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 金寨县 >> 长岭乡

长岭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长岭乡谷歌卫星地图)


长岭乡简介

  长岭乡位于金寨县东南部,南与湖北省英山县接壤,东与霍山县毗邻,西连天堂寨、吴家山两个国家森林公园与燕子河大峡谷景区。全乡总面积134.1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17650人。2003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000万元,人均纯收入1800元。该乡有山场10万亩、桑园7000亩、茶园2000亩,是重要的蚕桑、茶叶、高山蔬菜、食用菌、药材、山野菜、木竹生产加工基地,境内大理石、铁矿石、水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不仅有桐桃源、磨云山等自然美景,更有保存完好的邻近风景区所少有的人文景观;一街跨两省的西界岭古街,卫家湾徽派古民居,楼房湾天主教堂、宋代抗金名将程端忠陵园、洪学智上将题写的乌凤沟红军烈士墓等,长岭乡人民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前来观光、投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77万人 134.1平方公里 341524203 237000 0564 查看 长岭乡谷歌卫星地图

长岭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长岭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梅山镇

  梅山镇是闻名全国的将军故里金寨县的城关镇,地处大别山北麓,与河南省接壤,境内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物产富饶,交通发达,正在兴建的合武高速公路、沪汉蓉高速铁路横穿全境,省道纵横交错。梅山湖座落其间,湖光山色,四季宜人。梅山不仅是著名的绿色旅游新星,也是全国"千里跃进、将军故里"红色旅游线的经典地区。全镇总面积315. 6平方公里,辖43个行政村(街道)、10个社区, 519个村(居)民组,总人 口111131人,其中农业人口67591人,城镇人口43540 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全镇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奋力争先,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扶贫开发、城区建设、招商引资、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稳定等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至 2004年底,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 39亿元,财政 收入922. 6万元,个私经济收入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 入2235元。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根据全镇资源分布, 本着"因地制宜、注重规模、发挥特色工的原则,建成 六大经济区:一是栗仔茶经济区了全镇板栗面积达8 万亩,产量4385吨;茶园面积达6325百,产量,,132. 4 吨;毛元竹基地面积2000亩,年售竹材达1000吨。二 是养殖业经济区。全镇库湾养鱼600亩,网箱养鱼200 亩。三是无公害蔬菜经济区。蔬菜种植面积达4000亩, 并建成开顺蔬菜批发市场。四是生态农业经济区。农业 科技示范园2000亩。五是畜禽养殖经济区。年出售熟 食肉猪4000头,仔猪2000头。六是千亩优质粮油经济 区。在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更加突出、农业 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也促进了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全镇 现有个体工商户2780户,个私企业90家,个私年经济 收入8亿元。近年来,在镇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将 军磁业、德源堂中药材、兴大矿业、世通服饰等一大批 招商项目的建成,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 机和活力,将为梅山的发展开辟广阔前景。   当前,行政区划调整强强联合,给梅山人民带来了 新的历史机遇。为此,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城关开发, 打造金寨龙头,强化(组织和社会治安)两个保证,主攻三个(招商引资、群众增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创建五强(综合经济实力强镇、工业强镇、农业强镇、 商贸强镇、旅游强镇)大镇,构建和谐梅山的奋斗目标。.  

