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 金寨县 >> 白塔畈镇 >> 九树村

九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九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九树村简介

  九树村位于白塔畈乡西部,相传村内生长1棵大树,1树分9丫,因外形奇特,常年叶繁茂盛,周边人们口口相传,故此地得名九树村,现与该乡仙花村、白大街道、项冲、郭店、桥店等村相邻。省道210、六武高速横穿我村,交通便利,靠近中心集镇,发展优势明显。全村现有耕地1422亩,山场4576亩,水面360余亩,辖16个村民组,574户,2232人。村支部5人,下辖3个党小组,32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名,流动党员5名,村民委员会成员3人。村内拥有九树河河段6.3公里、最大容量26万立方的九树水库1座。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板栗、茶叶、劳务务工等。全村拥有板栗园4200余亩,年销售额达300万元以上,茶叶种植主要采取栗茶套中模式,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村内长期外出务工人员110余人,主要前往长三角地区从事丝绸加工、模具制造等行业,年收入400余万元;季节性短期外出务工人员超过400人,主要前往合肥、南京、山东等地从事建筑工程类行业,人均纯收入4.5万元。2010年,全村人均村收入5124元。
   大别山粮食物流产业园:2010年,经乡党委政府、村两委的积极争取,县粮食局在我村石塘、平塘两组征地110余亩,预计总投资7000万元建设大别山粮食物流产业园,2012年初建成后,该园区将建成包括粮食储备库、面条加工、面粉加工、饲料加工、油料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粮食物流产业园,该园区建成后将解决我村剩余劳力200余人,极大的提升我村食品深加工、运输、商贸、餐饮等行业发展。
   金寨县山香生态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2010年村两委招商引资项目,山香生态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我村柳树居民组投资120万元,征地10余亩,从事蔬菜泡制加工,该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合作方式,向群众无偿提供菜籽,并定期保价回购,预计2011年年销售额80万元,有效的带动了我村及周边地区的蔬菜种植业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村部修建于1996年,2层7间总建筑面积280平米,村内各种办公设施齐全,拥有村干部值班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村务监督与综治办公室一应俱全,是全村的“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全村通村水泥路总里程达3.67公里,规范化医疗室1所,医务保健员2名,村小一所,学校占地面积8000㎡,3层24间的教学楼1栋,在职教师7人,学生140余人。全村固定电话400余部,电力台区4处,通信塔1处,容量26万立方的九树水库1座,有效灌溉面积1000余亩。2011年,县主管部门投资100余万元对九树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完工后,为全村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休闲垂钓、旅游观光提供了良好机遇。
   村内杰出人士:1、王光江 ,曾工作于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教授职称,现移居加拿大多伦多;2、刘树林,现任六安市经侦支队干警;3、袁道祥,现任金寨县检察院副院长;4、储士田,现任金寨县城市规划综合技术服务中心主任。5、杨林涵,现任金寨县法制办副主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524111 237000 -- 查看 九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九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九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白大街道社区

  白大街道地处金寨东部,是乡政府所在地,也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总人口数3563人、968户、辖19个居民组(2011年3月将原街道非农户口1700余人并入我街道,划5个居民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省道顾梅路、县道白石路穿村而过。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000元。    基础设施建设:集镇建设加快发展,并已初具雏形。光慈大道已建成,新大街建设进度接近尾声,位于新街楼口的商业小区—东城之星改变了我乡无商业小区的历史,全乡第一个工业集聚区正在兴建中,并以初具规模。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平整复垦项目同步实施覆盖全村10个居民组,平整土地1000余亩,新修道路10余公里,整修当家塘40余口,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力的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2009年、2010年共投入10余万元,整修村部280平米,更新会议室桌椅,配套了电脑、投影仪,远程设备,农民科技书屋等,为民服务条件不断完善增强。   社会发展:村内共有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2所,在校学生共有1000余生,通信、医疗卫生条件在全乡居首,全村社会事业发展日新月异。   基层组织建设:全村共有党员34名,3个党小组。    村特色经济:全村农业主要以水稻为主,养殖业以家庭规模化养殖、水面养殖为主,全村养猪1800头,养羊300头,养鸡四万余只全村混养鱼虾水面300亩。经济林以板栗、茶叶、油茶等。   

