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济村位于黄田镇西南方向,东接本镇朱黄村接壤,西与本镇仙庄、崔上村交界,海拔445米,所辖面积4.65平方公里,有耕地437亩,其中水田421亩;有林地面积6388亩,其中毛竹面积4965亩。龙济村有4个村民小组,137户437人,其中村内319人,党员20人。龙济村主要产业有毛竹、笋干和灰树花,全村经济总收入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16元。
龙济村属于浙西南山区,村内地势陡坡不平,周围高山环绕,龙济溪由本镇良官田村下游,把整个龙济村分成东西两边。龙济村民风淳朴,环境幽雅,生态良好,村内有竹木加工厂1个,商店2家,沼气池17个,其中有龙济油车庙1座,建有党员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村民活动丰富,的油车庙是附近几个村经常聚集娱乐场所。
近年来,龙济村在黄田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共投入约280万元,先后实施了村庄整治、修建水泥桥3座、村道硬化等项目。建成村委办公大楼、体育健身场所、健身路径、篮球场等。农田改造、自来水安装、河道整治等项目,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126101 | 323000 | -- | 查看 龙济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高山村 |
高山村位于庆元县西部黄田镇境内,北邻小梅镇,南邻竹口镇,村中一条康庄公路连接至曹岭村,小梅溪从村中心流淌而过。高山村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季温和,夏季较凉爽,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7.4℃,一月平均温度6.6℃,七月平均温度27.4℃,无霜期250天,年日照总时数为1823小时,年平均雨日173天,年平均降雨量1730毫米,枯水期在10-11月份,洪水期在5-6月份。常年风向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盛行西北风。村里共4个村民小组,89户,306人口,高山村占地面积3.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3亩,水田303亩。林地面积4534亩,毛竹林面积1909亩。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粮食生产和香菇黑木耳产业。全村经济总收入3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10元。 |
黄坞村 |
黄坞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距离县城42公里。有村民小组8个,户数215户,人口654人。其中外出务工经商近一百人,耕地面积563亩,山林面积1783亩。2007年人均收入2795元,第八届村两委成员7人,村民代表17名,党员18名。 |
东西村 |
庆元县黄田镇东西村位于庆元县西北部,素有庆元北大门之称。北邻龙泉市小梅镇,西靠福建省松溪县渭田镇,东南连接本县竹口镇,距县城松源镇43公里,至龙泉市56公里。全村298户,654口人,占地面积6.27平方公里。全村林业用地面积4223亩,其中毛竹林面积1620亩。耕地面积634亩,2009年粮食总产量337吨。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7.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53元,较上一年增长了18.5%。 农业生产和劳务输出是东西村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农业生产活动主要以栽培菌菇和种植毛竹为主,2009年,共生产灰树花30万袋,香菇60万袋,黑木耳8万袋。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在东西村就有可信竹木、浙南竹木、新正大漆业等上规模企业和多家小厂,村里很多村民上半年在家里做食用菌,下半年到工厂里打工。村里企业多了,增加村民的收入。企业的不断膨胀扩张、发展壮大,既为产业链条的顺畅运转提供了强劲动力,带动了整个企业素质的提升,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实现了由农民向工人的身份转换。 加快新农村建设,村里面貌焕然一新。违章建筑的拆除、猪棚的整治、公厕的建造等一系列整治行动大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使村里面貌焕然一新;完成了自来水饮用工程,解决了村民饮用问题;2009年,为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东西村邮电局后面的土地划为居民小区安置地,进行统一规划;龙庆高速公路建设于2009年开始动工,将经过东西村与黄坞村,高速公路的建设将有利于该村的经济发展。 东西村领导班子将继续领导村民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由“村民、政府、社会”三方组成支持系统,开源辟路,依托县乡经济发展的大气候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促进村经济发展。 |
大坑村 |
大坑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少数民族畲族村,距离县城41公里。有村民小组6个,户数46户,人口161人。耕地面积180亩,山林面积2300亩。2007年人均收入2800元,第八届村两委成员5人,村民代表13名,党员11名。 大坑村与高山村、黄坞村、东西村、中济村、下济村、姚村村、陈边村、双坞村、李村村、双沈村、台湖村、曹岭村、桐山村、龙济村、古岭坑村、朱黄村、美丘村、双溪村、黄源底村、上济村、湖头村、仙庄村、良官田村、崔上村、垟垄村、葛田村相邻。 |
中济村 |
中济村位于庆元县西北部,面积6.52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森森林覆盖率95%,由中济、堪下、下湾、东岸、上井、道堂源等6个自然村组成。全村人口180户681人,劳动力436人,外出人口13户42人,拥有山林面积9038亩,其中毛竹5512亩,人均8.5亩;耕地面积734亩,人均1.09亩。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0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8050元。 近年来,中济村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立足产业发展:以发展毛竹这一优势产业为基础,着力在食用菌,特别是灰树花生产上下功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因地制宜的产业培育,为村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中济村在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庄整治,对村中道路、防洪堤、路灯等进行了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活动丰富,有腰鼓队、军鼓队、吹唱队和花灯队各一支,该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计划生育良好,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住房保险,2008年合作医疗631人,参保率96.5%;新型住房保险163户,参保率达90.6%。 