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山村位于关庙乡北部,村部距离乡政府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 、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的高寒山区村。也是2026-2009年省委组织部选派干部挂职村。全村辖14个村民组,311户,1193人,总面积1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83.1亩。村级经济以林业、茶叶、菌药为主,银山沟野生茶享誉鄂豫皖三省,村内矿藏资源丰富,有铅锌、萤石、钼、金、银、铜等。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575元。支部党员38人,支委4人。经过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现有二层6间标准化村部一处,3间村卫生室,村级小学教学点一处,出村公路2条。村级发展潜力巨大。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524209 | 237000 | -- | 查看 银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仙桃村 |
仙桃村位于关庙乡西部,村部距离乡政府12.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 、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十分困难的高寒山区村。全村辖16个村民组,384户,1598人,总面积为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16.25亩。村级经济以林业、核桃、菌药为主,村内现有全省面积最大的大别山薄壳山核桃天然基地一万多亩,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126元。支部党员38人,支委3人。经过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现有二层5间标准化村部一处,3间村卫生室,投资120万元的标准化村级小学一处,出村公路2条。村级发展蓄势待发。 |
关庙村 |
关庙村是乡政府所在地,村部位于街道,距离乡政府0.25公里,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辖18个村民组,742户,2715人,总面积为5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62.2亩。村级经济以蚕桑、板栗、茶叶、食用菌、中药材为主,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230元。关庙党总支共有党员65人,分为两个党支部(其中第-支部33人,第二党支部32人),4个党小组,党总支支委5 人,村有二层6间标准化村部一处。关庙村在职村干部6名,大学生村官1名。近年来,村两委团结一致,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领广大村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建设,使全村保持了班子稳、人心齐,全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显现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
银山村 |
银山村位于关庙乡北部,村部距离乡政府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 、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的高寒山区村。也是2026-2009年省委组织部选派干部挂职村。全村辖14个村民组,311户,1193人,总面积1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83.1亩。村级经济以林业、茶叶、菌药为主,银山沟野生茶享誉鄂豫皖三省,村内矿藏资源丰富,有铅锌、萤石、钼、金、银、铜等。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575元。支部党员38人,支委4人。经过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现有二层6间标准化村部一处,3间村卫生室,村级小学教学点一处,出村公路2条。村级发展潜力巨大。 |
大埠口村 |
大埠口村位于关庙乡东部,史河源头和关南公路贯穿全村,素有“关庙乡东大门”之称,全村辖7个村民组,382户,1532人,总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21507亩,耕地面积752亩。支部现有4个党小组,40名党员。外出务工、经商、养殖业、种植业、服务加工业是本村主要经济支柱,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600元。 近年来,村两委以-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进一步提升村级组织建设水平为目标,以强班子、带队伍、抓规范、促发展为途径,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经济和社会各项指标正朝着小康目标阔步前进。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对照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准,大埠口村两委结合村情,认真思考,超前谋划。 |
墨园村 |
墨园村位于关庙乡东南部,村部距离乡政府2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畅 、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十分困难的高寒山区村。也是2002-2004年省委组织部选派干部挂职村。全村辖7个村民组,332户,1311人,总面积为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27.8亩。村级经济以蚕桑、板栗、菌药为主,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111元。支部党员27人,支委3人。经过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现有二层5间标准化村部一处,3间村卫生室,村级小学一处,大灵通通讯塔一座,出村公路3条,已开通数字电视信号。村级发展蓄势待发。 |
胭脂村 |
胭脂村位于关庙乡东南部,南于斑竹圆镇交界,西与沙河乡相连,东于墨园村相邻,北靠关庙村,村部距离乡政府16公里,是一个典型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 、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十分困难的高寒山区村。全村辖18个村民组,673户,2573人,总面积为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46.3亩。村级经济以林业、蚕桑、菌药为主,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332元。总支党员82人(分两个支部),支委5人。经过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现有二层6间标准化村部一处,2个村级卫生室,投资120万元的标准化村级小学一处,出村公路2条,村级经济有待发展。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