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 霍山县 >> 上土市镇 >> 上土市村

上土市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上土市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土市村简介

  上土市镇上土市村位于上土市政府所在地,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省道318线从境内穿过,距霍山城关仅64公里,境内山峦重叠,田地广阔,交通较为便捷,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项目拥有山场19621.5亩,耕地2516亩,其中水田1596亩,旱地434亩,并建有茶叶基地、蚕桑基地、果园基地、药百合生产基地、中药材基地,涉及40个村民组963户农户,3383人。项目区处于北亚热带边缘,土壤多为沙质黄棕土壤,PH值5-6.5之间,土层较厚,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镇村两级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大大改变了该村的面貌。目前,该村茶、桑、药百合、中药材果类种植已成一定规模,农村干部经济发展迅速,农副产品深加工,二、三产业收入占重要比重,2006年人均纯收入达3183元。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交通、水利、农网改造、小集镇建设成效显著,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525111 237000 -- 查看 上土市村谷歌卫星地图

上土市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上土市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上店村

  上土市镇上店村是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地处江淮分水岭位于皖鄂两三县结合部,省道318线贯穿全境,面积8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组,443户人口1783人。    依托上店特殊的地理位置,2002年镇政府在界岭组启动了上店康居点建设,同时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突破。2005年以来全村新辟茶园300亩,栽桑15万株,新栽毛竹100亩,建药百合基地200亩,全村种植药百合600多亩,2006年人均收入名列全镇之首。二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近年来上店村兴修组级公路达20余公里,今年进行了维修和拓宽,并建立了完善配套的养护机制,马场至张家岩路已列入2007年至2008年水泥化建设任务。建设了上店农田水利喷灌工程,还维修加固了梅子湾水库和部分水利设施,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全镇在上店村启动了生态家园试点工程,实施了改水改厕项目。全村程控电话安装400门,通户率达85%以上,移动、联通覆盖率达100%,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三是在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上动真格下硬工,每年对公共场所进行集中清理和整治,“三清”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党员带头,干部以身作责,现已在群众中自觉营造起人人讲卫生讲文明、户户爱整洁的良好氛围,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观。   

江子河村

  上土市镇江子河村位居大别山腹地,我镇西北,与英山张咀、金寨长岭相邻,距霍山城关仅73余公里,境内山峦重叠,田地广阔,交通较为便捷,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项目拥有山场7839亩,耕地1299亩,其中水田811亩,旱地488亩,并建有茶叶基地、蚕桑基地、果园基地、药百合生产基地、中药材基地,涉及15个村民组352户农户,1319人。项目区处于北亚热带边缘,土层深厚肥沃,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镇村两级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大大改变了该村的面貌。目前,该村茶、桑、药百合、中药材果类种植已成一定规模,农村干部经济发展迅速,农副产品深加工,二、三产业收入占重要比重,2006年人均纯收入达3101元。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交通、水利、农网改造、九龙井小集镇建设成效显著,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禅堂村

  上土市镇禅堂村位居大别山腹地,霍山县西南,省道318线从境内穿过,与太平畈与金寨长岭相邻,距霍山城关仅70余公里,境内山峦重叠,田地广阔,交通较为便捷,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项目拥有山场17635亩,耕地1756亩,其中水田962亩,旱地574亩,并建有茶叶基地、蚕桑基地、果园基地、药百合生产基地、中药材基地,涉及29个村民组554户农户,2138人。项目区处于北亚热带边缘,土壤多为沙质黄棕土壤,PH值5-6.5之间,土层较厚,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镇村两级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大大改变了该村的面貌。目前,该村茶、桑、药百合、中药材果类种植已成一定规模,农村干部经济发展迅速,农副产品深加工,二、三产业收入占重要比重,2006年人均纯收入达3053元。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交通、水利、农网改造、九龙井小集镇建设成效显著,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古佛堂村

  上土市镇古佛堂村位居大别山腹地,霍山县西南,省道318线从境内穿过,与太平畈与金寨长岭相邻,距霍山城关仅70余公里,境内山峦重叠,田地广阔,交通较为便捷,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项目拥有山场7420.5亩,耕地1796亩,其中水田1146亩,旱地650亩,并建有茶叶基地、蚕桑基地、果园基地、药百合生产基地、中药材基地,涉及18个村民组512户农户,2029人。项目区处于北亚热带边缘,土壤多为沙质黄棕土壤,土层较厚,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镇村两级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大大改变了该村的面貌。目前,该村茶、桑、药百合、中药材果类种植已成一定规模,农村干部经济发展迅速,农副产品深加工,二、三产业收入占重要比重,2006年人均纯收入达3088元。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交通、水利、农网改造、九龙井小集镇建设成效显著,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上土市村

