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赣州市 >> 兴国县 >> 社富乡 >> 纸帮村

纸帮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纸帮村谷歌卫星地图)


纸帮村简介

  纸帮村位于社富乡西北部,东南毗邻横溪村,社富村,西接本乡路溪村,北靠龙口镇丰溪村及埠头乡旺口村。距离乡政府0.5公里,到兴国县城20公里,全村面积6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120人。辖16个村民小组:社公背组、上罗组、增益组、朱石坳组、留光组、十字组、石寿组、九坳组、民主组、合胜组、共有组、坑内组、腐竹桥组、葛湖组、虎形组、樟村组。耕地面积1554亩,山林面积3979亩。
  特色产业有:养猪产业、养福鸭产业、种脐橙产业、大棚蔬菜产业、油茶基地、水泥预制厂。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60732205 341000 -- 查看 纸帮村谷歌卫星地图

纸帮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纸帮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黄岗村

  黄岗村位于社富乡南部,距离社富乡圩镇11.2公里,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0亩,山地面积9800亩,辖有25个村民小组,分别为为蚕山、老布、白石、马寺、杉桐、秆坑、联盟、迳洞、井头、胜利、寨上、花园、小寨、上街、下街、里湖、红星、江洞、陈村、村内、老坳、新坳、和平、金星、黄竹,全村共有846户,3689人,特色产业:莲花塘野生莼菜、油茶、脐橙。   黄岗村自古以来就有油茶之乡的美誉,油茶村面积8300余亩,种粮基本解决自吃,经济产业基本靠外打工,边缘山区整体移民移迁四个组,分别为蚕山、老佈、白石、小寨,很好的解决小孩读书、就业,交通方便。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五龙村

  五龙村位于兴国县社富乡东南部,东与于都县岭背镇交界,南接邻于都县贡江镇,西靠赣县三溪乡,北与我乡黄岗村连接,距离乡政府15公里,于都县城15公里,是个三县交界的边缘行政村。   全村共有17个村民上组,人口2680人,耕地面积1300亩,林地面积13000亩,山多地少,森林覆盖率极高,平均海拔350米以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避暑休闲的胜地,在五龙村与黄岗交界的山顶有一口生长着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植物——莼菜。在民国时期就产生了少有的村级圩镇;主导产业是油茶和生猪以及传统的水稻和花生等农副产品。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九山村

  九山村位于社富乡的东部,距乡圩镇15公里,距县城48公里,全村有45个村民小组,分别是新友、友助、留坑、大众、新丰、丰志、东园、园丰、大田、永远、团结、大坑、陂脑、胜利、上山、友爱、沉垇、白石、排上、同心、塘弯、横坑、中心一、雪竹、付竹、杨梅、上村、龙坑、犁尖坑、宝盖塕、樟杭、上坪、鸭栖背、中心二、南塘仕、桃树排、大坵上、太国安、瓜子屳、新屋下、冷水坑、大坵背、麻子坵、竹塘背、杉山背,共1070户,4957人,耕地2383亩,林地270121亩。九山村的特色产品“九山生姜”,从唐朝开始就是贡品,本草纲目记载“姜温中散寒,止泻止呕”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具有抗癌的功效,既是良药又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佐料。   九山,有九座神山,每座山都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如葫茹宝山的观音庙,廻龙山的廻龙寺,寒脑的陈公营,躬难洞等。   九山,山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的有金、银、铅锌、萤石矿、稀土矿等。   九山,水资源丰富,现有大湾电站和安前电站。   九山更值一提的是1934年蒋介石对苏区进行军事围剿,由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实行战略转移,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红八军团从澄龙途经九山撤到于得,撤退时在九山祠堂还扎了两个医疗所,留守的兴胜县委曾经驻扎在九山的冷水坑组,九山人民为中国的革命斗争和解放事业,做出了伟大而卓越的贡献,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八十多名。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廖下村

  廖下村位于社富乡东南部,距离乡政府18公里,路离兴国县城48公里,距离于都县25公里,距离于都县岭背镇10公里,全村面积4.4平方公里,人口819人,辖区9个村民小组,师脑、罗坪、丰产、高坪、廖下、李屋、蛇形、牛角、嶂脑组,耕地面积319亩,山林面积4695亩。   特色产业有金矿、毛竹资源,土箕加工历史悠久,畅销于都、社富。   经济作物有水稻、生姜,主要经济来源外出务工为主。   廖下村是1972年由三星村划分为廖下村。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留龙村