郭店村

  昔日的大别山旧村落,今天的新家园美乡村。白塔畈镇郭店村地处该镇西南部,位于山地向平原过度的丘陵地带。近年来,在美好乡村建设的大潮中,郭店村在白塔畈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通过全村上下一致不懈的努力,村容村貌有了巨大的变化。借助休闲健身广场、路灯亮化、农村环卫、危房改造等一系列的工程建设,郭店村的整体建设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现在的村民白天休闲有了去处,夜晚出行有了照明,家更美、环境更漂亮,生活更便利了。这一切都得益于美好乡村建设带来的实惠,今天的郭店人相信,自己的家园会越来越美,大别山里的风采会越来越亮。   

龚店村

  龚店村位于白塔畈乡西南山区,梅(山)鲜(花岭)公路横穿全村,与裕安区石婆店镇、金寨县油坊店乡相连,是白大河的源头之一。全村下辖17个村民组,总面积18平方公里,768户2712人。全村耕地面积1500余亩,山场14500余亩。干部队伍方面,村值班干部4人,正式党员51人,其中女性党员3名,外出流动党员5名。    经济方面:全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是全乡板栗、茶叶、毛竹、石材的重要生产基地。茶叶方面:由于我村高山环抱,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是中国名茶“六安瓜片”的原料主产区,全村拥有标准化有机绿色环保茶叶近3000亩;板栗方面:全村拥有板栗园12000亩,位居全乡第一,全县前列,龚店板栗具有果个大、着色好、风味甜、成熟早的优点,年产值达2500万元以上;毛竹、石材、劳务输出也是全村重要的经济收入之一。村内拥有金寨县宏春木业有限公司、金寨县麻纺厂2家年产值超千万的规模企业,同时拥有矿泉水厂、新型燃料厂、养猪厂等一批中小企业,村内个体工商户近70余户,区域经济活力日趋活跃。    基础设施建设:村内拥有规范化医疗室1所,为全村及周边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拥有信用合作社金融网点,为街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龚店街道被列入2011年度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将扩大改造原龚店街道,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全村标准化水泥路5公里,2座主桥、当家塘22口,通信塔6座,自来水塔1座,覆盖有线电视。    教育事业状况:村内有龚店村级中学、龚店中心小学、幼儿园各一所,其中龚店中学拥有在职教职员工42人,在校学生近千人,占地面积30余亩,拥有完善的教育教学设备、文化娱乐场地,校内其它设施完备,环境优美,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凭借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全校师生共同努力,近十年内该校初中升学率名列在全县前三,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村部硬件建设: 2010年,新建标准化村部办公楼2层6间,约300平方米。拥有规范的党员活动室、值班干部办公室、计生综治等各类办公场所。同时,宽带网络、远程教育、广播、图书阅览、投影仪等各种办公设备齐全。    风景名胜:三仙山大庙位于我村窑湾组,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传说是观音娘娘姊妹仙游之时,被此次美景所迷,后在三仙山处修仙,于油坊店红道尖、双河大庙并称三仙。庙内树有十几尊菩萨金樽像,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月十五举行盛大规模的庙会,不少周边地区的善男信女,都不惜长途跋涉来此朝拜,因此这里常年香火不息,有效的拉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多年来 ,白塔畈乡政府多次对该庙进行修缮维护。   