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是中济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班子清正廉洁、一心为公、团结协作、决策民主,深受群众好评。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村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淳朴、勤劳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济村先后获得了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工作单位、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等荣誉,成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兵。 |
下济村 |
下济村位于庆元县黄田镇南部,东靠竹口镇,西与福建渭田镇交界,海拔278米,所辖面积5.53平方公里,有耕地594亩,其中水田575亩,有林地面积8330亩,其中毛竹面积4324亩。下济村有6个村民小组,147户514人,其中村内429人,党员25人,村民代表34人。下济村主要产业有灰树花和香菇,2007年种植量分别为44万段和22万段,全村经济总收入3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87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2.7%和12.9%。 |
姚村村 |
姚村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距离县城50公里,有自然村2个,分别是姚村村、庄头梅村。有村民小组13个,户数345户,人口1110人。其中外出务工经商近四百人,耕地面积830亩,山林面积9000亩。2007年人均收入3200元,第八届村两委成员10人,村民代表37名,党员33名。 |
陈边村 |
陈边村位于庆元县西北部,面积5.73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森森林覆盖率96%,由陈边、上赖、半源3个自然村组成。全村人口261户946人,劳动力721人,外出人口22户68人,拥有山林面积7369亩,其中毛竹5573亩,人均7.9亩;耕地面积774亩,人均1.01亩。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17余万元,人均纯收入4735元。村民活动丰富,有腰鼓队、军鼓队和吹唱队各一支,该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计划生育良好,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住房保险,2008年合作医疗837人,参保率89.7%;新型住房保险266户,参保率达100%。 近年来,陈边村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立足产业发展:以发展毛竹这一优势产业为基础,着力在食用菌,特别是灰树花生产上下功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因地制宜的产业培育,为村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陈边村在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庄整治,对村中道路、防洪堤、路灯等进行了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是陈边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班子清正廉洁、一心为公、团结协作、决策民主,深受群众好评。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村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淳朴、勤劳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陈边村先后获得了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工作单位、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等荣誉,成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兵。 |
双坞村 |
双坞村位于黄田镇西部,北接龙泉,海拔510米,所辖面积4.37平方公里,有耕地761亩,其中水田685亩;有林地面积12510亩,其中毛竹面积7348亩。双坞村由岩下、双坑、双井、下坞4各自然村和6个村民小组组成,218户689人,其中村内570人,党员18人。双坞村主要产业有灰树花、香菇和吊瓜,2008年种植量分别为20万段、30万段和150亩,全村经济总收入5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9元。该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计划生育良好,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住房保险,2008年合作医疗648人,参保率94.2%;新型住房保险205户,参保率达96.7%。 双坞村属于浙西南山区,村内周围低山环绕,环境幽雅,生态良好。村内有竹木加工厂2个,商店6家,垃圾池10个,沼气池15个,其中有吴三公亭庙等庙宇4座,村民活动丰富, 建有党员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村民文化娱乐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近年来,双坞村在黄田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共投入约200万元,先后实施了双井口桥等4座、农田改造、自来水安装、林道修建、宅基地整理、康庄公路建设等项目,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
李村村 |