麻埠镇

   麻埠镇位于金寨县东北部,地处金寨、霍山、裕安三县区交界处,响洪甸水库中下游,镇内鲜马(鲜花岭至马店)公路和正在修建的梅响战备路(麻埠镇境内)将鲜花岭与响洪甸连成一片,陆路与合武高速公路、沪汉蓉快速铁路相连接,距设在马店的客、货运火车站仅15公里,向南120公里可达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和马鬃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路距六安市60公里,距县城梅山35公里,水路可达库区各乡镇。麻埠镇总面积133.8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4816元。    麻埠集镇历史悠久,响洪甸水库修建以前,是一座繁华的古老集镇,是皖西革命的根据地,是早期县政府所在地(金寨县委、县政府于1949年9月由麻埠迁驻金家寨)。1957年,因建响洪甸水库,流波、麻埠两镇处于淹没区,两镇居民大部分移在此地,由当时移民委员会、县政府和区政府就地规划成立鲜花岭人民公社,1982年改为鲜花岭乡,1985年经批准成立鲜花岭镇,1992年撤区并乡,原齐山乡、鲜花岭镇、响洪甸乡三乡镇合为响洪甸镇,1998年原响洪甸乡及全山村的四个居民组划为响齐办事处。2008年10月,撤销响洪甸镇、响齐办事处,并重新命名为麻埠镇。2010年6月村级区划调整,麻埠镇原12个村民组2个街道居委会合并为5个村民组1个街道居委会。    麻埠镇水陆交通便利,商贸繁荣。以鲜花岭、响洪甸为起点,每天往返合肥、六安、梅山的客车20多班次,水运船舶1000余艘,境内茶叶、毛竹、木材、水产、野生绿色食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名优茶基地6000多亩,优质竹材基地10000亩,网箱5000余只,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麻埠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六安瓜片”的原产地,出产的齐山牌“六安瓜片”在2001年中国芜湖(国际)茶博会上获“茶王”称号。全镇80%的茶叶属无公害有机茶,库区一线是无公害茶叶保护区,茶叶生产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运作,并成立多家专业合作社和茶叶协会,镇内生产的有机绿茶连续多年获得欧盟IMO有机认证。    麻埠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历史古迹、神话传说融为一体。不仅有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城市供水、航运、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响洪甸水库,还装机容量4万千瓦的响洪甸水电站和装机容量8万千瓦的二级蓄能电站。近年来,由佳胜集团投资开发的红石谷风景区面积80平方公里,旅游观光范围包括红石谷国家地质公园、将军湖(响洪甸水库)、以及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原产地生态观光园三大版块。麻埠镇齐云山景区方圆30平方公里,周围奇峰怪石,绝壁熔洞,龙潭瀑布自成一体。镇内响洪甸水库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湖面8万亩,库容26亿立方米,周围群山环抱,山中有湖,湖中有山,沿岸-苍茫,古木参天,湖光山色,景观独特,气候宜人,是一个具备发展旅游、观光、度假、避暑、休闲、游乐和商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风景区。    麻埠镇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丰富的物产资源吸引八方游客,各大企业纷纷落户该镇,近年来先后有金铜矿业有限公司、佳胜集团旅游开发公司、齐山有机茶厂、一笑堂茶厂、安态茶厂、齐蝠茶厂、福驾茶业、齐山茶坊、瑞明渔业养殖场、中明自来水厂、金誉竹业等企业在该镇投资,镇党委政府多年来致力于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对道路交通、集镇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全镇人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观光旅游,开发投资!    联系电话 0564-7305001。  

青山镇

  青山镇属全国闻名的将军县??金寨县东部重镇,集库区、山区、老区为一体,20个村、2.3万人,164.4平方公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头枕抱儿山,脚掂高山湖(响洪甸水库),怀揣三件宝(茶叶、板栗、中药材),人才聚四方”,邻近国家旅游胜地天堂寨,是原麻埠、流波两大山货集散重镇移民的集中地,供电系华东电网,交通、信息四通八达,毛元竹9200亩,年产15万根,蚕桑3000亩,蚕茧225吨,茶园6255亩,干茶300吨,板栗30000亩,年产栗1500吨,银杏1300亩,松杉林6.5万亩,年产木材2250方,天麻、茯苓、柴胡、枣皮、杜仲、桔埂等近千吨,还盛产木耳、香菇、葛粉等各种产品,水利资源极为丰富,工业门类齐全,有缫丝、丝绸、水电、特种钢、花钢石等20家骨干企业,私营工商户近600家。镇内拥有大小旅馆10家,设备齐全,可为各种中小型会议提供优质的服务。   青山镇是购物(山货)的天堂,投资开发的热土,旅游度假的胜地。热忱欢迎八方宾朋、四海客商、有识之士来青山购物休闲、观光旅游、投资开发。.  

燕子河镇

  燕子河镇位于金寨县东南部,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262个村民组,总人口25300人。工农业总产值达2.1亿元,人均纯收入1600余元。燕子河镇处于两省三县交界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209省道纵贯南北,燕天公路穿境而过,是进入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必经之地,也是通往上海、南京、武汉的交通要道。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镇党委、政府确立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兴镇,大办乡镇企业强镇,加快小集镇建设活镇,发展旅游个私经济富镇”的总体思路,全面实施招商引资主战略,通过招商引资,工业生产兴旺发达,改造了金燕公司自动缫,新上了金燕山泉水生产线,建立了新宇外贸加工基地,麒麟河电站即将投产,金燕山泉水市场供不应求,新宇旅游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2003年出口创汇70万美元。生态农业独具特色,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示范大户通过龙头带动和示范辐射,高山蔬菜、茶叶、香菇、木耳、天麻、板栗、薇菜、蕨菜、野竹笋已形成规模,开发了六安瓜片和金龙玉珠等名优茶,茶叶、高山蔬菜、香菇、山核桃木耳特产的商标权分别被金马茶厂、天绿食品有限公司注册登记,并通过QS质量认证。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开发了燕子河大峡谷景点,和红色旅游基地----五星县政府旧址强化了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改造了老街,新开了少川大道,架设了东街路灯,铺设了东街人行道彩砖,树立了旅游景点重镇新形象,增强了旅游接待能力,规范了旅游接待服务,做到了文明经商,诚信赚钱。.  