项冲村

大岗村

  大岗村位于金寨县白塔畈乡的东南部,与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相邻,全村辖24个村民组,村总人口3780人,劳动力人口2268人,外出务工人员1260人。村总面积为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40亩,山场面积6592亩,属江淮丘陵山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950元,位居全乡中上等,主要收入来源有:1、外出务工收入 ;2、种植业收入:主要品种有水稻、板栗、茶叶等;3、养殖业收入,养羊、养鱼、龙虾等。    项目实施上,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投入的加大,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文化生活有了显著提高。1、2009年实施了土地平整项目,覆盖全村19个村民组,通过土地整理,促进土地流转,全村流转面积2300多亩,结合土地整理。2、实施新农村建设,全村两个新农村示范点共建房42户,新修水泥路3.8公里,极大改善了村民的交通和住房条件。3、2010年又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新栽油茶600余亩,维修大塘30多口,新修砂石路7.6公里,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使我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有力的巩固了农业基础地位,确保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新农村建设:我村拥有大岗、大山两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 方针,邀请了省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并于2010年6月18日通过县专家组评审。通过1年来的努力,两个新农村示范点已初具雏形,总计42户的楼新群,即将配套完毕的综合服务中心、休闲文化场、农家书屋、卫生室、学校及水、电、路等配套,让“四通”(水、路、电、讯)与“四化”(绿、亮、美、净)的美好新农村变成了现实。    社会事业发展:村内共有一所中心校和一所小学,教职工23人,学生470人,两个卫生室,乡村医生7人,村部配置了远程教育,电脑、投影仪、农民科技书屋,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日新月异。    农村基层党组织得到进一步加强,村党总支下设第一、第二支部,8个党小组,98名党员,为维护社会稳定及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全村村民在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正朝着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努力奋进。   

中心村

  中心村位于金寨县白塔畈乡东部,毗邻六安市裕安区、霍邱县,是湖南省衡阳“11.3”特大火灾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张尚同志的故乡。    全村下辖25个村民组,共1382户,4668人,总面积14.3平方公里,土地面积12536亩,其中水田4396亩,旱地1100亩,林地6500亩,中心河、龙泉堰贯彻南北,该村属江淮丘陵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白塔畈乡重要的鱼米之乡。    全村农业主导产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养殖业以家庭规模化养殖、水面养殖为主,全村养牛200头、养猪3200头,养鸡5万余只,是金寨地区皖西白鹅的重要产地,年养殖3000只以上,全村混养鱼虾水面超过960亩。经济林以茶叶、板栗为主。    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平整复垦项目同步实施覆盖全村,新辟油茶基地4000亩,新修道路30公里,其中硬化水泥路10余公里,整修当家塘百余口,全面治理中心河、龙泉堰,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力的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组织活动场所建设,2010年,投入6万余元,整修村部230平米,电脑、投影仪、农民科技书屋、远教设备等为民服务条件不断增强。    社会事业发展:村内共有2所小学,1所幼儿园,教职工17人,学生420人。全村有2个村级卫生室,乡村医生7人,通信塔2座,全村社会事业发展日新月异。    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132名党员,预备党员2名,女党员13名。    乡土杰出人士:1、张建民,曾任池州军分区参谋长,巢湖军分区参谋长。2、江玲,现任合肥市妇联主席。3、杨绪彬,现任安徽省人口计生委财务奖扶处副处长。4、姚绪朝,现任安徽省人社厅工资福利处。5、戴礼文,博士后学历,毕业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曾援助澳大利亚卫星遥感实验工程,回国后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同志的亲切接见,现定居美国。6、刘磊,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现在中科院硕博连读。   

