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坪畲族村地处枫边乡东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2.5公里,是兴国县四个少数民族村之一,东、北相邻永丰县龙岗畲族乡,西北与青原区东固畲族乡交界,为永、吉、兴三县交汇点,历史有“金三角”之称。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分别是:方家组、桐家组、五里组、四石组、牛心组、盘龙组、王腊组、食足组、中段组、碓坑组、徐坪组、凹子组、社下组、金字组,农户285户,人口1110人(其中畲族95户、415人)。村有耕地539.09亩,山地15000亩,为典型人多山多田少的边远山区村。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60732212 | 341000 | -- | 查看 社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枫边村 |
枫边村座落在枫边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六十公里,是全乡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辖14个村民小组,分别是:东街组、西街组、新屋组、周屋组、中坑组、上坑组、小坑组、流芳组、锣田组、红旗组、外段组、楼排组、下郎组、羊子组,447户农户,1806人、劳力800余人,公路贯穿东西南北,城枫公路、贺枫公路及南在红色旅游公路都从村委会门前通过,是枫边乡交通枢纽,国土面积约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36亩、林地13690亩,辖区内有设备先进、服务优良的卫生院一所,解决了当地人民就医难,看病远的问题;有一所六年制小学一个教学点,方便了枫边村人民小孩上学,枫边中学座落在枫边村,教学质量优良,连续几年荣获县农村初中综合评估第一名。商店、摊点有条不紊,群众购物方便快捷。油茶、杉木是枫边村特色产业,富含松脂资源等待开采。现有毛竹林600余亩,稀土、铀矿等矿产资源,拥有烟叶、杂交水稻制种,灰鹅、生猪等传统产业。全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组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村人民生活富庶、村风文明、人民和谐、安居乐业。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坊坑村 |
坊坑村是兴国县最北面的边远山区,距离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有19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固斜组、大斜组、麦斜组、斜背组、上山组、上社组、凹上组、道坑组、王坑组、正杏组、花杏组、罕溪组、立新组、洋坪组、王屋组、江背组、水口组、塘脑组、横排组,共357户农户,总人口1507人,有耕地面积1505亩,山地总面积19800亩,全村以种植水稻为主、兼有杂交水稻制种、烟叶生产等产业,主要特产是油茶、杉木、毛竹等,全村内有小型水电站两个。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扳坑村 |
扳坑村地处枫边乡边沿山区,总面积大约16平方公里,辖有8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大马组、大坑组、留新组、龙兴组、淡吉组、王坊组、杉子组、月岭组,其中四个村民小组分布在平地,四个村民小组分布在高山区,全村现有总户数230户,人口931人,总耕地面积889亩,山林面积为7312亩,产业以油茶、毛竹、杉木为主兼有少量的烤烟、制种和茶叶。以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耕作,农民收入以外出劳务输出为主。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西林村 |
西林村,地处枫边乡的西北部边沿山区,东北与吉安青原区,东固乡丰岭村龙家圹村相邻,南与本乡山下村,西与茅坪村相接,距乡政府7公里,全村分两片即西林、土固片,辖9个村民小组,分别是:洋斜组、谷斜组、瑶丰组、团丰组、安上组、排上组、固胜组、下村组、山牛组,总户数150户,人口600人。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山地面积11141亩,盛产着杉木、毛竹、茶油等是枫边的主要林产品基地;有耕地498亩,主产水稻,有传统养殖胡鸭的习惯,富含钨矿等开发资源。全村组组通公路,水电站两座,新建小学教学点两所。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石印村 |
石印村位于兴国县边沿山区,和永丰县龙岗镇顺丰村接壤,距兴国县城72公里,距枫边乡10公里,村建有一座小集市和一所小学。全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分别是:李屋组、兰屋组、黄屋组、新屋组、邓屋组、东街组、西街组、江背组、潭湖组、黄草组、角溪组、中龙组、山塘组、枫树组、排上组、罗坑组、下龙组、王坛组、村内组,共330户,总人口1268人,劳动力512人,全村拥有土地面积17469.34亩:其中耕地651.34亩,水田594.34亩,旱地57亩,山地16818亩,杉木3250亩,油茶11000亩、毛竹915亩,松杂1653亩。石印人勤劳善良,民风纯朴,山水秀丽,风景优美。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社坪村 |