  留龙村位于社富乡最南部的边远山区,村委会距离乡政府约三十公里,全村人口2395人,辖区有佛坳、丰坳、红旗、上村、坳背、村内、下安、肉痛、横木、旗形、大坳、鹅颈、下屋、和平、半迳、黄沙、友爱、团结、胜利、高岭、双丰共计21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907亩,山林面积约15200亩。全村方园面积12.5平方公里。留龙村主要产业是水稻、生姜。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溪源村

  溪源村位于社富乡东部,距离乡政府6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870人,其中21个村民小组(即:新社、溪江、利民、大岺、大坑、丁面、社富、新民、坎一、坎二、新兴、龙坑、团龙、联合、山棚下、嶂背、金星、背坑、黄坑、留一、留二),耕地面积1500余亩,山林面积11000余亩。   溪源,溪水之源,山青水秀,物产丰富,旱涝保收。溪源河蜿蜒曲折贯穿全村。已发现蕴藏着较丰富的煤杆石等矿产资源。全村以种植水稻为主,板薯是溪源的名片,以块大味美而闻名。盛产油茶有“九山的生姜,溪源的茶”的美誉。有全乡唯一的一个页岩砖厂,年产红砖一千多万块,销往全乡各村。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金龙村

  金龙村位于社富乡东部,距离社富圩镇10.5公里。国土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8亩,山地面积10029亩。辖有12个村民小组,分别为岭子脑、新屋下、腊树下、新厅下、老厅下、兰坑、高岭、立子窝、上村、上安、陈公排、龙潭脑,全村共249户,1061人。特色产业主要有金矿、油茶、桂花。   金龙村自古以来有油茶之乡的美誉,油茶林面积8000余亩,村民除自吃外,还以茶油出售为经济产业,并开垦了大面积的茶油山地。   金龙金矿位于金龙村东面,据了解该矿山金储量二十余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兴国县人民政府创办;1998年3月由金龙村彭小明承租开办至2010年;2011年至现在由恒鑫矿业有限公司开办采金。很好的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   金龙村龙坛脑组,有一棵直径1.5米的千年桂花古树、被当地村民称为“桂花王”,每逢金秋时节,桂花飘香,前来观赏“桂花王”的游客络绎不绝。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东韶村

  东韶村处兴国县东南角,社富乡东北角,离兴国县城30公里,距社富乡政府3公里,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39亩,山林面积8139亩。总人口2490人,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上甘坑、中甘坑、胜兴、高碑、上坊、上街、中街、下街、围内、红村、背江、付江、来迳、东坪、红中、付中),全村以种植水稻为主,及少量自产自给的蔬菜、养殖业,开办兴国灰鹅养殖基地1处。有明清建筑上仿组古村落、古祠堂保存完好,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横溪村

  横溪村位于社富乡北角,东邻杰村乡和平村,南邻本乡东韶村,西邻本乡纸帮村,北邻埠头乡旺口村。距社富乡政府4公里,辖有14个村小组:桐坑组、谢屋组、寺一组、寺二组、高兴组、栋脑组、水背组、店下组、来迳组、山廖组、长坑组、梓梅坑组、新建组、新田组,346户农户,总人口1748人,国土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36亩,林地面积7888亩,水库面积30亩,山塘面积60亩.   横溪村主要以生产粮食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红瓜子。养殖业有生猪、牛、鱼类。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外出务工。   横溪村旅游景点,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兴华寺。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纸帮村

  纸帮村位于社富乡西北部,东南毗邻横溪村,社富村,西接本乡路溪村,北靠龙口镇丰溪村及埠头乡旺口村。距离乡政府0.5公里,到兴国县城20公里,全村面积6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120人。辖16个村民小组:社公背组、上罗组、增益组、朱石坳组、留光组、十字组、石寿组、九坳组、民主组、合胜组、共有组、坑内组、腐竹桥组、葛湖组、虎形组、樟村组。耕地面积1554亩,山林面积3979亩。   特色产业有:养猪产业、养福鸭产业、种脐橙产业、大棚蔬菜产业、油茶基地、水泥预制厂。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鹭溪村

  鹭溪村位于社富乡西部,距离社富乡政府3.5公里,面积18.4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870人,辖区3个社区,23个村民小组(老富岸组、莲花组、鹭溪组、联民组、黄竹坑组、上屋组、下屋组、新丰组、大岑组、庆彩塘组、罗塘组、大丘角组、南坑组、坳脑组、白竹坑组、里村组、里仁组、里胜组、里院组、利民组、湖背组、群力组、星峰组)耕地面积1905亩,山林面积18415亩。   特色产业:里湖片石灰石矿,据查阅地质勘查资料,共有石灰石矿储量4500万吨,储量大、矿质优良。煤矿煤炭储量220万吨以上,煤质上乘,开采条件便利,林业资源丰富。主要农特产品:脐橙、桃、李等。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社富村

