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岭街道辖12个居民组,居民总人口3100人,山场总面积11300亩,居民主要经济来源有茶叶、毛竹、板栗、养殖和商贸等。街道设党总支一个,下辖7个支部,共有党员61名。街道2012年人均收入4550元,比2011年增长750元。
选派书记到村任职后,团结带领村党组织在规范街道事务运行程序上下功夫,在规范村监委会、治保会、调委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建设上下功夫,在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上下功夫,在发展经济、富裕农民、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上下功夫,任职以来共争取财政资金和项目资金150多万元。正确面对2011年度计生工作重点管理村的实际,围绕计生主要指标做工作,实现了“出笼子”的目标。一年多来,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做了以下工作:新修街道水泥路2公里,在街道两旁架设了路灯,实现了硬化和亮化;修建张店至要武公路二期砂石路工程1.5公里;兴修五里拐居民组机耕路1公里和油坊冲组砂石路900米;修整七上至七下路基1.5公里,目前水泥路工程已经开工;修建街道办公楼门前水泥路面近100米;维修五里拐、石板冲等村民组数处水毁工程;利用5万元选派资金帮助改良茶园30亩;建立健全了村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了6个基础网格,制定了工作制度,对网格员进行了培训,落实了网格化管理服务经费和人员报酬;为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征地3亩,为镇中心学校营养餐工程建设征地2.5亩,逐户做通19户群众的工作;为镇休闲广场建设征山10亩,做群众工作迁坟30多座,平整土地近20亩;做群众工作数十户,下大力气清理镇政府至街道办公楼沿湖约700米湖岸的乱推乱放、乱搭乱建、开荒种菜等不文明现象,并在今年植树节前后建成绿化带,美化了环境;动员群众,完成植树造林任务300亩左右;最近,我们又争取选派单位支持,开展了关爱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活动,为部分老人和儿童送去了米面油和书包文具,选派单位还出资5000多元,为街道中小学订阅了2014年度的教学类报刊杂志。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524101 | 237000 | -- | 查看 鲜花岭街道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鲜花岭街道社区 |
鲜花岭街道辖12个居民组,居民总人口3100人,山场总面积11300亩,居民主要经济来源有茶叶、毛竹、板栗、养殖和商贸等。街道设党总支一个,下辖7个支部,共有党员61名。街道2012年人均收入4550元,比2011年增长750元。 选派书记到村任职后,团结带领村党组织在规范街道事务运行程序上下功夫,在规范村监委会、治保会、调委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建设上下功夫,在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上下功夫,在发展经济、富裕农民、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上下功夫,任职以来共争取财政资金和项目资金150多万元。正确面对2011年度计生工作重点管理村的实际,围绕计生主要指标做工作,实现了“出笼子”的目标。一年多来,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做了以下工作:新修街道水泥路2公里,在街道两旁架设了路灯,实现了硬化和亮化;修建张店至要武公路二期砂石路工程1.5公里;兴修五里拐居民组机耕路1公里和油坊冲组砂石路900米;修整七上至七下路基1.5公里,目前水泥路工程已经开工;修建街道办公楼门前水泥路面近100米;维修五里拐、石板冲等村民组数处水毁工程;利用5万元选派资金帮助改良茶园30亩;建立健全了村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了6个基础网格,制定了工作制度,对网格员进行了培训,落实了网格化管理服务经费和人员报酬;为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征地3亩,为镇中心学校营养餐工程建设征地2.5亩,逐户做通19户群众的工作;为镇休闲广场建设征山10亩,做群众工作迁坟30多座,平整土地近20亩;做群众工作数十户,下大力气清理镇政府至街道办公楼沿湖约700米湖岸的乱推乱放、乱搭乱建、开荒种菜等不文明现象,并在今年植树节前后建成绿化带,美化了环境;动员群众,完成植树造林任务300亩左右;最近,我们又争取选派单位支持,开展了关爱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活动,为部分老人和儿童送去了米面油和书包文具,选派单位还出资5000多元,为街道中小学订阅了2014年度的教学类报刊杂志。 |
全山村 |
全山村位于麻埠镇东南部,属开典型库区一线村,境内山清水秀,植被良好,林业资源丰富,北接裕安区独山镇,东临响洪甸水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全山村于2010年6月村级区域调整中由原全山村、东岭村及九曲村邱冲组合并而成,全村21个村民组,548户,总人口2002人,总面积16788亩,其中耕地面积169亩,山场面积为15600亩,其中:毛竹4500亩,元竹4000亩,板栗3000亩,茶园1000亩。 全山村合并后设全山村党总支一个,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6名,2010年底新建全山村规范化村部办公楼,全村新修水泥路1.8公里,安全饮水工程四处,正在实施的梅响战备路贯穿全村,村内交通便捷,出行方便,村部环境优美。 村内规范化医疗室2个,乡村医生7人,中心小学二所,教职人员9人,村部配置了远程教育、电脑、投影仪、农家书屋等设施,群众就医方便,文化生活丰富。 村党总支带领全村人民为建设美好富裕的新全山而努力着、奋斗着。随着安高集团旅游开发的逐步推进,带动了村内二、三产业的兴起,集聚了人气,群众安居乐业,民风纯朴。 2011年,全山村在朝阳组实施了新农村建设,2012年底已基本完工。 |
桂花村 |