  上土市镇上土市村位于上土市政府所在地,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省道318线从境内穿过,距霍山城关仅64公里,境内山峦重叠,田地广阔,交通较为便捷,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项目拥有山场19621.5亩,耕地2516亩,其中水田1596亩,旱地434亩,并建有茶叶基地、蚕桑基地、果园基地、药百合生产基地、中药材基地,涉及40个村民组963户农户,3383人。项目区处于北亚热带边缘,土壤多为沙质黄棕土壤,PH值5-6.5之间,土层较厚,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镇村两级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大大改变了该村的面貌。目前,该村茶、桑、药百合、中药材果类种植已成一定规模,农村干部经济发展迅速,农副产品深加工,二、三产业收入占重要比重,2006年人均纯收入达3183元。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交通、水利、农网改造、小集镇建设成效显著,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铜锣寨村

  铜锣寨村位于我镇东北部,省道209线贯穿全境,村组道路32公里,交通便捷。该村于2004年10月在霍山县村级规模调整中由原龙门、和平桥两村合并而成,因境内有省级风景名胜铜锣寨而得名。东与本县太阳乡相邻,南临本镇龙金村,西接本镇上土市村,北与本镇陡沙河村及本县漫水河镇相连,总面积14.67平方公里,有23个村民组,540户,2055人(男1113人,女942人),劳动力1320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力516人。耕地面积1613亩(水田1068亩,旱地545亩),林地面积15833亩(毛竹园面积420亩),茶园面积506亩,桑园面积270亩,板栗果园面积250亩,药材种植面积980亩,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50万元。1995年人均收入824元,2005年、2006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57元和1653元。该村是省级生态示范村,生态林业主要是加强林政管理,实施国家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8024亩,生态农业有“铜锣寨”西瓜、茶叶、百合等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生态家园实施村庄整治和“一池三改”工程,生态旅游是铜锣寨风景区的一大亮点。铜锣寨村位于我镇东北部,省道209线贯穿全境,村组道路32公里,交通便捷。该村于2004年10月在霍山县村级规模调整中由原龙门、和平桥两村合并而成,因境内有省级风景名胜铜锣寨而得名。东与本县太阳乡相邻,南临本镇龙金村,西接本镇上土市村,北与本镇陡沙河村及本县漫水河镇相连,总面积14.67平方公里,有23个村民组,540户,2055人(男1113人,女942人),劳动力1320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力516人。耕地面积1613亩(水田1068亩,旱地545亩),林地面积15833亩(毛竹园面积420亩),茶园面积506亩,桑园面积270亩,板栗果园面积250亩,药材种植面积980亩,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50万元。1995年人均收入824元,2005年、2006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57元和1653元。该村是省级生态示范村,生态林业主要是加强林政管理,实施国家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8024亩,生态农业有“铜锣寨”西瓜、茶叶、百合等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生态家园实施村庄整治和“一池三改”工程,生态旅游是铜锣寨风景区的一大亮点。  

龙金村

  上土市镇龙金村位居大别山腹地,地处我镇县东南,与太平畈、太阳相邻,距霍山城关76公里,境内山峦重叠,田地广阔,交通较为便捷,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项目拥有山场17635亩,耕地1756亩,其中水田962亩,旱地574亩,并建有茶叶基地、蚕桑基地、果园基地、药百合生产基地、中药材基地,涉及25个村民组601户农户,2313人。项目区处于北亚热带边缘,土壤多为沙质黄棕土壤,PH值5-6.5之间,植被保护良好,环境优美,盛产杜种天麻等中药材。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镇村两级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大大改变了该村的面貌。目前,该村茶、桑、药百合、中药材果类种植已成一定规模,农村干部经济发展迅速,农副产品深加工,二、三产业收入占重要比重,2006年人均纯收入达3153元。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交通、水利、农网改造、村内各项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陡沙河村

  上土市镇陡沙河村位居大别山腹地,霍山县西南,省道318、209贯穿全境,与漫水河、金寨长岭相邻,距霍山城关仅60余公里,境内山峦重叠,田地广阔,交通较为便捷,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项目拥有山场12564亩,耕地1683亩,其中水田1010亩,旱地673亩,并建有茶叶基地、蚕桑基地、果园基地、药百合生产基地、中药材基地,涉及25个村民组645户农户,2442人。项目区处于北亚热带边缘,土壤多为沙质黄棕土壤,土层较厚肥沃,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镇村两级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大大改变了该村的面貌。目前,该村茶、桑、药百合、中药材果类种植已成一定规模,农村干部经济发展迅速,农副产品深加工,二、三产业收入占重要比重,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交通、水利、农网改造、陡沙河小集镇建设成效显著,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上土市村特产大全




上土市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