  社富村位于社富乡中心,是乡政府所驻地,距县城20公里,东邻东韶村,南毗稠村村,西界路溪村,北接纸帮村、全村总面积是10.4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4668人,总户数是948户,辖区分为三个社区,富沅社区、富兴社区、富新社区,共31个村民小组,即:联新、联合、联红、村内、陈屋、老屋、新屋、新建、实丘、新胜、里口一、里口二、上座坑、中座坑、里口湾一、里口湾二、连坑、社坑、老圩、上街、胜利、中街、营内、下街、和平、立新、东口、富坑、新屋内、埠头、留田上,耕地面积2570亩,山林面积10800亩,产业有水稻、养殖,主要经济来源以个体经营和外出务工为主。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双龙村

  社富乡双龙村位于本乡镇的东部,距离乡政府8公里,拥有10平方公里方圆面积,本行政村全村人口3200人左右,共辖26个村小组,分别为:老屋、若坑、雷山、黄龙、新屋、社坑、双坑、新民、杉树、桃坑、四坵、马迹、下坑、坳上、连花、团结、和平、杨梅、珍珠、下店、半龙、南坑、志新、新分、新建、土墙。有耕地面积:1363亩,山林面积11519亩。经济主要来源是外出打工。   双龙村山多田少,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美,有着美好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有丰富的“毛竹”资源和品质优良的“肥板暮”。有佛教圣寺“乌云山寺”;有历史传承的红军医院、红军无名烈士墓。有会走动的“石牛”美丽传说。有较为丰富的硅矿和稀土矿。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稠村村

  社富乡稠村村位于社富乡的南部,东邻于都县岭背乡,南邻赣县三溪乡古茂村,西接社富村,东接双龙村,距离社富乡圩镇2.4公里,全村面积12.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008户,人口4922人,辖区33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富一、富二、富三、石壁、芦芒、富有、老富、新陈、新建、陈二、陈屋、刘屋、木瓜、社一、社二、谢一、谢二、谢三、谢四、谢五、上一、忠一、忠二、忠三、水面、依一、依二、石角、安背、侑什、路也、上社、上二,耕地面积2818亩,林地面积12494亩。   特色产业:上埠片有900余亩甜橙,木瓜组有500余亩油茶,养猪专业户5户,养鸭、鹅专业户2户,还有乌云山寺、九华山寺,在建回龙角库等,景点为有大棚水库,空气好,环境优良。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桂江村

  桂江村地处社富乡的中南部,东连于都县岭背乡元峰村,南与黄岗村交界,西与赣县三溪乡古茂树,背与稠村村接壤,村委会设立在村中央,距社富乡圩镇5公里,距兴国县城37公里,村南部是云山支脉,鹿岭脑海拔高898米,是全境最高点,境内东西两水分别由分水垇、牛雷湖汇入桂溪长流注潋江。主干道社五公路自北贯入黄岗、五龙直通于都县城,向西接通赣县赣州,简易公路五龙起通于都岭背。   全村辖二十一个村小组,八个自然村,户数900多户,人口3100多,居民分姓黄、丁、王、林、罗、刘等姓氏,有耕地面积1791亩,山地面积一万余亩,耕地主种水稻、芋、薯,土壤适宜多种作物种植,历史上的桂花“香米”产自桂江村,是赣南的名优特产。用桂江薯淀粉和本地草鱼加工鱼丝也是名播于章、贡的宴中佳肴,山地主要有杉、松、枫、樟、柳、竹和茶叶,鹿岭的绿茶在赣南是特优产品,村中央地南木坑小田坑,开发脐橙产品味美鲜艳可口,2008年引进养殖大户有能繁母猪100多头,肉猪100多头,产品畅销赣粤两地。   桂江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俗人情尚高、民情憨厚,苏区革命时期隶属赣县田村区、三溪乡、红军罗炳辉将军曾以桂江村为中心开展稠村、谢木、古茂、三溪等地革命战争活动,村参加红军已超半佰人,为革命献身先烈很多,解放初期隶属赣县、龙口区、社富乡,1954年划归于兴国县,至1957年社富划分为桂江乡、辖五龙、黄岗、桂江、谢木、稠村、里源6个村,1958年辙区后为社富公社桂江大队。   桂江村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村落,贡江黄氏族普记载有隋唐时期为拓岗村,古名记载境内的其宗祠建筑是明代古建筑群,别具一格、宗祠内雕刻栩栩如生,距今500多年历史,村中心建有一座石围建筑,楼主体四面设-眼,以防外袭,已列入兴国县文化保护单位之一,村上传百余年具有政治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云灯”又是赣州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深受群众欢迎。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纸帮村特产大全




纸帮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