天堂寨镇

  天堂寨镇处于鄂`皖两省,罗田-英山-金寨三县交界处,与风景秀丽的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紧密相连。全镇总面积206.6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7万人,耕地面积1.95万亩,山场面积22.2万亩。   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316毫米,年均气温12.6摄矢度,整个气候有利于动植物生长;这里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怡人,是旅游、避暑、疗养的好去处;这里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政策优惠,环境宽松,是投资经营的理想场所。这里盛产的将军菜、珍珠菜、天麻、木耳   天堂玉贡、山核桃等绿色食品深受旅客们的青睐。游这里的山水,吃这里的山珍,喝这里的山泉,给人一种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今年5月,天堂寨风景区被安旅集团整体租赁经营40年,天堂寨的发展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近年来,天堂寨镇党委、政府紧抓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打天堂牌、发旅游财、走生态路、唱特色戏、做集镇文章,主抓结构调整,坚持走“旅游兴镇”之路,基础建设明显改善,农民收稳定增长,集镇规模日益扩张,配套功能完善。2002年以来,该镇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出台了更加优惠的政策,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达8千万元,建成了5000千瓦水力发电站,八卦洲集贸大市场、天泰避暑山庄、天马大道及商贸街、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  

古碑镇

  古碑镇地处金寨县中心,大别山腹地,梅山水库上游,东经115°39′至115°52′,北纬31°23′至31°31′。东临本县的青山镇、水竹坪乡,西界南溪镇,南与花石乡接壤,北与槐树湾乡相连,辖26个行政村1个街道,284个村民组8164户33186人。全镇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耕地14434亩,山场19.8万亩,2004年末农民人均收1700余元。   镇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的中河村,乌河村;南部的三河村、古岭村;西南部的两冲村、迎河村多为高山、峡谷地形;西北及北部多为平缓的丘陵山岗。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最低气温-10℃色形;西北及北部多为平缓的丘陵山岗。气候最高气温39℃,无霜期210天,所平均降雨量1350毫米。   近年来,古碑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紧扣发展主题,因地制宜理思路,突出重点抓落实,牢固树立“工业兴镇、移民建镇、结构调整、示范带动”的发展思想,全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主要农业,主要农作物产值、产量逐年增加,到上年末年产粮油6690吨,年养蚕7500张,产鲜茧20万公斤,干茶18万公斤,板栗15万公斤,年输出劳务了7000余人次,农民来自种植业和劳务输出方面的收入稳步提高;工业经济稳定发展,全镇现有各类企业700余家,年营业收入2.5亿元以上,形成了茧丝绸、竹制品加工等系列支柱产业;集镇经济蓬勃发展,古碑小集镇是六安行署命名的全区20个示范小集镇之一,集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集镇人口8000余人,商贸云集,店铺林立,交易活跃,生意兴隆,已成为全县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吴家店镇

  吴家店镇位于安徽省金寨县西南边陲,地处大别山腹地,南临长江,西接京九,东与国家森林公园天堂寨庄旅游风景区毗邻,南和湖北省薄刀峰国家森林公园相连,为两省(安徽省、湖北省)、两县(金寨县、罗田县)结合部。1994年4月,由原西庄、包畈、吴店3个小乡撤并为吴家店镇,辖25个村,267个居民组,28076人。境内有“立夏节起义”策源地穿石庙革命红色风景游、“三关五寨”雄关古风游、西庄温泉矿泉水浴、穿石庙石英地质游、十八盘奇山险峰生态游、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娃娃鱼、香獐等和“安徽银杏王”树生态保护基地,是集山区、革命老区为体的边贸旅游大镇。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丰富的特产,旅游的天堂,投资的乐园,吴家镇人民欢迎您前来观光、旅游、考察、投资。.  