刘冲村

  刘冲村位于白塔畈乡东南部,与光慈、凉井、大岗、龚店等村相连,堰东河、沈楼河传村而过,河流长超过3公里。全村下辖16个村民组,总面积5平方公里,668户2448人。全村耕地面积2496亩,山场5400亩。干部队伍方面,村值班干部4人,正式党员53人,其中女性党员5名,外出流动党员5名,村民组长16人。    经济方面:全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是全乡水稻、板栗、茶叶、养殖的重要生产基地,我村的金寨县金穗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镇6常规粳稻单季晚种植面积800亩,预计总产量72万斤。金寨县助康植保专业合作社是金寨县唯一一家植保专业合作社,为全县其它乡镇农林业生产提供植保服务。刘冲村互助资金合作社筹集资金20万元,为全村种养植业发展提供无息贷款。养殖业方面,全村养猪规模达100-300头有三户;养鱼规模超过15亩的有3户;生态养鸡规模1000只以上1户;特种养殖(黄鳝、黑鱼)规模超过5万元的2户。劳务经济方面, 全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超过400人,季节性外出务工人员超过600人,全村劳务收入总计超过3000万。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    基础设施建设:村内拥有规范化医疗室1所,为全村及周边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2010年新建村小教学楼1座,二层十四间,总建筑面积450余平米,学校在职教师9人,学生总数为140余人;2007年投资18余万新建20间房屋的五保新村1所,共赡养孤寡老人9名。截至目前,全村同村水泥路8.9公里,砂石路18公里,已形成了环村水泥路、组组通砂石路的交通格局。2006年,县水利部门投资18万元在堰东、学校等四处建立了高位饮水工程,解决全村三分之一村组的人畜饮水问题。全村拥有固定电话400多部,电力台区5处,通信塔2处。    村部硬件建设: 村办公楼二层共八间,约320平方米,党员活动室、值班干部办公室、计生综治等各类具体业务办公室配备齐全。同时,宽带网络、远程教育、广播、图书阅览、投影仪等各种办公设备齐全。    自然人文景观: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我村境内粉坊组发生方大庄战役,国共两党在此激烈交火,红军1个排的战士成功突围。目前在上岭组、小岭组现存无名烈士墓2处,共计5人。   

凉井村

  基本情况:凉井村位于白塔畈乡东北部,与霍邱县毗邻,全村辖19个居民组,720户,2908人,村级值班干部4人,后备干部4人,村党总支下辖9个党小组,63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4人,女党员11人。全村面积为15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为3274亩,山场3400余亩,是我乡重要的粮油生产村之一。    村域经济:以水稻(3008亩)、板栗(1220余亩)等种植业,规模畜养、池塘精养、稻田套样龙虾等养殖业为主,井龙组残疾人士江传中专研板栗最新栽植技术,现种植板栗40余亩,年收入3万元;油坊组水产特种大户、党员裴世军新建养殖甲鱼塘30余亩,年销售甲鱼20万元以上,同时扩大产业链条,积极发展餐饮服务行业,增加经济收入。养殖外出劳务也是全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据统计,全村共有外出务工人员478人,年创务工收入2500万。2010年,全村农民人村纯收入达4710元。    基础设施:现有完小、卫生医疗室各一所,教育卫生条件较为完备。2005年以来,利用库区移民后附项目资金,新修水泥路总里程达4.4公里,村组循环砂石路3条总计9.8公里,全村道路交通得到极大优化了,同时利用各种项目资金修理了桥、塘、堰、渠、沟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效增强了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天气的条件。    村两委自身建设:2010年,利用“整乡镇推进”有力契机,多方筹集资金20余万元,按照起点高、布局优、功能全、环境美的总体要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的标准,新建了5间2层共10间,总面积320平米的新村部。办公会议场所、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档案资料室一应俱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上墙。    自然景观:1、天鹅抱蛋山与石和尚:白大河的东岸,潘桃园的南边有一座椭圆形的独立山岗,名为天鹅抱蛋山,传说此乃天鹅产的一颗鹅蛋,山不高而秀丽、林不深而宜人,半山腰有一方矗立着的石块,远望如一尊缩头、曲背、弓身的老和尚。传说,几百年前此老和尚经常去霍邱、洪集一带行医施药,穷人生病无钱求药要求必要。如今,周围百姓仍然在此烧香许愿。    2、凉水井的水:天鹅抱蛋山的南部有个凉水小街,街中心有口水井,此井的水冬暖夏凉,水源经常溢井而出,凉井村因此得名,有民谣为证:“登上天峨山,快活似神仙,喝了凉水井,返老把童还。”    杰出代表:1、徐德传,现任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九树村

