组成,现有人口756人,共210户,其中党员有28人,拥有耕地面积210亩,茶园面积1490亩,油茶面积2139亩,林地面积7388亩,主导产业是茶叶、油茶、板栗等。2014年人均收入11777.7元。板桥村四面环山掩映在青山翠竹当中,板桥溪穿村而过犹如一条蜿蜒的白绸缎,整个村落坐西北朝东南,从高处望去,整个村庄似一个大玉盘。村内古树成林,翠竹环保,枝繁叶茂,葱葱茏茏,佳木秀而繁阴,板桥的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全村古民居保存较好,传统风貌与历史格局协调,建筑布局精巧,构架坚固,风格独特。  

桐榔村

  桐榔村位于板桥乡东北面,与莲都区丽新、老竹两乡镇毗邻。全村有3个自然村,229户703人;有耕地面积168亩,林地面积5451亩;村民主要收入是以茶叶种植为主、以油茶吊瓜笋竹林生产为辅的一种格局,2014年人均收入11314元。久负盛名的崇觉寺和乡第二、第三期下山脱贫点就座落在。  

东坑村

  东坑村概况   农民经济收入茶叶为主导产业,人均1.04亩,成为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为提升茶叶品质和效益,人们在积极实施品种改良阶段。同时发展吊瓜、油茶、笋竹两用林等产业,积极动员村民外出创业,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近年来,东坑村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主要实施了以下项目:首先实施康庄工程,实现了通村公路的硬化,解决了无路难的问题;其次,依托自来水工程,解决了全村农民的饮水;第三,利用村学校的资源开展办公场所建设,结束了村干部无办公场所办公的历史;第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开通半岭村的公路和新修农田水利;此外,还开展了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建设,新型农民培训和村庄规划等等工作,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和村民的好评。   书记:包学林电话:0578-8092150手机:13757093686   主任:蔡金土电话:0578-8092265手机:13757842938  

大毛科村

  大毛科村简介   全村以种植业为主,以茶叶为主导产业。全村茶叶面积1215亩,人均1.5亩,茶叶种植的品种有龙井43、白茶、鸟牛早、银霜福云6号等。有机茶面积160亩。2007度年茶叶收入达到42万元,茶叶加工企业3家,繁植茶叶苗木15家,年产无性繁植茶叶苗600万株,是松阳县重要的无性繁植茶叶苗木基地。每年通过大毛科村民流通销售的茶叶苗木达到1000万株。茶叶苗木销售收入达到90万元。   是全县油茶的重点村之一,全村油茶林曾达到2100余亩。但由于长期以来油茶林经营管理粗放,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不少油茶林被改种板栗、柑桔、茶叶等经济林树种,致使油茶林面积锐减,经2006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大毛科村现有油茶面积1600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落后,由于自然村多,交通不便,有一条县道从穿过,但连接各自然村的还是机耕路,道路没有硬化,一到下雨天道路就很难通行,这给经济发展带来制约。村集体经济困难,阻碍了持续发展,村集体基本没有收入,每年靠生态公益林补助来维持开支和村干部误工补贴。工业经济发展落后,大毛科村地处山区,工业发展由于受原材料、交通运输、资金、人才、信息等诸多因素制约,发展缓慢,长期处于弱势。现有一钼矿处在,县里正在勘探,计划十月份勘探结束。   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华联系电话 13757820009   村民主任:蔡发远联系电话 13905787741  


高山村特产大全




高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