斑竹园镇

  斑竹园镇位于鄂、皖两省交界的历史名关??长岭关脚下,全镇面积148.1平方公里15个行政村、1个街道、181个村民组,5777户,20936人,其中:农业人口18570人。   这里是一个山区重镇,210省道贯穿全镇,距省城合肥和华中重镇武汉均为230公里,距“京九”铁路麻城站和县城梅山均为85公里,即将开工的沪汉蓉铁路及合武高速公路公路穿境而过,而且分别设有路口和中转站,是华东地区通往天堂寨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咽喉要地。   这里是一个红色山镇,原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2师在此诞生,7名开国将军和500多名革命烈士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正感召和激励着后人。   这里是一个农业大镇,该镇地处大别山腹地,森林茂密,山青水秀,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于各种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的栽培与生长。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境内板栗、灵芝、天麻、银杏等绿色产品已成为农业经济和主导产品,产量丰富、驰名于世,誉满千里。   这里是一个工业强镇,一批名、优、特产品,闻名遐迩,享誉四洲。20-22D白厂丝久负盛名;高档提花桑缎系列产品畅销新、马、泰,归然牌野生葛粉、蕨粉漂洋过海、直销日本;长期饮用为佳,每次适量为宜的“一杯神”系列保健酒,在酒类产品竞争白热化的商战中,已跻身于北京和广州消费市场;曾被国家石材工业协会评定的“皖西红”、“星彩兰”两个“名特石材品种”,被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70多家施工单位所采用,利用沉睡万年的铁矿石加工的高品质铁砂,已成为武钢、鄂钢等大型钢铁企业的-货;清澈的竹根河,已座落着两座装机总容量为840千瓦的水力发电站,不仅为当地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能源,而且还为供电部门承担了调峰任务。   这里是一个新型集镇。镇内蕴藏丰富的优质山泉水、高品位石英矿以及板栗、灵芝、天麻等大宗优质农副产品,同时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是投资者们理想的开发项目,前景广阔,生机无限。   近年来,该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集镇城市化,市场信息化进程全面加快。为加速全镇经济的发展步伐,我们热烈欢迎名界人士前来投资创业,共谋发展!.  

汤家汇镇

  汤家汇镇地处金寨县西北部,豫、皖两省交界处,人口3.6万,镇域面积197.3平方公里。文明、开放的汤家汇人民打特色农业牌、唱生态开发戏、走招商引资路,热忱欢迎天下客商投资这片红色的热土,创业的沃园。   汤家汇镇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自然环境优美;山地面积占全镇的80.4%,森林覆盖率65.2%,金刚台海拔1584米,为全县第二高峰;人文景观众多;有豫东南道区苏维埃所在地一接善寺,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商南赤色邮政局-徐氏祠,红军保卫局-易氏祠,红25军与红28军会师地-胡氏祠,有拥有全县最大的露天金佛-头灵寺,周宰相墓等遗址;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天麻、茯苓、灵芝,是著名的西山药库、中药材生产基地,更有娃娃鱼、石蛙、野山羊等珍稀动物,花岗石、砂石矿产、水电资源蕴藏丰富;特色产业突出;已初步形成了以蚕桑、板粟、茶叶、中药材、食用菌为支柱的特色农业;基地设施完善;镇内村、组公路四通八达,丁(埠)商(城)省际公路纵穿境内,交通十分便捷,35千伏变电所、移动、联通基站设施完善,小城镇已建面积1平方公里,已日益成为豫皖两省边界物流信息中心,是您投资兴业、旅游休闲的理想之地。.  

南溪镇

  南溪镇地处大别山腹地,是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一座山区边贸重镇,安徽省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人杰地灵。是立夏节起义发源地,走出14位共和国将军。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六安市示范高中南溪中学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   南溪交通便捷,沃土生金。境内210省道横穿东西。丁(埠)商(城)公路纵横南北。即将兴建的合(肥)武(汉)高速公路,沪汉快速铁路穿镇而过。   南溪主导产业明显,桑茧丝绸产业顶天立地,誉为“安徽省茧丝绸第一镇”;菌药生产历史悠久,享有“西山药库”之美誉;个体经济逐渐壮大,三分天下有其二;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人口聚集功能越来越强。.  

双河镇

  双河镇因境内九房、黄龙两条大河蜿蜒数十里汇集于此面得名,九条突兀而起的山脉如巨龙奔腾,古称“九龙传珠”之地,辖15个村(街道),人口2.8G万人,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1.2万亩。   双河,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早在隋唐时,,先人在“龙珠”上兴建了双河道观,信奉武成王黄飞虎。殿宇所势恢宏。2002年又修建了高达18米的观音阁。每年农历3月28日和10月15日两期庙会,持续十余天。    双河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曾涌现出洪学智、余嗣贵、严家安、冯家安、冯纪新等共和国将军和革命前辈。新中国成立后,大批莘莘学子,走了家门,奋斗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   双河,资源殷实,久符盛名。素有“蚕桑之乡、药材基地、板粟富园”和“皖西生姜第一镇”之美称。   双河,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星落棋布。有黄龙真人潜心-的麻姑洞;鬼斧神工的悬剑山;惟妙惟肖的梳妆台,险峻称奇的风动石等更令游人赞叹叫绝。   双河距县城梅山仅30公里,交通方便,住处快捷。全镇上下在党的-精神指引下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强工业,特色农业树品牌,扩张集镇活三产,生态旅游奔小康”的发展思路奋力拼搏再创辉煌。.  