社坪畲族村地处枫边乡东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2.5公里,是兴国县四个少数民族村之一,东、北相邻永丰县龙岗畲族乡,西北与青原区东固畲族乡交界,为永、吉、兴三县交汇点,历史有“金三角”之称。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分别是:方家组、桐家组、五里组、四石组、牛心组、盘龙组、王腊组、食足组、中段组、碓坑组、徐坪组、凹子组、社下组、金字组,农户285户,人口1110人(其中畲族95户、415人)。村有耕地539.09亩,山地15000亩,为典型人多山多田少的边远山区村。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山下村 |
枫边乡山下村地处兴国县北部偏远山区,与吉安市青原区东固镇峰岭村、永丰县龙岗镇羊石村相邻,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有15个村小组,分别是:山下组、安下组、丰交组、交任组、欧内组、黄泥组、排上组、古楼组、花芽组、天子组、闵屋组、曲陂组、塘窝组、里坑组、长胜组,共346户农户,总人口1356人,耕地面积1200亩,山林地面积19000亩,主要农产品有油茶、毛竹、松杉杂木等。耕地以种水稻、烤烟为主、粮食自给有余、新植高效油茶200余亩。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靠劳务输出。村有小学2所,卫生医疗服务站一所。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密石村 |
密石村位于兴国县城的北部,东南与城岗乡白石严坑村交界,西北与本乡箬坑、扳坑村为邻;位于枫边的南部,承接县城公路的主干道,距县城50公里;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大坑组、初坑组、石下组、月下组、小岭组、长岭组、中兴组、努兴组、中屋组、半盈组、塘背组,国土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0亩,有农户255户,人口为1012人;盛产油茶、杉木、松脂资源,毛竹林500余亩;山地面积达12653亩,传统产业以优质大米,制种、烤烟为主。现全村民庶物丰,人杰地灵,有村小学一所,卫生所设备完善,就医方便;农资、百货门市有两家,群众购物便捷。全村基础出设施较为完善,城枫公路水泥路面直达县城,全村村风文明,人民和谐,生活富庶。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箬坑村 |
箬坑村位于枫边乡以南边沿山村,东邻枫边密石村、南邻城岗白石村、西界方太,枫边海丰村,北以扳坑村界,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分别是:五丘组、片丘组、西坑组、南坑组、箬坑组、大塘组、龙头组、红星组、斜广组、下洞组、半弓斜组、中古坑组,共287户农户,总人口1039人,共有耕地1258亩,山地1.2万亩,建有村小学一所,建有村卫生所,方便当地群众求治疾病,建有水电站一座,装机容量160千瓦,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箬坑村富含硅矿资源,松、杉、竹等林业资源充足,产业多样化,以水稻、制种、烤烟为主,兼有油茶、红薯、花生、大豆等,养殖业发达以母猪、灰鹅、胡鸭、鱼苗为主。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茅坪村 |
茅坪村是枫边乡西北面的边远山区,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分别是:上坪组、中坪组、下坪组、木坪组、和兴组,共109户、总人口450人,设有一所小学,一个卫生所,境内大乌名山,居全市第一高山,山上有宋朝前所建的古寺,宋朝宰相解晋题词“乌山仙境”和文天祥题词“永镇江南”,现仍然保存完好。修通了大乌山盘山公路,各地人士纷纷前来旅游观光,是发展旅游业的好景点。全村有耕地469亩,山地总面积9802亩,其中毛竹林870亩,油茶林2350亩,杉木林980亩,草地1010亩,松杂灌4582亩。茅坪村以种植水稻为主,特产有“腊鸭”远近闻名,还有茶油、毛竹、冬笋等。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河溪村 |
河溪村位于枫边乡北部,与城岗乡铜溪村相邻,东以良村镇约溪村大尖为界,北与石印村相距15公里,距乡政府15公里,辖11个小组,分别是:前屋组、上屋组、河东组、河西组、村内组、坑内组、新坑组、坑口组、瓦兴组、小水组、卫东组,总户数204户,861人,劳动力342人,现有山地面积8610亩,土地面积354亩,全村产业以、油茶、毛竹、杉木为主,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流传有传统风德——每年的农历6月15日为食新节。 信息来源: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