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丽水 >> 云和县 >> 浮云街道 >> 浮云社区

浮云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浮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浮云社区简介

  浮云社区简介
   浮云社区位于县城中心,是县城最繁荣的商贸闹市区。既有连片开发的新型居民住宅小区,也有尚未开发的老城区。社区范围:东至城东大道,南临浮云溪,西到新建路,北抵中山街。
  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3年4月10日。社区现有居民3085户,总人口8263人,辖区面积0.48万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3.2万平方米,区域共建单位16个。社区辖23个居民小组,现有社区党支部在册党员68人。社区根据居民的特长和爱好组织建立了党员奉献队、巾帼妇女服务队、老人文明督导队、江滨实验小学红领巾队等4支志愿者服务队。同时社区还建立了计划生育协会、残疾人协会、老年人协会等组织,并极积有序地开展协会工作。以“为居民服务,靠居民参与,让居民満意”为活动宗旨,努力营造“互动、亲情、牵手、凝聚”的活动氛围,争创平安社区,幸福社区,使百姓安居乐业。
   浮云社区道路纵横交错,商铺林立;繁华的农贸市场,每天迎来送走前来购物买菜的居民;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市场,是云和人民购物的好地方;规划整齐、构造优美的同心房产,犹如一颗绿色宝石,镶嵌在社区东首,它是云和人民生活小康富裕的缩影;整洁美丽的江滨实验小学,坐落在浮云路旁,它像一个生机勃勃的花园,展示着祖国未来的希望;美丽壮观的江滨绿廊,似一条缤纷的彩带,那是云和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无数的欢声笑语在这里荡漾;汩汩流淌的浮云溪,像诗像画又像歌,它默默祈祷着云和人民幸福安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125001 323000 -- 查看 浮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浮云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浮云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青阳门社区

  青阳门社区简介   青阳门社区位于县城东首,东起下城门,南至浮云溪,西至梅岗源溪,北以山为界。总面积0、58平方公里。社区有居民1582户,总人口3125人,分16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县供销社、法院、县国税局、县检察院、县林场等12家驻区单位。现有社区在册党员32人,在职党员119人。    青阳门社区于2002年11月成立了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几年来,青阳门社区按照“夯基础、抓亮点、强服务、上品位”的社区建设思路和工作要求,在县委县府和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驻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各居民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一些荣誉:2003年被评为“市级示范社区”。2004年被评为 “省级示范社区”。 2005年被评为“省级残疾人先进社区”,“信用社区”,“先进集体”。2006年被评为“省级科普社区”,“市级卫生社区”,“省级老龄规范化社区”。 2007年被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8年被评为“市级和谐社区”。 2009被评为“市级先进反假币工作站”。2010年被评为“先进集体”。同时社区以 “警民共建”、 “信用社区”、 “残疾人康复中心”、“居民议事乐园”、 “党员先锋驿站”为载体,开展系列特色活动。从而强化服务功能,推动了社区建设的协调发展。  

浮云社区

  浮云社区简介    浮云社区位于县城中心,是县城最繁荣的商贸闹市区。既有连片开发的新型居民住宅小区,也有尚未开发的老城区。社区范围:东至城东大道,南临浮云溪,西到新建路,北抵中山街。   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3年4月10日。社区现有居民3085户,总人口8263人,辖区面积0.48万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3.2万平方米,区域共建单位16个。社区辖23个居民小组,现有社区党支部在册党员68人。社区根据居民的特长和爱好组织建立了党员奉献队、巾帼妇女服务队、老人文明督导队、江滨实验小学红领巾队等4支志愿者服务队。同时社区还建立了计划生育协会、残疾人协会、老年人协会等组织,并极积有序地开展协会工作。以“为居民服务,靠居民参与,让居民満意”为活动宗旨,努力营造“互动、亲情、牵手、凝聚”的活动氛围,争创平安社区,幸福社区,使百姓安居乐业。    浮云社区道路纵横交错,商铺林立;繁华的农贸市场,每天迎来送走前来购物买菜的居民;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市场,是云和人民购物的好地方;规划整齐、构造优美的同心房产,犹如一颗绿色宝石,镶嵌在社区东首,它是云和人民生活小康富裕的缩影;整洁美丽的江滨实验小学,坐落在浮云路旁,它像一个生机勃勃的花园,展示着祖国未来的希望;美丽壮观的江滨绿廊,似一条缤纷的彩带,那是云和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无数的欢声笑语在这里荡漾;汩汩流淌的浮云溪,像诗像画又像歌,它默默祈祷着云和人民幸福安康。  