白塔畈镇

  白塔畈镇位于金寨县东北部,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开路先锋蒋光慈同志的故里,享有“金寨板栗第一乡”和“金寨粮仓”之美誉。全乡总面积144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4.3万人,信息灵通,交通便利,经济活跃,主产粮油、板栗、茶叶、红麻和畜牧水产品等,是典型的农业大乡和养殖业大乡。近年来,我们坚持“示范带动调结构,高效农业促销售,培育大户拓市场,特优养殖上规模,个私经济重扶持,建镇兴集快拉动,完善设施稳基石,行行争先树旗帜”的发展思路,先后建成十大财源基地和十大养殖业基地;通过内外引联,招商引资1650万元,已拥有业新石料厂等六大工业基地,年营业收入4800万元;集镇建设已形成以马窑为中心,辐射七岭、龚店、仙花等卫星小镇“众星拱月”之势。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亿元,农业总产值1.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000余元。全乡上下,万众一心,团结稳定,经济欣欣向荣,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继续不懈奋斗。.  

张冲乡

  山青水秀的安徽竹乡-张冲,地处金寨县东部,濒临响洪甸水库上游。己开工兴建的流波电站坐落其境内。全乡辖13个行政村,125个村民组,1.2万人口,总面积102平方奋里。这里资源丰富盛产毛竹,全乡现有毛竹2.4万亩,年采伐量25万根;元竹3000余亩,年产量200吨。所产竹材质坚硬、壁厚实、径级大、可利用高。此外,水电、渔类、蚕桑、茶叶、中药材、大理石等资源也相当丰富。这里风景秀丽。悠久的历史,涵养了丰厚的人文景致;神奇的造化,创造了甚多的自然奇观。青山湖畔之潋滟,天然垂钓之休闲,古渡传说之神奇,龙潭飞瀑之壮观,流 眼之奇险,淠河峡谷之粗犷,黄河竹海之磅礴,绣球云峰之秀美,松山古寨之高峻,一一令人目不暇接。这里交通便利。境内两大水库提供了便捷的水上交通;而穿乡而过的209省道和已开工兴建距乡仅35公里的沪汉蓉快速铁路、六武高速公路,则提供了优越的陆上交通。丰富的资源,是投资者的热土,秀美的景色,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油坊店乡

  油坊店乡地处金寨县东南部,响洪甸水库上游西岸,209省道主干线上,距县城梅山35公里,是天堂寨旅游黄金线的必经之地,总面积198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210个村民组,6888户,2.6万余人,是一个集库区、高寒山区于一体的山区重点乡镇。   “卷起茶园千层浪,崇山峻岭茶飘香”,油坊店乡产茶历史悠久,素有皖西第一茶乡之声誉,拥有茶园面积3万亩,其中5000亩茶园通过瑞士IMO组织有机认证,全乡农民60%的收入来自茶叶。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乡”这个中心,提出了“打生态牌,走特色路、做茶文章、推集镇化、兴二三产、改农村貌”的发展思路。从基地优质化,采摘标准化,制作规范化,市场专业化入手,通过扩大集镇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创办党员干部示范服务基地的形式,拉动市场,引导群众树产科学的发展观,提高茶叶的科技含量,做大做强茶叶品牌。该乡开发研制的齐山牌“六安瓜片”于2002年在韩国釜山举办的第四届茶博会上获得“国际名茶”.  

长岭乡

  长岭乡位于金寨县东南部,南与湖北省英山县接壤,东与霍山县毗邻,西连天堂寨、吴家山两个国家森林公园与燕子河大峡谷景区。全乡总面积134.1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17650人。2003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000万元,人均纯收入1800元。该乡有山场10万亩、桑园7000亩、茶园2000亩,是重要的蚕桑、茶叶、高山蔬菜、食用菌、药材、山野菜、木竹生产加工基地,境内大理石、铁矿石、水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不仅有桐桃源、磨云山等自然美景,更有保存完好的邻近风景区所少有的人文景观;一街跨两省的西界岭古街,卫家湾徽派古民居,楼房湾天主教堂、宋代抗金名将程端忠陵园、洪学智上将题写的乌凤沟红军烈士墓等,长岭乡人民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前来观光、投资。.  

槐树湾乡

  槐树湾乡地处金寨县腹地,北距县城梅山37公里,辖19个行政村、27215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便利,通讯设施完备。   早在唐代,槐树湾就已初步形成集镇,抗日战争时期,槐树湾乡为安徽省及立煌县政府驻地。这块红色的土地走出了我党早期领导人王明(陈绍禹),孕育了皮定均、丁世方、马宗璜、胡鹏飞、康烈功、詹大南等七位将军。建国后,为修梅山水库,槐树湾乡人民奉献了二万亩良田,近万民群众移居他乡。   “开拓大市场,壮强新支柱,山水做文章,强农重活商,富民强乡奔小康”一直是槐树湾乡的发展主旋律。今天的槐树湾,粟、茶、桑等传统产业仍紧抓不放。适时调整结构,绿色食品“上码头”牌西瓜、“皖益牌玉米粉丝”,“天堂”牌淡水网箱养鱼、天麻、茯苓等菌药畅销国内外。一个富裕文明的槐树湾乡已初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外,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底蕴厚重的人文资源,储如:烟波浩渺的库区风光:“鸡鸣闻三省”的张公山;香火鼎盛的响山古寺;清逸峻秀的尉迟山;神奇胡棋盘岭;浪漫的梳妆台;廖磊墓;李开文墓等等,都是极度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观光资源。我们竭诚欢迎有识之士与我们资源共享,携手开发。   槐树湾?让您体会到历史的沧桑、时代的变迁;领导到改革的真谛、发展的必要;感受的民风的淳厚、真情的温暖。.  

