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水村位于庆元县龙溪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耕地面积166亩,其中水田面积151亩,林地面积4930亩,地处半山腰,海拔850米,全村总面积3.4平方公里,村民小组2个,全村共66户,213人,其中,在家有10户16人;外出56户,166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6187元。转水村的特色产业有毛竹、茶叶、锥栗、稻田养鱼四大产业。其中以毛竹、茶叶为主要产业,锥栗,稻田养鱼为辅助产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1126209 | 323000 | -- | 查看 转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兰头村 |
兰头村位于庆元县龙溪乡中北部,耕地面积85亩(其中水田面积77亩),林地面积1917亩,海拔720米,全村总面积130公顷,村民小组1个,全村共25户,73人,其中,在家8户,17人;外出18户,56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7990元。2013年低保调整后,低保户共2户3人,五保户2户2人。于2012年建立一个标准的便民服务中心,以便更好地服务群众。 兰头村的特色产业有食用菌、锥栗、茶叶、稻田养鱼等。其中以茶叶为主要经济产业,食用菌、锥栗为辅助产业。一、由于村劳动力缺乏,近年食用菌种植逐渐减少,食用菌产业的地位逐渐被茶叶、锥栗等取代。目前全村仅一户种植食用菌,种植2万段。二、茶叶产业是近及年发展起来的,全村有茶叶面积34.5亩。的茶叶品种是优良的高山茶种有着高山茶叶的品质,近年来人口的大量外出,茶叶管理水平有些跟不上,村两委正在从土地流转这个方面着手解决,确保该产业的巩固。三、锥栗产业及稻间养鱼等产业做为近年来兰头村居村村民的一项辅助型产业,且有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目前种植锥栗面积达60亩。通过该锥栗产业所带来的惠民经济效益,使经济作物产业不再单一。 |
荡口村 |
荡口村位于庆元县龙溪乡东北部,地处海拔970米,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耕地面积186亩,林地面积2886亩,全村总面积1.9平方公里,总人口38户130人,分为4个村民小组。 荡口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借县政府下山脱贫异地搬迁政策的春风,现已整村下山脱贫搬迁至县城的移民小区,村民收入主要以在企业务工为主。原村域内已全部退耕还林,将着力做好森林防护工作。 森林资源是龙溪乡的重要资源,划分森林生态功能区,设立禁伐区、限伐区和人工林适度采伐区。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步伐,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建立科学的森林资源管护制度,严格执行禁伐和限伐措施,对生态公益林实行原生态保护。强化资源林政管理,依法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建立生态安全保护和应急机制。 坚决贯彻“保护、利用、发展”的原则,引导群众增强“靠山、养山、吃山”的发展生态林业意识,加强林政管理,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年森林采伐量小于用材林生长量,抓好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建立规章制度,加强护林队伍建设,落实相关管护责任,同时加强管理,严禁砍伐和一切人为破坏林木。 认真贯彻招待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村域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控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 |
铁岙村 |
铁岙村位于庆元县龙溪乡东北部,地处海拔950米,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耕地面积86亩,林地面积727亩,全村总面积0.5平方公里,总人口20户56人,分为1个村民小组。 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借县里下山脱贫异地搬迁的春风,现已整村下山脱贫搬迁至县城的移民小区,村民收入主要以在企业务工为主。原村域内已全部退耕还林,将着力做好森林防护工作。 森林资源是龙溪乡的重要资源,划分森林生态功能区,设立禁伐区、限伐区和人工林适度采伐区。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步伐,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建立科学的森林资源管护制度,严格执行禁伐和限伐措施,对生态公益林实行原生态保护。强化资源林政管理,依法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建立生态安全保护和应急机制。 坚决贯彻“保护、利用、发展”的原则,引导群众增强“靠山、养山、吃山”的发展生态林业意识,加强林政管理,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年森林采伐量小于用材林生长量,抓好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建立规章制度,加强护林队伍建设,落实相关管护责任,同时加强管理,严禁砍伐和一切人为破坏林木。 认真贯彻招待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村域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控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 |
交溪村 |