李村村 李村村距离黄田镇6.5公里,面积5.8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森林覆盖率95%,由李村,东边,严坑殿等3个自然村共6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人口170户560人,拥有山林面积4761亩,其中毛竹2810亩,人均5.017亩;耕地面积556亩,人均0.9928亩,粮食总产量286吨。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08余万元,人均纯收入4254元。该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计划生育良好,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住房保险,2008年合作医疗543人,参保率94.6%;新型住房保险159户,参保率达93.5%。 近年来,李村村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立足产业发展:以发展毛竹这一优势产业为基础,着力在食用菌,特别是灰树花生产上下功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因地制宜的产业培育,并于2008年成立灰树花收购部,为村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李村村在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庄整治、自来水安装、旧村改造等项目,对村中道路、防洪堤、路灯等进行了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是李村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班子清正廉洁、一心为公、团结协作、决策民主,深受群众好评。 近年来,李村村在黄田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共投入约150万元,先后实施了自来水安装、村道硬化、广播有线电视安装等项目,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
双沈村 |
双沈村距离黄田镇4公里,面积4.4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森林覆盖率95%,由上沈、下沈、帮奔、象鼻勾、新处洋、柏渡沿、处周廖等7个自然村共10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人口306户1016人,拥有山林面积4000亩,其中毛竹2654亩,人均2.6亩;耕地面积839亩,人均0.83亩,粮食总产量384吨。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66余万元,人均纯收入3601元。 近年来,双沈村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立足产业发展:以发展毛竹这一优势产业为基础,着力在食用菌,特别是灰树花、黑木耳生产上下功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因地制宜的产业培育,并于2008年成立惠民合作社,为村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村民活动丰富,有腰鼓队、军鼓队各一支,该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计划生育良好,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住房保险,2008年合作医疗956人,参保率92.4%;新型住房保险293户,参保率达98.7%。 双沈村在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庄整治、自来水安装、旧村改造、康庄工程、小河流域治理等项目,其中小河流域治理750米总投资330万元,防洪堤500米投资50万元,机耕路林道改造7公里总投资20万元,对村中道路、防洪堤、路灯等进行了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是双沈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班子清正廉洁、一心为公、团结协作、决策民主,深受群众好评。 |
台湖村 |
台湖村位于黄田镇东部,面积1.67平方公里,由台湖、东岗2个自然村共2各村民小组组成。全村人口61户173人,外出人口18户87人,拥有山林面积2201亩,其中毛竹1845亩;耕地面积249亩,粮食总产量149吨。农村经济总收入278余万元,人均纯收入7925元。 台湖村在黄田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筹集资金对村委会大楼进行修建,村内道路路面硬化、自来水安装等项目,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近年来,利用资源优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毛竹这一优势产业,因地制宜的产业培育,为村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积极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大力加强以村级组织管理服务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党的建设工作,切实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全村呈现出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
曹岭村 |
曹岭村位于庆元县西北部黄田镇 是庆元的北大门与龙泉市小梅镇仅一溪之隔,是瓯江与泯江交汇处解放前作为庆元县商业重镇,是南北货集散地。54省道穿过曹岭,交通便利。 自然条件 曹岭村地势陡,坡度大于10度,村庄整体分布呈尖尖的三角形,主要沿54省道和曹岭街两侧分布 曹岭村属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季温和,夏季较凉爽,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7.4℃,一月平均温度6.6℃,七月平均温度27.4℃,无霜期250天,年日照总时数为1823小时,年平均雨日173天,年平均降雨量1730毫米,枯水期在10-11月份,洪水期在5-6月份。常年风向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盛行西北风。 自然灾害主要是洪水和泥石流,尤其是泥石流很严重。 资源条件 曹岭村土地总面积11151亩,山林面积9688亩,其中毛竹山有1123亩,粮念食生产总面积1050亩。 人口条件 曹岭村现有村民小组10个,总户数303户,人口893人;包含外来人口和非农居民总人口1300人。 |
桐山村 |
