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 >>绥化 >> 青冈县 >> 中和镇

中和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中和镇谷歌卫星地图)


中和镇简介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6万人 ·青冈县旅游·青冈县特产·青冈县十大特产·青冈县十景·绥化品 231223101 152000 0455 查看 中和镇谷歌卫星地图

中和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中和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青冈镇

  地处青冈县城所在地。2001年3月与原城郊乡合并。全镇现有九个行政村、八个社区、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三十六个居民小组。幅员面积65.4平方公里,总人口92,397人,其中农业人口16,297人,总户数20,072户,农业户数710户。耕地总面积44,779亩,农业人口人均占地2.78亩。七户工业企业,其中镇办企业2个,招商引资企 业5户,个体工商业户(农村部分)58家。面对“努力快发展,全面奔小康”新形势,青冈镇党委、政府积极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走“社区建设迈大步、特色种养上规模、全面围城兴产业”之路,现在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稳中有进。.  

中和镇

祯祥镇

  位于青冈县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土地肥沃,人杰地灵,著名作家魏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那位可亲可敬的志愿军战士——马玉祥,就出生在这里,并从这里参加了革命队伍,成为一名战斗英雄。这里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早在1917年满族人就在这里开始繁衍生息,辛勤耕耘。近百年来,他们世世代代用勤劳的双手和坚忍不拔的品性,改造着这片土地;用不屈的脊梁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播种着希望。如今的祯祥镇已成为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强镇。省委-宋法棠、省长张左已、市委-胡士英、市长于莎燕等省市领导分别到祯祥镇进行调研,对祯祥镇的镇域经济发展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今日的祯祥镇,在青冈县的版图上已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祯祥镇北邻明水县、林甸县,西邻安达市,下辖14个行政村,112个自然屯,人口4.545万人,耕地21.2万亩,草原11万亩,幅员291.14平方公里。近年来,祯祥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加快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强企、兴牧、重农、抓经”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力推动祯祥镇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快发展,使各项产业都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兴华镇

永丰镇

芦河镇

昌盛镇

  成立于1975年,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3公里,东靠通肯河,西与芦河镇接壤,南与兰西县相邻,北与柞岗乡相连。全乡幅员面积185524亩,其中耕地10.1万亩,林地2.1万亩,草原1.8万亩。 昌盛乡地貌为漫川漫岗。全乡海拨在130米至210米之间,最低点在东芦河屯,为130米。境内沟坡较多,大沟共有五条(大管家沟、马才屯东沟、幸福大沟、吕家烧锅东沟、二窝堡西沟)。 土壤多为黑土集中分布,坡下低洼处还分布着碳酸盐草甸土。地里纬度高,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年降水量平均在470毫米左右,无霜期一般为130天,积温在2500度至2570度。 这里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玉米平均亩产在600公斤左右,素有“鱼米之乡”美誉。乡政府座落在幸福村万发葵屯。小屯四周杨树环绕,芦昌公路从屯南穿过。乡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布在芦昌公路南北两侧。路南西头是信用社,东头是粮库。道北从西头依次是派出所、电信营业所、乡政府、供销社、中心校、卫生院,中学座落在乡政府后院。 乡内资源比较丰富。旅游资源极具开发价值。幸福小流域以其质朴天成、清幽俊秀的自然风景而引人入胜,流域造林面积2000多亩,而且杨、松、榆、柳、柞等树种齐全。林间鸟雀追逐嬉戏,道路弯转曲折,空气清爽,沁人心脾。草炭资源丰富。全乡有一万多亩土地含丰富的草炭土。草炭土是生产腐殖酸肥的主要原料,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全乡有林面积2.1万亩,林木蓄积量150万立方米。绿色食品开发潜力大。1994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指定,黑龙江省食品监测中心对昌盛乡大气、水压、土壤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完且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环境要求。全乡有10万亩耕地,年可积造有机粪肥4万立方米,可建设成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劳动乡