交溪村位于庆元县龙溪乡西北部,耕地面积70亩(其中水田面积57亩),林地面积978亩,海拔620米,全村总面积90公顷,村民小组1个,全村共38户,99人,其中,在家9户,16人;外出29户,83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9840元。2013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以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率达到95%以上,低保户共4户6人. |
大毛坪村 |
大毛坪村位于庆元县龙溪乡西北部,耕地面积342亩(其中水田面积323亩),林地面积5468亩,地处半山腰,海拔800米,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村民小组4个,全村共102户,337人,其中,在家有10户,21人;外出92户,282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7151元。特色产业有食用菌、锥栗、茶叶四大产业。其中以食用菌、锥栗为主要产业,茶叶为辅助产业。一、食用菌产业是大毛坪村居村村民生活的主要生活经济支柱,在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在做“香菇”。二、锥栗产业是近年来在大毛坪村居村村民的一项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目前种植锥栗面积达337亩。通过该锥栗产业所带来的惠民经济效益,使经济作物产业不再单一。三、茶叶产业是近及年发展起来的,全村有茶叶面积161.7亩。的茶叶品种是优良的高山茶种有着高山茶叶的品质,近年来人口的大量外出,茶叶管理水平有些跟不上,村两委正在从土地流转这个方面着手解决,确保该产业的巩固。 |
陈岭村 |
陈岭村位于庆元县龙溪乡西部,海拔685米,耕地面积107亩,林地面积995亩,全村总面积0.7平方公里,总人口37户104人,共2个村民小组,2012年人均纯收入8615元。主要种植水稻、锥栗,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区域生态平衡,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种植,发展经济,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同步目标。毛竹林种植和抚育。为发展毛竹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规划在五年内,在村后山坡的空闲地及毛草地上大力发展毛竹种植,达到生态环保和经济收益双赢。 |
转水村 |
转水村位于庆元县龙溪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耕地面积166亩,其中水田面积151亩,林地面积4930亩,地处半山腰,海拔850米,全村总面积3.4平方公里,村民小组2个,全村共66户,213人,其中,在家有10户16人;外出56户,166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6187元。转水村的特色产业有毛竹、茶叶、锥栗、稻田养鱼四大产业。其中以毛竹、茶叶为主要产业,锥栗,稻田养鱼为辅助产业。 |
后洋坑村 |
后洋坑村简介 位于庆元县龙溪乡东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耕地面积813亩,林地面积16371亩,全村总面积11.5平方公里,总人口216户754人,分为8个村民小组,2008年人均纯收入3305元。 五年内主要项目规划 一、茶叶产业发展 1、做好茶叶质量提升工作。在现有604.5亩,现已有投产453亩,效益好的年亩产收入达5000多元,其他一般的在2000-3000元左右。在此茶园基础上做好质量提升,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QS质量安全”标准进行种植、加工,配合乡政府做好龙溪茶叶商标培育工作及“有机产品”、“绿色食品”保持认证工作。 2、培育茶叶产业发展链。投资添置茶叶加工设备,扩大后洋坑村茶叶加工厂加工规模和提升加工水平,提高茶叶管理和加工科技含量,吸收及周边各村闲置劳动力从事茶叶采摘及加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茶叶营销队伍,积极开拓茶叶市场,主动与茶叶加工销售企业对接,引领更多茶农走上共同发展的道路。 3、茶园道路建设。有604.5亩茶园,结合农田改造工程,做好通茶园机耕路建设,改善茶园交通条件。 二、竹类经济培育 1、蕾笋产业。蕾笋是龙溪乡新兴产业,也是乡政府近两年来着力扶持的产业,在未来五年将结合龙溪乡千亩蕾竹示范基地建设进程,做好做强蕾竹基地种植工作,目前散种加基地种植总量已达120余亩,争取五年内种植总量达到200亩,并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展现蕾竹种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毛竹林种植和抚育。内农田机耕路已经开通,极大地方便了毛竹种植及外运出售,为发展毛竹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规划在五年内,在村后山坡的空闲地及毛草地上大力发展毛竹种植,达到生态环保和经济收益双赢。 |
岙里村 |
岙里村简介 岙里村距县城20公里,距乡政府5公里,辖岙里、下湾两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147户、534人。耕地面积425亩,林业用地2785亩,茶园面积105亩。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2154元,有低收入农户44户、136人。目前,岙里村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多集中在嘉善、平湖一带,留守在村的多为老人、儿童,留守人口为85人。 岙里村竹木资源较为丰富,农民仍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要收入,辅之以毛竹等林产业。岙里村从实际出发,打算在五年内,下大力气发展高山蔬菜、毛竹低产林改造培育、雷竹林建设。 由于岙里村留守的多为老人,养殖业在岙里发展较好,平均每年每户能出栏4头以上猪,鸡鸭等家禽户均20只以上,且在大多数家庭都配套有沼气设施,目前已经形成通过生态养殖大户带动小户,集体开拓生态养殖市场的“岙里生态养殖圈”。在未来五年,要继续以生态为抓手,扩大岙里生态养殖业的影响力以及市场占有率。 要以生态养殖业为着力点,同时加大毛竹林、雷竹林建设力度,狠下力气为农民增收,早日脱贫致富。 将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建设标准和要求,以科学的理念、良好的作风、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建设生态优美、规划有序、文明进步的新岙里。 |