桐山村位于黄田镇东北部,东邻高山村,南邻古岭坑村,西接曹岭村,北毗小梅镇。曹高公路穿村而过,到各村民组的机耕路全部修通,交通便利。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175户,652人,所辖面积3.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0亩,其中水田面积429亩,林地面积3002亩,其中毛竹面积10亩,境内水面小,耕地少,属典型山区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003万元,人均纯收入7904元。 由于桐山村特殊的地理环境,农业基础较薄弱,但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桐山村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源辟路,依托县乡经济发展的大气候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促进村经济发展。立足产业发展,着力在食用菌,特别是香菇生产上下功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因地制宜的产业培育,为村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改建沼气池、水冲式厕所,全村改厕率达到了95%以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桐山村,民风朴实、干群关系融洽。双委干部勤政务实,廉洁奉公,讲正气、树威信,能够积极主动听取和采纳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党员、村民代表、群众能积极参与村集体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参政议政意识强,形成了良好的干部工作作风和村民民风。 |
龙济村 |
龙济村位于黄田镇西南方向,东接本镇朱黄村接壤,西与本镇仙庄、崔上村交界,海拔445米,所辖面积4.65平方公里,有耕地437亩,其中水田421亩;有林地面积6388亩,其中毛竹面积4965亩。龙济村有4个村民小组,137户437人,其中村内319人,党员20人。龙济村主要产业有毛竹、笋干和灰树花,全村经济总收入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16元。 龙济村属于浙西南山区,村内地势陡坡不平,周围高山环绕,龙济溪由本镇良官田村下游,把整个龙济村分成东西两边。龙济村民风淳朴,环境幽雅,生态良好,村内有竹木加工厂1个,商店2家,沼气池17个,其中有龙济油车庙1座,建有党员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村民活动丰富,的油车庙是附近几个村经常聚集娱乐场所。 近年来,龙济村在黄田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共投入约280万元,先后实施了村庄整治、修建水泥桥3座、村道硬化等项目。建成村委办公大楼、体育健身场所、健身路径、篮球场等。农田改造、自来水安装、河道整治等项目,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
古岭坑村 |
古岭坑村距离庆元县黄田镇曹岭村北大门仅一步之遥,交通便利,北邻龙泉市小梅镇,东南连接本县竹口镇,距县城松源镇45公里,至龙泉市54公里。全村人口81户243人,占地面积3.58平方公里,拥有山林面积5351亩,其中毛竹800亩;耕地面积232亩。农村经济总收入426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9909元。 古岭坑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立足产业发展,着力在食用菌,特别是灰树花生产上下功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因地制宜的产业培育,为村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古岭坑村内道路路面硬化,建造垃圾池3个,有专门人负责打扫,这些整治工作大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使村里面貌焕然一新;完成了自来水饮用工程,解决了村民饮用问题。 |
朱黄村 |
朱黄村距黄田镇政府18公里,海拔730米,所辖面积9.65平方公里,是我镇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最大的行政村。全村人口340户1201人,拥有耕地1571亩,其中水田1270亩;拥有林地面积9001亩,其中毛竹面积7500亩。全村经济总收入18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29元。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朱黄村利用丰富的毛竹林资源优势,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毛竹这一优势产业,对现有的毛竹低产林进行强化改造,建立了示范村、示范户、示范片三级网络。在扩大高效毛竹示范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做好毛竹产业项目包装、竹林便道等配套设施建设,为毛竹产业发展做好服务,着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美丘村 |
美丘村距离庆元县黄田镇仅一步之遥,面积3万平方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北邻龙泉市小梅镇,东南连接本县竹口镇,距县城松源镇46公里,至龙泉市54公里。 全村人口165户485人,拥有山林面积2244亩,其中毛竹357亩,人均5亩;耕地面积437亩,人均0.95亩,粮食总产量257吨。2009年农村人均纯收入4071元。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计划生育良好,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住房保险,2008年合作医疗456人,参保率89.1%;新型住房保险154户,参保率达93.3%。 近年来,美丘村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由“村民、政府、社会”三方组成支持系统,开源辟路,依托县乡经济发展的大气候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促进村经济发展。立足产业发展,着力在食用菌,特别是香菇生产上下功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因地制宜的产业培育,为村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庄整治,2008年康庄工程农村公路开通,村内道路路面硬化,这些整治工作大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使村里面貌焕然一新;完成了自来水饮用工程,解决了村民饮用问题。 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是美丘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班子清正廉洁、一心为公、团结协作、决策民主,深受群众好评。 |
双溪村 |