花石乡

  花石乡位于金寨的中部,总面积132.1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米,耕地8000余亩,山场15万亩,全乡辖12个行政村,148个村民组,总人口1.5万人。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于乡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培育亮点。全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明确了“常抓桑栗茶、特抓药果麻、培育经济人、做好牛文章”的整体工作思路,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 全乡现已有优质桑叶基地2000亩,茶叶4000亩,板栗15000亩,养殖黄牛6000头,种植天麻30万平方米,茯苓、西洋参等菌药生产也都有长足的发展。目前,“乡内有品牌、村内有亮点、户户有产业”的农业结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个私经济异军突起。花石通风保健凉席、大别山山水木地板、花石木珠产品畅销国内外,均成为我乡个私领域里一朵朵耀眼奇葩。此外,交通、通迅、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顶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乡两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新的世纪,乡党委政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带领全乡人民向着小康目标阔步前进。.  

沙河乡

  沙河乡位于皖西南大别山腹地,正处于江淮分水岭,一乡连鄂、豫、皖三省,地跨东经115°22’ 一-115°30’ ,北纬31°18 ’一-31 °28’ ,总面积162. 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80余米,乡域地貌特征是“三山夹两河”东与本县斑竹园相连,南与湖北麻城市木子店镇接壤,西与河南费城县长竹园乡相邻,北与本县关庙乡毗邻。现在沙河乡的行政区域由1992年撤区并乡前的沙河、西河2乡合并而成,辖15个行政村153个居民组 15000余人。党政机关原设在禅堂小街, 1998年12月迁到现在的罗坪中心集镇。   在金寨历史上,沙河是一块著名的红色土地, 沙河-、西河-同立夏节起义一起点燃了金寨革命的星星之火.从沙河先后走出了1600余位革命英雄儿女,涌现了佘积德、徐其海、熊挺、于侠等多位共和国将军、副军(部)级老红军老干部10余人。立夏节起义主要领导人周维炯就诞生在沙河乡楼房村上湾组,至今其故居保存基本完好,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1947年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曾在沙河乡楼房村设立前线指挥部,并在此度过1948年春节,休整近一年时间后开赴淮海战投主战场,为夺取三大战役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基础。   沙河乡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旅游开发的潜力十分巨大。刘邓大军指挥部遗址恢复保护工作,已进行了前期规划设计。境内的康王寨是国家级天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至今保存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珍珠黄扬、水杉、大鲵、麝香等珍稀动植物丰富。分布在其主峰附近的三省垴、棋盘石、抗日战场等景观引人入胜。置身于这样一个天然氧吧, 看壮观宏伟的日出,听康王寨神奇的传说,真是令人舒畅、催人奋进,位子横河、祝畈、老湾3村交界处的海螺寺始建于明朝中期,后属县境内双河道观的一个分支,经县宗教局批准与响山寺一起开放,该道现在早期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都曾是当地进步组织和0人活动聚会的重要场所,其神奇的传说和自然景观至今仍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安徽银杏王座落在“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千佳村”的楼房村,正处于周维炯故居旁边,被安徽省林业厅以周蜀生为首的专家组多方对比考证,命名为“安徽银杏王”。另外,境内还有花娘寨、黄石寨、牛山河古桥、滴水岩瀑布、龙潭河峡谷、青鱼庙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桃岭乡

  桃岭乡地处金寨县腹地,梅山水库西北岸,距县城梅山41公里。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西三面临水, 西北环山,是一个典型的集库区、高寒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农业乡。        全乡辖14个村, 208个组, 7318户27850人,总面积 119.5平方公里,其中山场12.8万亩。耕地7000亩,人均仅0.26 亩。2004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1580元。   农业生产方面,全乡以农林和多种经济为主。支柱产业以桑、茶、栗为主,近几年天麻、茯苓等发展较快。全乡拥有桑园4456亩,年产鲜茧143吨;茶园3680亩,年产干茶 35吨;栗园9000亩,年产板栗425吨;拥有天麻392亩, 年产天麻145吨;茯苓192亩,年产茯苓74.7吨。粮食生产方面,因田地少而不能自给,最典型的是关山村文明组,一分田地也没有,长年靠买粮糊口,全乡年平均购粮在400 万公斤以上。   基础建设方面,全乡14个村有12个村通程控电话,实现了村村通路,公路通组率达90% ,但村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晴通雨不通的现象时有发生.为加快全乡经济发展, 改变全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状况,乡党委政府下定决心, 举乡而为,经过全乡干群三个冬春的苦战,在省交通厅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桃岭直达梅山总长32公里金桃路已全部完工,并铺上柏油,共计完成总工程量180万方.目前,金桥大桥已动工修建。.  