鱼川村 |
鱼川村简介 鱼川村处于龙溪乡西南部,距乡政府5公里,海拔750米,所辖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1亩,林地面积2752亩,茶园面积315亩,截止2008年底,共有村民小组6个,121户,在册人口434人,村民代表15人,村党支部委员3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为水稻种植,茶叶,外出务工等,2008年人均纯收入2491元。 五年内主要项目规划 一、茶叶产业发展 1、做好茶叶质量提升工作。在现有315亩茶园基础上做好质量提升,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QS质量安全”标准进行种植、加工,配合乡政府做好龙溪茶叶商标培育工作及“有机产品”、“绿色食品”保持认证工作。 2、培育茶叶产业发展链。投资添置茶叶加工设备,扩大鱼川村茶叶加工厂加工规模和提升加工水平,吸收及周边各村闲置劳动力从事茶叶采摘及加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茶叶营销队伍,积极开拓茶叶市场,主动与茶叶加工销售企业对接。 3、茶园道路建设。有315亩茶园,结合农田改造工程,做好通茶园机耕路建设,改善茶园通行条件。 二、竹类经济培育 1、雷笋产业。雷笋是龙溪乡新兴产业,也是乡政府近两年来着力扶持的产业,在未来五年将结合龙溪乡千亩雷竹示范基地建设进程,做好雷竹基地种植工作,目前散种加基地种植总量已达100余亩,争取五年内种植总量达到200亩,并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展现雷竹种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毛竹林种植和抚育。村内农田机耕路已经开通,极大地方便了毛竹抚育及外运,为发展毛竹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规划在五年内,在村后山坡的空地大力发展毛竹种植,做好小竹笋加工和毛竹出售,达到生态环保和经济收益双赢。 |
冯家山村 |
冯家山村简介 冯家山村位于庆元县东南部,与福建寿宁县下党乡毗邻,距庆元县城75公里。村域面积5.3平方公里,6个村民小组156户536人,山林面积7388亩,耕地面积593.3亩、粮食总产量176吨,有低收入农户42户,135人,全村经济总收入达45万元,人均纯收入2737元。 一、茶叶产业发展 1、做好茶叶质量提升工作。在现有175.6亩茶园基础上做好质量提升,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QS质量安全”标准进行种植、加工,配合乡政府做好龙溪茶叶商标培育工作及“有机产品”、“绿色食品”保持认证工作。 2、培育茶叶产业发展链。投资添置茶叶加工设备,扩大冯家山村茶叶加工厂加工规模和提升加工水平,吸收及周边各村闲置劳动力从事茶叶采摘及加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茶叶营销队伍,积极开拓茶叶市场,主动与茶叶加工销售企业对接,引领更多茶农走上共同发展的道路。 3、茶园道路建设。有175.6亩茶园,结合农田改造工程,做好通茶园机耕路建设,改善茶园通行条件。 二、竹类经济培育 1、雷笋产业。雷笋是龙溪乡新兴产业,也是乡政府近两年来着力扶持的产业,在未来五年将结合龙溪乡千亩雷竹示范基地建设进程,做好雷竹基地种植工作,并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展现雷竹种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毛竹林种植和抚育。农田机耕路已开通,极大地方便了毛竹种植抚育及外运出售,为发展毛竹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规划在五年内,加大毛竹林抚育力度,大力发展毛竹种植,加快毛竹产业的发展,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收益双赢。 |
西溪村 |
西溪村简介 龙溪乡西溪村位于庆元县东南部,距庆元县城71公里,村域面积9.9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2007年底,共有271户1028人,系龙溪乡社会、经济、文化中心。林地面积13930亩亩,耕地面积930.8亩、粮食总产量287吨,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62万元,人均纯收入3272元。 根据西溪生态地理特点,西溪村两委发起“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发,粮改茶”的号召,积极鼓励村民发展茶叶,锥栗等经济农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现已建成351亩高山生态有机茶基地,719亩锥栗基地。西溪的农业综合开发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为广大农户增收、脱贫、致富夯实了基础。 五年内产业规划: 1、业经济项目 (1)高山生态有机茶培育300亩,改造低产茶园300亩;(2)雷竹培育800亩;(3)新开发毛竹基地500亩;(4)投资对鹰峰茶场茶叶加工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提升茶叶加工质量。 2、境农贸市场项目 借助西溪集市,利用和修缮原龙溪乡人民大会堂,建设浙闽边境农贸市场,满足方便群众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3、业园区道路项目 配套建设新开毛竹基地和雷竹基地等农业园区机耕路15公里。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