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洛阳 >> 汝阳县 >> 王坪乡

王坪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王坪乡谷歌卫星地图)


王坪乡简介

  汝阳县辖乡。1950年为第四区,1958年置王坪乡,后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158.6平方公里,人口1.2万。汝(阳)椒(沟)公路过境。辖王坪、两河、孟村、椒沟、合村、洞沟、响地、大-庄、宝丰、孤石、柳树、聂坪12个村委会。矿藏有金、铜、铅、锌。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红薯,经济林木有核桃、柿子、花椒、红果等,特产木耳、香菇。.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2万人 158.6平方公里 410326204 471000 0379 查看 王坪乡谷歌卫星地图

王坪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王坪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关镇

  " 汝阳县城关镇位于伏牛山区崇山峻岭之间,北依凤山,南傍汝水,它面积89平方公里,辖 19个行政村,5.5万人。这里依山傍水,祥云缭绕,街道平整光洁,店铺流光溢彩,大街绿荫拥翠,小巷静幽深,民风质朴淳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古严村,古城寨两处旧石器文化遗址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天下第一军校”云梦山,更令人流连其中。省道临木路穿城而过,汝嵩路横贯东西,伊路、鲁路贯通南北,汝安路、汝寄路交汇其中。交通便利,商贸云集,改革开放以来,城关镇党委、政府班子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发扬“团结务实,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城关精神,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取得了累累硕果。2001年城关镇实现增产值320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 15720万元,比1981年的 80万元增长了196倍,财政收入完成了 904万元比1981年的20万元增长了45倍,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 1981的77元增长到2097元,增长了27倍。 2001年城关镇获得了“洛阳市文明乡镇”、“洛阳市文明小城镇”、“洛阳市六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   ".  

上店镇

  上店镇位于汝阳县城西南7公里处,东至古城寨与城关镇交界,西隔汝河、浑春河与柏树乡毗邻,南同十八盘乡、三屯乡接壤,北隔汝河与柏树乡、城关镇相望。全镇辖15个行政村,129 个自然村,272个村民组,总人口3.8万人,总面积51.43平方公里,是河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上店镇交通便捷,区位条件优越。距二广高速路口仅10公里,省道临木路自东向西横穿全境,是伏牛山的出山口、河南南部伏牛山旅游区的交通要道。   上店镇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境内有距今五千多年的南寨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被誉为汝阳八大景之一的“龙崖夜雨” 挂龙崖,备受社会关注的前坪水库坝址就位于此。上店镇物产丰富,矿藏达30余种,已开采的梅花玉矿石举世无双,其工艺品享誉海内外。   上店镇为促进经济发展,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已形成了以中辉富氧底吹铅熔炼、北京山里红杜仲深加工、旭源木业、五马食品、永泰畜牧养殖为主导企业的矿产品及林产品精细加工基地、三粉深加工基地和绿色生态养殖基地。   近年来,上店镇先后获得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乡镇,河南省五个好乡镇党委、文明创建工作先进乡镇、卫生乡镇,洛阳市小城镇建设先进乡镇、园林乡镇、平安建设先进乡镇,汝阳县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乡镇、民政工作先进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乡镇等数十项荣誉。热忱欢迎有识之士到我镇投资兴业,洽谈合作,共谋发展大计。   信息来源:汝阳上店镇人民政府  

付店镇

  付店镇位于汝阳县南部山区部,全乡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1.6万,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66元,食用菌栽培、矿业开发、旅游是该镇的三大支柱产业。常年食用菌栽培500多万袋,年产干品200多吨。    付店镇农技站位于付店镇付店村,省级公路临木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现该站占地75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万余元,年经营收入2.5万元。  

小店镇

  汝阳县辖镇。1956年设小店乡,1958年黄屯乡并入建小店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65.9平方公里,人口4.2万。临(汝镇)木(札岭)公路过境。辖小店、虎寨、紫罗、龙泉、马庄、小寺、西车坊、付庄、杨家渠、赵村、胡村、黄屯、圣王台、李村、高庄、板棚、秦凹、关帝、马沟、双丰20个村委会。矿藏有石灰岩、赤铁矿。乡镇企业有水泥厂、编织带厂、机械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红薯、稻谷,果木有苹果、桃、梨、杜仲。古迹有建于宋万历年间的观音寺。县化肥厂、磷肥厂、水泥厂设此。.  