双溪村距离黄田镇4公里,面积3.21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森林覆盖率95%,以毛竹林为主,全村由边村,外湾,底湾,边岗缸钵厂等5个自然村共3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共101户320人,拥有山林面积4268亩,其中毛竹1288亩;耕地面积388亩,粮食总产量216吨。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51余万元,人均纯收入7903元。 近年来,双溪村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立足产业发展,以发展毛竹这一优势产业为基础,着力在食用菌,特别是灰树花生产上下功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因地制宜的产业培育,为村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双溪村在黄田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共投入约220万元,先后实施了村委会大楼修建、自来水安装、村道硬化、广播有线电视安装、农田改造等项目,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
黄源底村 |
黄源底村位于黄田镇南部,东与陈边村相邻,西与福建渭田镇交界,海拔320米,所辖面积4.99平方公里,有耕地297亩,其中水田276亩;有林地面积6748亩,其中毛竹面积4009亩。有4个村民小组,90户311人,其中村内233人,党员18人。主要产业有灰树花和香菇,2008年种植量分别为35万段和10万段,全村经济总收入2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22元。 黄源底村属于浙西南山区,村内地势开阔平坦,周围高山环绕,黄源底溪南北流向贯穿全村,把整个黄源底村分成东西两边。环境幽雅,生态良好。村内有竹木加工厂1个,商店3家,垃圾池6个,沼气池40个,其中有黄源底仙殿庙宇1座,建有党员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科技文化服务中心、村民文化娱乐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村民活动丰富,有军鼓队一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计划生育良好,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住房保险,2008年合作医疗322人,参保率98.2%;新型住房保险92户,参保率达100%。 近年来,黄源底村在黄田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共投入约90万元,先后实施了村委会大楼新建、自来水安装、村道硬化、广播有线电视安装,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
上济村 |
上济村位于庆元县西北部,是原三济老乡政府所在地,有面积7.3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森林覆盖率95%。全村人口165户,670人,其中劳动力420人,外出人口120多人。拥有山林面积7060亩,其中毛竹林面积5000余亩,人均毛竹林面积7.5亩;耕地面积690亩,人均1.02亩。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0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5600元。 近年来,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立足产业发展,以发展林业,毛竹优势产业为基础,着力在食用菌,特别是灰树花生产上下功夫。2009年新创办了2个食用菌合作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村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庄整治,对村中道路、小河流域治理、村办公楼、自来水等进行改造。三年来开通16.2公里毛竹林道,给村民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村民经济增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活动丰富,有腰鼓队、军鼓队各一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计划生育良好,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住房保险,2008年合作医疗610人,参保率94.0%;新型住房保险182户,参保率达100%。 除此之外,还有一支坚强有为的村级领导班子,是村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班子清正廉洁,一心为公,团结一致,决策民主,赢得村民的一致好评。 同时,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村领导班子带领下,在淳朴、勤劳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村先后获得了省级文明村、省级小康示范村,并多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等荣誉。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湖头村 |
湖头村位于庆元县西北部,西与福建渭田镇交界,海拔340米。所辖面积2.52平方公里,拥有山林面积3759亩,其中毛竹3411亩,人均8.5亩;有耕地面积320亩,其中水田310亩。有4个村民小组,119户441人,其中村内390人,党员18人。主要有毛竹、灰树花和香菇。2008年灰树花和香菇种植量分别为150万段和10万段,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8余万元,人均纯收入4481元。 湖头村属于浙西南山区,村内地势开阔平坦,周围低山环绕,湖头溪南北流向贯穿全村,把整个下济村分成东西两边。环境幽雅,生态良好。村内有竹木加工厂1个,商店4家,垃圾池8个,沼气池36个,其中有仙庙宇2座,建有党员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科技文化服务中心、村民文化娱乐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村民活动丰富,有吹唱队一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计划生育良好,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住房保险,2008年合作医疗439人,参保率99.5%;新型住房保险129户,参保率达100%。 近年来,湖头村在黄田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共投入约200万元,先后实施了村委会大楼新建、自来水安装、村道硬化、广播有线电视安装、至竹口康庄公路建设等项目,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
仙庄村 |