桂花村位于麻埠镇西北部,库区一线村。该村在2010年6月村级区划调整中由原杨冲村、东冲村合并成立。全村辖20个村民组,684户,全村总人口2494人,村总面积12.9平方公里,其中:山场占总面积百分之七十。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00元,主要收入来源有:1、外出务工收入;2、茶叶、板栗、毛竹等。 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国家对农村投入的加大,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文化生活有了显著提高,村内有规范化医疗室2所,为全村及周边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现有小学2所,教职工6人,160多名学生,校内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修建水泥路2条4.2公里,主桥2座,防洪堤500多米。有线电视覆盖全村70%以上农户,建有移动通讯机站1个。 村部硬件建设:我村现有村部办公楼3层12间,拥有规范的党员活动室、办公室,农家书屋、宽带网络、远程教育等各种设备齐全。 招商引资:村内有2家大型招商引资企业,即: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值超千万元,解决当地群众50余人就业。投资3000万元的山东五福茶业有限公司建成后,大大提高该村茶叶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基层党组织得到进一步加强,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60多名党员,为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全村村民在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正朝着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努力前进。 |
响洪甸村 |
麻埠镇响洪甸村位于金寨、六安、霍山三县交界处,是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原产地。该村于2010年6月由响洪、齐云、九曲岭三个村合并成立,总面积为39.16平方公里,现有29个村民组,总人口4221人,劳动力2532人,外出务工人员1089人,库区移民人口1473人。响洪甸村党总支辖2个支部,共有党员109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 村内主要收入来源有茶叶、毛竹、油桐、蚕桑和外出务工。响洪甸村旅游资源丰富,安徽佳胜集团投资开发的“大别山(六安)地质公园红石谷园区”座落在该村,两大省属企业响洪甸水电站、响洪甸蓄能电站也在该村境内。 村内交通便捷通畅,所有村级主干道实现硬化,组组通公路,是十大名茶六安瓜片源产地,茶叶、毛竹、油茶、油桐等林业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投入的加大,村里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有力地巩固了农业基础地位,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响洪甸村现有中心校一所、小学3所,教职工30人,学生350人;3个卫生室,共有乡村医生5人;村部电脑、投影仪等远程教育设备和农家书屋设备齐全,村部环境优美。群众办事方便。 |
金庄村 |
金庄村位于麻埠镇南部,响洪甸水库上游,与霍山县交界,在2010年6月村级区划调整中,由原九湾村、金庄村和里冲村的元岭、李湾2个村民组合并而成,是典型的集库区与山区为一体的村,全村有21个村民组,619户,总人口2269人,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9700多亩,水域1200亩,主导产业以毛竹、茶叶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有:1、外出务工收入;2、种植业收入,主要有茶叶、毛竹、水稻;3、养殖业收入,主要有养蚕、养鱼。 基础设施: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的加大,村内近两年铺设了连接霍山县的黄齐公路水泥路面12.6公里,铺沙石路面2.5公里,新建、扩建村组道路12公里,村内交通便捷,对外交通畅通,村内有高位引水点4处,全村有800多人能用上安全饮用水,2009年至今本村内兴建电信、移动基站各一处,使本村通讯信号全覆盖。 文教卫生:本村有小学3所,教职员工14人,校内设备完备,环境优美,村内有医疗室2所,本村居民基本可以实现小病不出村。 基层组织建设:金庄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1名,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总支经常开展党员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带头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经济为民服务的能力,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2010年维修扩建了村部办公室,拥用规范的党员活动室和各种组织办公室,同时村部配置了远程教育、宽带网络、投影仪、农家书屋等设备,村部环境整洁优美。 风景名胜:位于金庄村元岭组的嵩山寺是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特别是寺旁的一棵千年古松,更是引人入胜,每年农历得阳节都有大量的外来香客来此观光、拜佛,黄齐公路从寺旁通过,给前来的香客带来极大的方便,促进了我村的旅游开发工作。 |
齐山村 |
齐山村位于麻埠镇东南部,响洪甸水库的中下游,是典型的库区一线村。 该村于2010年6月由原齐山村、里冲村的海岛、西岛、小岭、高洪、达河5个村民组合并而成,全村现有17个村民组,人口1512人,面积22.13平方公里。主要经济以茶叶、毛竹、水产、油桐为主,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收入,种植业收入(茶叶、毛竹、油桐)、养殖业收入(网箱养鱼)。 全村有六安瓜片有机茶基地5000多亩,是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的原产地核心区,属高寒山区,山高林密,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茶叶有特别的香味,在2001年芜湖茶博会上一举夺癸,荣誉茶王称号。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投资兴建了齐山有机茶厂、芜湖金鼎集团茶叶公司、齐山六安瓜片科技有限公司、齐山民营茶厂、齐蝠茶厂等一批茶叶加工企业。 2010年6月新建办公楼五间二层,室内各项设施齐全规范,村部环境优美整洁。村内拥有规范化医疗室2所,为全村及周边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单班教学点3个,拥有在职教职员工5人,在校学生20多人,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拥有完善的教学设备,环境优美,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优良。 该村资源丰富,风景秀丽,环境宜人,有神奇的齐头山蝙蝠洞、百人洞、蟒蛇洞、鹰嘴石、仙人铺床、乌纱盖顶、馒头石和四面环水的东、西海岛等景点,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品茶观光。 村内黄齐路贯穿全村与霍山县接壤,客货码头4个,水路交通便利,该村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六安瓜片品牌战略,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村内社会秩序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