刘店镇

  刘店镇位于汝阳县东南,镇政府驻地刘店村距县城15公里,东南两面与汝州市接壤,西南与三屯镇毗邻,西北与城关镇交界,北面与小店镇相连。总面积79.71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17个自然村,214个村民组,共39385人,2014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6534元。    刘店镇交通便利,汝寄路、小柏路、贯穿全境,连接国家“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的二广高速(二连浩特至广州)在刘店镇设有出入口,境内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刘店镇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建设,烟叶种植远近闻名,三大经济林产业带的建设,更使刘店形成了“四季有花,三季有果”的观光旅游带,吸引着人们的到来。    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初步探明的有煤、磷、铁、铀、铝矾土、石灰岩等。各种矿产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大多裸露在地表,易于开采。闻名中外的古生物恐龙化石的发现,更使“恐龙故乡”刘店名冠海内外,恐龙旅游的大力开发,使刘店名声远播,为汝阳的旅游增加了亮点,更有“不来刘店看恐龙,枉来汝阳几日游”之说。    刘店的先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七十二座迷魂塔”,玲珑剔透、气势恢弘,蕴藏了古代工匠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建筑工艺;滕岭石头寨,特色鲜明,彰显了先人们的勤劳和智慧;油坊深闺绣楼古朴典雅、端庄秀丽,演绎了才子佳人的动人故事。    刘店阿尔百达服饰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崛起,水、电、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的建成,烟叶、林果、养殖等规模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惠政兴邦起大鹏,千秋伟业争朝夕。相信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党委和政府的正确带领下,在全镇3万多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刘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1953年为第六区,1959年属三屯公社,1961年分属三屯、小店二区,1962年析建刘店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2.8万。汝(阳)寄(汝州市寄料乡)公路过境。辖刘店、二郎、红里、昌村、枣园、油坊、岘山、邢坪、沙坪、七贤、滕岭、洪岭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豆油厂、饲料厂、炼焦厂、机砖厂、肉鸡饲养场。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红薯、烟叶、花生等,盛产苹果、柿子。.  

内埠镇

  汝阳县辖乡。1948年为县第五区,1958年设内埠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2.5公里,面积34.9平方公里,人口2.3万。洛(阳)蔡(店)公路过境,陆浑灌渠流经乡境。辖内埠、上岗底、下岗底、柳沟、湾寨、黄凹、双泉、马坡、池子头、东金庄、西金庄、南坡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水泥厂、康御酒厂、桐木加工厂、岩棉保温材料厂、森达造纸厂、化工厂、粮油综合加工厂、玄武岩开发公司等。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红薯、花生、棉花、烟叶等。.  

陶营镇

  汝阳县辖乡。1948年属县第五区(内埠),1955年建陶营乡,1958年属内埠公社,1975年析建陶营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3.1万。汝(阳)蔡(店)、汝(阳)(大)安公路过境。辖陶营、铁炉营、大北西、南庄、小北西、南寺、后寨、柿园、罗营、魏村、范滩、上坡、姚沟、黄滩14个村委会。矿藏有玄武岩、耐火石、重晶石。农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棉花、花生、烟叶、蔬菜。乡镇企业有面粉厂。县化工厂二厂设此。.  

柏树乡

  汝阳县辖乡。1957年设柏树中心乡,1958年分属城关、上店两公社,1961年分属城关、上店两区,1975年析建柏树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70.2平方公里,人口2.3万。汝(阳)嵩(县)公路东西过境。辖柏树、秦停、枣林、布岭、黄路、康扒、五龙、漫流、石门、孔龙、杨沟、水磨、花沟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面粉厂、木螺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红薯、花生,盛产苹果、花椒。.  