中山社区

  中山社区简介   中山社区位于云和县城北面繁华地段,东始梅岗源溪,南接中山路,西至新建路,北临山。总面积为0.38平方公里。于2002年9月成立,现有24个居民小组,社区总户数3391户,总人口7532人。其中居民2277户,共4679人,流动人口530多户,1353人。社区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有在册党员79名,在职党员378名。社区共建资源丰富,有县直机关部门单位及教育、司法、环保、烟草等58家驻区单位,也是县委县政府驻地。   近年来,社区坚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共驻共建为纽带,以服务居民为重点”的服务理念,围绕“拓展社区服务新领域,提升社区服务档次,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为工作着力点,不断发挥共建资源优势,利用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指导中心,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组织开展面向老、幼、残、妇等群体的系列服务活动,并以老年公园为阵地,不断壮大社区文体队伍建设,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陶冶居民情操,提高居民素质,打造温馨详和的新型社区,促进了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社区先后荣获省级示范文明社区、省老龄规范化社区、省绿色社区、市党建示范社区、市文明社区、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卫生社区、科普社区、关心下一代先进社区等荣誉称号。    社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以及在各界人士的帮助与支持下,社区的办公用房于今年动工新建,解决了社区办公用房靠租用,活动用房靠借用的形式。今后,社区还将发挥共建资源优势,不断繁荣社区文化、壮大服务队伍、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蔬菜股份经济合作社

  2010年12月由于城市化发展需要,根据县政府工作要求,撤原来云和镇蔬菜村为蔬菜股份经济合作社。现在蔬菜股份经济合作社下辖7个村民小组,158户、46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79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力217人,外出16人。(1、2、4、5、6)四个生产队目前还有88亩农田,山林面积约500亩。其中低保户9户13人,五保户1户1人,享受重度残疾人补助1户1人;   2012年人均收入10274元。   

天堂坑村

天堂坑村  天堂坑村基本情况   天堂坑村地处云和镇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辖5个自然村,3村民小组,总户数61户,总人口196人,党员13名。山林面积3503亩,耕地面积184亩。农村劳动力转移90人,主要分布在云和县城等地,从事建筑、经商、蔬菜加工等行业。   全村的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农业种植为辅。由于该村处于丘陵地带,耕地极少,农作物种植无法形成规模,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基本集中在建筑等行业,以泥水工、木工居多。近年来,在上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该村利用荒坡陆续开展绿色生态农作物的种植,其中油茶种植达2000亩,已初具规模,预计2013年开始能产生经济效益。今后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发展好绿色农产品产业。继续加大外出务工队伍,使之成为村民增收主要渠道之一。同时,要充分利用本村山林面积广,生态环境好的最大优势,发展生态农业,扩大吊瓜、茶叶等种植面积,搞活“山上经济”。    近年来,该村投入110万元资金,陆续修建了行政村至上塆岭脚机耕路1000余米,修建温杉树坪至岭尾机耕路300余米,投资30万元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工程,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

局村村

局村村  局村村基本情况   局村村地处云和镇西北方向,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县城9公里。辖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04户,总人口663人,党员39名。山林面积9060亩,耕地面积295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00人,主要分布在云和县城等地,从事建筑、玩具加工等行业。   该村的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农业种植为辅。由于人多地少,大部分劳动力进城务工,分布在建筑、玩具加工等行业,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该村在有限的耕地上建立雪梨基地150亩,并采用二次套袋的方式种植,果实个大汁甜,受到采购商的青睐,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依托佛禅圣地——慧云寺和云和湖的旅游资源,发展了多家集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成为该村新的增收亮点。今后该村将继续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鼓励农家乐发展,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   近年来,该村先后投入30万元资金,修建了办公场所、体育活动中心,面积达到200多平方米,安装了饮用水工程,修建水利设施等,进一步改善了村级基础设施,提高了村民生产生活质量。   

庄前村

庄前村  庄前村基本情况   庄前村地处云和镇东北方向,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县城8公里。辖6个自然村,8村民小组,总户数272户,总人口797人,党员38名。山林面积10985亩,耕地面积503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20人,主要分布在云和县城等地,从事建筑、玩具加工、食用菌生产等行业。   该村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农业种植为辅。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聚集在建筑、玩具加工等产业,其中建筑行业居多,为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业方面,主要种植瓜果蔬菜、食用菌等农产品,其中吊瓜为该村近年引进的新型农产品,目前已建成50多亩的示范基地,销往上海等地,收益良好。今后该村将从劳动技能培训着手,提高农民的就业水平,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   近年来,该村先后完成庄前少数民族村下山转移安置房建设、梅家源下山转移安置房建设、黄坑口下山转移安置房建设,并投资214.3万元修建5.48公里康庄公路,完成农电网改造、有线电视连网等基础工程建设。   