仙庄村位于黄田镇西南方向,东接龙泉市,西与福建渭田镇交界,海拔514米,所辖面积6.04平方公里,有耕地572亩,其中水田510亩;有林地面积8680亩,其中毛竹面积3822亩。仙庄村有6个村民小组,152户517人,其中村内392人,党员17人。仙庄村主要产业有灰树花和香菇,2008年种植量分别为30万段和10万段,全村经济总收入2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45元。 仙庄村属于浙西南山区,海拔较高,是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区,环境幽雅,生态良好,有笋罐头厂1个,商店2家,沼气池10个,其中仙庄社殿等庙宇2座,有仙庄革命英雄纪念碑等旅游资源,建有党员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村民文化娱乐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仙庄村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结合万里竹海观光项目,走出仙庄特色和美好的旅游发展之路。 近年来,仙庄村在黄田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共投入约180万元,先后实施了村委会大楼修建、手机信号塔建设、自来水安装、村道硬化、广播有线电视安装、仙庄至领坤康庄公路建设、仙庄至深尾简易公路建设等项目,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仙庄村对建设“生态乡村,美丽仙庄”的宏伟目标更加坚定,更加有信心。 |
良官田村 |
良官田村位于黄田镇西南方向,在庆元县第二高峰龙头山腰上,东接本镇龙济村,西与福建渭田镇交界,海拔650米,所辖面积4.56平方公里,有耕地503亩,其中水田379亩;有林地面积4184亩,其中毛竹面积3656亩。良官田村有4个村民小组,82户281人,其中村内240人,党员17人。良官田村主要产业有毛竹、笋干和黑木耳,全村经济总收入1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11元。 良官田村属于浙西南山区,村内地势陡坡不平,周围高山环绕,是闽江源头。良官田村民风淳朴,环境幽雅,生态良好,村内有商店2家,垃圾池6个,沼气池2个,有龙头山仙宫庙1座,建有党员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村民活动丰富,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在龙头山举行庙会,浙闽两地四县的群众很多都上来游玩,热闹非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计划生育良好,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住房保险,2008年合作医疗269人,参保率94.4%;新型住房保险81户,参保率达98.8%。 近年来,良官田村在黄田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共投入约180万元,先后实施了龙头山林道修建8.5公里、龙头山电网、自来水安装、村道硬化、广播有线电视安装、良官田至朱黄康庄路的建设等项目,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
崔上村 |
崔上村位于黄田镇西南部,东接龙泉市,西与福建渭田镇交界,海拔540米,所辖面积1.13平方公里,有耕地80亩,其中水田60亩;有林地面积1677亩,其中毛竹面积1618亩。崔上村有1个啊村民小组,27户90人,其中村内22人,党员14人。崔上村村民收入主要来自毛竹产业,2008年粮食产量15.5吨,全村经济总收入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67元。 崔上村属于浙西南山区,周围低山环绕,是庆元著名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观光区,村内环境幽雅,生态良好,有崔上中共闽浙边地委革命根据地、红心亭等旅游资源,崔上庙1座,沼气池5个,建有党员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村民文化娱乐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崔上村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结合万里竹海观光项目,走出崔上特色和美好的旅游发展之路。 近年来,崔上村在黄田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共投入约80万元,先后实施了村委会大楼新建、红心亭建设、自来水安装、村道硬化、广播有线电视安装、手机信号塔建设、崔上至松源通车简易公路开发等项目,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近年来,崔上村在黄田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共投入约80万元,先后实施了村委会大楼新建、红心亭建设、自来水安装、村道硬化、广播有线电视安装、手机信号塔建设、崔上至松源通车简易公路开发等项目,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
垟垄村 |
垟垄村位于黄田镇南部,南靠竹口镇,海拔340米,所辖面积4.49平方公里,有耕地533亩,有林地面积3770亩,其中毛竹面积1992亩。垟垄村有190户590人,主要产业有灰树花、木耳和香菇,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54元。 垟垄村山林资源较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村内地势开阔平坦,周围低山环绕,洋垄溪南北流向贯穿全村。垟垄村距庆元县城仅35公里,距黄田镇政府所在地仅2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黄田镇三个片的交叉口。 近年来,洋垄村开发建设高标准毛竹示范园区,实现园区林道硬化,建成高标准灰树花基地,黑木耳基地。同时,致力于生态文明村建设,十分重视生态创建,村内实施净化和亮化工程,经过努力,现今洋垄村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 |
葛田村 |
葛田村位于庆元县西部黄田镇境内,东面54省道穿村而过,葛田溪从村中心流淌而过。村由5个村民小组,148户,510人口,全村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5亩,水田534亩。林地面积7208亩,其中毛竹林面积1965亩。农村经济总收入7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76元。 葛田村村容村貌整洁美观,积极推动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睦家庭,和谐村组,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农民崇尚科学,全村无封建迷信和黄、赌、毒、丑恶现象,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群众性-事件。近年来,村两委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