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口村位于埠头乡的南面,距离乡政府7公里,面积2.93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880人,辖12个村民小组:曲烈组、新屋组、上屋组、西向组、东向组、鸡岭组、八石组、排上组、洋田组、龙头组、围子组、下石组。耕地面积1400亩,山林面积4000亩。特色产业有水果杨梅、甜橙、奶桔、枇杷等。其中玉口杨梅尤为著名,外形好,口感醇美,每年成熟之际,吸引大批人群前往采摘,为玉口人民创造大笔收益。曲烈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60732206 | 341000 | -- | 查看 玉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渣江村 |
渣江村位于埠头乡的北面,距离乡政府4公里,兴国站旁边,距离县城3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670人,辖16个村民小组:南一组、南二组、南三组、南四组、瓦一组、瓦二组、田一组、田二组、草背组、福一组、福二组、大面组、上坑组、-塘组、上渣组、渣一组。耕地面积960亩,山林面积560亩。特色产业有砖石加工。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蔬菜、烟叶等。 渣江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有原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刘伟、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刘生明等一批优秀人才。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玉口村 |
玉口村位于埠头乡的南面,距离乡政府7公里,面积2.93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880人,辖12个村民小组:曲烈组、新屋组、上屋组、西向组、东向组、鸡岭组、八石组、排上组、洋田组、龙头组、围子组、下石组。耕地面积1400亩,山林面积4000亩。特色产业有水果杨梅、甜橙、奶桔、枇杷等。其中玉口杨梅尤为著名,外形好,口感醇美,每年成熟之际,吸引大批人群前往采摘,为玉口人民创造大笔收益。曲烈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西霞村 |
西霞村位于埠头乡的西北面,距离乡政府3.5公里,面积3.63平方公里,全村人口3000人,辖19个村民小组:水一组、水二组、水三组、水四组、东风组、易屋组、王屋组、吕一组、吕二组、石坳子组、彭屋组、蒋屋组、红星组、枫一组、枫二组、黄屋组、张屋组、汤屋组、长胜组。耕地面积2348亩,山林面积3100亩。特色产业有烟叶、麻鸭、草鱼。 西霞是共和国少将黄文明的故乡,西霞还召开过兴国革命史上著名的“羊山会议”,1927年,陈奇涵、胡灿、萧以佐等人在羊山召开兴国县党的活动份子会议。 羊山,因形状似羊而得名。羊山上建有龙华古刹,土木结构,悬山屋顶,黛瓦覆盖。如今,羊山在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正在兴建的羊山休闲旅游区将成为以美食、运动休闲、素质拓展、乡村风情宗教文化等为主题的综合性旅游基地。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旺口村 |
旺口村位于埠头乡的最南端,北与玉口村交界,西与龙口镇的中岭村,丰溪村交界,南与社富乡的纸帮村交界,东与杰村乡的和平村交界,旺口村距离乡政府14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394人,辖17个村民小组:对脑组、乌帮组、大塘组、象湾组、大坝组、吉潭组、古岭组、任山组、发号组、槽一组、槽二组、湾背组、赛背组、上屋组、下屋组、富前组、鹅湾组。耕地面积1711.9亩,山林面积9942亩,主要经济来源靠外出务工。旺口村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特色产业有甜橙。 旺口村的历史来由,邓氏祖宗是河南省开封人,传说祖宗骑马来到龙砂湾,本想到坝南村开基,但马不走,他就下马隔着潋江河向南观望,远方密密麻麻、乌黑黑的小山头就像数千只小燕子集聚在那憩息,所以他就把这座山叫燕山。他也就在燕山开基立业。旺口村男性只有一个姓氏,即邓姓。旺口村还有一棵千年古树,人们称之为“人”树。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桐溪村 |
桐溪村位于埠头乡的北面,距离乡政府2公里,面积2.78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414人,辖11个村民小组:角塘组、前大组、笑塘一组、笑塘二组、谷付组、谷有组、长巷组、楼下组、上关组、上塘组、前进组、庙前组、高岭组。耕地面积1937亩,山林面积3338亩。特色产业有烟叶,烟叶已成为桐溪的主导产业,加上新建好的先进的配套烟水工程,桐溪的烟叶发展大有可为。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龙砂村 |