十八盘乡

  汝阳县辖乡。1956年设十八盘中心乡,1961年改公社,1962年并属付店公社,1963年析设十八盘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69.1平方公里,人口0.9万。临(汝镇)木(札岭)公路过境。辖十八盘、刘沟、登山、木庄、干里、马寺、刘坑、斜纹、蒿坪9个村委会。矿藏有铅锌、铜、锰。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红薯,经济林木有红果、苹果、核桃、柿子、油桐。.  

勒村乡

  靳村乡位于汝阳县西南部,乡政府所在地在靳村村,距县城56公里。全乡地跨北纬113°-114°、东经34°-35,东南与付店镇相邻,东北连十八盘乡,西与嵩县黄庄乡、木植街乡接壤,总面积129.08平方公里。 辖11个行政村,275个自然村,3340户,12616口人,均为汉族。 设基层党支部15个,共有党员436人。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7650万元,可分配净收入60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48元。    靳村乡1936年前属伊阳西南区,所辖7镇;1937年废区设联保,为靳村联保。1941年并入龙岗镇,直至解放。1948年至1958年设区,靳村、付店为一区。1950年靳村建中心乡,辖5个小乡。1954年并为靳村、杨白两乡。1958年合并为超英人民公社。1962年合并为靳村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靳村乡至今。   靳村乡地处伏牛山腹地,属深山区,四周高山耸立,境内沟壑纵横,呈东南西北走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峰为石寨村的石岗幔山,海拔1476米;最低点是海拔530米小白村下地组。靳村河穿越全境,由西南流向东北,经小白村进嵩县汇入汝河。全乡境内沟壑纵横,平均海拔650米。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全乡气候适宜,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零下12℃,平均气温12℃,无霜期230天左右,平均降雨量750毫米,被称为“避暑圣地”。独特的气候条件使珍惜动植物、天然中药材分布广泛,素有“天然药库”之美称。    靳斜公路贯穿全境,是全乡的交通大动脉,靳付公路与省道临木路相连,是靳村乡向东的主要通道,白(小白)黄(黄庄)路把靳村与黄庄两乡连接起来,是向西的主通道,即将完工的靳(靳村)泰(西泰山)路属于国家二级公路标准。靳村乡建成靳村街护坝工程全长800米,全长11公里靳村河治理工程全面完成。靳村新桥、三元里大桥、下坪大桥的大桥主体全部完工,11个行政村基本上“户户通”水泥道路。投资上亿元的三元岭水电站建设项目兴建之中。    靳村乡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铅锌、钼、铜、铁最为有名。上世纪80年代建起的红星铁选厂重新运转生产,2004年新建日选300吨矿石的铁选厂一个。现在正在从事矿业开采、勘探的企业有香江、中凯、胜利、宏博、煜磊等20多家。   靳村乡石寨山风景区与西泰山风景区紧密相连,山清水秀,沟俊石奇,植被良好,景色优美。主要景点有仙女池、石岗幔、驴槽沟峡谷等,共计170余处。遍布全乡的象形石,有的像狮身人面像,有的像和尚头,有的像仙桃,有的像龙根,生动逼真,栩栩如生。高峡平湖——小白水库座落在凉山峡谷之中,形成独特的风景,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河南天昊洛阳恐龙谷旅游有限公司旅游开发项目,一期工程激流飞瀑漂、勇士惊险漂于2012年7月7日正式运营,共接待省内外游客近3万人,成为汝阳县旅游新亮点。该项目不但带动我乡第三产业的发展,可解决贫困群众就业800余人,为乡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聚集了人气。   靳村乡森林占全乡总面积的85%以上,主要以白栎树为主,经济林木主要有核桃、柿子、板栗、山萸肉、红果、花椒等,尤以山萸肉、红果、花椒产量为最,袋料食用菌在靳村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春栽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普及,袋料食用菌逐渐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全乡年种植量达500万袋左右,畅达、金垚两个菌业合作社规模不断壮大,食用菌已成为全乡的特色富民产业。洛阳福达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食用菌开发项目,将在石寨村设立国家级食用菌实验室,未来将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优势,争做新生态农业的排头兵。 除香菇外,靳村乡还种植烟田3000亩,栽植优质核桃1500亩,实现了土地节约、集约化发展。    社会公用事业发展迅速,建设移民搬迁工程三处,搬迁深山区群众210户。基本上每村都建设有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发展群众性文化(秧歌队、排鼓队)娱乐队5个,建成乡综合文化站一座,“农村书屋”11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300余人。   