建设乡

  位于青冈县城西北青中公路23公里处,下辖12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206户,17584口人,幅员面积21万亩,耕地面积134620亩,林地29000亩,草原23000亩。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按照县委、县政府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狠抓项目建设不动摇的发展要求,坚持走“项目兴乡、科技兴农、产业富民”之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突出重点发展“四大主导产业”在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多元快速增加农民收入上强力推进。一是围绕亚洲第一玉米工业城,做大玉米产业。今年,全乡依托龙凤玉米公司,种植玉米9万亩,依托德胜草柳编织厂,发展玉米皮编织。二是围绕实现“半壁江山”目标,做好畜牧业文章,全乡现有奶牛2000只,肉牛10000头,生猪50000头,绵山羊20000只,白鹅40000只。三是围绕抢抓市场创效益,做好特色绿色文章。全乡特色绿色品种万寿菊、瓜菜制种、商品瓜菜、有机葵花等种植面积达40000亩,我乡新合村将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轨道上来,创出了一条“龙头+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四是围绕生态环境发展,做好林业产业文章,全乡现有林地面积29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3.8%,仅新合村就有林木12万株,已经成材可采伐林木达7万株。 二、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扩充经济总量,拉动农民增收。全乡已建成重点项目2个。一是年产2万吨万寿菊颗粒粕加工项目。二是节水灌溉项目。几年来,我们借助省、市、县计委包扶我乡的有利契机,共争取项目资金500万元,地方匹配300万元,打机电井56眼,购进卷盘自动喷灌设备25台套,膜下滴灌设备10台套,使全乡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5000亩。 三,全乡基础设施建设也成效显著,境内有联通、移动接收塔,程控电话3000部,自来水入户率40%,有线电视入户率50%,这里交通便利,人文环境好,来此投资你定会乐不思蜀,我乡招商政策宽松,只要来此投资我们必会让您称心如意。.  

新村乡

柞岗乡

民政乡

  位于县城东七公里处,东靠通肯河、西接青冈县城、南于柞岗乡相邻、北于德胜乡接壤,全乡共有10个行政村,64个自然屯、8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896户、总人口23275人、劳动力5891个。 全乡总幅员面积是246,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32,166亩、林地面积为24,000亩、草原面积22,000亩。 1945年祖国光复后,人民得到解放,建立人民自己的政府,县政府设区,1948年至1952年我乡为十区,1952年至1953年改为东坡区,1954年至1958年改为民政乡,1959年至1982年改为民政人民公社,1983年又改为民政乡。 1983年,0民政乡委员会设-1人,副-3人,乡政府设乡长1人,副乡长3人,乡政府内设机构有;农业经济管理站、农业技术推广站、林业站、水利站、畜牧站、土地站、计生服务站、文化站、党委办、政府办、企业站、财政所、民政办。乡属企事业单位有;中心校、一中、二中、卫生院、种子站、广播站、民政乡砖厂。县里派驻的单位有;民政公安派出所、农机站、电站、烤烟指导站、信用联社民政营业所、供销社、粮食所。 全乡辖14个行政村;民政村、兴隆村、公平村、乐业村、文治村、光荣村、有利村、红光村、进化村、沿河村、保安村、勇敢村、东胜村、丰收村。 自然情况:民政乡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季风气侯。四季变化明显,气候特征是:寒冷、干燥多风、少雨,年积温在2500℃至2600℃左右,全年无霜期120天至124天,全年降雨量在480毫米。最多降雨量在1998年,达580毫米。最低降雨年份在2002年仅380毫米。 民政乡的地形地貌居于漫川平岗,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全乡有2座小型水库,保安水库和东胜水库。另外有蓄水5万立方米以上的塘坝9座。库存容量为16.55万立方米。控制浇灌面积64平方公里。 民政乡土质较好,多黑土和黑钙土,全乡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是青冈产粮大乡。.  

德胜乡

  本乡解放前为永田村,解放后的1946年叫四区,1948个叫九区,1955年叫太平区(九区),1956年撤区划乡时为德胜乡、爱国乡,1958年政社合一成立德胜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时改为德胜乡,2001年富民乡并入其中,成为全县较大的乡。 自然条件:本乡地属川岗,土质肥沃。全年无霜期125天左右。林地面积近5万 亩,大部分为农田防护林、护村林和薪炭林。草牧地面积2.4万,分布在农牧场及东部靠通肯河一带。 农业:本乡以农为主。总耕地面积21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梁、谷子、大豆。由于科学种田的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产量逐步增加到500公斤左右;经济作物有万寿菊、葵花、瓜菜等,其中万寿菊植面积最大,达4万多亩,占全县种植面的80%。本乡牧业发展迅猛,现有黄牛4800头、羊1.2万只、猪4万头、白鹅6万只,涌现出一大批养殖专业村、屯、户。  本乡林业发达。所属望海村的千亩林场村民称之为“绿色银行”,是全国绿化造林先进村。本乡水利事业比较发达,现有扬水站3处,塘坝35座,大口井40眼。本乡东、北部地势起伏,风光优美,小水库、塘坝、养鱼池较多。其中解放水库(最大库容1020立方米)、望海水库(最大库容55万立方米),通顺水库(最大库容118立平方米),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企业:本乡最大的企业是万寿菊颗粒粕加工厂,每年可加鲜花8万吨,产值近千万元,利润100万元。  社会事业:现有中学2所,小学20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乡有卫生院1处。全乡电视机普及率达93%,电话入户率达29.6%,乡政府建有标准的微机室,电脑接入互联网。交通十分便利,乡政府所在地与县城有渣油公路相连,有9个村通渣油公路。.  

迎春乡

连丰乡


中和镇特产大全




中和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