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湾村位于梅山水库上游西岸,桃岭乡西北部,悬剑山脚下。全村辖村民组33个,总人口3513人,党员人数61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移民人口2371人。山场总面积23135亩,耕地总面积1048.7亩,人均山场6.7亩,耕地0.28亩。新农村建设老院至高湾两个村民组47户、165人。大理石开发正在筹建期间,占地面积20余亩。大别山油茶科技公司在后庙陈湾等发展油茶,坡改梯3000亩。经济以桑、栗、茶、毛元竹为主。全村4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占农户经济收入的50%以上。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524207 | 237000 | -- | 查看 高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牌坊村 |
牌坊村位于梅山水库上游,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属典型的库区一线村,有18个村民组,774户,2886人,党员43人。境内有桃岭中学、小学、乡敬老院、规范的村卫生室,有五间三层规范化的村部。 全村耕面积684亩,山场面积6690亩,库区移民直补人口1994人,全村主导主业以粮为主,桑、栗、茶、菌药材为一体的多种经济发展模式。外出务工人员达900多人,是全村经济来源的主要途径。以湖心岛科技生态园规模养鸡为龙头,正辐射全村,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村部及桃金路为中心村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布点规划已经形成,近年来新建水泥路4.6公里,新辟路基3公里,改善了交通条件,全村95%的农户吃上干净的自来水,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桐岗村 |
桐岗村位于金桃路中段,梅山水库上游,桃岭乡东部,全村24个村民组,729户,2889人,其中10全村民组沿梅山水库而居,是典型的库区一线村。 全村山场面积12111亩,耕地752亩,人均耕地不足三分,最近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领导下,全村各项事业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全村已修通水泥(油)路12公里,计划今年还将修通2公里。目前全村全村100%的农户用上照明电,90%的农户装了电话,农户中有60%的户子住上了楼房。全村建沼气池300余口,村部是一座建筑面积达300余平方米的花园式建筑,有学生达300余人的完小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一所。 全村主要经济支柱为劳务输出,农业主导产业是茯苓、板栗、蚕桑、生姜和养猪。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5000余元。 解放战争和革命初期我村是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的发源地,也是二路游击师的起目地和根据地。无数革命先列为中国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共走出了3位共和国将军。 |
赵院村 |
赵院村位于桃岭乡中部,梅山水库西岸,与槐树湾乡一水之隔。2008年与四冲村合并,成立为新赵院村,其三面环水,是集库区、山区为一体的农业村。全村辖27个村民组,1032户,4100人,总面积为20490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35人,山场面积17490亩,人均4.2亩,耕地998.8亩,人均0.24亩。全村的主要农业收入来源,种植业以茶叶、板栗、天麻为主,养殖业以库湾养鱼、网箱养鱼、养蚕等为主。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5300元。村内有完小一所,教学点二处,卫生室二所。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几年,赵院村变化巨大,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新修当家塘近十口,渠300米,增加灌溉面积201亩,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确保了粮食稳产、丰产。 2、村级道路建设日新月异。“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新”。近几年,我村共修建村组道路8公里,通村到组浇筑水泥路三条,共8公里。全村目前达到组组通公路,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出行难问题,活跃了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3、村部建设。在2009年间,我村按照“起点高,布局优,功能全,环境美”的要求,新建了七间二层的标准化村部,方便了群众,改善了村里的办公条件。 4、加大了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改变了民生。2009年建高位引水工程两处,解决了1100人和100多头大牧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受到了群众的肯定。 二、基层组织建设 赵院村以“-”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了村干部管理,建立了值班制度和干部分工,明确了职责,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村干部工作作风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村两委班子团结,关系协调,真正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赵院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得到了市、县、乡的充分肯定,并多次受到了表彰,这为赵院村今后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基层民主建设和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近年来,赵院村加大了基层民主建设,以推进“阳光村务”建设为目标,以推行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为主线,规范管理落实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机制。按照健全制度、统一流程、规范操作、民主公开的要求,全面实行了村级事务流程管理,推广实行村级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并结合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制度,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的广泛参与意识,真正做到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 近几年来,我村还加大了农民种养结构调整,全村现有茶叶加工厂三个,成立了金桃茶叶专业合作社,在其带动下,广大群众仅茶叶一项就增加人均收入近300元,群众收入的增加,也改变了住房、衣食条件,楼房率现达到80%左右,家用电器、通讯设施、交通工具等广泛应用。同时,广大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变过去的消极等待为 积极进取,变悲观失望为奋发图强,激发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创业精神,村民之间团结和谐,民风纯朴,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迫切,积极性高涨。 今后,我们赵院村将乘-来村视察的东风,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凝心聚力,扎实工作,顽强拼搏,争取早日建成一个美好的新赵院。 |