果子园乡

  果子园乡位于皖鄂毗邻金(寨)罗(田)交界的大别山腹地,红色革命圣地?将军的摇篮,金寨县的西南部、东界花城市,北邻金寨的南溪镇,距县城梅山88公里,与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吴楚东南第一关的天堂寨一巅之隔,新改建的茶松公路接210省道穿乡而过。成为南通武汉、北通合肥的交通要道。这里气候温和,土地广袤肥沃。所平均气温15°C,平均海拔400多米。全乡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3500户,15123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全乡有1万亩耕地,8万多亩山场,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开发潜力。   果子园人杰地灵,从开国将军方子翼等到遍及全国各地的数百名人志士和创业有成人员,他们是国家建设的栋梁,是果子园最宝贵,最丰富的财富,果子园资源丰富,境内拥有高品位大储量的花岗岩石矿4万多立方米,彭畈、吴湾铁矿已经勘测,可望开采,历史上盛产粮、桑、竹、木、茶、果、药。素有“蚕乡”之誉,50年代,这里作为全县蚕桑生产的重点发展基地,发展至今,蚕桑仍为全乡支柱产业之一。   本界乡党委、政府认真总结经验,针对果子园实际,研究确立了“开拓大市场,培育新支柱;一手抓吃粮,一手抓山林;长抓林电矿,短抓栗和桑,快抓菌药茶,综合开发奔小康”的发展战略,现已初显成效。天麻、香菇、菊花、瓜萎、桔梗、西洋参等中药材项目已初具规模,葛粉、金针、木耳、珍珠菜、天香菜、蕨菜等特色山珍都有发展,粮食自给有余,群众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   近年来,果子园乡党委、政府力至于优化环境、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带动境内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目前已有湖北黄州三祥石材公司投资数百万元在境内开采矿点三处;南京体育用品加工(羽毛球、足球、排球)已在果子园落户;湖北武穴竹制品加工已在果子园开始投入生产;数位外出创业有成人员意向家乡建立中药材收购加工公司;乡内建有各种苗木基地500亩。总之果子园自然资源丰富、投资环境优越,并有充足的剩余劳动力和大批的闲置厂房,适应密集型企业的投资。   果子园乡川秀美,人民热情朴实。改革开放繁荣春风吹遍果子园大地,果子园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百倍的努力。迎接光明灿烂的未来。.  

关庙乡

  关庙乡辖区面积167.8平方公里,这里被称之为天然林果、菌药之乡。境内旅游、电力、矿产资源丰富。党政班子团结进取,民主开放,群众淳朴厚道、热情好客。   这里有丰富的特产,这里是投资的热土。关庙乡有万亩野生大别山薄壳山核桃;有被称之为“金寨野茗”的银山大茶;有矿石储量超百万吨的铅锌矿,伴分金、银等贵重金属;有丰富的水资源可利用,牛山河,白沙河、八道河在这里交汇,仅牛山河即可建装机容量1.5万千瓦时三级电站;是板栗、香菇、木耳、天麻、茯苓等中药材的主要产地;还是全国最大的灵芝生产基地,号称“中国灵芝之乡”。   这里是人间仙境,这里是世外桃园。作为史河发源地之一的关庙,处处灵山秀水,风光迷人。境内有山崖峻峭、气势不凡的九峰尖;有带有童话色彩的仙桃神洞、织女抛梭、过山风眼、罗汉打座,有保留远古气息的白马古刹、关帝庙、七里玄关;有革命遗址高氏祠;还有充满浪温情调的胭脂泉、牡丹亭、双杏仙子等风景胜地。   几年来,乡党委、政府为改变原落后的交通、通迅待基础设施面貌,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先后修建了南关、关银公路和近200公里村组道路,兴建了四所希望小学,建设和改造了三所村小,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迅。开发老街600米,建设新街400米,同时,大力营造诚信投资环境,招商引资硕果累累。盛丰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威得利工贸有限公司、金龙矿业有限公司在这里落地生根、投资兴业。   关庙,恰似久藏闺阁的仙子,揭开神秘面纱,展示的将是她惊艳世人的秀容英姿。   开放的关庙欢迎八方有识之士。这里是您理想的投资环境,人您发财的万千商机。.  