王坪乡

  汝阳县辖乡。1950年为第四区,1958年置王坪乡,后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158.6平方公里,人口1.2万。汝(阳)椒(沟)公路过境。辖王坪、两河、孟村、椒沟、合村、洞沟、响地、大-庄、宝丰、孤石、柳树、聂坪12个村委会。矿藏有金、铜、铅、锌。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红薯,经济林木有核桃、柿子、花椒、红果等,特产木耳、香菇。.  

三屯乡

  汝阳县辖乡。1944年为县第二区,1958年建三屯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3.4万。汝(阳)椒(沟)、汝(阳)刘(店)公路经此。辖三屯、耿沟、新建、贠沟、郭庄、北堡、下河、上河、庙湾、东堡、南堡、秦岭、杜沟、丁沟、东局、东花果、西花果、黄营、武沟、六竹、六湖、玉马、红军、小寺河24个村委会。矿藏有铅、锌、铁、锰、黄金、铬、萤石、铝矾土、石灰岩、石墨、煤等。乡镇企业有综合机械厂、衡器配件厂、食用菌厂、机砖厂和县缫丝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红薯、花生、烟叶,果木有苹果、柿子、核桃、花果、梨等。.  

蔡店乡

  汝阳县辖乡。1958年建蔡店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2.5公里,面积73.3平方公里,人口4.4万。辖蔡店、纸坊、下蔡店、仝沟、杜康、妙西、妙东、肖庄、蟒庄、小辛庄、库头、孟垴、河村、阎村、常渠、张沟、鲍村、郭村、冷铺、山上、常岭、老庄、草营、辛庄、娄庄25个村委会。矿藏有浮石、玄武岩等。乡镇企业有杜仙酒厂、福利包装厂、瓶盖厂等。农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高粱、豆类、花生、棉花、烟叶等。境内有酒祖杜康酿酒遗址。.  

大安工业园区

  洛阳市汝阳工业区位于汝阳县北部平川地带,南距汝阳县城22公里,北距洛阳市区35公里,被纳入洛阳市半小时经济圈,处于郑、平、洛经济长廊腹部。全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56个村民小组,5461户,总人口2486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30人,耕地面积2万余亩。   汝阳工业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现有“两高”(宁洛高速、二广高速)、“两铁”(焦枝铁路、临登铁路),“两路”(省道洛界公路、汝安公路)、“两站”(铁路货运站、铁路客运站)穿境而过,区内有洛玻南路、洛玻北路、东环线、西环线等主干线路建成通车,形成了四纵三横的道路网络体系;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境内有汝阳县第二生活用水厂,有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各一座,七个行政村通组通户道路全部硬化并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很大提升;矿产资源优势明显,尤其以玄武岩蕴藏量最大,可达51亿吨,是亚洲三大著名矿体之一,并且因地表浅、品位高、露天开采而闻名遐迩。矿带起始五纵山下,向西延伸至内埠镇,厚度高20米。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截止2011年底,投资8亿元的汝阳强盛陶瓷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的金堆城洛阳节能玻璃有限公司、投资5.5亿元的河南正昂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规模以上企业落户工业区,总投资达7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0.6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8.1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1.9152亿元,实现企业税金总额7240万元,为工业区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认真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三篇文章”,截止2011年底全区共完成土地流转4200余亩,形成了天峰核桃种植产业合作社为龙头的核桃基地。罗凹村的红薯、三粉加工农产品创业基地,辐射带动高河、曹刘庄、杜庄等村的杭白菊、牡丹、中药材等种植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龙头企业+农户”、“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使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提升了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近年来,工业区党工委、管委会荣获: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先进选派单位”、市级“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先进单位”、市级“民兵参与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市级自强模范及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市级“年度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市级“年度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创先争优、信息督查、平安建设、新农村建设、党的建设等工作,均走在全县前列,已成为汝阳经济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  


王坪乡特产大全




王坪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