  九树村位于白塔畈乡西部,相传村内生长1棵大树,1树分9丫,因外形奇特,常年叶繁茂盛,周边人们口口相传,故此地得名九树村,现与该乡仙花村、白大街道、项冲、郭店、桥店等村相邻。省道210、六武高速横穿我村,交通便利,靠近中心集镇,发展优势明显。全村现有耕地1422亩,山场4576亩,水面360余亩,辖16个村民组,574户,2232人。村支部5人,下辖3个党小组,32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名,流动党员5名,村民委员会成员3人。村内拥有九树河河段6.3公里、最大容量26万立方的九树水库1座。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板栗、茶叶、劳务务工等。全村拥有板栗园4200余亩,年销售额达300万元以上,茶叶种植主要采取栗茶套中模式,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村内长期外出务工人员110余人,主要前往长三角地区从事丝绸加工、模具制造等行业,年收入400余万元;季节性短期外出务工人员超过400人,主要前往合肥、南京、山东等地从事建筑工程类行业,人均纯收入4.5万元。2010年,全村人均村收入5124元。    大别山粮食物流产业园:2010年,经乡党委政府、村两委的积极争取,县粮食局在我村石塘、平塘两组征地110余亩,预计总投资7000万元建设大别山粮食物流产业园,2012年初建成后,该园区将建成包括粮食储备库、面条加工、面粉加工、饲料加工、油料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粮食物流产业园,该园区建成后将解决我村剩余劳力200余人,极大的提升我村食品深加工、运输、商贸、餐饮等行业发展。    金寨县山香生态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2010年村两委招商引资项目,山香生态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我村柳树居民组投资120万元,征地10余亩,从事蔬菜泡制加工,该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合作方式,向群众无偿提供菜籽,并定期保价回购,预计2011年年销售额80万元,有效的带动了我村及周边地区的蔬菜种植业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村部修建于1996年,2层7间总建筑面积280平米,村内各种办公设施齐全,拥有村干部值班室、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村务监督与综治办公室一应俱全,是全村的“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全村通村水泥路总里程达3.67公里,规范化医疗室1所,医务保健员2名,村小一所,学校占地面积8000㎡,3层24间的教学楼1栋,在职教师7人,学生140余人。全村固定电话400余部,电力台区4处,通信塔1处,容量26万立方的九树水库1座,有效灌溉面积1000余亩。2011年,县主管部门投资100余万元对九树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完工后,为全村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休闲垂钓、旅游观光提供了良好机遇。    村内杰出人士:1、王光江 ,曾工作于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教授职称,现移居加拿大多伦多;2、刘树林,现任六安市经侦支队干警;3、袁道祥,现任金寨县检察院副院长;4、储士田,现任金寨县城市规划综合技术服务中心主任。5、杨林涵,现任金寨县法制办副主任。   

楼冲村

  白塔畈乡楼冲村位于乡东北部,与霍邱县毗邻,素有“金寨东大门”之称。全村26个居民组,4300余人,人口规模全乡最大,土地总面积5031亩,其中山地1700亩,水面1300亩,桑园近1000亩。村党总支下辖三个党支部,党员总数97人,其中女党员16名。    楼冲村地处丘陵岗兼有平畈地貌,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于传统农业、林地经济和劳务务工收入。群众生活总体比较殷实。    楼冲村区位优势明显,210省道传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各项基础设施起步早,村内有县水利局所属的的灌集泵站,县蚕种场、蓝莓生产基地等。村内拥有敬老院1处,小学2所,卫生室2所,实现了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全员医保的目标,新农保保障率100%,覆盖率95%。   