龙砂村位于埠头乡的西南面,距离乡政府3.5公里,面积1.91平方公里,全村人口3259人,辖14个村民小组:紫林组、梅林组、土围组、上街组、龙砂组、碰塘组、寺前组、马林组、岭背组、桐溪坝组、乌一组、乌二组、古一组、古二组。耕地面积1005亩,山林面积1865亩。 龙砂村现有产业主要包括水稻代表的种植业,以猪、羊、鹅为代表的养殖业及部分以采石场、砖场为代表的建筑材料行业。 近年来,在上级的支持下龙砂村积极引进外商重点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目前,龙砂村正积极推进龙砂湾示范点建设。 兴国县高效有机芦笋基地位于埠头乡龙砂村紫林组。占地面积200亩。是集有机芦笋种植、培训、加工为一体的高效示范基地。该基地由赣州祥珍竹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倾力打造。基地聘请江西省农科院和江西宇田农业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指导,按有机食品标准生产种植。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产出高品质芦笋200吨,创经济产值800万元。 埠头乡龙砂村位于县城南部,是埠头乡的南大门,同时也是兴国至赣州的必经之路,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龙砂村还是革命烈士钟效培的家乡。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廖溪村 |
廖溪村位于埠头乡的西南面,距离乡政府2.5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100人,辖10个村民小组:大路组、村内组、岭上组、元一组、元二组、和元组、桃坑组、寺背组、潘屋组、新光组。耕地面积1420亩,山林面积4200亩。特色产业有麻鸭、油茶、烟叶、红鲤鱼。 廖溪有储量丰富的萤石矿藏。 廖溪村村民风纯朴,人杰地灵,现任新农村建设理事长汪光基同志曾被授予“全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是兴国县政协八至十二届委员。光绪3年闽南人、广东人等不断内迁到此与当地客家人杂居,各种文化广泛交流,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当地文化。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蕉田村 |
蕉田村位于埠头乡的西面,与永丰乡马良村交界,距离乡政府5公里,距离县城8公里,面积6.92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310人,辖17个村民小组:下浪组、上浪组、楼岭组、大溪组、上塅组、上渣组、中心塘组、下渣组、上砂组、鹅公塘组、蕉溪组、高排组、湾背组、成立寺组、莲花塘组、蕉田组、蕉田江组。耕地面积1783亩,山林面积9600亩。特色产业有灰鹅、生猪,矿产资源有钨、稀土等,北面有龙华寺。 蕉田历史悠久,村北500米处曾发现蕉田遗址,出土了石镞、石凿及泥红软陶、泥灰硬套和素面鼎足。系商、西周、春秋遗址。蕉田村民风淳朴,村民善良好客,有苏区精神好作风的优良传统。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垓上村 |
垓上村位于埠头乡的南面,距离乡政府4公里,面积4.8平方公里,全村人口4110人,辖19个村民小组:一组、沙坵组、三组、四组、坪尾组、五一组、五二组、六组、七组、车田组、村尾组、清溪组、光布组、桂岭组、月形组、坎上组、坎下组、土围组、大坑组。耕地面积2669亩,山林面积10800亩。特色产业有甜橙、板栗、金水梨、脐橙、甘蓝。 垓上是两位共和国少将钟生溢、钟国楚的家乡,小山村走出两位将军,垓上大幸。垓上人民今日也不辱没先风,在新农村建设中争当排头兵,率先整村推进新农村,获得了“江西省第二届文明村镇”、“江西省新农村建设最优美村庄”、“江西省卫生村镇”、“江西省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赣州市第六届文明村镇”等一长串荣誉,多次接待省、市、县的参观考察,获得多方好评。 一是人文较鼎盛。垓上村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早在苏区革命战争时期,就有720人参军参战,137名烈士为革命英勇献身,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孕育了钟国楚、钟生溢两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军”和钟国琴、叶显堂两位大校“准将军”,是将军县里的将军村。 二是交通较便利。垓上村距县城7公里,投入700多万元的古竹大桥建成通车,新修村组公路5.6公里,正在建设中的兴赣高速公路连接线途经垓上村。 三是产业有优势。垓上村产业发展起步早,在原有脐橙、翠赣梨、板栗、杨梅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流转土地1100亩,打造了200亩观光果业、300亩大棚蔬菜、300亩红榕苗木、300亩红提为主导的产业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村。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凤岗村 |