云章村

云章村  云章村基本情况   云章村地处云和镇北面,53省道穿村而过,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县城5公里。辖6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78户,总人口993人,党员35名。山林面积10088亩,耕地面积430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35人,主要分布在云和等地,从事玩具加工行业。   该村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以种植食用菌等经济作物为辅。云和金茂工艺品厂为云和县的龙头企业,厂址位于该村村头。自创办以来,该企业为云章村提供了包括运输、打模、包装、管理等十多个工种,吸收了该村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成为该村农民最主要经济来源。在农业方面,该村主要以种植香菇、水稻、下洋李、雪梨等为主,种植香菇40万袋、下洋李50亩、水稻150亩、雪梨基地100多亩,其中下洋李为该村的特色产业,在县内小有名气。今后该村在扩大劳动力输出、巩固农业产业的同时,将借助“水墨闲云”景区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新型产业。    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资23万元进行村庄整治工程,投资10万余元修建老年星光之家及活动场所,投资4万元修缮村委办公楼,投资10万余元改建上岗山自然村饮用水工程,投资12万元实现村庄亮化工程等。  

大徐村

大徐村  大徐村基本情况   大徐村地处云和镇东北方向,是云和镇的“东大门”,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县城2公里。辖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19户,总人口741人,党员22名。山林面积1490亩,耕地面积376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00人,主要分布在云和县城等地,从事玩具加工行业。   该村地理条件非常优越,53省道从村前经过,村民们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沿街经济发展的红红火火,村内有多家玩具加工厂、木材厂等,生产的玩具产品远销国内外,为村民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全村走上致富的道路。农业产业发展较为薄弱,有蔬菜基地28亩,年收益60多万元,食用菌50多万袋,年收益100多万元。今后将充分利用山林资源优势,鼓励村内企业继续发展壮大,引导村民发展高效生态行农业,鼓励更多的村民到投身于二三产业。    近年来,该村投入40多万元资金用于修建道路硬化工程;投资20多万元对村委会议室进行拆建翻修;投资11万元用于大会堂翻修。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的完善村民居住环境,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  

象山村

象山村  象山村基本情况   象山村地处云和镇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距县城1公里。有13村民小组,总户数220户,总人口678人,党员27名。山林面积1616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02人,主要分布在云和县城等地,从事玩具加工、经商等行业。   该村地理位置非常优越,53省道村前穿过,属于典型的城郊结合部。全村的经济收入以玩具加工、经商等二三产业为主,以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种植为辅。由于该村的耕地已基本被城市建设所征用,70%以上村民从事二三产业,村内办起了玩具加工厂、木材加工厂、轴承厂等小企业,市场经济活跃,农民生活富裕,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今后该村将仍以发展二、三产业为主导,鼓励辖区内的小企业壮大发展规模。食用菌等农业产业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逐渐退出生产。    近年来,该村先后投入资金,对全村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逐渐完成饮用水、亮化、道路硬化等工程建设,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下一步将重点解决村级留地等历史遗留问题,从而进一步的改善村级基础设施状况,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红光村

  红光村地处云和镇中心,辖1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49户,总人口1378人,党员51名。山林面积1900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000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和县城等地,从事玩具加工、服务等二三产业。先后被评为文明村、省级学用示范点、丽水市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全村经济收入以生态农业为辅,服务业、外出务工等二三产业为主。生态农业主要以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30余亩;服务业以经营小超市为主,80%以上村民从事服务行业。今后将继续发展生态农业、服务业等第一、三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提高知名度。提高服务业服务水平和从业者专业知识。继续完善村交通、水利、村庄整治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    红光村现有办公场所面积达到2000余平方米,建有会议室、党员活动中心等多功能产所。先后投入资金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实行集中处理,处理率达到100%,建造公园2个、绿廊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成了5个综合文化广场、2个老年活动中心、1个大型影院。  

溪口村

溪口村  溪口村基本情况   溪口村地处云和镇北面,与云章行政村相邻,距镇政府所在地9公里,距县城9公里。辖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92户,总人口634人,党员29名。山林面积4700亩,耕地面积253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356人,主要分布在云和县城等地,从事玩具加工、铸钢、服务等行业。2009年被云和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全村的经济收入以二、三产业为主,农业为辅。其中玩具业加工年收益30万元,建筑业务工年收益25万元,运输业年收益40万元,服务业务工年收益20万元,蔬菜种植业年收益22万元,牧业年收益25万元。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技能培训,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促进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村民多渠道增收。同时,充分抓住云和湖景区的开发有利时机,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发展生态旅游和农家乐,使之成为村民们增收的又一主要渠道。   近年来,该村投入300余万元资金,先后建造了村委办公大楼,修建老人协会及健身场所,村级活动场所的修缮进一步满足了村民们各种活动的开展。修建机耕路2.5公里,对全村实行硬化工程,完成了自来水改造和亮化工程,使得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浮云社区特产大全




浮云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