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丽水 >> 景宁县 >> 渤海镇 >> 鲍山头村

鲍山头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鲍山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鲍山头村简介

  鲍山头村,为浙江省景宁县渤海镇鲍山头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城东北19公里,距离渤海村2.3公里。相传明景泰年间(1450---1456)鲍姓开基,地处山头,故名鲍山头村。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170户,603人。耕地面积27.5公顷,林地391.5公顷,主产水稻、番薯、大豆,兼产花生、芝麻;林地宽阔,主产松木、杂木、毛竹板栗等。-相关信息
  鲍岸、石步山等自然村因滩坑水电站涉淹,共有移民109户334人。其中县内安置13户35人;移居缙云县11户38人,松阳县9户37人,莲都区22户75人;移居东阳市2户9人,鄞州区13户47人,义乌市2户7人,诸暨市19户57人;无土安置18户29人。
  目前,鲍山头村坐落渤海镇所在地,处于库区南片,鲍山头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108户,391人。2012年已完成对鲍山头自然村村庄整治工程,改厕十六户,新建路灯20盏,石步山村新浇盖水泥路二百余米。何山自然村村庄整治工程已纳入计划。全村农田面积270亩,旱地210亩,森林面积40余亩,卯足1700亩。鲍山头村村民外出务工经商居多,外出人口占3/4。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1127101 323000 -- 查看 鲍山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鲍山头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鲍山头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鲍山头村

  鲍山头村,为浙江省景宁县渤海镇鲍山头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城东北19公里,距离渤海村2.3公里。相传明景泰年间(1450---1456)鲍姓开基,地处山头,故名鲍山头村。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170户,603人。耕地面积27.5公顷,林地391.5公顷,主产水稻、番薯、大豆,兼产花生、芝麻;林地宽阔,主产松木、杂木、毛竹板栗等。-相关信息   鲍岸、石步山等自然村因滩坑水电站涉淹,共有移民109户334人。其中县内安置13户35人;移居缙云县11户38人,松阳县9户37人,莲都区22户75人;移居东阳市2户9人,鄞州区13户47人,义乌市2户7人,诸暨市19户57人;无土安置18户29人。   目前,鲍山头村坐落渤海镇所在地,处于库区南片,鲍山头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108户,391人。2012年已完成对鲍山头自然村村庄整治工程,改厕十六户,新建路灯20盏,石步山村新浇盖水泥路二百余米。何山自然村村庄整治工程已纳入计划。全村农田面积270亩,旱地210亩,森林面积40余亩,卯足1700亩。鲍山头村村民外出务工经商居多,外出人口占3/4。   

后砻村

  后砻村,为浙江省景宁县渤海镇后砻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城东北25.6公里,距离渤海村5.2公里。地处山后砻地,故名。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113户,473人。耕地面积27.1公顷,林地819公顷。主产松木、毛竹、杂木、油茶籽等。   后砻的山洋坑口等自然村因滩坑水电站涉淹,共有移民6户17人。其中移居莲都区3户10人;无土安置3户7人。  

旦水村

  旦水村是渤海镇人口最多、居住最分散的畲汉村之一,原是于沈坑、旦水、曼段、外湾四个村合并组成的一个村。全村辖14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14703亩,共有308户,986人;现有耕地面积1744亩,林地28419亩,其中毛竹2536亩,森林覆盖率90%,2009年人均收入为4240元。村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为主,全村主要特色农副产品有杨梅、板栗、竹笋等,为了增加经济收入,许多村民也外出经商务工,通过脚踏实地的奋斗,越来越多的村民正向小康生活大步迈进,也是旦水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大都村

  大都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东北20公里,属渤海镇,地处小溪南岸。古人以溪水蓄而复流,故称“大潴”,方言“潴”与“都”同音,故名。村中有始建于元初的“沈都录祠堂”。经县政府批准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   大都村位于渤海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8.5公里,海拔380米,环邑皆山,林壑幽美,植被茂密,资源丰富,是通往炉西峡景点必经之路。现辖干坑、西山、白水际3个自然村,是原大都、门潭合并组成,有水田面积311.8亩,山林面积28819亩,其中毛竹4000亩,森林覆盖率为95%。全村共147户,户籍人口数为470人,其中畲族人口31人,全村党员18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为5168元,低收入农户21户,其中五保3人,低保29人。2010年新建两层村委办公楼一幢,面积为256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总投资约22万元,同时对村委所在地干坑村和原门潭并入的西山村进行了村庄政治,进行改栏改厕、污水处理、通讯优化、路灯修建、道路硬化等工程。大都自然资源丰富,山林面积覆盖广,近年来在渤海镇领导下,大力推进毛竹、茶油产业发展,毛竹林产业开发2000余亩,带动村民致富。  

石塘山村

  石塘山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县城东北17公里,属渤海镇。据传,古时间闽籍石某,至此居住开基,采药为业,不幸坠落山崖死于池塘边,故名“石塘山”。辖3个自然村,130户,516人,其中畲族9人。耕地面积571亩,主产水稻、番薯、大豆;林业用地5236亩,主产松树、杂木、毛竹、油茶等。因滩坑水电站建设,村有部分土地、房屋涉淹。库周公路通到村,村建码头,水路航运便利。  

东湖村

  东湖村毗邻文成、青田两县,位于华东第一峡谷炉西峡风景旅游区出口,距县城65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32公里,是有原湖坑村委和东山村委撤并而成。全村共275户,1113人口,共11个村民小组。共7个自然村(分别是上东山、下东山、岭脚、驮圩、小圩、官田、湖坑),全村有耕地面积846亩,山林面积19326亩,其中毛竹园面积1200余亩,森林覆盖面积达到85%。2011年人均收入为4830元。全村共26名党员,村支部成员5名,村委成员6人。全村外出人口680多人,主要在北京、杭州、县城等地经商务工。  

梅坑村

  梅坑行政村,2008年由原梅坑行政村与原叶处行政村合并而成,村委驻地梅坑村,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28公里,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是移民复建后的新村,景青公路横穿村庄,建有滩坑水库中心头一座,水陆交通较为方便;全村共有316户1107人,低保44人,党员31人;梅坑村共有水田837亩、旱地80亩、山林15000亩。人均耕地0.9亩,主导产业为笋竹;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5467元。村竹林资源较为丰富,渔业养殖有较大发展前景。梅坑属低山丘陵地带,两山夹一沟地形明显。多呈岭坡、浅丘、宽谷地形,山背岭坡多耕地。气候条件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热量资源丰富。瓯江主支流小溪贯穿全境,梅坑村位于库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水库蓄水后有着很好的水产养殖和生态旅游优势。全村林木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90%。2012年3月15日,占地2000平方米新村委办公楼、老年活动中心、渤海客货一体楼顺利落成搬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之中,梅坑村为渤海便民服务中心示范村,渤海镇中心村。  

安亭村

  安亭村地处渤海镇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拥有6个自然村,共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14人,其中畲族人口426人,全村土地面积759亩,山林面积9560亩(其中毛竹林面积1800亩)。水稻种单季,产大豆等。林地8624亩,设有村办农场,产松、杉等木。近两年来,在县、镇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安亭各项事业发展迅速,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收入逐年上升,2011年实现人均年收入达到5474元。  


鲍山头村特产大全




鲍山头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