全军乡

  全军乡地处金寨县西北部,梅山水库上游,东与县城梅山毗邻,南与双河镇、桃岭乡接壤,西与铁冲乡相连,北以淮河水系支流长江河为界,与河南省固始县隔河相望,是由梅山西进山的第一个乡镇,加之两省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窗口作用十分明显, 因此全军乡素有“金寨西大门”之称。   全乡辖6个行政村, 76个村民组, 2657户,总 人口9839人(其中农业人口9451人)。全乡总面积 108.1平方公里,其中土场面积126781亩,占总面积的80.5%,耕地面积3525,5亩(人均0.37亩)。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地势险峻,地形复杂,最高海拔986米,平均海拔480米。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条件,使该乡成为一个典型的集山区、库区、边区为一体的山区农业乡。   200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742.9万元,其中 农业总产值1350.9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20元,预计到2005年底可实现全部脱贫。   全乡以农、林业和多种经济为主。粮食播种面积 4902亩,产量1650吨,人均占有粮食165公斤。经济作物初步形成以板栗、茶叶生产为主体,以杉木林栽植、毛元竹开发、食用菌、中药材种植、山场畜牧养殖等为辅的山场综合开发利用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现已形成胡塘至杨岭、何湾至杨湾两条公路沿线15000亩板栗带,何家湾800亩杉木林场,秦湾及大寨立体养殖、综合养殖示范点,熊家湾200亩天麻桔梗生产基地,桂岭湾1000亩杉木林基地,五华寺500 亩毛元竹基地,大团山300亩、长岭头150亩有机茶生产基地。全乡经济作物面积达25000余亩,其中板栗19000亩,产栗290吨;茶叶2430亩,产干茶110000 公斤;毛元竹3000亩,年产竹12万根;蚕桑114亩, 产蚕茧8400公斤,年养猪3451头,家禽2.8万只, 禽蛋产量达33000公斤,养牛700多头、养羊1490 只,全乡农林牧渔业年收入1260万元。.  

铁冲乡

  铁冲乡位于东经115. 54°C,北纬31. 26°C,地处金寨县西北部,金岗台脚下,长江河上游,界安徽,河南两省,连金寨、商城、固始三县,邻双河、汤汇、全军、苏仙石、段集、武庙六乡镇。为我县对外开放的西北窗口,是安徽西通河南、武汉进入京九、宁西铁路的重要 通道,距金寨县城24公里,固始县城32公里。现辖6 个行政村, 52个中心组, 3000多户、1.2万人,人均纯收入近2000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7000多万元,居 全县第10位。地势边高中低,呈不规则盆地状,总面 积105. 3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2. 7%,其中:耕地 面积801. 09公顷,园地面积550, 21公顷,林地面积 7376.37公顷。年最高气温39°C,最低气温-10°C,无霜期210天左右,年降水量1200毫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农、林、药等各种植物的生长。   境内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石灰石、石墨、 铅锌、铁、猛、黄金等均有一定品位,尤其是石灰石资源储量巨大,可供年产10万吨水泥厂连续开采100年以上。   境内山场面积广阔,森林资源较多,用材林以松、杉为主,经济林以板栗、茶叶、辛荑、银杏、杜仲为主, 特别是近2000亩野生茶树均生于高山深壑之中,不上肥料,不施农药,内质优秀,汤清味醇。是纯正地道的有机农产品;天麻、获苓、金银花、桔梗等质地优良, 为中药材正品。   境内水质丰富,水产品优良,其中,长江河贯穿全乡境内,发源于大别山主峰金岗台脚下,河床落差大, 水资源丰富,河水含丰富的矿物质,致使河鱼骨质柔软, 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清朝乾隆年间被钦定为"长江河贡鱼"享誉全省。境内旅游资源具有山区特色,金岗台 脚下白龙潭有松涛-,飞瀑流泉,奇石深潭,琼花瑶草,此外,还有杨桃岭脚下的莲花岩,奇山怪石,形态各异,巍峨多姿,天心观的每月一次庙会,无名烈士墓等,是周边地区假日休闲的一个好去处。   境内交通四通八达,乡内已修通5条主干公路,与 周边的省、县、乡连接, 1条循环公路将全乡交通连成网络公路等级达到山区三级二级等次。 境内通讯条件完备, 1998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村村四通,即通电,通公路,通广播,通程控电话,现平均 每4户有二部电话,每10人有一部手机。有线电视覆 盖一个中心集镇, 6个行政村,转播20多套节目。.  

现代产业园

  经济开发区位于安徽六安市金寨县。下辖:   341524400001 121 新园社区   341524400002 121 龙岗社区   341524400203 121 红石村委会   341524400204 121 郑岭村委会   341524400205 121 司楼村委会   341524400206 121 三里井村委会   341524400207 121 仙花村委会   341524400208 121 早冲村   


长岭乡特产大全




长岭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