凤岗村位于埠头乡的西北面,距离乡政府7.5公里,面积3.54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760人,辖17个村民小组:张屋组、卓屋组、迳一组、迳二组、迳三组、曾屋组、大沙塘组、寺背组、凤一组、凤二组、周一组、周二组、周三组、悠塘组、清水组、田东组、上渡组。耕地面积1893亩,山林面积3414亩。特色产业有花岗岩开采、乡村旅游。 凤岗人文荟萃,兴国历史上著名的“一门七进士”的李氏一门和共和国少将王屏都是凤岗人。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枫林村 |
枫林村地处埠头乡西南部,毗邻平江河畔,距县城5.5公里,距埠头乡政府驻地3公里。全村人口2237人,辖15个村民小组(枫林组、瑶前组、陈屋组、屋背组、塅上组、谢屋组、塘坝组、上草坪组、下草坪组、黄土岗组、来公组、社公下组、石壁井组、万福组、山田组),有耕地1600亩(水田面积1500亩),山林6000亩。特色产业有葡萄、脐橙、柑橘、大棚蔬菜、烤烟。2010年底确定为“十二五”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村。 枫林村原名草坪村,后草坪村与枫林头合并更名为枫林村。枫林村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早在民国时期,枫林村草坪王氏一族任参议院要职长达数十载,十分罕见。其中王有兰曾任江西省参议会副议长;王又庸先后任过江西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四川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建国后任国务院文史馆馆员。 枫林村产业起步早,主要有葡萄、脐橙、柑橘、大棚蔬菜、烤烟,其中与程水村共同开发建成全县最大的万亩脐橙观光园,实现总产值6000余万元;与垓上村共同流转800亩土地建设的官桥家庭农场成为兴国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示范推广基地,种植葡萄100余亩,种植烟叶面积近100亩。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大禾村 |
大禾村位于埠头乡的北面,距离乡政府6公里,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230人,辖12个村民小组:上屋组、新建组、蔡屋组、大禾组、土围组、里屋组、方屋组、罗屋组、饶屋组、寺背组、安前组、水背组。耕地面积1027亩,山林面积2100亩。特色产业有商贸零售业。 兴国火车站位于大禾村,大禾人民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使当地商贸零售业蓬勃发展。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程水村 |
程水村位于埠头乡的东南面,毗邻兴国县工业园,与埠头乡圩镇一江之隔,距离乡政府1公里,面积2.48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936人,辖9个村民小组:马路下组、古井组、甘屋组、连塘组、横石组、村内组、程水组、岭上组、牛压塘组。耕地面积1286亩,山林面积5800亩。 程水村现有主导产业脐橙、水产养殖、烤烟、生猪。其中与枫林村共同开发建成全县最大的万亩脐橙观光园,年产值6000万元;水产养殖面积80亩;烤烟面积50余亩;生猪年出栏500头;灰鹅养殖2000羽。 红色资源丰富。全村有31位红军烈士和13位红军退伍战士、红军失散人员、苏区老干部,对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 美丽传说。相传兴国百姓为表达对理学大家程珦、程颢、程颐父子三人的敬意,把潋水流经城南的一段叫做“程水”,程水村即得名于此。兴国百姓还把在程水畔立的一座塔,叫“程水塔”,程水塔又称朱华塔,是省级保护文物,是堪舆大师杨筠松亲自踏看选址所建,是赣南著名的风水塔,朱华塔外壁及塔心柱共置佛像34尊,造型逼真,形态各异,刀法流畅。程水塔被誉为赣南著名的风水塔,“宝塔下的新村”,2012年被评为“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 程水村先后被评为市文明和谐村落社区、市特色文化新村、市文明村镇、江西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精品农村社区等荣誉称号。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埠头村 |
埠头村位于埠头乡的中心,是乡政府驻地,面积2.41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726人,辖26个村民小组:粉厂下组、德星桥组、安仂念组、斯文岭组、水角下组、陈屋组、埠头组、东一组、东二组、桐木坑组、吕一组、吕二组、李屋组、新屋组、大埠组、上村组、村内组、西片组、外岭组、肖屋组、王屋组、马屋组、谢屋组、上屋组、吴屋组、土稼组。耕地面积850亩,山林面积1100亩。特色产业有沙石加工业、生猪、苗木培植。 埠头,码头之意。60年代以前,在此处乘船可直达赣州,是当年的交通要地,繁华异常,在程水桥不远处仍可见当年的大渡口。 埠头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是吴华少将和原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局长王太华的家乡。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