高湾村 |
高湾村位于梅山水库上游西岸,桃岭乡西北部,悬剑山脚下。全村辖村民组33个,总人口3513人,党员人数61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移民人口2371人。山场总面积23135亩,耕地总面积1048.7亩,人均山场6.7亩,耕地0.28亩。新农村建设老院至高湾两个村民组47户、165人。大理石开发正在筹建期间,占地面积20余亩。大别山油茶科技公司在后庙陈湾等发展油茶,坡改梯3000亩。经济以桑、栗、茶、毛元竹为主。全村4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占农户经济收入的50%以上。 |
东冲村 |
东冲村 东冲村位于桃岭乡东部,梅山水库上游西岸,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山场14000亩、耕地608亩)。辖27个居民组、940户、3575人,境内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党员81人,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同时还有茶叶、油茶等方面的农业收入。东冲村“两委”干部整体呈年轻化趋势,平均年龄在34周岁,是目前全县最年轻的两委班子之一。2012年人均收入6400元。2012年为选派村、扶贫整村推进村,2013年为美好乡村建设重点村。 2012年, 东冲村在-的带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评星挂星活动为载体,以“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要求,大力加强以村党总支为核心的村级党组织建设,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员聚群众、抓服务促发展,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油茶3200亩、毛元竹500亩,改造低产茶园500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库区移民后扶项目和“一事一议” 资金修通水泥路、机耕路5.1公里;利用四季春茶叶合作社、金山寨食用菌合作社座落境内的优势引导广大群众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和食用菌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东冲村在-的带领下,村干部队伍得到了优化,班子整体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加强,各项工作逐步得到领导和群众的认可,实现整体工作的全面提升。 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一、为促进集体经济发展,2013年东冲村“两委”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拟成立“东冲村养鱼专业合作社”,主要以东冲村庙湾库湾为依托,吸收李升旺、杜方余、李家仓等个体经营户,增加群众收入。二、为进一步提高东冲村荒山利用率,采取大别山油茶投资有限公司与东冲村委会联合投资发展方式,以大别山油茶投资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展油茶800亩。根据双方协议,大别山油茶投资有限公司以每年50元每亩返还村委会,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从而增加群众收入。 |
金桥村 |
金桥村位于桃岭乡西南部,距离乡政府10公里。2008年2月份在村级区域调整中由原金桥村和东岳村合并为现金桥村,与槐树湾乡仅一水之隔,是典型的库区一线村。全村辖27个居民组,1121户,总人口4295人。全村山场面积14873亩,人均占有山场3.55亩。目前,在职值班干部5人,共有党员64人,其中预备党员3人,女党员14人。该村农户经济主要来源分别为:一是种植业以板栗、茶叶、西瓜为主,其金桥西瓜被全县所赞可;二是养殖业以网箱养鱼、库湾养鱼、养蚕为主,其中全村网箱养鱼达3800只,养蚕达500张以上,户均年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30%以上;三是外出劳务收入,全村有60%的劳动力常年外出,年外出务工收入人均在12000元以上。 村内辖有2所小学,2个卫生室,一个蚕盒厂,其蚕盒厂年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并解决了周围80名群众就业问题。 |
龙潭村 |
龙潭村位于桃岭乡东部,梅山水库上游西岸,2008年村级区域调整,由原关山村和龙潭村合并为现龙潭村。 龙潭村东西距离约12公里,南北距离10公里,是一面靠山三面临水的库区一线村,其中幸福冲至黄榜9个组为高寒山区。全村下辖26个居民组,781户,2967人,其中移民人口258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7%,全村劳力总数1290人,其中劳务输出劳力965余人。 龙潭村值班村干5人,实有党员84人,其中正式党员81人,预备党员3人。全村总面积33280亩,其中有耕地290亩,有林地面积25447.5亩,茶园1544亩,桑园225亩,板栗3315亩。我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桑、茶、栗和毛竹,近年来,菌药种植、畜牧养殖和水产放养发展较快,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900元,其中劳务输出收入占全村经济收入的65%左右。 |
桃岭村 |
桃岭村地处桃岭乡西大门,西与双河镇毗邻,是桃岭乡村级区划调整后第一人口大村,全村辖27个居民组,1283户,4452人,耕地面积1581亩,山场面积10000亩,是全乡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村。桃岭村值班村干6人,现有党员84人,其中女党员11人,预备党员3人,全村有4个党小组。群众经济来源以务工为主、农业生产以水稻、生姜、花生等为支柱。近几年桃岭村两委积极引导群众发家致富,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成立了生姜种植协会等组织,大大增加了群众收入,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80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