桥店村

  桥店村地处白塔畈乡西北部,总面积10140余亩,辖24个村民组,891户3020人,桥店史河4公里,上至九树村、下至霍邱县齐山村新河沿,是我村农田灌溉的主水源。我村有林地3104亩,肥沃良田2605亩,可养水面450亩。桥店村农副产品十分丰富,主产水稻 ,板栗,油茶,特色农业生产的最大亮点是油茶生产,拥有近6000亩油茶示范园。我村位于210省道北侧,合武高速穿村总里程近3公里(梅山服务区也在本村境内),区位优势明显,特色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农民的富裕程度高,社会秩序良好,已具备建设新农村示范点条件。    经济发展情况:1、乡工业园区分布于我村庙冲组组内,总面积达百亩,位于工业园区内占地总面积3690平米的乡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已吸引华澳涂料、立威针织、玉洁一次性餐具入住其中,为我村发展现代工业经济、转移农业人口、抢占发展制高点创造了良好机遇,为全村解决就业近200人;2、合武高速梅山服务区坐落于我村银湾组,占地总面积近24亩,服务区内拥有加油站、维修站、餐饮住宿等标准服务设施,解决我村5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1.2万元。3、农业经济,我村传统农业以水稻种植(2429亩)、板栗(780亩)、畜禽水产养殖、苗圃花卉、林业经济为主,近些年来,抓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大力发展油茶种植业,通过连续5年的培植发展,我村油茶基地总亩数突破6000亩,是全县最大的油茶基地行政村,安徽省万亩油茶基地观光示范园位于我村境内,是省级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园。4、劳务经济,全村2010年外出务工人数总计879人,是全乡最大的劳务输出村,主要前往江苏、上海、广东等地从事建筑、纺织、塑胶、制衣等行业,年创务工收入2640余万元,是我村的重要的经济收入之一。    基础设施方面:村级党组织活动场建设情况,2007年新建村部3间2层,共200余平米,远教设备、网络、电脑、相机等办公设备齐全,为村两委正常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交通道路建设,全村拥有2条硬化水泥路近5公里,桥梁4座、当家塘38口、水利坝堤400米,实现了村组道路全覆盖,为群众生活生产提供了方便。教育方面,全村拥有村小1所,在职教师9人,在校学生近200人,学校占地12亩,8间2层总面积480㎡,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活动设施齐全。卫生医疗方面,村内拥有卫生室1所,农村医生3名,为全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其它类型基础设施,全村拥有变电台区3个,移动通信塔3个,基本实现了信号、用电组组通。    乡土杰出人士:1、孙学龙,男,1966年10月生,无党派人士,现任六安市政协副主席;2、陈家林,男,现任金寨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法制办主任。3、刘尚毅,男,现任上海复旦经世书局的物流部刘尚毅经理。   

光慈村

  光慈村位于白塔畈乡中部,地处乡政府西南部,距乡政府3华里,是革命文学先锋蒋光慈先生的诞生地。2011年4月,白塔畈乡党委政府按上级要求对村级区划进行调整将原白大村、东楼村合并为光慈村,目的是为了宏扬光慈文化,打造光慈文化品牌,扩大名人效益。    一、村情简介:    全村共有18个村民组,760户,3231人,其中农业人口3180人。全村60%的农户依靠外出务工维持生活,30%农户以经商为主。   光慈村属典型的丘岗地区,总面积5414亩,其中耕地面积2097亩,山场面积2048亩,可利用水面440亩,板栗960亩,银杏树栽植有400亩,种植业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为主。    二、村级发展    光慈村卫生室:    2010年7月,为方便村民就医,村里选择在群众居住比较集中的白大小街北头,新建了一座设施齐全的村医疗室,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光慈村五保新村    2007年8月,村两委为解决本村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的难题,千方百计争取资金,新建20间占地5亩的“五保老人之家”。   


九树村特产大全




九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